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与消化系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福国 高艳景 +3 位作者 王敏 许建民 陈建 赵幼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胃癌、肝癌、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胃癌、肝癌、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并分别以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结肠腺瘤患者和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胃癌、肝癌、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结肠腺瘤患者及健康人群组(P<0.01);术前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而血清Endostatin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结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升高,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它们可推荐作为评价胃癌、肝癌、结直肠癌恶性行为、预测浸润和转移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肿瘤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NDOSTA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依祚 郝洪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88-4090,共3页
1983年,电子内镜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消化内镜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其显像失真性小,清晰度高的特点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组合体,其既保留有电子内... 1983年,电子内镜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消化内镜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其显像失真性小,清晰度高的特点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组合体,其既保留有电子内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微镜 疾病诊断 显微内镜 共聚焦 上消化道 电子内镜 消化道疾病 消化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3
作者 周平红 彭贵勇 +5 位作者 杨仕明 陈东风 李延青 张昊翔 房殿春 姚礼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07-1511,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大坪医院经ESD治疗的3 66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大坪医院经ESD治疗的3 668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经外科手术切除的1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病理诊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3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经ESD治疗3 668例患者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100%,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9.0%,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9.0%。术后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1.74%和0.76%。术后复发率为0.04%,3年生存率为99.8%。无与ESD手术相关死亡发生。早期胃癌经外科手术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术后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SD治疗组(P<0.01)、住院时间亦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ESD组的3年存活率为99.8%,外科手术组为98.4%,两组3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更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外科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阎明 孟繁立 +2 位作者 董春峡 吕瑞娟 贾晓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疗组。 4wk后处死大鼠 ,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结果 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改善由乙醇引起的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油酸 :(38 2 12± 7 788) μg·L-1vs (31 6 2 0± 6 14 2 ) μg·L-1,亚油酸 :(37 2 6 9± 8 0 6 5 ) μg·L-1vs (30 2 5 4± 9 0 6 3) μg·L-1,花生四烯酸 :(11 6 4 6±2 6 0 1) μg·L-1vs (9 0 12± 1 2 36 ) μg·L-1) ;同时肝脏病理改善。辛伐他汀治疗组则加重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并使饱和脂肪酸增加。结论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作用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 非诺贝特 辛伐他汀 游离脂 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牙菌斑控制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贾春玲 姜广水 +2 位作者 杨学馨 窦慧琴 李翠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2种牙菌斑控制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ylori)再感染率的影响,探讨H.pylori相关性胃病患者行菌斑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方法将148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一组(54例)、试验二组(55例)和对照组(39例),经消化内科... 目的比较2种牙菌斑控制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ylori)再感染率的影响,探讨H.pylori相关性胃病患者行菌斑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方法将148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一组(54例)、试验二组(55例)和对照组(39例),经消化内科抗H.pylori系统治疗并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证实H.pylori被根除后,试验一组行日常菌斑控制,试验二组除日常菌斑控制外增加牙菌斑的口腔专业处理,对照组未行上述处理。半年后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确定各组胃黏膜H.pylori的感染率。结果试验一组中5例患者因停用含漱液漱口被淘汰,试验二组中8例患者因未严格执行牙菌斑控制被淘汰。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对照组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分别为67.3%、19.1%、82.1%。统计分析表明,试验二组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试验一组(掊2=33,P<0.05;掊2=31.06,P<0.05),试验一组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掊2=2.43,0.1<P<0.25)。结论牙菌斑是胃H.pylori再感染的重要来源,H.pylori相关性胃病患者应控制牙菌斑,以专业牙菌斑处理加药物含漱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控制 胃黏膜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的设计及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吕盈盈 袁孟彪 +1 位作者 靳大川 高艳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设计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观察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设计和合成了针对端粒酶组分的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了该核酶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检测了HDV核酶对端粒酶组分的体外切割效力和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核酶对底物的最大剪切效率... 设计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观察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设计和合成了针对端粒酶组分的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了该核酶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检测了HDV核酶对端粒酶组分的体外切割效力和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核酶对底物的最大剪切效率为70.4%。导入细胞后,使端粒酶活性下降90%。HDV核酶(g.RZ57)对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HDV核酶 设计 端粒酶活性抑制 肝癌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参数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尊松 卢雪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探讨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参数变化与肝功能及检验指标间的关系。对63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体表胃电图记录和化验检查。将健康对照组、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四级受试者进行两两比较,主频和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有显... 探讨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参数变化与肝功能及检验指标间的关系。对63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体表胃电图记录和化验检查。将健康对照组、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四级受试者进行两两比较,主频和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均有显著差异;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与肝功能检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白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与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存在直线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723和-0.704)。1.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胃电节律紊乱,并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2.白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与肝硬化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关系密切,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电图 胃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国际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64
8
作者 李真 李延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57-63,共7页
AmJ Gastroenterol杂志于2013年2月发布了最新的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指南,这是继2006年"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定义和分类—基于循证医学的全球共识"之后该杂志首次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理念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更新,内容较... AmJ Gastroenterol杂志于2013年2月发布了最新的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指南,这是继2006年"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定义和分类—基于循证医学的全球共识"之后该杂志首次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理念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更新,内容较前更为丰富。本文除了介绍2013版诊疗指南的结论及主要支持证据外,还会将新旧版意见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认识。由于篇幅限制,解读不尽之处请参阅原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PPI GERD 质子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莉 袁孟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 诱发因素 诊断 补液 缩血管药物 血管扩张剂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孔锡 阎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275,共3页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病变,但只是在部分嗜酒者中发病.尽管有些证据支持饮酒量与患酒精性肝硬化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只有10%~20%的重度嗜酒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1].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酒精性肝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UGT1A基因的多态性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敏 李延青 +3 位作者 孙德峰 汪治敏 许晓群 袁孟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结直肠粘膜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表达。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40例,正常人肠道粘膜对照组20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直肠癌组、正常人群肠道粘膜UGT1A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UGT1A蛋白的表达... 目的: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结直肠粘膜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表达。方法:结直肠癌病例组40例,正常人肠道粘膜对照组20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直肠癌组、正常人群肠道粘膜UGT1A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UGT1A蛋白的表达。结果:(1)UGT1AmRNA量的差异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UGT1AmRNA表达明显低于其周围正常粘膜,而后者低于正常人群肠粘膜组织的表达量,P<0.01。结直肠癌病例组、正常人群结直肠粘膜组织呈现个体差异表达。(2)结直肠粘膜组织UGT1A各同Ⅰ型的多态性表达:癌组织、癌周正常粘膜及在正常人群肠道粘膜中UGT1A各同Ⅰ型表达例数各不相同。UGT1A1、1A3、1A4、1A6、1A9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表达低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而UGT1A8、1A10在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高于周围正常粘膜,P<0.01。(3)UGT1A蛋白的差异表达:其灰度值比值在癌组织显著低于周围正常组织,后者又显著低于正常人肠粘膜,P<0.01。各组蛋白表达的深浅度亦各不相同。结论:(1)UGT1A基因位点的多态表达不仅存在于结直肠癌组织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亦存在于正常人群肠粘膜;(2)结直肠粘膜上皮UGT1A基因位点在转录水平及功能水平均存在着多态调节,不同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表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葡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 UGT1A 多态性(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明明 李延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胰腺囊性病变(PCLs)的病理类型多样,生物学行为差异极大,其预后各不相同。目前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囊液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一种新型显微... 胰腺囊性病变(PCLs)的病理类型多样,生物学行为差异极大,其预后各不相同。目前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囊液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一种新型显微内镜,其可与19 G穿刺针匹配应用,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PCLs在体实时显示病变组织细胞、亚细胞结构,进而实现对PCLs的准确诊断。对细针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诊断PCLs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肿 显微镜检查 共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红娟 朱也锡 阎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自1902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胃肠激素--促胰液素至今,经历了90余年.目前所知胃肠道产生的肽已达10族、50余种.可分为胃肠激素、胃肠神经肽和生长因子三大类.近10余年,胃肠激素的发展较为迅速,就胃肠激素和肝脏疾病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 自1902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胃肠激素--促胰液素至今,经历了90余年.目前所知胃肠道产生的肽已达10族、50余种.可分为胃肠激素、胃肠神经肽和生长因子三大类.近10余年,胃肠激素的发展较为迅速,就胃肠激素和肝脏疾病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肝脏疾病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胃肠激素 胃泌素 血管活性肠肽 胃肠道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淑英 林颖敏 王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210-4216,共7页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遗传性疾病,临床较为罕见,内镜下多表现为胃肠道多发息肉,临床上以消化道症状、皮肤色素沉着、脱发、脱甲等为主要表现。本文分析了2012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CCS的3...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遗传性疾病,临床较为罕见,内镜下多表现为胃肠道多发息肉,临床上以消化道症状、皮肤色素沉着、脱发、脱甲等为主要表现。本文分析了2012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CCS的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并作文献复习。CCS的诊断基于病史、体格检查、胃肠息肉的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消化内镜是其最直接的检查手段。3例CCS患者内镜下均表现为胃肠道弥漫性多发息肉,均存在脱发、脱甲表现;病例1和病例3白蛋白水平均降低,病例2和病例3抗核抗体(ANA)阴性,病例1未查ANA,3例均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糖皮质激素及质子泵抑制剂(PPI)为CCS的主要治疗药物,病例1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仅给予PPI及支持治疗,后期出现血便、肠坏死,起病6年后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例2和病例3确诊CCS后给予泼尼松、PPI等治疗后好转。早期诊断、以糖皮质激素为中心的药物治疗、定期内镜检查和新的治疗方案可能为未来更好的预后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可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病 疾病特征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光学新技术在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长青 李延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5期25-27,共3页
胃癌目前仍然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中仍处于前列。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步不大,早期诊断仍然是胃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传统内镜在早期胃癌和癌... 胃癌目前仍然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中仍处于前列。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步不大,早期诊断仍然是胃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传统内镜在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依然足局限于对病变大体形态的观察,。敏感性低,观察者问一致性差,不同地区不同医师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近些年来,随着光学新技术在内镜领域的应用,内镜观察的内容逐渐精细到对胃小凹、胃黏膜微血管的观察,甚至能够做到在体的黏膜体层扫描和组织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检出率 分级诊断 胃肿瘤 内镜下治疗 电子染色内镜 癌前病变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菁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发病机制 病因 肺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对乙肝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17
作者 赵卫东 陈建 袁孟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复制 发生机制 表达 嗜酒 乙型肝炎 酒精 流行病学资料 协同作用 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对肝脏UGT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张燕 李延青 +4 位作者 张尚忠 钟宁 程宝泉 吕国苹 李君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纤维化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中UGT同工酶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肝纤维化对UG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肝硬化组UGT2B15、UG...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纤维化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中UGT同工酶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肝纤维化对UG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肝硬化组UGT2B15、UGT1A6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7%和166%;肝纤维化对UGT2B15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4级肝纤维化患者UGT2B15mRNA水平为0级肝纤维化的172%、1级的208%、2级的243%。3级肝纤维化患者UGT2B7mRNA水平为0级肝纤维化的192%、1级的208%、2级的156%。结论:肝硬化可影响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同工酶的表达水平;肝纤维化对UGT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后细胞的研究
19
作者 刘长虹 袁孟彪 +3 位作者 陈丰哲 辛华 郭希民 夏光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导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 期建立长期存活的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将hTERT基因导入正常人PBMC,丙型肝炎阳性血清直接感染转导后 的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HCV RNA正、... 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导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 期建立长期存活的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将hTERT基因导入正常人PBMC,丙型肝炎阳性血清直接感染转导后 的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HCV RNA正、负链的表达。hTERT基因转入PBMC内,RT-PCR测定其在mRNA水平 有表达,丙肝阳性血清感染后,检测到细胞内HCV RNA正链持续出现,负链问断出现。hTERT基因转导后的。PBMC, 用丙型肝炎阳性血清感染后,病毒在细胞内持续存在并复制,初步建立了长期存活的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淋巴细胞 基因 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凝血指标分析
20
作者 王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研究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分析其异常的原因及在IPH发病中的作用。收集IPH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41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结果... 研究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分析其异常的原因及在IPH发病中的作用。收集IPH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41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结果IPH患者和肝硬化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凝血异常,有轻度D IC发生。IPH凝血异常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内毒素血症激活了凝血机制所致,凝血异常可引起肝内门脉微血栓形成,与其它原因所致的肝内门脉损伤,共同导致了I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凝血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