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桑塔耶纳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珺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9,共3页
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是认识其美学观的根源,已有的研究对此往往分析不足。桑塔耶纳哲学的提出虽有复杂渊源,但是较为直接的是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他以整体观认识自然,重视实体,反对理念先行。这种哲学背景决定了他的美... 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是认识其美学观的根源,已有的研究对此往往分析不足。桑塔耶纳哲学的提出虽有复杂渊源,但是较为直接的是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他以整体观认识自然,重视实体,反对理念先行。这种哲学背景决定了他的美学理论也强调源自科学和经验的自然规律,特别是人的基本机能。例如在《美感》中他认为自然原则的自组织产生了美,这便是美的功用说,同时他对审美愉悦与生理愉悦、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范畴进行辨析的过程中也为自然主义哲学做出了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塔耶纳 自然主义哲学 《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角色造型要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书利 《电影评介》 2010年第9期62-62,64,共2页
动画角色的造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要设计出贴切、生动、传神的动画角色,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对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思考。只有结合时代和生活、提炼创意和风格,用鲜活的方式实现与动画片的和谐统一,才能够... 动画角色的造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要设计出贴切、生动、传神的动画角色,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对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思考。只有结合时代和生活、提炼创意和风格,用鲜活的方式实现与动画片的和谐统一,才能够设计出成功的动画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角色造型 常有技法 时代要求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山》:孤独的存在与意义的找寻
3
作者 李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96,共2页
生命与存在、孤独与死亡、青春和梦想是艺术表现永恒的主题,电影《观音山》对这些主题有它自己的阐释与思考:像常月琴这种灵魂孤独的人,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才能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对于南风、丁波、肥皂这类虽失意但仍然有追求的... 生命与存在、孤独与死亡、青春和梦想是艺术表现永恒的主题,电影《观音山》对这些主题有它自己的阐释与思考:像常月琴这种灵魂孤独的人,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才能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对于南风、丁波、肥皂这类虽失意但仍然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讲,对爱情与梦想、青春自由的追寻,构成他们存在与奋斗的全部意义。《观音山》无关信仰与重建,而是关乎寻找,无论是南风那一群张扬叛逆的轻狂少年,还是中年丧子、心灰意冷的常月琴,他们都在苦苦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存在 青春 梦想 生命意义 找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