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治理的运行机制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旭
吉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0-59,共10页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课程治理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的特征、动力与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庆新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协同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倡导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相互协作、互助互惠,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并构建学习共同体。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具有双重沉浸、深度交互、人技共生等典型特征...
协同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倡导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相互协作、互助互惠,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并构建学习共同体。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具有双重沉浸、深度交互、人技共生等典型特征。数智技术为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提供了三重动力:一是场景引领力,助力学习空间变革,搭建协同学习场景;二是内容供给力,着重关注职业需求,重构协同学习内容;三是过程调控力,指向强化具身体验,调适协同学习过程。为进一步发挥数智技术聚势赋能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协同学习质量,高职院校需要以技术架构为基,推动协同学习场景重塑;以双重需求为本,重视协同学习内容设计;以数据应用为要,加强协同学习过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习
数智化
高职学生
学习场景
具身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思政课”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的机理、挑战与路径
3
作者
李振娜
周海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5年第17期64-70,共7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协同主体参与、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协同主体参与、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技术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赋能过程中存在认知偏颇、技术缺陷、素养梗阻、伦理失范等挑战。针对赋能困境,提出强化认知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主体素养、健全数字伦理等相关建议,旨在为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大思政课”
数字技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泽峰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4-72,共9页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深度结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智慧决策、智能控制、精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促使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培...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深度结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智慧决策、智能控制、精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促使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时代要求、开发乡村人力资本的关键举措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为有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亟须协同多元培育主体,构建精准育人模式,完善多维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高素质农民
乡村振兴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治理的运行机制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旭
吉标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0-59,共10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有组织科研理念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标准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JA230034,主持人:吴梦军)。
文摘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课程治理
职业院校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path to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urriculum gover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的特征、动力与路径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庆新
吉标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基金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智能化时代现场工程师的能力素质、生成机理及培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YJC880102,项目主持人:王晨倩)。
文摘
协同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倡导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相互协作、互助互惠,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并构建学习共同体。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具有双重沉浸、深度交互、人技共生等典型特征。数智技术为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提供了三重动力:一是场景引领力,助力学习空间变革,搭建协同学习场景;二是内容供给力,着重关注职业需求,重构协同学习内容;三是过程调控力,指向强化具身体验,调适协同学习过程。为进一步发挥数智技术聚势赋能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协同学习质量,高职院校需要以技术架构为基,推动协同学习场景重塑;以双重需求为本,重视协同学习内容设计;以数据应用为要,加强协同学习过程优化。
关键词
协同学习
数智化
高职学生
学习场景
具身体验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思政课”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的机理、挑战与路径
3
作者
李振娜
周海银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5年第17期64-70,共7页
基金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数智分析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2211,主持人:周海银)。
文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协同主体参与、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技术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赋能过程中存在认知偏颇、技术缺陷、素养梗阻、伦理失范等挑战。针对赋能困境,提出强化认知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主体素养、健全数字伦理等相关建议,旨在为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大思政课”
数字技术
数字化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digital technology
digitalization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8
4
作者
王泽峰
吉标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职业
技术
教育
研究院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4-72,共9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年度国家一般项目“有组织科研理念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标准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JA230034,项目主持人:吴梦军)
2022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三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036,项目主持人:赵凤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深度结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智慧决策、智能控制、精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促使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时代要求、开发乡村人力资本的关键举措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为有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亟须协同多元培育主体,构建精准育人模式,完善多维保障体系。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高素质农民
乡村振兴
职业培训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治理的运行机制与行动框架
杨旭
吉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学习的特征、动力与路径
陈庆新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思政课”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的机理、挑战与路径
李振娜
周海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王泽峰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