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菌群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夕军
于晓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8期660-662,共3页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细菌移位的关系,以及应用谷氨酰胺对其肠黏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细菌移位的关系,以及应用谷氨酰胺对其肠黏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水电解质指标的改变和中转手术率,血浆谷氨酞胺(Gln)浓度和全血细菌DNA阳性率,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治疗组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程后期尿L/M比值、全血细菌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谷氨酰胺对帮助肠梗阻患者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梗阻
肠黏膜通透性
菌群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栾静
姜海娜
于晓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在本院住院的ⅠB2期~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手术、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6例)仅采用手术和放疗的方法治疗...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在本院住院的ⅠB2期~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手术、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6例)仅采用手术和放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观察组12例淋巴结转移(35.3%),3例病理缓解(8.8%);对照组13例淋巴结转移(50.0%),0例病理缓解,两组指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卵巢绒毛膜上皮癌误诊为宫外孕1例
3
作者
邢建琴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17-17,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36岁,因停经40余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伴腹痛2天,于2000年6月6日以陈旧性宫外孕收入院.患者于停经40余天后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呈点滴状,无烂肉及水泡样组织排出,持续20多天后在当地医院检查,尿早孕试验(...
1临床资料 患者36岁,因停经40余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伴腹痛2天,于2000年6月6日以陈旧性宫外孕收入院.患者于停经40余天后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呈点滴状,无烂肉及水泡样组织排出,持续20多天后在当地医院检查,尿早孕试验(+),B超示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予以刮宫,病理检查示增殖期子宫内膜.术后无腹痛及阴道流血,间歇54天后又出现阴道流血,性质同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上皮癌
卵巢肿瘤
宫外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曲恒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10例胎位异常的单胎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0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模式。比较两组产...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10例胎位异常的单胎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0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模式。比较两组产妇胎位矫正成功情况、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胎位自然矫正率和胎位矫正成功率分别为78.1%、89.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1.4%、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1.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位异常的初产妇实施全程责任制联合导乐助产可有效提高产妇异常胎位的矫正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责任制
导乐助产
胎位异常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阴道残端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5
作者
李慧
毕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阴道残端
子宫切除术
子宫腺肌病
接触性出血
浅表淋巴结
临床资料
术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心病关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晓琳
刘云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关系。方法 264例孕26~40周的胎儿。根据孕周分为26~31^+6周组(116例)、32~36^+6周组(88例)、≥37周组(60例)。所有胎儿均进行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联合时间-...
目的探讨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关系。方法 264例孕26~40周的胎儿。根据孕周分为26~31^+6周组(116例)、32~36^+6周组(88例)、≥37周组(60例)。所有胎儿均进行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查。观察三组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及动脉导管瘤发生情况。结果 264例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共320例次,其中26~31^+6周组、32~36^+6周组、≥37周组分别为140例次、110例次和70例次。≥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4.3%、13.6%均明显低于26~31^+6周组的27.9%,≥37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明显低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或迂回S型占比51.4%、31.8%均明显高于26~31^+6周组的20.7%,弯曲度≥90°或迂回S型比例明显高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占比35.7%明显低于32~36^+6周组的55.5%和26~31^+6周组的5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1^+6周组未检出合并导管动脉瘤,≥37周组中在动脉导管明显弯曲处合并动脉导管瘤1例,且存在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于孕37周时引产,尸检证实存在动脉导管瘤、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32~36^+6周组表现为动脉导管中段扩张者1例,分娩后第2天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结论 B-flow联合STIC数据采集联合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能较准确观察到妊娠晚期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并对胎儿动脉导管瘤进行准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动脉导管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三血管气管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菌群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崔夕军
于晓芊
机构
山东
省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普外一科
山东
省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妇产科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8期660-662,共3页
文摘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细菌移位的关系,以及应用谷氨酰胺对其肠黏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水电解质指标的改变和中转手术率,血浆谷氨酞胺(Gln)浓度和全血细菌DNA阳性率,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治疗组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程后期尿L/M比值、全血细菌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谷氨酰胺对帮助肠梗阻患者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梗阻
肠黏膜通透性
菌群移位
分类号
R656.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栾静
姜海娜
于晓芊
机构
山东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妇产科
山东
文登整骨
医院
病理科
山东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50-151,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在本院住院的ⅠB2期~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手术、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6例)仅采用手术和放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观察组12例淋巴结转移(35.3%),3例病理缓解(8.8%);对照组13例淋巴结转移(50.0%),0例病理缓解,两组指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卵巢绒毛膜上皮癌误诊为宫外孕1例
3
作者
邢建琴
机构
山东
省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妇产科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17-17,共1页
文摘
1临床资料 患者36岁,因停经40余天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伴腹痛2天,于2000年6月6日以陈旧性宫外孕收入院.患者于停经40余天后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呈点滴状,无烂肉及水泡样组织排出,持续20多天后在当地医院检查,尿早孕试验(+),B超示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予以刮宫,病理检查示增殖期子宫内膜.术后无腹痛及阴道流血,间歇54天后又出现阴道流血,性质同前.
关键词
绒毛膜上皮癌
卵巢肿瘤
宫外孕
分类号
R737.31 [医药卫生—肿瘤]
R714.2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曲恒芳
机构
山东威海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134-13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10例胎位异常的单胎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0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模式。比较两组产妇胎位矫正成功情况、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胎位自然矫正率和胎位矫正成功率分别为78.1%、89.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1.4%、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1.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位异常的初产妇实施全程责任制联合导乐助产可有效提高产妇异常胎位的矫正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全程责任制
导乐助产
胎位异常
初产妇
分娩结局
Keywords
Full-responsibility system
Doula midwifery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Primipara
Delivery outcome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道残端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5
作者
李慧
毕丽丽
机构
山东
省
威海市
文登
中心医院
妇产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阴道残端
子宫切除术
子宫腺肌病
接触性出血
浅表淋巴结
临床资料
术后情况
分类号
R737.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心病关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晓琳
刘云云
机构
山东威海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46-4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关系。方法 264例孕26~40周的胎儿。根据孕周分为26~31^+6周组(116例)、32~36^+6周组(88例)、≥37周组(60例)。所有胎儿均进行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查。观察三组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及动脉导管瘤发生情况。结果 264例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共320例次,其中26~31^+6周组、32~36^+6周组、≥37周组分别为140例次、110例次和70例次。≥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4.3%、13.6%均明显低于26~31^+6周组的27.9%,≥37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明显低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或迂回S型占比51.4%、31.8%均明显高于26~31^+6周组的20.7%,弯曲度≥90°或迂回S型比例明显高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占比35.7%明显低于32~36^+6周组的55.5%和26~31^+6周组的5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1^+6周组未检出合并导管动脉瘤,≥37周组中在动脉导管明显弯曲处合并动脉导管瘤1例,且存在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于孕37周时引产,尸检证实存在动脉导管瘤、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32~36^+6周组表现为动脉导管中段扩张者1例,分娩后第2天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结论 B-flow联合STIC数据采集联合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能较准确观察到妊娠晚期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并对胎儿动脉导管瘤进行准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动脉导管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三血管气管切面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及菌群移位的影响
崔夕军
于晓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栾静
姜海娜
于晓芊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卵巢绒毛膜上皮癌误诊为宫外孕1例
邢建琴
《罕少疾病杂志》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程责任制和导乐助产对胎位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曲恒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阴道残端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李慧
毕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心病关系
何晓琳
刘云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