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散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商显芹 刘豹林 +2 位作者 马海涛 师坦 张登陆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4,28,共5页
为提升棉纤维活性染色的上染率并降低盐、碱用量,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改性,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WH 80 g/L,NaOH 20 g/L,70℃处理30 min。考察了阳离子改性后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以及改性棉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 为提升棉纤维活性染色的上染率并降低盐、碱用量,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改性,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WH 80 g/L,NaOH 20 g/L,70℃处理30 min。考察了阳离子改性后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以及改性棉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有利于提高棉纤维活性染色的上染率、染色深度、匀染性以及染色牢度;阳离子改性棉纤维与普通棉纤维混纺,控制阳离子棉纤维含量在50%以内,通过优化纺纱加工工艺,开发出具有立体效果的花灰色色纺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 活性染料 染色 可纺性 棉散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呈坤 贺海军 +2 位作者 孙润军 李博昱 于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3,共6页
将纳米纤维加工成具有孔洞结构的特殊形态,是静电纺丝的研究方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结构纳米材料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归纳为自发成孔和后处理成孔2种方式。介绍了这2种方式成孔的主要原理及成孔类型,对比分... 将纳米纤维加工成具有孔洞结构的特殊形态,是静电纺丝的研究方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结构纳米材料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归纳为自发成孔和后处理成孔2种方式。介绍了这2种方式成孔的主要原理及成孔类型,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自发成孔制备工艺简单,但获得的孔径大小和孔洞分布较为随机,不易控制;而后处理成孔方式的孔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制备流程相对复杂,因此认为,较为简单、准确地控制纤维表面及内部孔洞分布及孔径大小,使其结构和功能精准匹配,是后期静电纺多孔材料的研究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多孔结构 自发成孔 后处理成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羊毛的低温低损伤染色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彩玲 俞建勇 +3 位作者 张瑞云 李慧 程隆棣 秦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建立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染色工艺技术,采用低温染色助剂Miralan LTD,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 H值对纤维束强力、K/S值及染色牢度的影响,优化出了适合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的Lanasol CE系列染料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 为建立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染色工艺技术,采用低温染色助剂Miralan LTD,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 H值对纤维束强力、K/S值及染色牢度的影响,优化出了适合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的Lanasol CE系列染料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70 min,p H值为4.0。结果表明,助剂Miralan LTD和Lanasol CE活性染料的结合使用,不但实现了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而且上染百分率较好,工艺简单,同时纤维断裂强力得到改善,减少了羊毛的损伤。采用该工艺条件,超细羊毛染色后的染色吸尽率可达到98%以上,匀染性好,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可满足后道的生产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羊毛 低温染色 损伤 K/S值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羊毛低损伤梳毛加工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彩玲 俞建勇 +3 位作者 张瑞云 李慧 程隆棣 秦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解决13.0μm以下超细羊毛梳理损伤严重的问题,对梳毛损伤进行成因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对梳毛各工作区的纤维长度、毛粒数、落毛率的测定,利用TEAM-3预测公式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各工艺参数,确定隔距、速比、锡林针布齿密、道夫针布... 为解决13.0μm以下超细羊毛梳理损伤严重的问题,对梳毛损伤进行成因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对梳毛各工作区的纤维长度、毛粒数、落毛率的测定,利用TEAM-3预测公式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各工艺参数,确定隔距、速比、锡林针布齿密、道夫针布齿密、出条定量等梳毛工艺的最优配置条件:即2~#隔距,3~#速比,针布规格为锡林针布齿密60.7齿/cm^2,道夫针布齿密62.5齿/cm^2,出条定量20 g/m。经过验证,利用此低损伤梳毛工艺制成的超细羊毛精梳毛条,纤维长度平均损伤小于0.5 mm,毛粒减少,条干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羊毛 梳毛 低损伤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定向纳米纤维及其组织工程支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博昱 刘呈坤 +2 位作者 谭耀红 于群 孙润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5-228,共4页
静电纺纳米纤维以其具有模拟细胞外基质(ECM)的结构与功能,已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受到广泛研究。传统随机排列纳米纤维支架显示出较低的机械强力,缺少足够的生物地形指引,而定向纳米纤维的应用优势凸显。为了扩展定向纳米纤维在组织... 静电纺纳米纤维以其具有模拟细胞外基质(ECM)的结构与功能,已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受到广泛研究。传统随机排列纳米纤维支架显示出较低的机械强力,缺少足够的生物地形指引,而定向纳米纤维的应用优势凸显。为了扩展定向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系统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制备方法在构建血管、肌肉、骨和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进展。结果表明,三维(3D)定向纳米纤维支架具有明显的使用优势,可以结合多种电纺技术和后加工处理,以及结合其他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进行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定向纳米纤维 组织工程 支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的人-机-料-法-环五位一体纺纱新技术解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夏治刚 徐傲 +8 位作者 万由顺 卫江 张慧霞 唐建东 郑敏博 郭沁生 丁彩玲 杨圣明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6,88,共10页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凝练并分析了集约型、简约型和延伸型低碳纺纱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纺纱相比,集约型智能纺技术运行成本降低32.67%,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7.5%、产品不良率降低61.54%,有效解决了纺纱行业的痛点问题,实现低碳高质纺纱;简约型高速纺纱技术能缩短或消除纺纱流程,纺纱速度高达550 m/min,实现了降低碳排放、提高效率的目标;低碳纺纱发展方向要向前后端延伸,对前端原料要多应用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在中端要发展固碳纺纱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在终端研发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制冷、隔热等功能纱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低碳纺纱 节能减排 纺纱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涤粘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瑶 陈超 +5 位作者 李杰 王强 孔冬青 韩庆帅 王永生 王妮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7,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结构对纱线条干、捻度、毛羽、芯吸、拉伸以及抗弯性能的影响,以涤纶和粘胶纤维为原料分别纺制了混纺纱、短纤维/短纤维包芯纱与长丝/短纤维包芯纱3种纤维含量比例相同、结构不同的纱线,对不同纱线进行结构与相关性能测试... 为了探究不同结构对纱线条干、捻度、毛羽、芯吸、拉伸以及抗弯性能的影响,以涤纶和粘胶纤维为原料分别纺制了混纺纱、短纤维/短纤维包芯纱与长丝/短纤维包芯纱3种纤维含量比例相同、结构不同的纱线,对不同纱线进行结构与相关性能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发现,混纺纱中的涤纶短纤维随机分布在粘胶纤维中;涤粘短纤维/短纤维包芯纱包覆效果良好且芯层涤纶短纤会向皮层粘胶纤维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涤粘长丝/短纤维包芯纱中涤纶长丝抱合紧密且有“露丝”现象;涤粘短纤维/短纤维包芯纱条干CV值最大,捻度变异系数和不匀率最小;涤粘混纺纱的毛羽数量最多,芯吸高度最大;涤粘长丝/短纤维包芯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而涤粘混纺纱的抗弯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粘胶 混纺纱 短纤维/短纤维包芯纱 长丝/短纤维包芯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织物的数码印花工艺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超 李莉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6,共3页
在总结山羊绒分子的组成和截面结构对酸、碱、热反应特征及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羊绒面料结构性能和数码印花的关系,研究了羊绒面料对数码印花色彩的实现机理和特殊要求,从羊绒织物前处理、喷印、蒸化等工序中优化了数码印花的集成配套... 在总结山羊绒分子的组成和截面结构对酸、碱、热反应特征及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羊绒面料结构性能和数码印花的关系,研究了羊绒面料对数码印花色彩的实现机理和特殊要求,从羊绒织物前处理、喷印、蒸化等工序中优化了数码印花的集成配套工艺流程和重点参数,找出印花喷头、印花速度、喷头高度和浆料p H值等影响印花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验证,最终总结出了适合高端羊绒面料的数码印花整套工艺,实现了羊绒织物的高档化和高效化的数码印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织物 色彩设计 数码印花 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成形运动护膝结构设计及成形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冯英杰 蒋高明 +1 位作者 吴光军 金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探究电脑横机开发全成形针织产品的更多可能性,以针织运动护膝为研究对象,探究全成形局部结构变化原理,并进行工艺实践。首先通过三维扫描系统获取膝盖数据,确定护膝的二维纸样尺寸,将工艺参数代入二维纸样中的尺寸获得护膝整体的针... 为探究电脑横机开发全成形针织产品的更多可能性,以针织运动护膝为研究对象,探究全成形局部结构变化原理,并进行工艺实践。首先通过三维扫描系统获取膝盖数据,确定护膝的二维纸样尺寸,将工艺参数代入二维纸样中的尺寸获得护膝整体的针织工艺模型;再对护膝局部变化组织进行开发设计,通过双针床电脑横机和SDS-ONE APEX3系统开发全成形局部多层结构,在护膝的髌骨部分和侧边设计不同的线圈结构来实现保护功能。结果表明:在膝盖髌骨部位用全成形方法编织的3层线圈结构来代替传统的防护材料,质量减少68.2%;同时,全成形编织方法省去了编织后裁剪与缝合等工序,减少原料损耗,节约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 双针床电脑横机 运动护膝 多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纺毛织物的连续液氨整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商显芹 王强 +3 位作者 姜哲 马海涛 胡素娟 张登陆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31,共6页
为考察液氨对羊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已商业化应用的连续性液氨整理设备对精纺毛织物进行批量化处理,探讨液氨对羊毛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大分子结构和织物强力、毡缩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处理可一定程度上破坏羊毛表... 为考察液氨对羊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已商业化应用的连续性液氨整理设备对精纺毛织物进行批量化处理,探讨液氨对羊毛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大分子结构和织物强力、毡缩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处理可一定程度上破坏羊毛表面鳞片结构,且可将大分子肽链间的二硫键断裂形成胱氨酸氧化物。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液氨处理后羊毛大分子结构中的α-螺旋及无规卷曲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降低。此外,液氨处理使得羊毛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6%,面积毡缩率下降18%,对羊毛织物的抗皱与防毡缩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织物 液氨整理 表面形态 化学结构 防毡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洁处理对聚酰亚胺短纤纱及其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莹 熊诗嫚 +4 位作者 郑敏博 唐建东 张慧霞 丁彩玲 夏治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针对聚酰亚胺(PI)短纤维纺纱静电大、成纱毛羽多、后加工摩擦剧烈导致纱线品质大幅恶化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在后加工终端对多毛羽PI单纱进行高光洁处理的方法。通过研制纱线高光洁处理装置和理论模拟,分析了该装置引纱区与涡流包缠关键区... 针对聚酰亚胺(PI)短纤维纺纱静电大、成纱毛羽多、后加工摩擦剧烈导致纱线品质大幅恶化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在后加工终端对多毛羽PI单纱进行高光洁处理的方法。通过研制纱线高光洁处理装置和理论模拟,分析了该装置引纱区与涡流包缠关键区的作用机制,应用装置的湿热涡流处理多毛羽PI单纱,并将处理前后的PI单纱实施倍捻和织造,获得PI股线及其织物。结果表明:与处理前相比,高光洁处理后的PI单纱有害毛羽去除率为97.69%、耐磨性提高48.84%,PI股线有害毛羽去除率为64.67%、耐磨性提高40.89%;处理后纱线所织造织物的柔软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抗静电性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高光洁处理 毛羽 数值模拟 纱线性能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羊绒数码喷墨印花织物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科林 胡衍聪 孙建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共4页
通过优选纺纱、织造工艺参数,设计开发出适合数码喷墨印花用的毛织物。探讨蒸纱工艺、单一浆料和复合浆料的不同配比对数码喷墨印花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为增加纤维的吸色能力,应采用低温、短时的二次蒸纱工艺;为提高印花质量,应... 通过优选纺纱、织造工艺参数,设计开发出适合数码喷墨印花用的毛织物。探讨蒸纱工艺、单一浆料和复合浆料的不同配比对数码喷墨印花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为增加纤维的吸色能力,应采用低温、短时的二次蒸纱工艺;为提高印花质量,应合理选择纺纱、织造车速,减少疵点的产生;复合浆料的印花质量明显优于单一浆料的印花质量,且DGT-7与海藻酸钠的配比为2∶2时,印花织物得色量高,颜色纯正,图案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数码 活性染料 羊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lmax吸湿排汗纤维的染色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科林 孟霞 +2 位作者 谭小云 石同库 董晶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30,共4页
选择分散红玉S-5BL、赛德克司金黄ETD和范塔根藏青GLS三支染料分别对Coolmax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用量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并优化了复合混拼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染料上染率下降,染色纤维K/S值增大。... 选择分散红玉S-5BL、赛德克司金黄ETD和范塔根藏青GLS三支染料分别对Coolmax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用量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并优化了复合混拼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染料上染率下降,染色纤维K/S值增大。分散红玉S-5BL 0.8%(omf)、赛德克司金黄ETD 0.3%(omf)和范塔根藏青GLS 4.5%(omf)混拼,在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70 min的条件下,染料上染率可达96.95%,染后纤维K/S值26.92。Coolmax纤维含量达到20%时,缎纹组织精纺毛织物表现出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吸湿排汗 分散染料 毛织物 COOLMAX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效果在数码刺绣中的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盼 周群娣 +4 位作者 金帅 陈青 丁翠侠 秦光 丁彩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0,共6页
为适应数码刺绣发展需要,拓宽数码刺绣在纺织服装领域创新思路和表现形式,探索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实现的路径,文章追溯了绘画与刺绣结合的历史,明确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意义,结合案例阐述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色彩、尺寸、肌理、材质... 为适应数码刺绣发展需要,拓宽数码刺绣在纺织服装领域创新思路和表现形式,探索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实现的路径,文章追溯了绘画与刺绣结合的历史,明确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意义,结合案例阐述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色彩、尺寸、肌理、材质的表现形式,总结出绘画在数码刺绣实现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绣线、样式、针法、维度4个要点的实施,并进行了国画和水彩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实验分析。分析表明:绘画与数码刺绣结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艺术形态升华绣面的纹理特征,增加了产品的艺术性,数码刺绣的各工艺要素对绘画效果的实现有重要影响作用,要根据不同的肌理效果选择相应的针迹进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刺绣 绘画肌理 针迹 属性调节 人文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撕破强力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韧 孟霞 +4 位作者 王科林 董晶 高华娟 秦光 李连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为解决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撕破强力较小的问题,通过14组对比实验方案,重点分析与研究了织物紧度、纱线断裂强力、纱线断裂伸长率、纱线捻系数和后整理工艺对撕破强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受力三角区中的纱线断裂强力、横纵纱线... 为解决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撕破强力较小的问题,通过14组对比实验方案,重点分析与研究了织物紧度、纱线断裂强力、纱线断裂伸长率、纱线捻系数和后整理工艺对撕破强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受力三角区中的纱线断裂强力、横纵纱线间的摩擦阻力和受力纱线的伸缩性能是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羊毛精纺平纹轻薄织物的经向紧度约为46%、纬向紧度约为40%,其纱线断裂强力不低于170 cN且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8%,或断裂强力不低于160 cN且断裂伸长率不低于40%,可保证织物撕破强力指标满足GB/T 3917.2—200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轻薄织物 撕破强力 紧度 纱线断裂强力 纱线断裂伸长率 摩擦阻力 伸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态低损伤极细羊毛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彩玲 陈超 +3 位作者 王少华 刘晓飞 张伟红 祝亚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极细羊毛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能,深入研究对其造成损伤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护纤维强力。在染色和整理工序采用低温、短时工艺,减少对羊毛内部结构的破坏,同时优选环保生态的染料和助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 通过分析极细羊毛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能,深入研究对其造成损伤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护纤维强力。在染色和整理工序采用低温、短时工艺,减少对羊毛内部结构的破坏,同时优选环保生态的染料和助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水排放。纺纱优选最佳工艺参数,尽可能减少工序、降低拉伸,保护极细羊毛的强力和伸长。在织造工序,分析织机动程和纱线位移的关系,使纱线在极小的被动拉伸下织入布面,纹路清晰,呢面洁净。该项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实现极细羊毛的生态低损伤加工,还能保证开发的产品手感丰满、光泽持久,使之成为高端人士推崇的西装和服饰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细羊毛 内部结构 染色曲线 织机动程 弹性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染色动力学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商显芹 王强 +4 位作者 刘豹林 马海涛 张登陆 胡素娟 姜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为研究液氨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性液氨整理机对羊毛毛条进行液氨预处理,然后利用中性染料Lanaset蓝2R和Lanaset红G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考察液氨预处理后羊毛纤维染色动力学以及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低温染色的... 为研究液氨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性液氨整理机对羊毛毛条进行液氨预处理,然后利用中性染料Lanaset蓝2R和Lanaset红G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考察液氨预处理后羊毛纤维染色动力学以及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低温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预处理提高了染料的扩散系数,缩短了半染时间,明显加快了染色速率;液氨预处理羊毛可实现85℃低温染色,比未处理羊毛染色温度降低15℃;液氨预处理羊毛在85℃保温60 min可达到染色平衡,且其上染百分率、染色深度以及色牢度与未处理羊毛100℃染色效果相当;相较未处理羊毛,液氨预处理后羊毛单纤维强力有所提升,其中Lanaset蓝2R提高4.6%、Lanaset红G提高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预处理 中性染料 染色动力学 染色性能 低温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纱包芯纱棉涤针织纱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红梅 《针织工业》 2017年第8期24-26,共3页
采用染色棉纤维和涤纶纤维进行包芯纱纺纱,通过粗纱设备改造开发短纤包短纤的粗纱包芯纱棉涤针织纱线。介绍了两种开发方案,即棉条包涤纶条和棉条包涤纶粗纱条纺纱工艺,包括工艺流程、粗纱机改造,并介绍了粗纱、细纱、络筒3个关键的纺... 采用染色棉纤维和涤纶纤维进行包芯纱纺纱,通过粗纱设备改造开发短纤包短纤的粗纱包芯纱棉涤针织纱线。介绍了两种开发方案,即棉条包涤纶条和棉条包涤纶粗纱条纺纱工艺,包括工艺流程、粗纱机改造,并介绍了粗纱、细纱、络筒3个关键的纺纱工序,总结了粗纱包芯纱工艺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创新点。结果表明,粗纱包芯纱棉涤针织纱的纺纱工序可操作性好,其面料手感蓬松、穿着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纱包芯纱 棉涤针织纱线 纺纱工序 粗纱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印花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19
作者 丁彩玲 孔健 +1 位作者 金帅 金闻达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数码印花是数字喷墨和数字控制技术在印染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而数码印花过程控制与颜色管理是数码印花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针对数码印花实际生产应用中过程控制精度不足和颜色复现准确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过程控制参数下颜色... 数码印花是数字喷墨和数字控制技术在印染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而数码印花过程控制与颜色管理是数码印花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针对数码印花实际生产应用中过程控制精度不足和颜色复现准确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过程控制参数下颜色的再现色差数据,获取了各作业环节的最佳过程控制参数,实现数码印花颜色管理基准及其过程控制的数字化,有效提升了数码印花的呈色效果和颜色复现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过程控制 颜色复现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针织纱线的研究与开发
20
作者 张红梅 孟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共3页
阐述BA纱的研发思路,采用棉和涤纶为原料,通过3种纺纱工艺纺制36.0 tex棉涤混纺(60∶40)针织纱,并通过生产实践确定最佳的产品开发工艺。详细讨论关键技术,包括清花工序混合、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结果表... 阐述BA纱的研发思路,采用棉和涤纶为原料,通过3种纺纱工艺纺制36.0 tex棉涤混纺(60∶40)针织纱,并通过生产实践确定最佳的产品开发工艺。详细讨论关键技术,包括清花工序混合、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结果表明,该BA纱是采用不同质量的粗纱以不同喂入点喂入纺制而成的一种创新型赛络纺纱线,其制作的面料效果独特,适用于制作内衣、休闲装、毛衫等产品,经济效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针织纱 棉涤混纺纱 纺纱工艺 细纱工序改造 色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