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权力与“自由个性”的辩证关系——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草稿)》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盛辉 李爱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8,共4页
"自由个性"是马克思追求个性独立、自由和解放、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诉求和目标,也是个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表现为不断实现着又不断向更高水准发展的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由于其流通手段... "自由个性"是马克思追求个性独立、自由和解放、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价值诉求和目标,也是个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表现为不断实现着又不断向更高水准发展的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由于其流通手段的媒介作用和贮藏手段具有社会权力,对"自由个性"的实现起着消极作用,导致个性的消弭和社会关系的异化。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媒介作用对"自由个性"起积极作用,确立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而且以货币为媒介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本身就孕育着货币权力消失和"自由个性"生成的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权力 '自由个性'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化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云忠 毛建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化课堂教学遵循了主体性、主动性、尊重性原则及"动态化"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动态多样的教学方式、动态多层次的考评方式;其实施策略主要包... 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化课堂教学遵循了主体性、主动性、尊重性原则及"动态化"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动态多样的教学方式、动态多层次的考评方式;其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备课、授课及课外辅导的实施内容及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动态化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冯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体 道德教育客体 主客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生意蕴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夏锋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实践发生意蕴。在理论指向与实践指向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在历史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中,思想政治教育透析出鲜明的人本意蕴、生成意蕴与实践意蕴。这对于本真理解人的存在方...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实践发生意蕴。在理论指向与实践指向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在历史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中,思想政治教育透析出鲜明的人本意蕴、生成意蕴与实践意蕴。这对于本真理解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过程,促进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 发生学 实践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华战争》看列宁早期俄中关系思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士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66,共5页
《对华战争》是列宁最早论述俄中关系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分析了沙俄政府对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揭示了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性质;论述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阐明... 《对华战争》是列宁最早论述俄中关系思想的重要著作。它分析了沙俄政府对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揭示了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性质;论述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阐明了实现俄国对华和平政策的基本要求。列宁在该文中阐释的俄中关系思想对人们认清近代以来包括沙俄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实质,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确立平等友好的交往关系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对华战争》 俄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党群关系思想特点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翟红芬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习近平党群关系思想以人民群众为基本立场和价值目标追求,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方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指导实践。人民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特点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和印证了对客体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体现了习近平党... 习近平党群关系思想以人民群众为基本立场和价值目标追求,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方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指导实践。人民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特点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和印证了对客体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体现了习近平党群关系思想的鲜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党群关系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共运观
7
作者 刘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1950年代后期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抓住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重大课题,从策略上分析了两类国家或合作或斗争的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国家(地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可能性。中共探... 1950年代后期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抓住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重大课题,从策略上分析了两类国家或合作或斗争的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国家(地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可能性。中共探索建立平等有序、团结互助的新型共产主义党际关系。中共还借鉴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上探索和观点,体现了中共对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思考。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着重大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正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永庆 肖霞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诉求。在伦理的视阈中,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属性,是各种利益关系调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整体的夙愿。公正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实现社会公正,既需要完善社会机制,让... 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诉求。在伦理的视阈中,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属性,是各种利益关系调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整体的夙愿。公正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实现社会公正,既需要完善社会机制,让社会成为"公正的社会",也需要加强公正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使个人成为"公正的个人"。在公正的社会和公正的个人的相互作用中,普遍提高社会的公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伦理 道德义务 道德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乐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7
9
作者 韩云忠 王丕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礼乐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文化蕴含着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仁爱、和合、敬重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了礼乐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社会以礼乐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礼乐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文化蕴含着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仁爱、和合、敬重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了礼乐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社会以礼乐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探究礼乐文化精神之所以深入人心并影响深远的基础上,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脉相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64
10
作者 徐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3,共8页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强度大、多样化。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现实一系列困境:文化传播实力"西强我弱";国家政府对传媒微观管理多,宏观管理少,...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强度大、多样化。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现实一系列困境:文化传播实力"西强我弱";国家政府对传媒微观管理多,宏观管理少,管得太死;传播模式、方法和手段僵化;传播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因此,必须加快构建技术手段先进,方法方式灵活,体制、理念、内容新颖,覆盖全球的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传播 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根“四假相”说的诠释学意蕴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若椈 崔永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1,128,共7页
"假相说"是培根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该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关键不在于它包含有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而在于它从认识主体即解释者的角度探讨了认识或解释自然过程中产生谬误的原因,在于它通过对阻碍"自然... "假相说"是培根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该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关键不在于它包含有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而在于它从认识主体即解释者的角度探讨了认识或解释自然过程中产生谬误的原因,在于它通过对阻碍"自然的解释"种种因素的精彩分析深刻阐述了偏见与理解、解释之间的关系,从而以特有的方式揭示了"理解的历史性"等问题。内涵于培根"假相说"中的诠释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来诠释学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假相 偏见 理解与解释 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防范的法律界定和制度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少军 余晓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4,共5页
现实地看,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建构还存在种种难题,需要从法理和制度角度进行澄清和探索:辨析环境风险防范的涵义并进行法律上的界定,破解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建构的难题,反思和提出应对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概括和思考环境风险防范制度... 现实地看,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建构还存在种种难题,需要从法理和制度角度进行澄清和探索:辨析环境风险防范的涵义并进行法律上的界定,破解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建构的难题,反思和提出应对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概括和思考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建构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防范 制度建构 科学不确定性 科学判断 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发展规律视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燕 高继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其实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其实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集中表现在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立足中国实际,面向时代要求,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使社会主义建设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规律视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以宽广眼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维·佩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永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9,共5页
面对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绿绿派"等对马恩生态思想的质疑,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除了对马恩"自然"概念的生态意蕴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系统地诠释外... 面对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绿绿派"等对马恩生态思想的质疑,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除了对马恩"自然"概念的生态意蕴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系统地诠释外,还通过深入分析当代社会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等,进一步深化拓展了马恩学说的生态维度。佩珀对马恩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自然 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9,共6页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和大众传媒的深度扩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以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和大众传媒的深度扩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以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始终不渝、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大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战斗力、生命力,使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安全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对文化的解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新解读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青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1,共5页
法兰克福学派以其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它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深刻批判属于广义上的大众文化批判。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化的解构:解构文化艺术的本质导致文化的异化,解构文... 法兰克福学派以其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它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深刻批判属于广义上的大众文化批判。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对于文化的解构:解构文化艺术的本质导致文化的异化,解构文化的价值导致文化经济商品化,解构文化的社会功能导致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斯特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生态学重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永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福斯特十分重视在"新陈代谢断裂"概念方面马克思与李比希等人之间的渊源关系,然而更强调前者对后者的超越与发展。他在系统分析马克思关于"新陈代谢断裂"是自然和社会物质变换过程的必然后果、资本主义条件下"... 福斯特十分重视在"新陈代谢断裂"概念方面马克思与李比希等人之间的渊源关系,然而更强调前者对后者的超越与发展。他在系统分析马克思关于"新陈代谢断裂"是自然和社会物质变换过程的必然后果、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陈代谢断裂"的"全球性"趋势及其"不可逆性"等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对其更具时代特色的"生态可持续性"主张及其他与"走向劳动者联合的社会"这一新社会代谢秩序的内在关联做了深刻地阐释与揭示。福斯特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生态学重建,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陈代谢 断裂 生态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超越性本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云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147,共7页
人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的超越性是人的主体性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发挥与确证,是人之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特质。人的超越性是由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意义性、精神性和无限性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创造对适应... 人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的超越性是人的主体性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发挥与确证,是人之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特质。人的超越性是由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意义性、精神性和无限性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创造对适应的超越;意义对现实的超越;无限对有限的超越;精神对物质的超越。现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超越性是人存在的升华。否定人的现实性,超越性便成为空中楼阁;忽视或放弃了超越性,人之为人的高贵性便无从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超越性 现实性 创造性 无限性 意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继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放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其思想内涵主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宽广的眼界,汲取了世界发展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其重大意义是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放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其思想内涵主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宽广的眼界,汲取了世界发展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其重大意义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宽广道路,加深了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集体主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永庆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7,128+154,共8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正确地把握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是指导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科学价值观,也是所有市场主体需要遵循的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正确地把握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是指导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科学价值观,也是所有市场主体需要遵循的道德要求。集体主义原则需要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要以集体和个人的辩证关系为出发点,科学地界定集体和个人的地位、作用和利益实现问题,全面地理解自我牺牲。集体主义的实现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其主体性可从不同视角加以把握,在认识、实现过程、目标落实等方面,集体和个人都具有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集体 个人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