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bZIP参与胁迫应答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
作者
崔荣秀
张议文
+2 位作者
陈晓倩
谷彩红
张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bZIP蛋白包含两个结构域,即高度保守、与DNA相结合的碱性区域,以及多样性的亮氨酸拉链,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bZIP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G-box、C-box、ABRE、LTRE和BoxII相结合,调控下游相关基因如E...
bZIP蛋白包含两个结构域,即高度保守、与DNA相结合的碱性区域,以及多样性的亮氨酸拉链,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bZIP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G-box、C-box、ABRE、LTRE和BoxII相结合,调控下游相关基因如ERF5、KIN1、CORl5A、COR78、CYP707A1、CYP707A3、ADS和CYP71AV1的表达。植物bZIP参与调控花的发育、种子成熟、休眠和衰老等诸多生物学过程,在盐害、干旱、冷害、渗透胁迫、机械损伤等非生物胁迫以及ABA信号的响应中担任重要作用。另外,bZIP通过水杨酸、茉莉酸及ABA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植株对虫害、病原体感染等生物胁迫的应答调控。重点综述了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分类特征和作用机理,并对植物bZIP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综述旨为后续深入探究bZIP转录因子的胁迫相关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应答调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胁迫对转反义LeGPAT番茄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隋娜
李萌
孟庆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以冷敏感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转反义番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eGPAT)的番茄叶片膜脂含量、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等的变化,以探讨LeGPAT表达与番茄植株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冷敏感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转反义番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eGPAT)的番茄叶片膜脂含量、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等的变化,以探讨LeGPAT表达与番茄植株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反义基因株系磷脂酰甘油(PG)的饱和脂肪酸含量(16∶0+16∶1+18∶0)显著高于野生型;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8∶1+18∶2+18∶3)却显著低于野生型。在45℃高温处理过程中,野生型和转反义基因的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Pn)、暗中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都显著降低,但野生型番茄降低幅度更大;同时野生型和转反义基因株系的非光化学猝灭(NPQ)及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都增加,但反义株系比野生型增加更明显。研究发现,转基因番茄植株LeGPAT的表达被抑制,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高温胁迫下PSⅡ受到的伤害较轻光化学活性更高,植株抵抗高温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番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番茄
PSⅡ光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盐芥与拟南芥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剑超
袁芳
+3 位作者
王新慧
史瑶瑶
隋娜
王宝山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8-51,共4页
本试验检测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
本试验检测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100 mmol/L)处理后盐芥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拟南芥。拟南芥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尤其是CAT活性,明显受制于高浓度NaCl环境(>100mmol/L),而盐芥的抗氧化系统并没有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芥
拟南芥
NACL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bZIP参与胁迫应答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
作者
崔荣秀
张议文
陈晓倩
谷彩红
张荃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植物逆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基金
国家转基因专项(2018ZX0800910B)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CM041)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45127)
文摘
bZIP蛋白包含两个结构域,即高度保守、与DNA相结合的碱性区域,以及多样性的亮氨酸拉链,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bZIP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G-box、C-box、ABRE、LTRE和BoxII相结合,调控下游相关基因如ERF5、KIN1、CORl5A、COR78、CYP707A1、CYP707A3、ADS和CYP71AV1的表达。植物bZIP参与调控花的发育、种子成熟、休眠和衰老等诸多生物学过程,在盐害、干旱、冷害、渗透胁迫、机械损伤等非生物胁迫以及ABA信号的响应中担任重要作用。另外,bZIP通过水杨酸、茉莉酸及ABA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植株对虫害、病原体感染等生物胁迫的应答调控。重点综述了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分类特征和作用机理,并对植物bZIP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综述旨为后续深入探究bZIP转录因子的胁迫相关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BZIP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应答调控
信号通路
Keywords
bZIP
abiotic stress
biotic stress
response and regulation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胁迫对转反义LeGPAT番茄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隋娜
李萌
孟庆伟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植物逆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
农业
科学
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9-724,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90450155)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9BSB02023)
+1 种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基金(200802009)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8KF03)
文摘
以冷敏感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转反义番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eGPAT)的番茄叶片膜脂含量、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等的变化,以探讨LeGPAT表达与番茄植株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反义基因株系磷脂酰甘油(PG)的饱和脂肪酸含量(16∶0+16∶1+18∶0)显著高于野生型;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8∶1+18∶2+18∶3)却显著低于野生型。在45℃高温处理过程中,野生型和转反义基因的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Pn)、暗中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都显著降低,但野生型番茄降低幅度更大;同时野生型和转反义基因株系的非光化学猝灭(NPQ)及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都增加,但反义株系比野生型增加更明显。研究发现,转基因番茄植株LeGPAT的表达被抑制,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高温胁迫下PSⅡ受到的伤害较轻光化学活性更高,植株抵抗高温的能力更强。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番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番茄
PSⅡ光化学活性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LeGPAT
tomato
PSⅡ photochemical activity
分类号
Q789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盐芥与拟南芥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剑超
袁芳
王新慧
史瑶瑶
隋娜
王宝山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
山东省
植物
逆境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8-51,共4页
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基金(2008020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91701)
文摘
本试验检测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100 mmol/L)处理后盐芥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拟南芥。拟南芥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尤其是CAT活性,明显受制于高浓度NaCl环境(>100mmol/L),而盐芥的抗氧化系统并没有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盐芥
拟南芥
NACL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系统
Keywords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Arabidopsis thaliana
NaCl stress
Osmolytes
Antioxidant enzymes
分类号
Q949.748.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bZIP参与胁迫应答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崔荣秀
张议文
陈晓倩
谷彩红
张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胁迫对转反义LeGPAT番茄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隋娜
李萌
孟庆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盐芥与拟南芥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系统的比较
杨剑超
袁芳
王新慧
史瑶瑶
隋娜
王宝山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