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倩 王俊贤 +5 位作者 高绪娜 张志焱 徐海燕 谷巍 王慧 单宝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0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选用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预饲14 d。以基础日粮为CK组,试...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选用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预饲14 d。以基础日粮为CK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1‰、0.5‰、1‰、2‰、3‰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饲料,饲养56 d后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2‰、3‰组增重率(WGR)增加了23.01%、24.15%(P<0.05),特定生长率(SGR)增加了13.79%、14.37%(P<0.05),饲料系数(FCR)降低了18.09%、18.59%(P<0.05)。(2)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免疫指标,2‰、3‰组溶菌酶(LSZ)提高了47.9%、48.74%(P<0.05),免疫球蛋白M(IgM)提高了48.31%、49.44%(P<0.05),补体C3(C3)提高了39.61%、39.61%(P<0.05),碱性磷酸酶(AKP)提高了17.05%、17.44%(P<0.05),总蛋白(TP)提高了31.03%、30.38%(P<0.05)。(3)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抗氧化能力,2‰、3‰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了41.69%、41.3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高了37.63%、45.71%(P<0.05),过氧化氢酶(CAT)提高了41.69%、41.36%(P<0.05),丙二醛(MDA)降低了22.71%、20.92%(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2‰、3‰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基于2‰、3‰添加量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建议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 酵母培养物 酵母细胞壁 鲤鱼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尹双 汪祥燕 +3 位作者 张宫胤 辛国芹 徐海燕 谷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9-65,共7页
为评价3种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湖羊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复合酶制剂1组,复合酶制剂2组和复合酶制剂3组,每组3个栏圈重复,每个重复6只... 为评价3种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湖羊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复合酶制剂1组,复合酶制剂2组和复合酶制剂3组,每组3个栏圈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每种微生态制剂按精料5.0‰量进行添加。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9.25%、14.29%和5.78%;(2)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湖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有所提高,同时湖羊血清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说明3种微生态制剂饲喂湖羊,能够增强湖羊抗病力,提高对营养物质的代谢;(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湖羊血清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湖羊肝脏和心脏的正常功能无影响;(4)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湖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有所提高,且丙二醛(MDA)均降低,说明3种微生态制剂饲喂湖羊,能够提高湖羊抗氧化能力;(5)复合酶制剂2组和复合酶制剂3组湖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有所提升,2组效果最佳,湖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39%、14.35%、5.03%、12.82%和9.22%。综上,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湖羊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免疫力和消化功能,且不同的菌种复配效果有所差异,为开发湖羊饲料复合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微生态制剂 饲料添加剂 养分消化率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于佳民 陈振 +5 位作者 齐秀晔 谢全喜 郑军红 刘学江 谷巍 单宝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19-222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600只1日龄白羽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肽菌素T3组,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及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600只1日龄白羽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肽菌素T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肽菌素T3;Ⅲ、Ⅳ、Ⅴ组为抗生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g/t硫酸黏杆菌素、50g/t杆菌肽锌及50g/t杆菌肽锌和10g/t硫酸黏杆菌素混合物。预试期3d,正试期35d。结果表明,与Ⅰ、Ⅲ、Ⅳ和Ⅴ组相比,肽菌素T3组肉鸡各阶段平均日增重(ADG)、盲肠和直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高(P<0.05),料重比(F/G)、盲肠和直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分别提高27.44%、40.27%、29.01%和29.81%(P<0.05),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12.82%、37.50%、33.33%和38.95%(P<0.05)。肽菌素T3组肉鸡血清内毒素含量低于Ⅰ组(P>0.05)和Ⅲ组(降低24.77%,P<0.05)。与Ⅰ组和Ⅲ组相比,肽菌素T3组盲肠内容物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分别提高32.37%和25.79%(P<0.05)。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0‰肽菌素T3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鸡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肉鸡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其提高盲肠内容物sIgA含量、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的效果优于20g/t硫酸黏杆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菌素 抗生素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鹿晓慧 谢全喜 +3 位作者 侯楠楠 王梅 崔海英 谷巍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53-55,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00羽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2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蛋鸡料蛋比、减少蛋鸡死淘率(P<0....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00羽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2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蛋鸡料蛋比、减少蛋鸡死淘率(P<0.05),显著提高禽流感(H7N9)的抗体效价,达到13.829%(P<0.05)。蛋品质结果表明,鸡蛋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蛋鸡饲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蛋鸡死淘率,改善蛋品质,提高机体禽流感抗体效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新城疫 禽流感 抗体效价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微生态制剂对产蛋鸡蛋品质和抗体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鹿晓慧 谢全喜 +3 位作者 侯楠楠 王梅 崔海英 谷巍 《广东饲料》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了解免疫微生态制剂对鸡蛋抗体效价及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个规模化蛋鸡场(约10000只左右),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比较使用前后鸡蛋的新城疫和禽流感卵黄抗体效价及蛋品质,使用后的20天死淘数、产蛋数及蛋重。结果表明,微... 为了解免疫微生态制剂对鸡蛋抗体效价及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个规模化蛋鸡场(约10000只左右),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比较使用前后鸡蛋的新城疫和禽流感卵黄抗体效价及蛋品质,使用后的20天死淘数、产蛋数及蛋重。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减少蛋鸡死淘率,提高新城疫(ND)、禽流感(H5-6、H9)的卵黄抗体滴度,其中禽流感(H7N9)的抗体效价增加明显,达到13.829%。蛋品质的结果表明,鸡蛋重量、哈氏单位和蛋壳厚度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蛋鸡饲粮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蛋鸡死淘率、改善蛋品质,提高机体抗体效价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新城疫 禽流感 抗体效价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亓秀晔 刘乃芝 +2 位作者 郭杨丽 郑新勇 连冬 《广东饲料》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选用300日龄蛋鸡,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依次添加1%和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试验期5周,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2%的复合微... 本文选用300日龄蛋鸡,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依次添加1%和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试验期5周,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蛋鸡平均日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蛋比和蛋畸形率,提高生产性能;(2)2%复合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蛋鸡血清蛋白含量,但对尿素氮、血糖、血脂和血清酶类的改善作用不显著;(3)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升蛋鸡血清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蛋鸡 生产性能 抗氧化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发酵秸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曾佳佳 陈静 +4 位作者 陈振 党士坤 徐海燕 谷巍 曹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提高秸秆的发酵效果,通过筛选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高的一定比例的复合菌株,并进行秸秆复合菌株发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菌株为:白腐菌+黑曲霉+米曲霉+芽孢杆菌+放线菌(1∶1∶1∶1∶1),其纤维素酶活最高值为203.64 U/g... 为提高秸秆的发酵效果,通过筛选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高的一定比例的复合菌株,并进行秸秆复合菌株发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菌株为:白腐菌+黑曲霉+米曲霉+芽孢杆菌+放线菌(1∶1∶1∶1∶1),其纤维素酶活最高值为203.64 U/g,木聚糖酶活最高值为10017.41 U/g。发酵田间大堆小麦秸秆时,试验组发酵38 d的秸秆,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比发酵前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发酵38 d的秸秆相比,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显著升高(P<0.05)。发酵过程中温度有高温期、中温期和低温期,发酵结束时秸秆pH值(7.73)为微碱性,符合发酵堆肥标准。发酵结束后试验组的秸秆比对照组的秸秆腐化程度高。因此,混菌发酵有助于提高秸秆的发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筛选 发酵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功能芽孢杆菌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 高绪娜 +4 位作者 翟延庆 赵倩 王慧 邹绍林 单宝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540尾鲤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00、1000、2000、3000 mg/kg复合功能...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540尾鲤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00、1000、2000、3000 mg/kg复合功能型芽孢杆菌制剂的基础饲料。预饲期14 d,正式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00 mg/kg添加组、3000 mg/kg添加组鲤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显著提高(P<0.05),鲤鱼血清中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1000 mg/kg添加组鲤鱼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显著提高(P<0.05),血清LZM、ALP活性及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添加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3000 mg/kg添加组鲤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显著高于500 mg/kg添加组、1000 mg/kg添加组(P<0.05)。2000 mg/kg添加组、3000 mg/kg添加组血清C3含量显著高于500 mg/kg添加组、1000 mg/kg添加组(P<0.05)。2000 mg/kg添加组、3000 mg/kg添加组死亡率显著低于500 mg/kg添加组、1000 mg/kg添加组(P<0.05),成活率显著高于500 mg/kg添加组、1000 mg/kg添加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芽孢杆菌制剂添加量为2000、3000 mg/kg时,两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实际生产应用中复合芽孢杆菌制剂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0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芽孢杆菌制剂 鲤鱼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汪祥燕 辛国芹 +2 位作者 董佩佩 刘元香 徐海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75-2581,共7页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 本研究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现代化肉鸡养殖场采集的粪便、污水和垫料样品中分离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谱分析、热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分离纯化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纯化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命名STP98-a。该噬菌体噬菌斑直径4~5mm,圆形透明,无晕圈,其头部偏椭圆形,长径约61nm,横径约67nm,尾长约112nm,直径约10nm,属于长尾噬菌体科;能裂解不同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肠亚种,噬菌谱宽;在30~60℃保持高活性;在pH 3.0~12.0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min,裂解期为135min,裂解量为93。综上所述,STP98-a为一株宽噬菌谱鸡白痢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 宽噬菌谱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绪娜 李金敏 +2 位作者 桑瑞新 丁庆华 徐海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8-23,共6页
本试验以嗜水气单胞菌CVCC-4002为宿主从鲤鱼内脏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命名为BLCC16-001,用PEG8000浓缩、超速离心获得高纯度的噬菌体进行电镜观察。测定噬菌体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噬菌体... 本试验以嗜水气单胞菌CVCC-4002为宿主从鲤鱼内脏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命名为BLCC16-001,用PEG8000浓缩、超速离心获得高纯度的噬菌体进行电镜观察。测定噬菌体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噬菌体体外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电镜下,噬菌体BLCC16-001头部直径约60 nm,尾部长约140 nm,还能够裂解4株嗜水气单胞菌,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噬菌体BLCC16-001潜伏期为20 min,随后进入平台期,爆发量约为1000 PFU/cell;能够耐受60℃以下的温度,超过70℃会急剧失活;对酸碱均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pH为4.0~10.0时稳定;在感染复数为0.1时,3 h对宿主菌杀菌率超过90%,感染复数为1时,3 h对宿主菌杀菌率超99%。噬菌体BLCC16-001是一株宽宿主谱的能够耐受一定温度和酸碱环境的肌尾科新型烈性噬菌体,对其研究可为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对复方中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3 位作者 王俊贤 王倩 王梅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 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15、BLCC2-0126和BLCC2-0410固体发酵复方中药(黄芪、甘草和益母草等),测定发酵过程中复方中药的pH、微生物数量及总酸、有机酸、粗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评价其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降低复方中药的pH值,提高乳杆菌活菌数,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霉菌的生长,并提高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及甘草次酸的含量。其中,植物乳杆菌BLCC2-0410发酵效果最好,发酵72 h时,复方中药的pH为4.32;乳杆菌活菌数为4.53×10^(9)CFU/g,大肠杆菌及霉菌未检出;总酸、乳酸、苹果酸、粗多糖、阿魏酸和甘草次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27.82 g/kg、19.25 g/kg、4.06 g/kg、5.83%、42.00 mg/kg和517.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固体发酵 乳酸 阿魏酸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和植物乳杆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全喜 陈雷 +3 位作者 徐海燕 辛国芹 侯楠楠 谷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检测到GOD对不同来源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检测到GOD对不同来源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抑菌性能增强,在GOD酶活10 U/mL时仍具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9.25 mm。GOD酶在37~75℃干热处理1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65℃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和37℃时对沙门氏菌0533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75 mm和12.25 mm。植物乳杆菌BLCC2-0126对被试病原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猪源大肠杆菌K99和沙门氏菌0533抑菌圈直径为13.75 mm。总之,GOD和BLCC2-0126均具有抑菌作用,且可共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植物乳杆菌 牛津杯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对阿魏酸和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2 位作者 王倩 王梅 谷巍 《广东饲料》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0.1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甘草次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磷酸乙腈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5~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检测:发酵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40.50 mg/kg、517.9 mg/kg,发酵前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34.12 mg/kg、387.8 mg/kg,发酵复方中药较未发酵组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增加18.70%、33.55%,复方中药发酵后可显著提高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阿魏酸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和益生菌组方防治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翔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试验旨在验证中药和益生菌在防治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方面的作用,以期有效防控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的流行。试验采用体外筛选出具有抑制鸡滑液囊炎支原体(MS)的中草药(甘草、蒲公英),再辅以桑枝与川芎两味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草药,与两... 试验旨在验证中药和益生菌在防治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方面的作用,以期有效防控鸡滑液囊炎支原体病的流行。试验采用体外筛选出具有抑制鸡滑液囊炎支原体(MS)的中草药(甘草、蒲公英),再辅以桑枝与川芎两味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草药,与两株具有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植物乳杆菌BLCC2-0418、BLCC2-0287形成中药与益生菌组方,并构建MS模型,考察了中药与益生菌组方对MS感染肉鸡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中药与益生菌组方能够显著缓解由于攻毒导致的采食量下降引起的体重降低以及足垫厚度和关节直径增高的现象,减轻关节损伤;可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提高血清中抗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可抑制关节炎症反应,对MS导致的关节病变可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中药与益生菌组方可以降低由于感染MS导致的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炎支原体 中草药 植物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鼠李糖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
15
作者 张甜甜 林显华 +4 位作者 吕文亮 徐海燕 王红 谷巍 王俊贤 《广东饲料》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多种益生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菌株的安全性具有个体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溶血性、有害代谢产物、抗生素耐受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菌株的安全性评价,同时进行6株鼠李糖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多种益生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菌株的安全性具有个体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进行溶血性、有害代谢产物、抗生素耐受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菌株的安全性评价,同时进行6株鼠李糖乳杆菌的抑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所选用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均无溶血活性,不会产生氨基酸脱羧酶和吲哚,不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会产生少量的D-乳酸,含量均低于0.0600μmol/mL,其中0479产D-乳酸最少,为0.0395μmol/mL;0463、0465、0479菌株对红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均敏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抑菌圈直径在9.75 mm以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株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安全、无毒副作用。综上所述,所测试的6株鼠李糖乳杆菌安全性较高,为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安全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植物内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文亮 白冬红 +4 位作者 林显华 张甜甜 李永振 徐海燕 谷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试验旨在评价1株从杜仲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试验从菌株溶血性、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腹腔注射、经口灌胃、抑菌活性等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腹腔注射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组(1.0×10^(10)CFU/0.3 mL... 试验旨在评价1株从杜仲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试验从菌株溶血性、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腹腔注射、经口灌胃、抑菌活性等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腹腔注射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组(1.0×10^(10)CFU/0.3 mL)和生理盐水组,一次性注射,连续观察5 d。经口灌胃试验分为高剂量组(1.0×10^(10)CFU/0.2 mL)、中剂量组(1.0×10^(9)CFU/0.2 mL)、低剂量组(1.0×10^(8)CFU/0.2 mL)和生理盐水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结果显示,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小鼠均健康存活,未见临床变化,试验期间体重正常增加,各组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未发生易位,氨基酸脱羧和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阴性。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对所测的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敏感。除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外,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上清液对其余6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Z01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安全性 植物内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草快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肝脏功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冬红 陈甜甜 +3 位作者 孙尹双 张甜甜 盛永杰 郝木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敌草快(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肝脏功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确定敌草快诱导氧化应激的最佳剂量和作用时间。本试验将64只16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敌草快(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肝脏功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确定敌草快诱导氧化应激的最佳剂量和作用时间。本试验将64只16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腹腔注射10、15和20 mg/(kg·bw)敌草快溶液,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肉鸡在试验期内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其中试验Ⅲ组肉鸡有死亡现象,试验Ⅱ组肉鸡采食量和体重下降,肝脏肿大,肝脏功能受损;试验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21天,各项指标显示氧化损伤有所恢复。结果表明,可选取15 mg/(kg·bw)敌草快作为诱导肉鸡氧化应激的最佳剂量,而且氧化应激效应可持续至21 d,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肝脏功能受损、免疫功能降低和抗氧化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氧化应激 生产性能 肝脏功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X1-12摇瓶和扩大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冬红 孙尹双 +4 位作者 张甜甜 林显华 吕文亮 李永振 徐海燕 《广东饲料》 2024年第5期29-35,共7页
枯草芽孢杆菌BX1-12是一株优质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菌株,该研究旨在分别提高其摇瓶发酵和生产发酵水平,改善液态发酵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筛选与优化,并且利用单因... 枯草芽孢杆菌BX1-12是一株优质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菌株,该研究旨在分别提高其摇瓶发酵和生产发酵水平,改善液态发酵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筛选与优化,并且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扩大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摇瓶培养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豆粕0.5%,麸皮0.5%,玉米粉1%,NaCl 0.5%,KH_(2)PO_(4)0.1%,MnSO_(4)·H_(2)O 0.04%,装液量10%,发酵温度37℃,接种量2%,转速220 r/min,经验证,优化后芽孢产量为7.25×109 CFU/mL,是优化前的3.67倍;扩大发酵培养基为豆粕1.0%,麸皮1.0%,玉米粉3.0%,NaCl 0.5%,KH_(2)PO_(4)0.1%,MnSO_(4)·H_(2)O 0.04%,轻质碳酸钙0.3%,芽孢数为1.20×10^(10)CFU/mL,是优化前的1.79倍;经500 L中试验证发酵32 h后芽孢产量为1.20×10^(10)CFU/mL,喷干粉活菌数为1.18×10^(11)CFU/g,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摇瓶发酵 扩大发酵 发酵工艺 芽孢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19
作者 王倩 谢全喜 +1 位作者 侯楠楠 王梅 《广东饲料》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尝试建立一种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测定玉米浆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玉米浆进行重复测定,得到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8%,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100.5%,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满足方法要求,对比... 尝试建立一种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测定玉米浆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玉米浆进行重复测定,得到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8%,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100.5%,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满足方法要求,对比国标蒸馏法测定结果,进行结果t检验分析,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与国标测定结果无差异,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玉米浆中亚硫酸盐含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浆 亚硫酸盐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抑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倩 谢全喜 +3 位作者 徐海燕 谷巍 曹斌 郑军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7,共4页
采用牛津杯法和共培养法研究壳寡糖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乳酸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未检测到壳寡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共培养法证实质量浓度为0.1 g/mL、0.2 g/mL和0.5 g/mL的壳... 采用牛津杯法和共培养法研究壳寡糖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乳酸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未检测到壳寡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共培养法证实质量浓度为0.1 g/mL、0.2 g/mL和0.5 g/mL的壳寡糖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P<0.05),且随着壳寡糖质量浓度的升高,抑菌能力逐渐增强;0.2 g/mL的壳寡糖与乳酸菌共培养24 h对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为开发具有抑制畜禽肠道病原菌生长、预防腹泻等作用的复合壳寡糖-乳酸菌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乳酸菌 共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