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elin-Apelin受体信号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兴隆 葛志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1-662,共2页
日本学者Tatemoto于2000年用反向药理学方法,首次从牛胃分泌物中分离提取到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命名为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通过G蛋白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一大类膜受体的总称。未明确内源性配基的GPCRs称为孤儿GPCRs(orph... 日本学者Tatemoto于2000年用反向药理学方法,首次从牛胃分泌物中分离提取到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命名为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通过G蛋白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一大类膜受体的总称。未明确内源性配基的GPCRs称为孤儿GPCRs(orphan GPCRs,oGPC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偶联 高血压 心力衰竭 糖尿病 2型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房和心室容积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雪 张梅 +4 位作者 张运 李晓楠 陈良 姚桂华 张鹏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容积及收缩功能。方法在24例正常人、16例扩张性心肌病和27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各房室全容积三维图像,分...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容积及收缩功能。方法在24例正常人、16例扩张性心肌病和27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各房室全容积三维图像,分别应用2、4、8平面方法测量各房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Simpson法和声学定量(AQ)技术测值比较。结果在扩张性心肌病和心肌梗死患者中,2DE、AQ技术和RT-3DE2平面法测量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ESV、EDV明显低于RT-3DE4平面法、8平面法测值(P<0.05);各种方法检测的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AQ技术和RT-3DE检测结果均显示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患者各房室ESV、EDV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EF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显示心腔立体结构,测量各心腔容积,评价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房 心室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室质量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梅 张立君 +4 位作者 张鹏飞 姚桂华 陈良 李晓楠 张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室质量、容积和功能改变。方法在38例正常人、36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NLVH)患者和31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中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室质量、容积和功能改变。方法在38例正常人、36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NLVH)患者和31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中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右心室容积、左房最大容积(Vmax)、最小容积(Vmin)及Vmin/Vmax。结果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16平面、8平面法、4平面法与2平面法、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左室EDV、ESV、EF各组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T-3DE16平面法测量的LVM、LVMI低于M型超声测值。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NLVH组、LVH组三维超声测量的左室EDV、ESV均显著增高,高血压LVH组左室EF减低;高血压LVH组、NLVH组右室EDV、ESV均较对照组增大,两组左房Vmax、Vmin增加,LVH组Vmax/Vmax增加。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能够定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右心室及左房容积和功能,测量左心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表达以及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雪林 卜培莉 +3 位作者 刘军妮 王希 吴新宁 赵立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的表达及其与心房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38例,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两组:持续性房颤组25例(AF组),其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窦性心律组13例(SR组)。在术中取其部分...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的表达及其与心房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38例,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两组:持续性房颤组25例(AF组),其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窦性心律组13例(SR组)。在术中取其部分右心耳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右心耳组织SIRT1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右心耳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金属硫蛋白(MT)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AF组患者SIRT1表达(45.8±4.03)%高于SR组(19.7±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MDA为(7.24±1.05)nmol/mg,SOD为(1034.25±84.32)U/mg,MT为(7.21±1.46)μg/g,窦性心律组MDA为(3.01±0.47)nmol/mg,SOD为(723.63±65.23)U/mg,MT为(4.31±1.23)μg/g,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组SIRT1表达与MDA、SOD、M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7、-0.521、-0.394(P<0.05)。结论: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表达增加,与氧化应激指标呈负相关,提示SIRT1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在房颤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房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兴隆 边培敏 +6 位作者 葛志明 耿静 吴婷婷 申玉文 陈文强 季晓平 张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81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治疗组41例和标准治疗组40例,负荷治疗组PCI术前12 h顿服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40 m...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81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治疗组41例和标准治疗组40例,负荷治疗组PCI术前12 h顿服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40 mg。2组术前、术后8和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随访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与PCI术前比较,2组PCI术后CK-MB、cTnI和hs CRP均明显升高(P<0.01),但负荷治疗组CK-MB、cTnI和hs-CRP升高水平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P<0.01)。负荷治疗组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显著降低(7.3%vs 32.5%,P=0.003;24.4%vs 47.5%,P=0.030)。负荷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低(2.4% vs 22.5%,P=0.01 6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2.4%vs20.0%,P=0.0307)。结论 NSTEACS患者PCI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能减少PCI术对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还可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而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固醇血症药 吡咯类 庚酸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手术期间 心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在不同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表达及与斑块成份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琴 张运 +5 位作者 张宪军 冯进波 刘春喜 姜虹 蒋桂花 王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9-2295,共7页
目的:研究PPARγ基因表达与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成份的相互关系。方法:以20和40周龄ApoE-/-小鼠(n=10/组)为研究对象,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C57BL/6 J小鼠设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PPARγ基因表达与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成份的相互关系。方法:以20和40周龄ApoE-/-小鼠(n=10/组)为研究对象,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C57BL/6 J小鼠设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Movat 5色套染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成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斑块内PPARγ、SM-actin、MOMA-2抗原表达。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分析PPARγ基因在主动脉斑块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及与脂质、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的相互关系。结果:20和40周龄C57BL/6 J小鼠主动脉壁有少量PPARγ表达,以20周龄组明显。ApoE-/-小鼠主动脉壁和斑块内PPARγ表达增多,以斑块内表达明显(P<0.05);与20周龄组比较,40周龄组表达最显著;且斑块脂质含量丰富;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含量减少,血管正性重塑明显;MOMA-2表达增加,SM-actin表达降低(P<0.05)。PPARγ在斑块内巨噬细胞、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和斑块内平滑肌细胞都有表达,但以脂质含量丰富处PPARγ表达最明显。结论:PPARγ在C57BL/6 J小鼠动脉壁表达随增龄而减少;在ApoE-/-小鼠主动脉壁和斑块内PPARγ表达随AS病变进程而增加。推测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PPARγ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一种代偿行为和自我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活化受体γ 动脉硬化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直接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兴隆 葛志明 +4 位作者 耿静 吴婷婷 申玉文 陈文强 季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直接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或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是介入性心脏病学面对的主要问题。资料显示,PCI手术过程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后,急、慢性炎性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
关键词 直接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围手术期 支架内血栓形成 介入性心脏病学 直接PCI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被引量:4
8
作者 毕成龙 张梅 +6 位作者 胡晓波 王琳 张伟 吴林娣 李继福 陈文强 张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