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播体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敬国 赵春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54,共4页
目的:采用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指标对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对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进行新的评价。方法:选取女大学生志愿者34名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12)、实验一组(n=11)及实验二组(n=11)。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进行为期8周... 目的:采用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指标对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对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进行新的评价。方法:选取女大学生志愿者34名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12)、实验一组(n=11)及实验二组(n=11)。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进行为期8周的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每周5天,每天1次,其中实验一组每次连续做2遍广播操,实验二组每次做4遍),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相关锻炼。用polar心率表(S810i,芬兰)记录了做广播操前、中、后即刻、后5分钟的心率及锻炼开始前、锻炼4周后、锻炼8周后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并采用专门软件对5分钟间期的心率变异性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①做第八套广播体操运动时RMSSD和HFnorm较运动前呈显著性降低,运动后5分钟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而SD和LFnorm较运动前呈显著性升高,运动后5分钟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LF/HF运动中及运动后即刻均较运动前显著增加,运动后5分钟恢复。②无论是实验一组还是实验二组经过8周的广播体操锻炼,可使安静时SD均呈现显著降低。结论:广播体操锻炼时表现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总体效应可持续至运动后5分钟。8周广播体操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安静状态下心交感神经的紧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广播体操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周不同运动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认知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敬国 花小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5,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认知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非体育专业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2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一组(n=10)和实验二组(n=9)分别进行每周3次和每周5次、为期6周的广播体操锻炼;对照组(n=7)不进行任何规律的身...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认知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非体育专业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2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一组(n=10)和实验二组(n=9)分别进行每周3次和每周5次、为期6周的广播体操锻炼;对照组(n=7)不进行任何规律的身体活动。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分析受试者6周实验前后Pz、Cz、Fz点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实验一组Cz点和实验二组Pz、Cz、Fz点的P300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实验一组Cz、Fz点和实验二组Fz点的P300波幅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周广播体操锻炼优化了受试者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加工速度,增加了注意力资源投入,提高了认知功能,每周5次锻炼效果略优于每周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体操 认知电位 P300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敬国 庞淑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8周二级和五级健身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级锻炼组和五级锻炼组3组。其中,二级锻炼组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锻... 目的:探讨8周二级和五级健身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级锻炼组和五级锻炼组3组。其中,二级锻炼组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35拍/分钟),五级锻炼组进行五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48拍/分钟),每次锻炼1小时,每周3次,为期8周;空白对照组按原来作息规律生活。测试三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健康体适能指标。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分别于实验前、后,记录分析所有受试者中方格图形翻转刺激下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并比较其潜伏期、峰间期、峰峰值的变化。结果:①与实验前相比,两锻炼组实验后仰卧起坐次数、最大摄氧量值、坐位体前屈值均显著增加(P<0.01),五级锻炼组增值均大于二级锻炼组。②与实验前相比,二级和五级锻炼组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其中五级锻炼组P1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③实验前后三组视觉诱发电位峰间期、峰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8周的健身健美操锻炼能够显著提高锻炼者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及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且五级锻炼组效果大于二级锻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 体适能 视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对健康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敬国 李克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对健康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规律。方法:20名非体育系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进行为期7周的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一种核心稳定性训练),每... 目的:观察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对健康女大学生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规律。方法:20名非体育系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进行为期7周的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一种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每周3次。对照组不进行相关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7周后安静状态下,采用上海产NDI-092型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分析受试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结果:7周训练后实验组受试者可在瑞士球上跪姿抬臂持续15分钟,运动表现有所提高,实验组训练后Fz、Cz、Pz点P300潜伏期较训练前显著缩短(P<0.05);Fz、Pz、Cz点反应时显著缩短(P<0.05,P<0.01);Fz点P300波幅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各指标7周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7周瑞士球上跪姿抬臂训练能显著缩短健康女大学生Fz、Cz、Pz点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显著增加Fz点P300波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瑞士球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敬国 刘业鹏 +1 位作者 王茂叶 刘兆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运动时峰值力矩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瑞士产CON-TREX TP500型人体腰背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评了8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进行三种角速度(45°/s、90°/s、135...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运动时峰值力矩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瑞士产CON-TREX TP500型人体腰背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评了8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进行三种角速度(45°/s、90°/s、135°/s)各13组重复训练期间(共39组)腰背屈伸肌群抛物线主动补偿模式下等速向心肌力指标。结果:1)在13组的重复训练期间,随着训练组数的增加,受试者的伸肌和屈肌峰值力矩均呈现先上升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于第7组(135°/s)时即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2)在前6组重复测试中,三种速度下,第3组与第4组间的峰力矩值均高度相关。3)基于第3、4组的数据,45°/s时背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显著性高于而屈/伸比则显著性低于90°/s及135°/s时的值(P〈0.01)。45°/s及90°/s运动时腰背屈伸肌群之间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角度存在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135°/s运动时二者则基本相同(P〉0.05)。结论: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 腰背 峰值力矩 重复训练 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