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格量表在师范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其与认知方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寿欣 许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对师范大学的177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格各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和城乡上的差异以及人格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人格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大学生的许... 对师范大学的177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格各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和城乡上的差异以及人格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人格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大学生的许多人格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及城乡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认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海燕 高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19,共3页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试点研究表明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由心理健康...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试点研究表明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由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大学生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辅导三部分组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面上集中释疑 ,线上互相解释 ,点上个别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教学模式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海燕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 ,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教学模式。结果表明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眼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2 )不同系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 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 ,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教学模式。结果表明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眼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2 )不同系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为“面上集中释疑 ,线上互相解疑 ,点上个别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验 心理保健-教育 课程 教学模式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理念、实施与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昌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  以大学为本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是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事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是在大学里获得的,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无论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还是非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都对师资培育和教师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存在着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理论脱离实践、教育实习成效不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 教育反思 继续教育 理论假设 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1
5
作者 谢延龙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2期24-28,共5页
大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了数次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以大学理念为引导,在宏... 大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了数次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以大学理念为引导,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间的权力分配,在微观层面要处理好党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中国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改革 权力分配 政府职能 学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与幼儿科学教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永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作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 ,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其累积学习的模式 ,以及关于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要素。
关键词 累积学习模式 学习条件 学习过程 幼儿科学教育 加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念 新教材 新特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品德教材介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汉卫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套小学品德新教材是由国内教育界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规划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戚万学教授任主编,充分调动和整合德育理论和实践界的一部分...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套小学品德新教材是由国内教育界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规划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戚万学教授任主编,充分调动和整合德育理论和实践界的一部分精英力量共同编写的,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中通过,并已在全国33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的13个实验区试用。该套教材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已引起较好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教材介绍 思想品德课 指导思想 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海燕 刘爱芹 王奎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 ,进行学习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高师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处于中下水平 ;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点 ,而且呈现出专业、年级的差异。因此 ,高等教育尤其高等师范...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 ,进行学习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高师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处于中下水平 ;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点 ,而且呈现出专业、年级的差异。因此 ,高等教育尤其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从思想教育、课程设置和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机制、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学习适应性 大学生 高师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加强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兼论一种新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还是"教"而非"学"的理论,道德教育的研究从教转向学,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道德教育观念,使道德教育更加自觉化和更加人性化,而且也将有助于新的道德教育范式的生成。在考察道德学习问题...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还是"教"而非"学"的理论,道德教育的研究从教转向学,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道德教育观念,使道德教育更加自觉化和更加人性化,而且也将有助于新的道德教育范式的生成。在考察道德学习问题时,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又是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视角。道德学习的实质是实践———建构学习,根据实践———建构学习观,学校道德教育应遵循主体性、实践性、民主性、终身性和情境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问题 学习观 教育学意义 道德教育理论 道德教育观念 学校道德教育 情境性原则 教育范式 建构学习 道德学习 “学” “教” 人性化 自觉化 心理学 社会学 主体性 实践性 民主性 终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正到关怀:道德教育中核心价值的转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炜 刘春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82,共4页
关怀教育是21世纪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道德教育从理性的公正取向到感性的关怀取向的转变不仅仅是道德价值取向上的改变,也必然引起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笔者认为,从公正到关怀,首先是出于对公正本身及其所采取的认知教育路径的拷问... 关怀教育是21世纪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道德教育从理性的公正取向到感性的关怀取向的转变不仅仅是道德价值取向上的改变,也必然引起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笔者认为,从公正到关怀,首先是出于对公正本身及其所采取的认知教育路径的拷问,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呼唤。本文首先基于这两点分析了道德教育中从公正到关怀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关怀的道德价值及其对道德教育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 公正 认知 情感 道德教育 核心价值 道德价值取向 21世纪 教育方式 认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金霞 王美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1,共3页
从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随机选取4 ̄6岁儿童260名,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其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结果发现(:1)4 ̄6岁儿童的“交友“”言语沟通“”让步或脱离冲突”策略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以“言语沟通”为首选策略(;2)策略的有效性在4 ̄6... 从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随机选取4 ̄6岁儿童260名,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其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结果发现(:1)4 ̄6岁儿童的“交友“”言语沟通“”让步或脱离冲突”策略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以“言语沟通”为首选策略(;2)策略的有效性在4 ̄6岁儿童中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策略的适当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发起交往情境中,策略的有效性显著低于冲突解决情境,其适当性则显著高于冲突解决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岁儿童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 个别测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20
12
作者 路书红 魏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教育类课程是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际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呈现出门类多、比例大、开放灵活、注重实用性、教育实践比例大的特点,与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的门类单一、...  教育类课程是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际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呈现出门类多、比例大、开放灵活、注重实用性、教育实践比例大的特点,与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的门类单一、结构老化、比重小、重理论轻实践等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类课程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丁海东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教育的人文性表现为教育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两个方面。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宏观上表现为儿童文化的传统性缺失和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排挤;中观上表现为家庭教育的非理智化和学前机构教育事业的功利化;微观上表现为内容... 教育的人文性表现为教育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两个方面。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宏观上表现为儿童文化的传统性缺失和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排挤;中观上表现为家庭教育的非理智化和学前机构教育事业的功利化;微观上表现为内容上的科学知识中心化和过程上的师幼关系的专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性 学前教育 儿童文化 师幼关系 家庭教育 缺失 科学知识 表现 成人 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93
14
作者 丁海东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2-34,共3页
基于游戏之行为存在与精神存在的双重维度,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表现为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的统一。游戏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教育的实现路径一是游戏的课程化,二是课程的游戏化。
关键词 游戏 教育价值 幼儿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质量监控系统构建申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毓珣 吴仁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只重评价不重调控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实行三层教育质量监控,随时把握我国教育质量变动信息,并加以及时调控,对...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只重评价不重调控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实行三层教育质量监控,随时把握我国教育质量变动信息,并加以及时调控,对于保证与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监控 教育质量监控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及其教育干预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利萍 王美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攻击性行为 社会认知特点 信息加工模型 教育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4
17
作者 于发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指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合理性;二是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被解释为对教育是否平等均等、合理适切所作出的评价或判断。准确把握教育公平应遵循四种基本理念或原则,即权利平等理念...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指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合理性;二是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被解释为对教育是否平等均等、合理适切所作出的评价或判断。准确把握教育公平应遵循四种基本理念或原则,即权利平等理念、机会均等理念、能力差异理念和弱势补偿理念。教育公平理念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或实现即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理念 基本内涵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 平等理念 机会均等 弱势补偿 能力差异 合理性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组织:技术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广斌 谢延龙 赵承福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8期49-52,共4页
本文旨在从技术理性的视角审视教育管理的组织理论。首先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探讨,然后从技术理性角度审视了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的两种主要观点:古典组织理论和人本主义组织理论。指出古典组织理论完全是技术理性精神的体现,人本主义组织理... 本文旨在从技术理性的视角审视教育管理的组织理论。首先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探讨,然后从技术理性角度审视了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的两种主要观点:古典组织理论和人本主义组织理论。指出古典组织理论完全是技术理性精神的体现,人本主义组织理论也是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同时探讨了后现代教育组织理论,认为它没有也不可能脱离技术理性而存在。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了它对我国目前教育组织变革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组织 技术理性 后现代主义 古典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5,共8页
当代教育是无“根据”的教育。教育研究有本质说而无本体论。本体论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方式。教育哲学必须究问本体论,也就是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人以领悟存在的方式来成就其存在,这种存在方式称为生存。因此教育哲学也... 当代教育是无“根据”的教育。教育研究有本质说而无本体论。本体论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方式。教育哲学必须究问本体论,也就是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人以领悟存在的方式来成就其存在,这种存在方式称为生存。因此教育哲学也就是究问生存论的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生存论以人存在的时间场域为起点,追问人存在的时间性、意义性和体验性。教育的意义在于完成人的美好生存,为此何谓生存、何以生存、以何生存相应地构成生存论教育哲学的主要题域。回归本体的教育即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生存论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与我国的高等教育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清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宗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公共效益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中国 办学目的 公共经济效益 办学宗旨 发展速度 经济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