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影视教育“道”与“术”交流的新平台——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张翔 张丽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6-89,共4页
为了发展中国电影业,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市场规模、作品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 为了发展中国电影业,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在市场规模、作品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影视人才的支撑,而各个高校影视专业则是影视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专业,其要求影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既需要掌握其“道”,又需要熟识其“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业 影视产业 影视教育 高校影视专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影视人才 常务会议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艳群美术作品
2
作者 邢艳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鹏美术作品
3
作者 张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野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莉莉 苏允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中国古典园林在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努力,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典园林将山泉水石融入到自然化的生态环境,通过民族化的园林建筑,营造出自然天成的绿色生态空间,展现出时空交错的生态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在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努力,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典园林将山泉水石融入到自然化的生态环境,通过民族化的园林建筑,营造出自然天成的绿色生态空间,展现出时空交错的生态之美,她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的、美学的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其涵盖的自然写意、含蓄调和、空静言意、虚实相生等意境,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生态艺术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官星艺术与设计作品
5
作者 上官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及话语叙事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丽 曹彦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5-49,共5页
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或者是剧情的点缀,或者被塑造为依附于男权社会或男性或家庭的附属品。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女性形象重新被思考和定义。女性形象不再被置于配角或从属角色,而是与男性具有平等地位的当代女性,具有自我追求... 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或者是剧情的点缀,或者被塑造为依附于男权社会或男性或家庭的附属品。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女性形象重新被思考和定义。女性形象不再被置于配角或从属角色,而是与男性具有平等地位的当代女性,具有自我追求和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新主流电影思考当代女性困局,在建构女性形象中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电影从与女性相关的空间、角色、自我意识方面展开话语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话语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婧璐、林晓杰摄影作品
7
作者 刘婧璐 林晓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昨日青空》对国产动画片的创作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之下,《昨日青空》完成了一种罕见的、国产动画电影在现实性和在地性上的探索,让属于中国青少年的青春实现了动画式的审美在场。这对于修复观众青葱记忆、满足特定观众需求,并承载地域文化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在... 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之下,《昨日青空》完成了一种罕见的、国产动画电影在现实性和在地性上的探索,让属于中国青少年的青春实现了动画式的审美在场。这对于修复观众青葱记忆、满足特定观众需求,并承载地域文化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观照现实之外,电影选择了“融合类型”叙事,对冲突和矛盾进行内化和柔化处理,整合了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认同,并凸显着人文关怀色彩,对于观众而言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青春题材 《昨日青空》 创作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延安电影团的创作及影响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0-33,共4页
延安电影团,全称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成立于抗战时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共产党的专业电影机构。抗战时期,物资和人力上的极度匮乏,延安电影团留存于世的完整作品仅余《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一部。因此,学界围绕延安电... 延安电影团,全称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成立于抗战时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中国共产党的专业电影机构。抗战时期,物资和人力上的极度匮乏,延安电影团留存于世的完整作品仅余《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一部。因此,学界围绕延安电影进行的史论研究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近几年,越来越多围绕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史料被陆续发掘,使学者们得以在纷繁冗杂的抗战区域文化中拨云见日,于电影创作的角度重新思考在抗战时期发轫的延安电影团对于中国电影创作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电影团 纪录电影 共产主义 能指 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想象与误读:新世纪以来古装电影的叙事策略
10
作者 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8,共4页
中国古装类型电影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中,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电影类型范式。新世纪以来,古装电影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电影市场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使中国导演陆续投身于古装电影的制作,引发了内地古装电影的创作热潮... 中国古装类型电影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中,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电影类型范式。新世纪以来,古装电影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电影市场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使中国导演陆续投身于古装电影的制作,引发了内地古装电影的创作热潮。尽管古装电影不断创造票房奇迹,但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却饱受观众的诟病。本文力图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入手,以新世纪以来的热映古装电影为研究范本,探究其遭遇恶评的根源,进一步研究古装类型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装电影 叙事 想象 文化 娱乐至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类型电影:民族与叙事
11
作者 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共3页
类型片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范式,是电影在商业市场中的主流表述形式。中国类型片源起较早,但在动荡的时局与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早期类型片传统以不同的形式被艰难地延续着。内地及港台地区的武侠片文本为我们绘制出一幅脉络清晰的中国类... 类型片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范式,是电影在商业市场中的主流表述形式。中国类型片源起较早,但在动荡的时局与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早期类型片传统以不同的形式被艰难地延续着。内地及港台地区的武侠片文本为我们绘制出一幅脉络清晰的中国类型片发展地图。在好莱坞的强势冲击下,域外电影的应对策略为我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文本,本土实践与域外经验让我们可以从多维角度立体观照本土类型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片 武侠片 叙事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蛇:缘起》与民族美学关系摭谈
12
作者 张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经过《小门神》《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三部中国风动画电影的积淀后,追光动画联合美国的华纳兄弟推出了同样被打上了民族美学烙印的《白蛇:缘起》,又一次给予了观众惊喜。相较于之前三部作品,《白蛇:缘起》获得了更为强烈的反响... 经过《小门神》《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三部中国风动画电影的积淀后,追光动画联合美国的华纳兄弟推出了同样被打上了民族美学烙印的《白蛇:缘起》,又一次给予了观众惊喜。相较于之前三部作品,《白蛇:缘起》获得了更为强烈的反响与高达四亿的票房,让人们在现象级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后,再次认可了中国当下动漫发展的水准。《白蛇:缘起》在传承民族美学同时又有所创新,其在动画领域的探索,具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缘起 动画电影 民族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共鸣·社交货币: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翔 李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0,共6页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身份与属性,消费者由“受众”变为“用户”,且兼具了信息的生成者、传播者与接受者三重身份,互动与社交成为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动力。基于此,本文以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底...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的身份与属性,消费者由“受众”变为“用户”,且兼具了信息的生成者、传播者与接受者三重身份,互动与社交成为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动力。基于此,本文以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底层逻辑展开研究。新媒体使营销思维转向“用户”主导,差异化的情感定位与社交化的营销模式成为电影新媒体营销的新方向。通过研究发现,电影新媒体营销呈现出了情感共鸣与社交货币的属性,而这也成为电影新媒体营销取得成功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情感共鸣 互动 分享 社交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影系列作品
14
作者 张常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11-I001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统计滤波能量驱动的鲁棒快速图像分割
15
作者 李广福 李娜 任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415-5423,共9页
为了提升图像分割的速度与初始轮廓和参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统计滤波能量驱动的鲁棒主动轮廓模型。首先,用顺序统计滤波的边力函数来代替传统的数据拟合,进一步引入边力函数能量泛函快速自适应地吸引曲线向目标的边界演化。其次... 为了提升图像分割的速度与初始轮廓和参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统计滤波能量驱动的鲁棒主动轮廓模型。首先,用顺序统计滤波的边力函数来代替传统的数据拟合,进一步引入边力函数能量泛函快速自适应地吸引曲线向目标的边界演化。其次,为了有效地调节水平集函数,利用优化后的长度项对曲线进行平滑和缩短,并通过标准梯度下降法将能量泛函最小化。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分割图像,并且对初始轮廓和参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鲁棒性 顺序统计 滤波能量驱动 边力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着明亮那方》的现实力度、表现风格与共同体意识
16
作者 史悟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3-46,共4页
《向着明亮那方》(兰茜雅、李念泽、赵易、俞昆、刘高翔、刘毛宁、陈晨,2022)是中国首部根据原创绘本改编而成的“绘本电影”。影片内容由七位导演联合创作的七个故事串联而成,这七个故事都以爱为主轴串联,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以多种多样... 《向着明亮那方》(兰茜雅、李念泽、赵易、俞昆、刘高翔、刘毛宁、陈晨,2022)是中国首部根据原创绘本改编而成的“绘本电影”。影片内容由七位导演联合创作的七个故事串联而成,这七个故事都以爱为主轴串联,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以多种多样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绘本表现,讲述了中国少年儿童生活。尽管这部艺术气息浓厚的影片在商业院线上的排片率并不高,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期中,许多观众都无缘观赏,但它却几乎令观看的人都获得了深刻的感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片内容 绘本 共同体意识 表现风格 艺术气息 联合创作 竞争激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展雄电影的“情绪流”创作探索
17
作者 宋玉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新锐导演徐展雄的商业电影有着鲜明的“作者性”,他勇于突破传统的工业化创作模式与美学风格,践行风格化创作,情绪逻辑替代传统的叙事逻辑,以情绪氛围拉近镜头内外叙事与审美的距离,婉转流动于内容与形式的情绪汇聚成为“情绪流”,成为... 新锐导演徐展雄的商业电影有着鲜明的“作者性”,他勇于突破传统的工业化创作模式与美学风格,践行风格化创作,情绪逻辑替代传统的叙事逻辑,以情绪氛围拉近镜头内外叙事与审美的距离,婉转流动于内容与形式的情绪汇聚成为“情绪流”,成为徐展雄导演实现作品风格化的“利器”。本文以德勒兹的情动理论为剖析方法,沉浸式美学为美学标尺,进一步审视徐展雄导演电影的“情绪流”创作,以期为正值转型期的我国电影工业美学生产提供新的视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展雄 导演 情绪流 电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秩序·镜像——论费穆导演
18
作者 冯秀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费穆的早期作品塑造了一部“乌托邦”与“异托邦”的空间图像志,塑造了社会的个人与集体意识关系嬗变的模式失范,多样性的空间在费穆导演这里简化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充满了都市沉沦以及乡村的拯救,在作品《孔夫子》中,开始个人... 费穆的早期作品塑造了一部“乌托邦”与“异托邦”的空间图像志,塑造了社会的个人与集体意识关系嬗变的模式失范,多样性的空间在费穆导演这里简化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充满了都市沉沦以及乡村的拯救,在作品《孔夫子》中,开始个人化的社会景观描写,打造了一个想象世界,从“机械团结”开始到“有机团结”;而《小城之春》中,是作者电影下的自我与对象互为“镜像”,是个人塑造与自我的回归,恰恰是这种影像多义性、分裂性和不确定性才是费穆导演鲜活的个体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穆 空间 秩序 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影视剧中的济南影像书写
19
作者 冯秀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68,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产影视剧中对于济南影像的塑造包含了物质、文化、社会三个空间层面,这些空间承载了个人体验和集体记忆,也承载了群体的文化生活和人文情感,在济南影像书写中既呈现了多元化,又难掩历史叙事的缺席,影像的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产影视剧中对于济南影像的塑造包含了物质、文化、社会三个空间层面,这些空间承载了个人体验和集体记忆,也承载了群体的文化生活和人文情感,在济南影像书写中既呈现了多元化,又难掩历史叙事的缺席,影像的空间景观和文化功能被定格在了泉、水、老街等场所,文化功能始终是儒家文化的谆谆教诲,这种静态的、定格式的影像建构与历史动态的、发展变换的书写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历史记忆的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影像 空间呈现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二十四只眼睛》的现实主义特征
20
作者 肖文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146,共3页
出于特殊的民族特性,现实主义题材历来是日本电影的创作重点,通过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维度的探索,在银幕中构建其国家主体形象。整体而言,日本现实主义电影分为直接揭露式的批判性影片和侧面展现式的抒情性影片。《二十四只眼睛》便... 出于特殊的民族特性,现实主义题材历来是日本电影的创作重点,通过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维度的探索,在银幕中构建其国家主体形象。整体而言,日本现实主义电影分为直接揭露式的批判性影片和侧面展现式的抒情性影片。《二十四只眼睛》便是后者的典型代表,通过淡化战争背景、儿童群像塑造和母性之爱表达三方面,影片在隐忍中完成反战表达,看似为伤感的浪漫主义,实则蕴含了对战争现实主义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抒情性 反战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