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徂徕山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纪庆 陈彤彤 +2 位作者 刘颖 唐桂英 李法曾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徂徕山植物区系是鲁中南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以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114科,368属,640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但特有程度低;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丰富多样;... 徂徕山植物区系是鲁中南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以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114科,368属,640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但特有程度低;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丰富多样;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丰富,说明本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并显示出植物交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徂徕山 植物区系 植物交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和IBA对NaCl胁迫下能源植物杂交狼尾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宇鹏 张圣强 +3 位作者 刘晓娟 林静 齐艳 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9-376,共8页
以能源植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为实验材料,在NaCl胁迫条件下用外源IBA(100 mg/L),CaCl_2(浓度分别为0、1、2、5 mmol/L)处理杂交狼尾草幼苗,处理3周后测定植物的存活率、鲜重、干重、株高、生根数和地... 以能源植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为实验材料,在NaCl胁迫条件下用外源IBA(100 mg/L),CaCl_2(浓度分别为0、1、2、5 mmol/L)处理杂交狼尾草幼苗,处理3周后测定植物的存活率、鲜重、干重、株高、生根数和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离子含量。结果表明,经过IBA溶液预处理的杂交狼尾草幼苗的存活率、鲜重、干重、株高、生根数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幼苗;在NaCl胁迫下,随着外源Ca^(2+)浓度的升高,杂交狼尾草幼苗的存活率、鲜重、干重、株高、生根数以及Ca^(2+)含量都明显升高并在CaCl_2浓度为2 m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外源Ca^(2+)浓度的升高,Na^+含量、Na^+/K^+降低,当CaCl_2的浓度为2mmol/L时,Na^+含量、Na^+/K^+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外源Ca^(2+)和IBA对NaCl胁迫下杂交狼尾草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杂交狼尾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杂交狼尾草幼苗在NaCl胁迫下的成活率;缓解盐害的最适的Ca^(2+)浓度为2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IBA(吲哚丁酸) Ca2+ NACL胁迫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蓼科萹蓄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元同 曲畅游 +1 位作者 鲁法军 李法曾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萹蓄属(Polygonum)13种、1变种、1变型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中国萹蓄属植物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1)花粉粒表面具细网状纹饰;(2)花粉粒表面具颗粒纹饰;(3)花粉粒表...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萹蓄属(Polygonum)13种、1变种、1变型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中国萹蓄属植物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1)花粉粒表面具细网状纹饰;(2)花粉粒表面具颗粒纹饰;(3)花粉粒表面仅两端具颗粒纹饰,其余部分光滑;(4)花粉粒表面仅沟间区两端肩部光滑,其余部分具颗粒纹饰。根据花粉形态类型,结合该属植物的习性、叶柄基部及花柄上关节的有无、花柱和柱头的数目以及瘦果形态等特征,参照前人的研究处理意见,将中国萹蓄属植物划分为4个组,即小灌木组section Fruticulo-sae(Boiss.)F.Z.Li et Y.T.Hou,stat.&comb.nov.、萹蓄组section Polygonum、丝茎萹蓄组section Pseudomollia Boiss.和铁马鞭组section PlebeiaTz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蔚蓄属 蓼科 花粉形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蓼属分叉蓼组和冰岛蓼属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立涛 鲁法军 +1 位作者 侯元同 李法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9-686,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蓼属分叉蓼组(Polygonum section Aconogonon)和冰岛蓼属(Koe-nigia)的21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为...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蓼属分叉蓼组(Polygonum section Aconogonon)和冰岛蓼属(Koe-nigia)的21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为波状;(2)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兼有非典型不等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或波状;(3)气孔器类型为不等细胞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分叉蓼组(西伯利亚蓼除外)植物的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该组是一个自然类群。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将大铜钱叶蓼(Polygonumforrestii Diels)、铜钱叶蓼(P.nummularifolium Meissner)划归于冰岛蓼属的处理意见;支持将西伯利亚蓼(P.sibiricum Laxm.)独立成属,即西伯利亚蓼属(Knorringia Tzvel.)的观点;同时也支持仍将多穗蓼(P.polystachyum Wall.ex Meissner)和松林蓼(P.pinetorum Hemsl.)归在分叉蓼组的处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属分叉蓼组 冰岛蓼属 叶下表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s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姣 张忠峰 +4 位作者 刘青 孙洁 杨利 王兴军 赵术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8-235,共8页
油菜素甾体(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多羟基化的植物甾体激素,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概述了BRs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信号转导途径,重点阐述了BRs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分... 油菜素甾体(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多羟基化的植物甾体激素,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概述了BRs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信号转导途径,重点阐述了BRs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展望了BRs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理解BRs介导的非生物胁迫调控网络、提高作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甾体 信号转导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测定大豆种子脂肪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爱萍 邵群 +2 位作者 孙志宾 程文 李继存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
快速无损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脂肪含量,在大豆品质育种和质量检测上至关重要。分别用索氏提取法、核磁共振仪及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了5种国产大豆种子的脂肪含量,并对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法测定的结果与... 快速无损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脂肪含量,在大豆品质育种和质量检测上至关重要。分别用索氏提取法、核磁共振仪及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了5种国产大豆种子的脂肪含量,并对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法测定的结果与索式提取法更接近,偏差均小于0.95个百分点,最低偏差仅为-0.02个百分点;而近红外光谱法与索式提取法的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含量 索氏提取法 核磁共振法 近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成熟种子胚尖基因枪法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美 张敏 +4 位作者 杨素欣 邵群 安海龙 曹子谊 冯献忠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山东省主栽大豆品种"荷豆12"成熟种子胚尖为材料,探讨了6-BA和潮霉素浓度等因素对基因枪法遗传转化的影响,并通过报道基因GUS检测了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整合情况。结果表明:经5 mg.L-16-BA诱导16 h,"荷豆12"胚尖的... 以山东省主栽大豆品种"荷豆12"成熟种子胚尖为材料,探讨了6-BA和潮霉素浓度等因素对基因枪法遗传转化的影响,并通过报道基因GUS检测了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整合情况。结果表明:经5 mg.L-16-BA诱导16 h,"荷豆12"胚尖的再生丛生芽数目、丛生芽的伸长速率等综合指标最佳;5~15 mg.L-1的潮霉素多步梯度筛选可以提高转化筛选效率。基因枪转化后的胚尖组织和转基因植株后代的叶片中均可以观察到GUS基因的表达;通过分子鉴定证明外源GUS基因插入到转基因后代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成熟种子胚尖 基因枪法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耐盐性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灵燕 贾文娟 +2 位作者 鲍敬 陈天舒 王宝山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选取山东和江苏地区广泛种植的甘薯品种(济薯21、济薯23、徐薯28和胜利百号)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以期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的甘薯品种。本试验对0、150 mmol/L NaCl处理下的上述4个甘薯品种的幼苗黄叶率、植株死亡率、盐害... 选取山东和江苏地区广泛种植的甘薯品种(济薯21、济薯23、徐薯28和胜利百号)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以期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的甘薯品种。本试验对0、150 mmol/L NaCl处理下的上述4个甘薯品种的幼苗黄叶率、植株死亡率、盐害率、盐害指数、干鲜重、生长量和叶面积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在上述4个品种中,济薯21幼苗的黄叶率、植株死亡率、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是受盐胁迫影响最小的品种,而胜利百号所有指标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是受盐胁迫影响最大的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济薯21的整株鲜重、整株干重、相对生长量和第三叶位叶面积均为4个品种中最大。因此济薯21是最耐盐品种,而胜利百号为盐敏感品种;4个品种的耐盐性:济薯21﹥济薯23﹥徐薯28﹥胜利百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甘薯 耐盐性筛选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不同用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艳 李金胜 +3 位作者 王菊英 刘晓娟 王宇鹏 陈敏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饲草植物杂交狼尾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P.purpureum)为材料,在黄河三角洲含盐量为0.2%~0.8%的盐碱地上进行增施有机肥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施有机肥的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明显增... 以饲草植物杂交狼尾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P.purpureum)为材料,在黄河三角洲含盐量为0.2%~0.8%的盐碱地上进行增施有机肥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施有机肥的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明显增加杂交狼尾草的产量、改善其饲草品质,其中以施用1500 kg/hm2有机肥处理的杂交狼尾草产量最高,茎叶比最小,鲜干比最大,同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相对饲用价值也最大。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种植杂交狼尾草,施用1500 kg/hm2有机肥既能满足饲草高产优质的生产需求又能达到最大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有机肥 黄河三角洲 相对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地碱蓬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国良 杨剑超 隋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24-27,共4页
探索了盐地碱蓬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提取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浓度及其比例、最适甘露醇浓度,以得到最佳盐地碱蓬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是:甘露醇0.7 mol/L、纤维素酶3.0%、离析酶1.0%和果胶酶0.2%。
关键词 盐地碱蓬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对氮饥饿的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冉冉 时伟伟 +1 位作者 张晓东 宋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1-1887,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对低氮生境的适应机制,测定了盐渍环境下(200 mmol/L Na Cl)不同浓度硝态氮(0.3、5 mmol/L NO^-_3-N)预处理两种生境盐地碱蓬经氮饥饿后的NO^-_3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光合特性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0.3和... 为了探讨不同生境盐地碱蓬对低氮生境的适应机制,测定了盐渍环境下(200 mmol/L Na Cl)不同浓度硝态氮(0.3、5 mmol/L NO^-_3-N)预处理两种生境盐地碱蓬经氮饥饿后的NO^-_3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光合特性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0.3和5 mmol/L NO^-_3-N处理以及进行氮饥饿时,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叶片NO^-_3含量均高于内陆生境盐地碱蓬。与内陆生境盐地碱蓬相比,氮饥饿后,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叶绿素含量、NR活性和光合放氧速率下降幅度均小于内陆生境盐地碱蓬,在0.3mmol/L NO^-_3-N预处理进行氮饥饿时趋势更加明显。0.3 mmol/L NO^-_3-N预处理后氮饥饿对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根冠比没有影响,却降低内陆生境盐地碱蓬根冠比。上述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具有较高的NO^-_3储存能力,在环境持续氮素缺乏时具有较高的NO^-_3-N再利用能力,能更好地维持氮代谢以及光合性能。说明潮间带生境盐地碱蓬能更好地适应低氮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氮饥饿 NO-3 硝酸还原酶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OsESG1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丽 张国嘉 +4 位作者 郑世刚 李臻 王庆国 潘教文 刘炜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Os ESG1在种胚中特异表达,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Os ESG1基因全长c DNA经XhoⅠ、Bam HⅠ双酶切,与同样经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原核表达结果显示,Os... 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Os ESG1在种胚中特异表达,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Os ESG1基因全长c DNA经XhoⅠ、Bam HⅠ双酶切,与同样经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原核表达结果显示,Os ESG1可受1 mmol/L IPTG诱导表达,且蛋白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诱导7 h后,蛋白表达至较高水平。对不同浓度IPTG诱导下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0.1 mmol/L IPTG对Os ESG1的诱导表达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受体蛋白激酶 OsESG1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和干旱对沙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春晓 谢秀华 +5 位作者 王宇鹏 李俊朋 信健 朱婷婷 刘静 陈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40-4550,共11页
以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L.)幼苗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5%)、100mmol/LNaCl以及100mmol/LNaCl处理下不同程度的盐旱共胁迫处理,处理2周后测其生理指标,包括生长指标、光合指... 以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L.)幼苗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5%)、100mmol/LNaCl以及100mmol/LNaCl处理下不同程度的盐旱共胁迫处理,处理2周后测其生理指标,包括生长指标、光合指标、渗透调节指标以及复水后生长指标,研究盐旱共胁迫对沙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轻度干旱对沙枣幼苗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重度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沙枣的生物量,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重度干旱,都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K+含量,显著增加了N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和对照相比,100mmol/L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K+含量,显著增加了N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和盐处理相比,轻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对沙枣幼苗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而重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明显降低了沙枣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复水一周后,只有轻度干旱可以回复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盐分和干旱处理明显抑制了沙枣幼苗的生长,轻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条件下,沙枣幼苗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现象,而重度干旱却加重了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盐胁迫 干旱胁迫 盐旱共胁迫 交叉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幼苗AsA-GSH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慧 吴华 +3 位作者 张振 韩榆 俞慈英 杜希华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57-62,共6页
研究了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子叶期幼苗和早期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NaCl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经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的海滨木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较对... 研究了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子叶期幼苗和早期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NaCl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经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的海滨木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GR(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对子叶期幼苗,各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sA(抗氧化剂抗坏血酸),GSH(谷胱甘肽)含量随盐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与盐浓度呈正相关。而早期幼苗中SOD,APX和GR活性以及AsA,GSH含量均随NaCl浓度升高而升高,O_2^(·-)的产生速率、H_2O_2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增加不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滨木槿幼苗的生长发育,海滨木槿通过提高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来清除因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增强对盐胁迫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盐胁迫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幼苗 沙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