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人格量表在师范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其与认知方式关系的探讨 |
李寿欣
许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2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
刘海燕
高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20
|
|
|
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刘海燕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3 |
33
|
|
|
4
|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理念、实施与反思 |
赵昌木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
5
|
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谢延龙
|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2004 |
21
|
|
|
6
|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与幼儿科学教育 |
张小永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7
|
新理念 新教材 新特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品德教材介绍 |
唐汉卫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8
|
高师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
刘海燕
刘爱芹
王奎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23
|
|
|
9
|
应加强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兼论一种新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 |
戚万学
唐汉卫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10
|
从公正到关怀:道德教育中核心价值的转变 |
王炜
刘春媛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1
|
4~6岁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 |
赵金霞
王美芳
|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
12
|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路书红
魏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
13
|
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 |
丁海东
|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
14
|
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
丁海东
|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93
|
|
|
15
|
教育质量监控系统构建申论 |
王毓珣
吴仁英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 |
5
|
|
|
16
|
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及其教育干预策略 |
张利萍
王美芳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7
|
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 |
于发友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
18
|
教育管理组织:技术理性的视角 |
张广斌
谢延龙
赵承福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3 |
7
|
|
|
19
|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
高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
20
|
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的高等教育 |
于清涟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