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文祥 杨双霞 +6 位作者 陈雷 孙来芝 谢新苹 伊晓路 司洪宇 于萌萌 华栋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2,共5页
综述了生物质经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热解法、气化法、生物油催化重整法、超临界转化法等各种热化学转化技术以及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天然矿石类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对焦油脱除及气体组分特别是H... 综述了生物质经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热解法、气化法、生物油催化重整法、超临界转化法等各种热化学转化技术以及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天然矿石类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对焦油脱除及气体组分特别是H2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对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富氢合成气 热化学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秸秆好氧-厌氧联合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立娜 丁清华 +3 位作者 刘鑫 公维佳 秦丽元 王宏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2-339,共8页
应用TRIZ理论设计秸秆好氧-厌氧联合发酵工艺,并研究不同供气方式及加入菌剂对其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好氧发酵后,各组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曝气混菌组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最高,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 应用TRIZ理论设计秸秆好氧-厌氧联合发酵工艺,并研究不同供气方式及加入菌剂对其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好氧发酵后,各组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曝气混菌组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最高,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6.3%、40.4%和8.2%。利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和一级反应方程对累积产甲烷量的拟合结果较好,R2均大于0.97,曝气混菌组累积产甲烷量的试验值可达294.38 m L/g,利用两个方程拟合数值分别为279.58 m L/g和320.11 m L/g,而经巴斯维尔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产甲烷量为424.7 m L/g,曝气混菌组的试验值仅为理论产甲烷量的69%左右,仍有31%左右的物质没有被降解,因此巴斯维尔公式对惰性物质含量较高的物质理论计算结果偏高。好氧敞口组、曝气木酶组、曝气黑曲霉组、曝气混菌组及搅拌混菌组总挥发性固体降解率分别比直接厌氧发酵组高15.99%、35.47%、37.99%、54.68%和40.92%,曝气供氧方式的效果优于搅拌供氧,曝气供氧方式下添加混菌的效果优于添加单一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好氧-厌氧联合发酵 TRIZ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酒糟为原料的沼气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萌萌 吕志凤 +2 位作者 田开艳 丁清华 张元成 《中国沼气》 2018年第3期67-71,共5页
试验研究了以甜高粱秸秆非粮乙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酒糟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的特性。分析了温度、TS浓度、接种物添加量以及pH值等条件对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55℃,TS浓度3.3%,接种物添加量1.5%,并在发酵前对发酵液pH... 试验研究了以甜高粱秸秆非粮乙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酒糟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的特性。分析了温度、TS浓度、接种物添加量以及pH值等条件对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55℃,TS浓度3.3%,接种物添加量1.5%,并在发酵前对发酵液pH值进行调节的条件下,酒糟产气在第9天达到最大峰值3710 m L·d-1,产气周期为32天,原料产气率高达509 m L·g-1TS。研究结果可为以酒糟为原料进行的沼气发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沼气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于萌萌 李凯 张元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176-178,共3页
研究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后的甜高粱秸秆产气率与未絮凝沼液预处理的秸秆相当,高达418 mL/g TS,且在第3天达到产气峰值2 400 mL,产气周期为27 d。该研究结果可为大... 研究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后的甜高粱秸秆产气率与未絮凝沼液预处理的秸秆相当,高达418 mL/g TS,且在第3天达到产气峰值2 400 mL,产气周期为27 d。该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沼气工程降低回流沼液固体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絮凝 秸秆 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芒荻品种筛选及产沼气发酵研究
5
作者 于萌萌 肖徐军 +3 位作者 李凯 丁清华 杨强强 张元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31-133,共3页
芒荻作为能源作物的一种,因其适应性强备受关注。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土壤多为盐碱地和滩涂,种植经济作物效果较差。本试验结合芒荻的生长习性,对不同品种的芒荻进行种植,筛选出较适宜的品种进行产沼气发酵试验,研究其产气特性。结果表... 芒荻作为能源作物的一种,因其适应性强备受关注。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土壤多为盐碱地和滩涂,种植经济作物效果较差。本试验结合芒荻的生长习性,对不同品种的芒荻进行种植,筛选出较适宜的品种进行产沼气发酵试验,研究其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在7个芒荻品种中,S1、S2、A1 3个品种成活率较高、丛重较高,比较适宜当地种植。对其进行产气发酵试验发现,S1和A1品种单位TS产气量较高,均能达到380 mL/g,其中S1品种单位TS产气量最高,达到389 mL/g;S1和A1 2个芒荻品种甲烷含量基本在55%以上,较适宜产沼气发酵,其中A1品种的甲烷含量要略高于S1品种,并且A1品种在产气前期的产气速率也明显快于S1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芒荻种植 沼气发酵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