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20-2022年烧伤患者创面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秀存 孙恩华 +3 位作者 董艳艳 单慧翠 周红霞 栾晓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创面病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20-2022...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创面病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20-2022年共收治烧伤住院患者588例,共检出病原体7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5株(56.54%),革兰阳性菌306株(41.69%),真菌13株(1.77%)。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93.02%~97.37%),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由11.63%上升至21.92%;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表现为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5.00%~38.10%、10.00%~33.33%;肠杆菌目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随头孢类代数的增加而增高,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3年间该院烧伤患者创面检出主要病原体和耐药情况变化不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形势较为严峻,有必要开展相应地区的烧伤创面病原体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细菌分布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春阳 刘方 +3 位作者 郭淑兰 于秀娟 孙玉梅 孔庆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环境内真菌感染,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9年2月~2000年1月住院病人进行全年度调查。结果院内真菌感染率为0.412%,主要病原菌是念珠菌。冬季、老年、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者发病率较高;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环境内真菌感染,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9年2月~2000年1月住院病人进行全年度调查。结果院内真菌感染率为0.412%,主要病原菌是念珠菌。冬季、老年、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者发病率较高;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的大量应用及各种导管技术的开展是主要易感因素。对临床医生普及医学真菌学知识是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真菌感染 发生率 易感因素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伟 江玉泉 +4 位作者 吴承远 孙恩华 苗立峰 王磊 张文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9月至200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术后脑脊液培养证实葡萄球菌生长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9月至200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术后脑脊液培养证实葡萄球菌生长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共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72岁,平均39.5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7例,溶血葡萄球菌4例,腐生葡萄球菌1例。合并两种以上细菌感染9例,其中7例为革兰氏阴性菌。颅内肿瘤术后感染11例,脑外伤5例,颅内置管性手术(脑室体外引流和脑脊液分流,其中2例为脑肿瘤患者)11例,颅内其他手术5例,其发生率分别为0.24%、0.64%、1.90%、0.69%,置管性手术组与肿瘤组及其他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总体检出率为69.7%,未有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结论颅脑术后葡萄球菌脑膜炎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好发于颅内置管性手术。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但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术后 葡萄球菌 颅内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士芳 周炜 +4 位作者 孙恩华 王可富 陈晓梅 李琛 翟茜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发生特点 ,病原菌的种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9月间的2 3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 ,均有 3种或以上易患因素 ,其中主要为使... 目的 :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发生特点 ,病原菌的种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9月间的2 3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 ,均有 3种或以上易患因素 ,其中主要为使用广谱抗生素 (2 3例 /2 3例 )、应用抗生素≥ 4d时仍发热 (≥ 38.5℃ ,2 3例 /2 3例 )、中心静脉插管 (16例 /2 3例 )、全胃肠外营养(12例 /2 3例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12例 /2 3例 )、气管切开 (12例 /2 3例 )和机械通气 (10例 /2 3例 )等 ,少数患者 (5例 /2 3例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自入院至念珠菌血培养阳性时间为 (76 .2± 75 .6 )d ,非白念念珠菌是主要致病真菌 (18株 /2 3株 )。17例经抗真菌治疗者 3例死亡 ,而 6例未治疗者均死亡。结论 :真菌败血症多发生在具有多种易患因素者 ,特别是入住ICU者。念珠菌属是主要致病真菌 ,其中以非白念念珠菌为主。对高危患者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 ,消除易患因素 ,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败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磷酸酶-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亦君 竺明晨 +2 位作者 李涛 刘慧 秦成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2-633,共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 背景与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PRL-3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肝内胆管癌原发灶及相应癌旁组织和6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RL-3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其对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影响。并用PRL-3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处理肝内胆管癌HCCC-9810细胞力,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PRL-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 预后 侵袭转移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磷脂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英 李春阳 李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氟康唑 磷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洛昔芬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贺红 杨发林 +2 位作者 吴逸南 王欣 许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 :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雷洛昔芬 (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ERE -TK -Luc) ,然后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 -TK -Luc与内参照质粒PRL ... 目的 :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雷洛昔芬 (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ERE -TK -Luc) ,然后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 -TK -Luc与内参照质粒PRL -SV4 0一起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raloxife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 ,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进行比较。并同时采用raloxifene与雌二醇 (E2 )共同处理细胞 ,观察ralox ifene对E2 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raloxifene处理的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量低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 ,raloxifene浓度为 10 -7mol/L时更明显 (P <0 0 1) ;E2 可使转染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高于未给药组 (P <0 0 1) ,而raloxifene与E2 同时处理则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联合β-巯基乙醇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彩雨 贺红 +3 位作者 杨发林 潘建 宁建文 刘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27-1433,共7页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探讨β-巯基乙醇改善硝酸甘油耐药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硝酸甘油应用组和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ELISA法检...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探讨β-巯基乙醇改善硝酸甘油耐药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硝酸甘油应用组和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水平;EPCs培养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硝酸甘油及β-巯基乙醇进行干预,MTT法检测EPCs的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VEGF-A和ONOO^-的含量,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贴壁细胞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p-e NOS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硝酸甘油应用组外周血EPCs显著减少,血清中ONOO^-增多,VEGF-A减少。适量浓度硝酸甘油组EPCs的活力提高,上清液VEGF-A水平升高,ONOO^-减少,e NOS和Akt磷酸化水平提高;高浓度硝酸甘油组EPCs活力下降,细胞ROS产生过多,上清液中VEGF-A减少,e NOS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联用β-巯基乙醇后可降低高浓度硝酸甘油组上清液中ONOO^-的含量,提高p-Akt和p-e NOS水平,增强EPCs的活力。结论:硝酸甘油可以通过PI3K/Akt/e NOS信号通路影响冠心病患者EPCs的活力,联用β-巯基乙醇可通过改善内皮祖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并激活PI3K/Akt/e NOS信号通路来改善高浓度硝酸甘油引起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硝酸甘油 细胞活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PI3K/Akt/eNOS信号通路 β-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结直肠癌耐药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久莲(综述) 刘童 高善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8-444,共7页
非编码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通过靶向调控mRNA的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化疗耐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结直肠癌(CRC)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特定miRNA的异常表达与CRC化疗耐药密切相关。... 非编码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通过靶向调控mRNA的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化疗耐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结直肠癌(CRC)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特定miRNA的异常表达与CRC化疗耐药密切相关。部分miRNA可以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检查点,减少肿瘤细胞的死亡,增强CRC化疗耐药性。miRNA的异常表达还会影响干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以及减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引起CRC化疗耐药。此外,上皮间质转化、细胞代谢和自噬等机制也参与其中。基于此,以miRNA为靶点治疗CRC耐药的策略频频被提出。目前,从miRNA角度逆转CRC耐药的策略主要分为上调抑癌miRNA或功能性抑制促癌miRNA。根据临床需要,还可对miRNA进行化学修饰或利用病毒、偶联体和纳米颗粒等载体开发靶向递送系统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改善患者预后,但具体的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结直肠癌 耐药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艳丽 张丽华 +3 位作者 班开斌 黄友敏 杨晓静 张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8例早产儿分为重度感染组48例、轻度感染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3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度感染组早产儿的脐...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8例早产儿分为重度感染组48例、轻度感染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3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度感染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水平与轻度感染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动脉血抵抗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脐动脉血抵抗素和hs-CRP检测对诊断早产儿早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感染 抵抗素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促进糖酵解增强急性中耳炎的炎症应答和细菌清除 被引量:3
11
作者 艾容霜 范芳梅 +6 位作者 马毓蓉 董益麟 何纤 张欣欣 朱忆婷 李丁一 何於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0-48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S.pneumoniae,S.pn;Acute Otitis Media,S.pn AOM)中一氧化氮(NO)通过促进糖酵解影响细菌清除和炎症应答的作用。方法听泡穿刺接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19F建立AOM小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肺炎链球菌性急性中耳炎(S.pneumoniae,S.pn;Acute Otitis Media,S.pn AOM)中一氧化氮(NO)通过促进糖酵解影响细菌清除和炎症应答的作用。方法听泡穿刺接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19F建立AOM小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耳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1400W及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分别处理后,观察糖酵解代谢变化、免疫应答及对细菌清除的影响。结果S.pn AOM时,中耳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呈现糖酵解关键酶、葡萄糖转运体及乳酸分泌转运体等表达上调并伴有葡萄糖消耗增加和乳酸生成增多的免疫代谢特征(P<0.05),同时,iNOS表达显著上调,NO生成增加(P<0.05)。糖酵解促进炎症细胞渗出、细胞因子分泌和S.pn清除(P<0.05)。iNOS抑制剂处理后,NO生成显著减少,糖酵解受抑,炎症反应减轻,细菌清除受损(P<0.05)。结论S.pn AOM时,中耳腔中中性粒细胞糖酵解增强,释放NO促进糖酵解,进而增强中耳炎症应答和S.pn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中耳炎 糖酵解 NO 炎症应答 细菌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 MIR17HG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与裸鼠移植瘤生长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幻苏 刘元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1-749,共9页
目的:探究lnc RNA MIR17HG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分析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MIR17HG和TRIM25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17HG和... 目的:探究lnc RNA MIR17HG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分析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MIR17HG和TRIM25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17HG和TRIM25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正常宫颈上皮End1/E6E7细胞、人乳腺癌细胞HeLa、C33A、CasKi和SiHa,采用q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的MIR17HG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将MIR17HG过表达质粒或敲降质粒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17HG对HeLa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ENCORI预测并用q PCR和WB法验证MIR17HG对TRIM25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Targetscan和荧光报告系统验证miR-377与TRIM25之间的靶向关系。采用WB法检测MIR17HG对HeLa细胞中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MIR17HG过表达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的瘤生长。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7HG和TRIM25 m RNA均呈高表达(均P<0.05),宫颈癌细胞中MIR17HG表达水平高于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P<0.01或P<0.001)。MIR17HG和TRIM25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有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7HG过表达组HeLa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升高,而MIR17HG敲降组则相反(P<0.05或P<0.01)。MIR17HG可能通过抑制miR-377来上调TRIM25的表达。MIR17HG过表达组HeLa细胞中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7HG过表达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IR17HG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过表达MIR17HG能够促进HeL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加速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可能是通过抑制miR-377上调TRIM25激活AKT通路来发挥其促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MIR17HG TRIM25 AKT miR-377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17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 被引量:65
13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19 位作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赵瑞珍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陈益平 杨锦红 张婷 张泓 邓慧玲 曹三成 曹清 王星 林爱伟 王世富 赫建华 高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 904株,肺炎链球菌8 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 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 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在新生儿组及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和9.5%、42.9%和55.4%、39.5%和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检出率为35.8%和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和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在两组分别为54.8%和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0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0
14
作者 何磊燕 付盼 +22 位作者 吴霞 王传清 俞蕙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4-420,共7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0)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为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42786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5%和61.5%。前5位分离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6%)、肺炎链球菌(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和肺炎克雷伯菌(7.0%)。新生儿组前3位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3%)、大肠埃希菌(18.6%)和肺炎克雷伯菌(13.2%),非新生儿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11.7%)和肺炎链球菌(11.2%)。呼吸道标本的比例由2019年的53.9%降至2020年的45.2%。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9%、9.5%和33.5%,其中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4%vs 9.2%),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14.8%vs 37.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1.5%和75.9%。结论2020年MDROs在儿童患者中的总体检出率较2019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倩 周爱妍 +4 位作者 吴丹 李春苗 李玉荣 董芹 吕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共49例SSSS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以其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共49例SSSS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以其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结果。对患儿脓疱液或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将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42例SSSS患儿皮损初发于面部。观察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得到28株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71.43%(20/28)。结论:SSSS主要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的检测为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免疫调节及支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病原学依据对该疾病的精准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临床特点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7
16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24 位作者 俞蕙 吴霞 许红梅 景春梅 邓继岿 王红梅 华春珍 陈英虎 陈学军 张婷 张泓 陈益平 杨锦红 林爱伟 王世富 曹清 王星 邓慧玲 曹三成 郝建华 高巍 黄园园 项红霞 卓志强 黄美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2,共8页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在ISPED中总体检出率较往年降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所降低,应警惕新生儿群体中CR-PA的感染与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 儿童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