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汤双双 陈正发 +2 位作者 李岩 刘桂凤 代祥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前,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系统。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水性浆料作为增强相,通过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安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 目前,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系统。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水性浆料作为增强相,通过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安定性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直接添加和超声处理两种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试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WCNTs水性浆料的加入可使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呈近似线性增加,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均延长。MWCNTs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超声处理制得的试件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5. 5%和10. 3%,直接添加的分别提高了19. 8%和7. 2%,表明超声处理的MWCNTs可更充分地发挥其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水泥基复合材料 物理性能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微结构及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春丽 耿磊 +2 位作者 王莲莲 林艳 何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微结构以及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结合微反应器混合均匀、反应快速等优势,在实验中将其代替传统的滴定设备作为反应设备,将制备出的催化剂放置于流化床中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微结构以及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结合微反应器混合均匀、反应快速等优势,在实验中将其代替传统的滴定设备作为反应设备,将制备出的催化剂放置于流化床中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制备。借助于BET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和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传统滴定反应制备的催化剂团聚现象明显、颗粒大小不一;生长的碳管有序度相对较低,管径跨度大,主要集中在10~18nm之间。微反应器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形貌呈褶皱型且铁铝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生长的碳管石墨化程度高,管径分布跨度小,主要集中在11~15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碳纳米管 微反应器 流化床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黏土力学性能及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正发 陈振飞 +2 位作者 刘健鹏 刘桂凤 李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1,共6页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改性黏土力学性能,旨在将其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材料的设计和施工中。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分析了不同MWCNTs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方面...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改性黏土力学性能,旨在将其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材料的设计和施工中。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分析了不同MWCNTs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方面揭示了宏观力学特性变化机理。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0.5%MWCNTs掺量抗剪强度值最大,且掺加多壁碳纳米管试样的抗剪强度均大于未掺入试样;随MWCNTs掺量增加,黏聚力的发展规律与抗剪强度一致,最大值出现在0.5%~1.0%;内摩擦角则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1%左右MWCNTs掺量处最小。掺入0.5%~1.0%的MWCNTs可以有效提高黏土的抗剪强度。掺加MWCNTs改变土体微观结构是引起其宏观力学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分析SEM结果表明,无MWCNTs掺量的试样中黏土颗粒间接触较为紧密,大、小孔隙分布较为均匀;掺入MWCNTs之后,土样孔隙的数量和尺寸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掺量较低时(0.5%),MWCNTs附着在土颗粒表面,填充孔隙使得孔隙尺寸减小,增加了土样的密实性,从而使得抗剪强度增大;随着MWCNTs掺量增加(1%和2%)可以观察到试样孔隙数量增多,但均少于无MWCNTs掺量试样中的孔隙数量,这种现象归因于MWCNTs自身的润滑作用减弱了其对黏土颗粒的吸附胶结作用,导致抗剪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黏土 土体改性 抗剪强度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反应器制备催化剂的老化研究
4
作者 谭廷群 耿磊 +2 位作者 姚春丽 林艳 何燕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3,共5页
传统间歇反应混合效率低,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均匀性较差。基于微反应器制备了Fe-Mo/Al_(2)O_(3)催化剂,提高了共沉淀过程混合的均匀性,考察了老化温度及老化时间对催化剂微结构及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并借助于BET、SEM、Raman等检测方法... 传统间歇反应混合效率低,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均匀性较差。基于微反应器制备了Fe-Mo/Al_(2)O_(3)催化剂,提高了共沉淀过程混合的均匀性,考察了老化温度及老化时间对催化剂微结构及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并借助于BET、SEM、Raman等检测方法对催化剂及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均会影响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孔容)。对碳纳米管的检测发现,老化时间对碳纳米管的灰分、石墨化程度影响较大,而老化温度对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影响较大。老化时间为4 h时,碳纳米管的灰分质量分数最小,为2.39%,碳纳米管石墨化程度最高,其I_(D)/I_(G)值为0.84。老化温度为40℃时,碳纳米管的导电性最好,其四探针电阻率为95.3 m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共沉淀 催化剂 碳纳米管 老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