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赛晓序 张木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依据1978~2005年山东省所有制结构、GDP和劳动就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GDP和劳动就业两个方面检验了山东省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效果。检验结果显示,只有集体经济与山东省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之间存... 依据1978~2005年山东省所有制结构、GDP和劳动就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GDP和劳动就业两个方面检验了山东省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效果。检验结果显示,只有集体经济与山东省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集体经济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所有制结构 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大经济强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及山东提升策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小琳 刘长 刘希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8,共9页
研究鲁、苏、浙、粤四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目的是找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与苏、浙、粤三省的差距,提出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采用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比较方法,通过选择14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山东省7个指标存在较大差距。针对... 研究鲁、苏、浙、粤四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目的是找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与苏、浙、粤三省的差距,提出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采用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比较方法,通过选择14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山东省7个指标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差距提出了4条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指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春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归宿点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归宿点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论,而其中所蕴涵的"一核心四维度(价值核心、内容维、空间维、时间维、方法维)"系统结构,就体现了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系统观、时空观、进程观的有机统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一核心四维度”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变项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卫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8,共3页
作为经济社会行动的协调发展,包括协调发展主体、协调发展环境、协调发展手段和协调发展目标四个基本要素,而且从宏观上看,发展目标、发展手段的选择与发展环境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结构性要素之间的配置和嵌... 作为经济社会行动的协调发展,包括协调发展主体、协调发展环境、协调发展手段和协调发展目标四个基本要素,而且从宏观上看,发展目标、发展手段的选择与发展环境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结构性要素之间的配置和嵌入,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和互动决定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变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公共信息安全危机前置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效文 郑明春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1期15-17,33,共4页
本文对网络公共信息安全作出了定义,分析了我国网络公共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网络新技术可能产生的信息安全危机的社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网络公共信息安全危机的前置管理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共信息安全危机的发生,提高公共... 本文对网络公共信息安全作出了定义,分析了我国网络公共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网络新技术可能产生的信息安全危机的社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网络公共信息安全危机的前置管理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共信息安全危机的发生,提高公共信息安全危机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信息 安全危机 前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统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春梅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82,共4页
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可以将科学发展观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结构从一个核心(价值层次)、四个维度(内容维、空间维... 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可以将科学发展观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结构从一个核心(价值层次)、四个维度(内容维、空间维、时间维、方法维)上去描述,该系统结构注重从价值上发展的理性化推演出内容上发展的全面性、空间上发展的均衡性、时间上发展的连续性和方法上发展的统筹性。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已为我们开辟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的新境界。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协发调展系统不仅是一个理论建构,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指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特征模型 一核心四维度 实践指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结构复杂性分析及评价
7
作者 李春蕾 宋华岭 王传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4,42,共5页
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对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结构进行复杂性分析,同时建立基于熵复杂信息量度量的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结构复杂性评价模型,并对不同循环经济系统——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和西山煤电集团古交循环经济园区的产业链结构进... 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对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结构进行复杂性分析,同时建立基于熵复杂信息量度量的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结构复杂性评价模型,并对不同循环经济系统——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和西山煤电集团古交循环经济园区的产业链结构进行复杂性测度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循环经济系统 产业链 复杂性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表”非均衡模式解析
8
作者 于洪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5,共6页
魁奈亲自绘制的经济表至少有12个版本,经济表除按形式的繁简和时间的先后可区分为原表、略表和图式外,还可按表中的流量均衡状况区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非均衡模式从理论上可区分为三种类型。对经济表非均衡模式的解析,可更深刻... 魁奈亲自绘制的经济表至少有12个版本,经济表除按形式的繁简和时间的先后可区分为原表、略表和图式外,还可按表中的流量均衡状况区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非均衡模式从理论上可区分为三种类型。对经济表非均衡模式的解析,可更深刻地理解魁奈倡导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洞悉经济表如何首次涉入动态经济分析,如何揭示消费对生产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奈 经济表 非均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9
作者 沈明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虚拟世界在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网络游戏产业和其衍生经济。其中网络游戏产业是虚拟世界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载体。而在后发的中国,产业发展和衍生经济的结合非常紧密。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而具体如何发展需要吸取其他... 虚拟世界在经济层面的研究包括网络游戏产业和其衍生经济。其中网络游戏产业是虚拟世界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载体。而在后发的中国,产业发展和衍生经济的结合非常紧密。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而具体如何发展需要吸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回顾世界网络游戏大国的发展历程,可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在分析中国现状之后,可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虚拟世界经济 产业发展 现实货币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表诠释
10
作者 于洪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魁奈的经济表因晦涩难懂,被称为经济学说中的“司芬克斯之谜”。人们对经济表的普遍理解大都基于马克思对经济表的评述,而马克思的评述仅限于一版规范而均衡的图式表。魁奈的经济表共计12个版本,按各版本设制的时间先后和形式繁简,可分... 魁奈的经济表因晦涩难懂,被称为经济学说中的“司芬克斯之谜”。人们对经济表的普遍理解大都基于马克思对经济表的评述,而马克思的评述仅限于一版规范而均衡的图式表。魁奈的经济表共计12个版本,按各版本设制的时间先后和形式繁简,可分为“原表”、“略表”和“图式”;按经济表的均衡状态,又可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对经济表的各类版本和模式作出合理、全面的诠释,方见其蕴含的闪光的经济思想和宏观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奈 经济表 原表 略表 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的政府经济政策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颖达 吕永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政府的经济决策是在与各种市场经济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的条件下所做出的。政府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应充当好这样一个角色:把自己定位为博弈棋局的主体,充分考虑到对手的反应,主动调整经济政策。在与其它市... 政府的经济决策是在与各种市场经济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的条件下所做出的。政府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应充当好这样一个角色:把自己定位为博弈棋局的主体,充分考虑到对手的反应,主动调整经济政策。在与其它市场经济主体的博弈中,政府应当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关注经济政策的运行及其实行的效果,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迅速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经济政策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兼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的完善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为提高出口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冲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打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山东省实施了"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面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这一新的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尤其是... 为提高出口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冲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打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山东省实施了"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面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这一新的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尤其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应当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发展绿色农业,走上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定列表制度 农产品出口 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WA算子的赤潮LM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承慧 钱振松 +2 位作者 孙文星 姬鹏 胡婧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针对现有赤潮单项预测模型不能综合各种理化因子有效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赤潮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与Levenberg-Marquardt人工神经网络(LMBP)算法,能够有效集结各种理化因子的信息,其预测精度比单项LMB... 针对现有赤潮单项预测模型不能综合各种理化因子有效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赤潮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与Levenberg-Marquardt人工神经网络(LMBP)算法,能够有效集结各种理化因子的信息,其预测精度比单项L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较大提高.采用烟台四十里湾赤潮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IOWA算子 LMBP算法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在空气质量级别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国亮 刘希玉 武鲁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2-394,共3页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及时准确的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利用环境评价问题建立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以上海市2007年12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指标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不断学习样本中存在的内在模式,并将训练好的网络用于空...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及时准确的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利用环境评价问题建立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以上海市2007年12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指标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不断学习样本中存在的内在模式,并将训练好的网络用于空气质量状况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该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较低的误差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验,评价准确度达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BP神经网络 非线性 拓扑结构 误差曲线 数据拟合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值构造方法的GM(1,1)模型优化 被引量:42
15
作者 刘乐 王洪国 王宝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背景值构造方法是影响GM(1,1)模型精度和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已有背景值构造方法的基础上,文章重构了一种精确的、优化的背景值构造公式。使用这种新型背景值构造方法的GM(1,1)模型不仅拟合、预测精度高,并且对于高、低指数增长序... 背景值构造方法是影响GM(1,1)模型精度和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已有背景值构造方法的基础上,文章重构了一种精确的、优化的背景值构造公式。使用这种新型背景值构造方法的GM(1,1)模型不仅拟合、预测精度高,并且对于高、低指数增长序列建模同时适用。示例数据的拟合和预测结果充分显示出新型背景值构造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背景值 发展系数 白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衍民 牛奔 赵庆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8-460,共3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CMMOPSO)。该算法采用外部存档存储每一代产生的非劣解,并且采用拥挤距离来维持外部存档规模,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最优粒子的选取策略(基于拥挤距离和收敛性距离)来提升粒子向Pareto前... 研究了一种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CMMOPSO)。该算法采用外部存档存储每一代产生的非劣解,并且采用拥挤距离来维持外部存档规模,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最优粒子的选取策略(基于拥挤距离和收敛性距离)来提升粒子向Pareto前沿飞行的概率;为提升种群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以一定的概率对外部存档中粒子进行变异操作。通过典型的多目标测试函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MMOPSO算法在求解多目标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因此,CMMOPSO可以作为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优化 粒子群算法 拥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和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衍民 牛奔 赵庆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4,117,共4页
为了保证粒子群算法求得的非劣解尽可能接近真实的Pareto前沿并保持多样性分布,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和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CMMOPSO)。在CMMOPSO中,首先识别Pareto前沿的稀疏部分包含的粒子,并对这些粒子进行交叉操作以增加多样性分布;... 为了保证粒子群算法求得的非劣解尽可能接近真实的Pareto前沿并保持多样性分布,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和变异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CMMOPSO)。在CMMOPSO中,首先识别Pareto前沿的稀疏部分包含的粒子,并对这些粒子进行交叉操作以增加多样性分布;接着对远离Pareto前沿的粒子进行变异操作,以提升粒子向真实的Pareto前沿飞行的概率。在基准函数的测试中,结果显示CMMOPSO比其他算法有更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交叉 变异 外部存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丽 刘希玉 李章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0-191,194,共3页
为解决大型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基于蚁群算法进行聚类优化研究。结合蚁群算法和聚类算法,将网络分割成若干个小网络后进行处理并合成,同时在过程中直接简化网络,透明化无意义的点。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能准确获得所要求的最优解... 为解决大型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基于蚁群算法进行聚类优化研究。结合蚁群算法和聚类算法,将网络分割成若干个小网络后进行处理并合成,同时在过程中直接简化网络,透明化无意义的点。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能准确获得所要求的最优解,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路径优化 路网简化 聚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丽丽 李明 刘希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8-160,共3页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是一种结合无监督聚类和模糊集合概念的图像分割技术,比较有效,但存在着受初始聚类中心和隶属度矩阵影响,可能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点。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粒子群模糊C-...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是一种结合无监督聚类和模糊集合概念的图像分割技术,比较有效,但存在着受初始聚类中心和隶属度矩阵影响,可能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点。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因而可得到很好的图像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蜂群原理的划分聚类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雷 王洪国 +1 位作者 邵增珍 尹会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99-1702,共4页
针对现有的大部分划分聚类算法受聚类簇的个数K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蜂群原理的划分聚类算法。该方法通过引入蜂群采蜜机制,将聚类中心视为食物源,通过寻找食物源的自组织过程来实现数据对象的聚集。在聚类的过程中引入紧密度函数来评价... 针对现有的大部分划分聚类算法受聚类簇的个数K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蜂群原理的划分聚类算法。该方法通过引入蜂群采蜜机制,将聚类中心视为食物源,通过寻找食物源的自组织过程来实现数据对象的聚集。在聚类的过程中引入紧密度函数来评价聚类中心(局部),引入分离度函数来确定最佳聚类簇的个数(全局)。与传统的划分聚类算法相比,本算法无须指定聚类个数即可实现聚类过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不但对最佳聚类数有良好的搜索能力,而且有较高的准确率:算法时间复杂度仅为O(n×k3)(k<<n),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划分聚类 人工蜂群 紧密度 分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