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学科“结构决定性质”推理的内涵与框架
1
作者 殷广亚 卢姗姗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结构决定性质”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推理方式,明晰结构与性质间的推理关系,从本质上认识“结构决定性质”,以促成其在不同化学主题中的教学落实。通过明确“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提炼“结构决定性质”的推理框架,从而对不同主... “结构决定性质”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推理方式,明晰结构与性质间的推理关系,从本质上认识“结构决定性质”,以促成其在不同化学主题中的教学落实。通过明确“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提炼“结构决定性质”的推理框架,从而对不同主题的化学知识给出具体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决定性质 推理方式 推理框架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跨学科思维发展的化学教学研究
2
作者 张绍轲 卢姗姗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4,共6页
跨学科思维是跨学科学习中重要的认知技能。根据跨学科思维的构成要素与教学流程,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为例,选取高一学生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展开教学研究。结果发现学生跨学科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同构成要素的发展存在差异。
关键词 跨学科思维 跨学科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物调控CRISPR-Cas12a酶活性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3
作者 杨彩萍 童秋霞 +1 位作者 魏源 陈薪旭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类真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食物中,对人体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CRISPR-Cas12a是一种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在基因编辑及生物传感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设计了一段ZEN适配体序列ssDNA,该序列能够激活...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类真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食物中,对人体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CRISPR-Cas12a是一种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在基因编辑及生物传感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设计了一段ZEN适配体序列ssDNA,该序列能够激活CRISPR-Cas12a的核酸内切酶活性,进而切割固定在电极表面的hp-DNA,从而增大了电极界面电流信号。当ZEN存在时,ssDNA作为ZEN适配体可靶向结合ZEN,从而钝化了CRISPR-Cas12a的酶活性,使得hp-DNA可完好地保留在电极表面,导致电极界面的电流信号降低。基于上述原理,本文构建了一种可用于灵敏检测ZEN的电化学传感方法,该方法对ZEN的检测限达到0.012 ng/mL,可用于实际样品中ZEN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2a 玉米赤霉烯酮 适配体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WS_(2)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淼 宋怡骏 +2 位作者 于长江 张璇 张中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5,共6页
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一种可调带隙的类石墨烯材料,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二维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是过渡金属硫化物家族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多活性位点、大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半导体等特点,在电子器件、电催化、生物... 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一种可调带隙的类石墨烯材料,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二维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是过渡金属硫化物家族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多活性位点、大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半导体等特点,在电子器件、电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法、机械剥离法、离子插层剥离法和液相合成法等5种二维WS_(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开发高效、结晶度高、层数可控的二维WS_(2)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钨 二维材料 制备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升化学教材的素养发展功能——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与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毕华林 王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精选具有素养发展价值的教材内容,注重选取典型范例、反映科技前沿、强化思路方法、融入德育元素,切实增强教材内容的典型性、时代性、方法性和... 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精选具有素养发展价值的教材内容,注重选取典型范例、反映科技前沿、强化思路方法、融入德育元素,切实增强教材内容的典型性、时代性、方法性和思想性;重视以大概念为统领设计教材内容进阶,兼顾学科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系统设计科学实践活动,整体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编写特色;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多种评价方式、设计拓展性栏目、优化语言和插图等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积极推动育人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化学教材的素养发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新教材 教材体系 教材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内涵分析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华林 施观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通过结构—性质关系搭建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是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关键。为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思维方式,要加强跨尺度联系,重视结构—性质关系的...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通过结构—性质关系搭建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是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关键。为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思维方式,要加强跨尺度联系,重视结构—性质关系的推理过程;重视微观粒子间的电性作用,深化对相互作用的认识;强化结构—性质的双向联系,彰显化学学科的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思维方式 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Se复合材料的制备、 表征及催化特性
7
作者 张晓凯 蒋瑞枫 +1 位作者 付晓雪 刘忠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对传统的两步水合热法进行改进,采用更加经济、安全、简便的方法在室温下合成ZnO/ZnSe核壳结构。调节原料比例,实验温度,优化了制备ZnO/ZnSe核壳结构的最佳生长与修饰条件,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时间稳定性,良好的发光特性。研究采用醋... 对传统的两步水合热法进行改进,采用更加经济、安全、简便的方法在室温下合成ZnO/ZnSe核壳结构。调节原料比例,实验温度,优化了制备ZnO/ZnSe核壳结构的最佳生长与修饰条件,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时间稳定性,良好的发光特性。研究采用醋酸锌作为锌源,硒粉作为硒源,通过调整原料比例以及实验温度制备出球形核壳结构的ZnO/ZnSe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实验条件,原料比例为Zn∶Se=1.6∶1,温度为80℃时生成的ZnO/ZnSe核壳结构对甲基橙溶液有较好的吸光效果。ZnSe过厚的壳层生长会阻碍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实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得到了实验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ZnSe核壳结构 光催化 透射电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学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丹阳 亓英丽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1,共6页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在真实情境下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化学“金属材料”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金属材料”教学,在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置真实情境问题,让学生分别从化学家、技术人员、...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在真实情境下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化学“金属材料”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金属材料”教学,在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置真实情境问题,让学生分别从化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三个角度拆解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 金属材料 铝合金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及其衍生碳在电化学储能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汪洋 周开鸣 +2 位作者 张璇 刘俊 曹珊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5,共6页
木质素作为存有量巨大的可再生天然碳基有机聚合物,具有特殊的天然纤维结构及丰富的官能团等特性。将不同的木质素进行热处理碳化及激活后,可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如多孔碳、碳纳米纤维、活性碳等。本文从木质素复合材料及木质素衍... 木质素作为存有量巨大的可再生天然碳基有机聚合物,具有特殊的天然纤维结构及丰富的官能团等特性。将不同的木质素进行热处理碳化及激活后,可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如多孔碳、碳纳米纤维、活性碳等。本文从木质素复合材料及木质素衍生碳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造纸工业副产品木质素在电化学储能材料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目前双碳背景,木质素及其衍生碳的研究对造纸行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极大的意义,为造纸工业的清洁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碳材料 电化学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育中跨学科思维的构成及其学习活动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绍轲 卢姗姗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共6页
跨学科作为当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目前很多教学实践未触其理念本质。在教学中重视跨学科思维是落实跨学科这一理念的关键。阐释跨学科思维的内涵与构成,并且通过与项目式学习的对比,总结提炼了发展跨学科思维的学习活动特征。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思维 跨学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酸铁@四氧化三铁磁性固砷材料的设计及稳定化研究
11
作者 汪洋 周开鸣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前工业中的固砷的方法主要是铁法固砷,即使用稳定的晶型砷酸铁除砷固砷。为了对砷酸铁固砷进行优化研究,使用惰性四氧化三铁对砷酸铁晶体进行包覆处理,增强其耐酸碱能力,实现稳定化固砷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反应pH、铁砷摩尔比、反应温... 目前工业中的固砷的方法主要是铁法固砷,即使用稳定的晶型砷酸铁除砷固砷。为了对砷酸铁固砷进行优化研究,使用惰性四氧化三铁对砷酸铁晶体进行包覆处理,增强其耐酸碱能力,实现稳定化固砷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反应pH、铁砷摩尔比、反应温度所制备复合材料稳定性的研究,确定最优化固砷条件。最后通过毒性浸出试验(TCLP)评估了四氧化三铁包覆后的磁性固砷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四氧化三铁稳定化处理后的砷酸铁材料,能够达到国家危废处理相关标准,是合格的固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处理 固砷材料 砷酸铁 稳定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高能辐射的树脂/纳米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安骏 吴海霞 辛寅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7,共4页
制备了不同铅含量、不同树脂类型的树脂 /纳米铅和树脂 /纳米硫酸铅防高能辐射复合材料。测得了各样品对高能X射线和 β射线的屏蔽率、样品中纳米铅和纳米硫酸铅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研究了样品的密度 ,内部纳米铅或硫酸铅颗粒的大小、形... 制备了不同铅含量、不同树脂类型的树脂 /纳米铅和树脂 /纳米硫酸铅防高能辐射复合材料。测得了各样品对高能X射线和 β射线的屏蔽率、样品中纳米铅和纳米硫酸铅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研究了样品的密度 ,内部纳米铅或硫酸铅颗粒的大小、形状各因素与高能X射线和β射线衰减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于同样铅质量分数和同种树脂来说 ,树脂 /纳米铅或纳米硫酸铅比相应树脂 /常规铅或常规硫酸铅的屏蔽性能要好 ;样品防高能X射线和β射线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树脂的类型和所含铅或硫酸铅的质量分数、样品的密度 ,而且也与树脂中纳米铅及纳米硫酸铅颗粒的大小、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关。根据试验结果 ,初选了一种密度小、铅含量少、对高能X射线和 β射线屏蔽性能好的聚苯乙烯磺酸钠 /纳米铅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纳米 高能辐射 制备 颗粒 复合材料 质量分数 X射线 铅含量 Β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 被引量:121
13
作者 毕华林 万延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科观念研究的梳理,我们对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学科基本观念与大概念(big ideas)等术语进行了辨析,深入论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和内容体系,并进一步阐释化学基本观念是否可教以及实施"观念建构"的化学教...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科观念研究的梳理,我们对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学科基本观念与大概念(big ideas)等术语进行了辨析,深入论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和内容体系,并进一步阐释化学基本观念是否可教以及实施"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 观念建构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仲妮 王燕 +2 位作者 李干佐 徐桂英 张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烷基多糖苷是一类含有一个长烃链 (支链或直链 )和一个或数个糖苷单元的两亲物质 ,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运用相图、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小角中子散射和DSC等手段对这类物质进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 ,APG在许多性质上明显不同于传... 烷基多糖苷是一类含有一个长烃链 (支链或直链 )和一个或数个糖苷单元的两亲物质 ,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运用相图、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小角中子散射和DSC等手段对这类物质进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 ,APG在许多性质上明显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APG具有较高的cmc ;APG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 2 5℃~ 60℃范围内APG的界面性质没有温度依赖性 ;APG的相行为因结构上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 ;APG微乳液的形成和性质明显有别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PG的浊点性质不同于传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多糖苷 物理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分析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丽丽 臧利国 +1 位作者 陈蓁蓁 唐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8,共6页
对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作了评述,包括化学发光试剂的类型,化学发光在无机、有机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全文引用文献105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试剂 药物分析 无机化合物分析 有机化合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纳米铈防辐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安骏 刘吉华 辛寅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23,共4页
利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防中低强度的X射线辐射的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它的粒度和形貌,发现铈粒径在20nm左右且分布均匀。利用具有中低强度的X射线的CT扫描仪对该种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扫描,发现在相同含量... 利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防中低强度的X射线辐射的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它的粒度和形貌,发现铈粒径在20nm左右且分布均匀。利用具有中低强度的X射线的CT扫描仪对该种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扫描,发现在相同含量的条件下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比普通硝酸铈对X射线的衰减能力高许多。另外由于纳米铈的小尺寸效应和特殊的轨道特征,树脂纳米铈复合材料还可作为增感屏使用,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防辐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纳米铈复合材料 CT X射线 衰减 增感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 被引量:46
17
作者 毕华林 万延岚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共5页
在化学科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更积淀了化学家们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思想观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些思想、观点、方法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的分析,... 在化学科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更积淀了化学家们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思想观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这些思想、观点、方法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的分析,提出化学学科思想、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科学实验三个主题体现了化学科学的魅力,并从化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三重表征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三重表征 化学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柴胡果实精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玉法 阎玉凝 +4 位作者 刘云华 武莹 魏太明 杨瑶君 贾红婷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4期663-665,共3页
目的:提取柴胡果实精油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 ,简称SFE)提取柴胡果实的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MS)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精油的提取率为6. 60 % (V/W) ,确定了73... 目的:提取柴胡果实精油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 ,简称SFE)提取柴胡果实的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MS)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精油的提取率为6. 60 % (V/W) ,确定了73个化合物。结论:首次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柴胡果实中提取精油,精油的提取率是柴胡根的3倍多,亚油酸、鲸蜡醇乙酸酯、亚油酸乙酯、(-)石竹烯氧化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 4.85 %、16 .63 %、2 . 64 %、1. 81% ,植醇、鲸蜡醇乙酸酯、亚油酸乙酯、(-) -石竹烯氧化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果实 超临界革取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毕华林 万延岚 卢姗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72,共7页
教师、学生、教科书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教科书,不仅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通过对21名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发现化学教师对教科书内容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概... 教师、学生、教科书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教科书,不仅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通过对21名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发现化学教师对教科书内容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注重传授知识、重视活动设计和把握思想观念;教师对学生使用教科书的指导包括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直接指导体现在教师语言与学生行为的特定性、约束性和方向性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师 课堂教学 教科书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与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2
20
作者 毕华林 卢姗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化学学科本体、化学课程与教学和化学学习三个视角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进行剖析,阐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具体内涵。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化学学科本体、化学课程与教学和化学学习三个视角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进行剖析,阐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具体内涵。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三重表征 三重表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