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籽原花青素通过Nrf2调节糖尿病大鼠肾组织GSTM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江蓓 李保应 +3 位作者 甄军晖 李宪花 胡昭 高海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6-1591,共6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GSP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GSP治疗组(GSP...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GSP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0.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GSP治疗组(GSP组,GSP 25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24周后测量大鼠体重、收缩压、肾重/体重和24 h尿蛋白定量;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SCr)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μ亚型(GSTM)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结果:实验开始时3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24周时DM组大鼠较C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GSP组大鼠体重较DM组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24周时DM组大鼠与C组相比较,收缩压、FPG、HbA1c、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GSP组大鼠与DM组比较FPG和HbA1c水平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重/体重显著降低,(P<0.01),BUN和SCr水平显著降低(P<0.05)。GSP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DM组改善。GSTM和Nrf2表达在DM组表达较C组上调,在GSP组治疗后回调(P<0.05)。结论:GSP可能通过Nrf2下调GSTM表达而起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糖尿病肾病 谷胱甘肽S-转移酶μ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顺铂所致小鼠肾毒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兆丽 刘广义 +4 位作者 李星 胡昭 杨向东 江蓓 李宪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顺铂(CP)肾毒性作用的防护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n=10)、CP组(腹腔注射20 mg/kg CP,n=20)、GSP组(第1天及第3天灌胃GSP500 mg/kg,n=15)和CP+GSP组(腹腔注射CP 30 min前给...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顺铂(CP)肾毒性作用的防护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组,n=10)、CP组(腹腔注射20 mg/kg CP,n=20)、GSP组(第1天及第3天灌胃GSP500 mg/kg,n=15)和CP+GSP组(腹腔注射CP 30 min前给予500 mg/kg GSP灌胃,第3天灌胃等量的GSP,n=20)。给药后第5天取血,肾组织病理HE染色,应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CP组肾脏指数升高,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P<0.05),肾病理损伤明显,肾组织GRP78和p-ERK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CP组相比,CP+GSP组肾脏指数降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下降(P<0.05),肾病理损伤减轻,GRP78和p-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GSP能明显降低CP所致的肾毒性,其机制与GSP下调CP导致的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肾毒性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