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家政治哲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勇
谭延庚(翻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6,180,共13页
在近年来英语世界的儒学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儒家短处的政治哲学成了显学。这类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试图以古代儒家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对古代儒家文本的诠释。这类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则是与当代西方的政治哲...
在近年来英语世界的儒学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儒家短处的政治哲学成了显学。这类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试图以古代儒家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对古代儒家文本的诠释。这类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则是与当代西方的政治哲学形成对话,从而彰显古代儒家传统对当代政治哲学的贡献。在这样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儒家美德政治论、儒家国家完善论、儒家分配正义论和儒家民主论。在其中的每一个领域,儒家政治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版本,而每一个版本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政治
国家完善论
分配正义
儒家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英健
贾茗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话语主体的网络传播来实现的,但这又离不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对象之话语受众的存在以及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看法、思想观点,体现了话语受众对于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接受的自主选择性、...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话语主体的网络传播来实现的,但这又离不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对象之话语受众的存在以及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看法、思想观点,体现了话语受众对于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接受的自主选择性、超越性和多元性。这意味着,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和实现,既要围绕着话语受众的接受、使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获得自身存在的现实形式进行思考,也要着眼于为话语受众的接受需求提供与之相契合的高品质的精神认同话语信息进行把握。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事情主要有:诉诸话语受众的利益关切;引领话语受众的精神追求;汇聚话语受众的价值呼应;激发话语受众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受众
接受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政治哲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勇
谭延庚(翻译)
机构
香港中文
大学
哲学系
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6,18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19ZDA033)。
文摘
在近年来英语世界的儒学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儒家短处的政治哲学成了显学。这类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试图以古代儒家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对古代儒家文本的诠释。这类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则是与当代西方的政治哲学形成对话,从而彰显古代儒家传统对当代政治哲学的贡献。在这样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儒家美德政治论、儒家国家完善论、儒家分配正义论和儒家民主论。在其中的每一个领域,儒家政治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版本,而每一个版本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美德政治
国家完善论
分配正义
儒家民主
Keywords
virtue politics
state perfectionism
distributive justice
Confucian democracy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英健
贾茗琛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苏州
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基金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研究”(批准号2023MYB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话语主体的网络传播来实现的,但这又离不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对象之话语受众的存在以及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看法、思想观点,体现了话语受众对于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接受的自主选择性、超越性和多元性。这意味着,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和实现,既要围绕着话语受众的接受、使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获得自身存在的现实形式进行思考,也要着眼于为话语受众的接受需求提供与之相契合的高品质的精神认同话语信息进行把握。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事情主要有:诉诸话语受众的利益关切;引领话语受众的精神追求;汇聚话语受众的价值呼应;激发话语受众的情感认同。
关键词
话语受众
接受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权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家政治哲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黄勇
谭延庚(翻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话语受众的接受视角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贾英健
贾茗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