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网目尺寸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庆昌 李显森 +1 位作者 孙珊 张孝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0,共8页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本文利用套网法在黄海区海州湾海域开展了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选择性研究。在分析渔获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Logistic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得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渔...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本文利用套网法在黄海区海州湾海域开展了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选择性研究。在分析渔获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Logistic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得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主要渔获物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曲线。研究显示,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和逃逸率均逐渐增加;竹荚鱼、小黄鱼和带鱼的50%选择体长(L 0.5)逐渐增大,且L 0.5与网囊网目尺寸呈线性关系;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按照底拖网54 mm网目尺寸标准执行偏小。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小黄鱼、竹荚鱼和带鱼最小可捕规格,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65.78、78.82和67.36 mm。在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下,为保护小黄鱼等中小型经济鱼类,建议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网目内径)设定为66 mm。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近海捕捞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 渔获物 选择性 套网法 网囊网目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底拖网水动力性能研究
2
作者 郝玉鑫 万荣 +3 位作者 周成 叶旭昌 管青龙 张孝先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为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主要捕捞方式为鱿钓和底拖网。在阿根廷滑柔鱼底拖网作业过程中存在能耗高、船网匹配差等问题,需要对其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以六片...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为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公海渔场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主要捕捞方式为鱿钓和底拖网。在阿根廷滑柔鱼底拖网作业过程中存在能耗高、船网匹配差等问题,需要对其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以六片式小网目阿根廷滑柔鱼单船底拖网为母型网[200 m×113.8 m(84.6 m)],按照田内准则(大尺度比λ=30,小尺度比λ'=5)制作模型网,通过模型试验探究了拖速、浮沉比、水平扩张比(袖端间距与下纲长度比值)对底拖网网口高度、网具阻力、能耗系数和功率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拖速为3 kn、水平扩张比(L/S)为0.54时,浮沉比从0.6增至0.7,网口高度从9.66 m增至14.1 m,阻力从73.73 kN增至83.48 kN,但随着拖速的增大,浮沉比对网口高度和阻力的影响降低;拖网网口扫海面积小于200 m^(2)时,能耗系数受水平扩张比影响较大,反之,受网口高度影响较大;功率消耗随拖速和水平扩张比的增加而增大,拖速超过4.0 kn时,功率消耗占比船舶主机功率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底层拖网 水动力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