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地方高校如何打造“金课”——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案例分析 |
魏建
彭冠龙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2
|
新时期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建设述略 |
翟德耀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3
|
民国时期山东文学教育综论 |
李宗刚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4
|
民族文学视野中的山东抗日文学 |
房福贤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重回现场:生命因文学而常青——宋遂良教授访谈录 |
宋遂良
宋健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本色的呈现和坚持”——2016—2017年山东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
郭晓平
魏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的三度空间书写 |
方忠
石琦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1960年代短篇小说的“历史化”路径及其反思——以郭澄清《黑掌柜》为例 |
李宗刚
张继超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从句法主语到篇章标记:“其+数词”形式的历时演变 |
王天佑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袁枚性灵说之过程考察 |
石玲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文学解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 |
曹明海
史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2
|
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
李宗刚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13
|
精神导师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
李宗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14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叙事(专题讨论)——革命文学群己对立英雄观辨析 |
朱德发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5
|
文学张力论纲 |
孙书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2
|
|
16
|
六朝地记:地理与文学的结合 |
王琳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7
|
从胡适、傅斯年到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 |
刘东方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8
|
义务教育城乡差异的现状与反思——基于山东省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 |
孙宽宁
徐继存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莫言作品为个案 |
姜智芹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20
|
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 |
姜智芹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