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课堂文化教学的调查与反思——以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发 《河南农业》 2015年第14期21-23,共3页
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中、高级阶段的必修课程,是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平台和窗口。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课程,可以加深他们对汉语这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这门课程的看... 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中、高级阶段的必修课程,是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平台和窗口。通过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课程,可以加深他们对汉语这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这门课程的看法,调查结果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文化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真实需求和想法,致使中国文化课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比较低。教师只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调整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够提高课堂上中国文化学习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课程 问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学位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幼冬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5,共5页
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论文的选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因素,总结中外学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外学生培养方案的完善、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提供对策。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侯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5,共5页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来华留学生 文化体验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国际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侯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7-59,共3页
以中国文化课程群为基础,将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同步的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库,在汉语国际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建设的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中国文... 以中国文化课程群为基础,将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同步的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库,在汉语国际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建设的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文化教学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中国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文化传播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幼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应运而生,已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伟大事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成果和不足,...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应运而生,已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伟大事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成果和不足,探讨了文化传播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国际推广 文化传播 方法和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在线教育的理性之维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逢庆 史洁 尹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120,128,共7页
基于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支持的在线教育,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的重要教育实践形态。研究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等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在线教育不同领域的实践发展脉络,阐明了在线教育... 基于通信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支持的在线教育,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的重要教育实践形态。研究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等三个方面详细梳理了在线教育不同领域的实践发展脉络,阐明了在线教育变革的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围绕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揭示了在线教育的本质内涵,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学生等方面对学校在线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以期为在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混合式教学 智慧课堂 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校文化生长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侯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学校文化 生长 现代 学生成长 市场经济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土壤 文化氛围 外来文化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绿茶到红茶:试论十八世纪前期英国进口茶的转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章才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英国人正是直接与间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成为嗜好饮茶的民族。作为世界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英国红茶文化举世闻名,但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转变:先是偏重绿茶,后来发展为偏重红茶。角山荣与陈文华等学...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英国人正是直接与间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成为嗜好饮茶的民族。作为世界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英国红茶文化举世闻名,但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转变:先是偏重绿茶,后来发展为偏重红茶。角山荣与陈文华等学者曾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1)但因学术旨趣所在,并没有详加论述,笔者不惴浅陋,拟对该问题进行一系统梳理,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文化 英国人 绿茶 中国茶文化 进口 前期 中华民族 饮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探索——浅谈“分层、异步、共进”教学模式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幼冬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9-51,共3页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是差异性很大的教学群体,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及实施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具备"分层"意识,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认知风格、技能发展存在差异的学生,最终达到班级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分...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是差异性很大的教学群体,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及实施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具备"分层"意识,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认知风格、技能发展存在差异的学生,最终达到班级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分层的必要性为起点,探索了课堂活动"异步"的方式及"共进"的教学目标,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做一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模式 分层 异步 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作文命题的超越与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曙光 史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22,共4页
201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引导思考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呈现出新时代作文命题的鲜明导向,拓展了作文育人的新视野。但同时又要看到,作为选拔性考试,有的命题以预设的... 201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引导思考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呈现出新时代作文命题的鲜明导向,拓展了作文育人的新视野。但同时又要看到,作为选拔性考试,有的命题以预设的观点和框架封闭了考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选拔,需要反思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高考 选拔性考试 创造性人才 立德树人 自我发展 青年学生 个人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模仿的游戏手法解构、颠覆传统宏大历史叙事,揭示其虚假性本质,最终实现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游戏性历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生代作家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 戏仿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章才 《农业考古》 2017年第2期13-17,共5页
茶是中国先民的重要发现,不仅影响了东亚国家与地区,而且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传播到西方,尤其在英国得以真正植根。茶的传播不仅引发了文化碰撞与融合,改变了英国的饮食习惯与社会文化,而且饮茶还与茶叶贸易的发展、北美独立... 茶是中国先民的重要发现,不仅影响了东亚国家与地区,而且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传播到西方,尤其在英国得以真正植根。茶的传播不仅引发了文化碰撞与融合,改变了英国的饮食习惯与社会文化,而且饮茶还与茶叶贸易的发展、北美独立战争与鸦片战争等政治事件、世界体系的构建以及世界物种分布的变化密切关联。从全球史的角度而言,历史研究需着重探讨跨地域交流互动及其影响,茶实为折射世界历史进程的棱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茶贸易 传播史 西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创伤记忆分别从两个层面呈现了马华新生代作家创伤性历史记忆的深层内涵,重新书写了新一代海外华人漂泊无根的多元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创伤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新生代作家边缘意识和身份建构比较论——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琴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而,立足于比较研究视角,从新生代命名、边缘意识、身份建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华人新生代作家的异同性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边缘意识 身份建构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视野下文学欣赏及教学策略
15
作者 侯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4,共2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与哲学等方面正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人们对此称之为后现代转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与哲学等方面正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人们对此称之为后现代转向。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于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着冲击和影响,其中对文学和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后现代视野 教学策略 社会生活 解释世界 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16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79,共3页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中,台湾新世代作家以其反主流的边缘化、解构性历史叙事引起文坛关注,他们书写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本省籍作家政治恐怖中的历史性创伤体验和外省籍作家眷村成长中的无根记忆分别从两个层...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中,台湾新世代作家以其反主流的边缘化、解构性历史叙事引起文坛关注,他们书写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本省籍作家政治恐怖中的历史性创伤体验和外省籍作家眷村成长中的无根记忆分别从两个层面呈现了台湾新世代作家创伤性历史记忆的深层内涵,体现了这代作家的个人化历史意识以及对历史的反省和超越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世代 创伤记忆 历史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生代作家儿童视角中的创伤性历史记忆
17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8,共4页
新生代作家多出生于1960年代,其童年、少年时期正值"文革",因此其历史成长记忆充满了强烈的创伤性体验。为了纾解这种成长创伤,作家们从儿童视角入手书写其创伤性历史记忆,揭示"文革"中的暴力伤害和丑陋卑琐的父亲... 新生代作家多出生于1960年代,其童年、少年时期正值"文革",因此其历史成长记忆充满了强烈的创伤性体验。为了纾解这种成长创伤,作家们从儿童视角入手书写其创伤性历史记忆,揭示"文革"中的暴力伤害和丑陋卑琐的父亲形象、荒谬畸形的父权体制给儿童成长造成的心灵创伤,表达作家深层的人性拷问和审父叛父意识。新生代作家儿童视角下的创伤性历史记忆解构了宏大的"文革"历史,呈现了作家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反省超越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作家 儿童视角 创伤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话题”的多角度探索及其研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蕾 张艳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82,共11页
"话题"常与"主语"和"主位"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在静态层面,学者们对话题进行了句法、信息、语用等层面的界定,从形式上讨论了话题标记、性质及分类。在动态层面,话题的生成和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 "话题"常与"主语"和"主位"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在静态层面,学者们对话题进行了句法、信息、语用等层面的界定,从形式上讨论了话题标记、性质及分类。在动态层面,话题的生成和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使研究具有连续性和互补性。基于话题的多角度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话题研究的启示:话题研究应具有独立的地位,并找到合适的研究路径;话题的句法研究应注重层次性;话题的研究范围应有所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 概念 多角度研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53
19
作者 李逢庆 尹苗 史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4,共7页
应用生态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审视当前课堂教与学变革创新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从目标、角色与关系、活动与过程、评价等四个维度解读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非平衡现象。基于此确立了目标定位、关系重构、流... 应用生态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审视当前课堂教与学变革创新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从目标、角色与关系、活动与过程、评价等四个维度解读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非平衡现象。基于此确立了目标定位、关系重构、流程重塑和评价重建四个方面作为智慧课堂生态系统构建的依据,提出智慧课堂生态系统是由教与学主体、环境、资源共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以期为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生态系统 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茂祥 陈沛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6,共8页
外语思政教学与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结合研究现状,针对研究者的发文数量、研究主题与被引量等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语言教学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外语课程... 外语思政教学与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结合研究现状,针对研究者的发文数量、研究主题与被引量等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语言教学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核心;探索“外语+”专题性课程思政模式是外语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始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课程思政 语言教学 “外语+”模式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