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elin-Apelin受体信号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兴隆 葛志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1-662,共2页
日本学者Tatemoto于2000年用反向药理学方法,首次从牛胃分泌物中分离提取到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命名为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通过G蛋白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一大类膜受体的总称。未明确内源性配基的GPCRs称为孤儿GPCRs(orph... 日本学者Tatemoto于2000年用反向药理学方法,首次从牛胃分泌物中分离提取到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命名为Apelin。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通过G蛋白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一大类膜受体的总称。未明确内源性配基的GPCRs称为孤儿GPCRs(orphan GPCRs,oGPC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偶联 高血压 心力衰竭 糖尿病 2型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耿静 宋敏 葛志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68-471,共4页
1972年,Ruber等人根据4个成年糖尿病(DM)患者在无明显的冠状动脉及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酗酒的情况下罹患充血性心衰(CHF)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的概念。糖尿病心肌病变是由糖尿病状态所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与血管及... 1972年,Ruber等人根据4个成年糖尿病(DM)患者在无明显的冠状动脉及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酗酒的情况下罹患充血性心衰(CHF)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的概念。糖尿病心肌病变是由糖尿病状态所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与血管及瓣膜病理改变无关,早期表现为无症状的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将发展为有症状的充血性心衰,心室顺应性下降,收缩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变 充血性心衰 先天性心脏病 舒张功能障碍 瓣膜病变 心室顺应性 冠状动脉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兴隆 边培敏 +6 位作者 葛志明 耿静 吴婷婷 申玉文 陈文强 季晓平 张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81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治疗组41例和标准治疗组40例,负荷治疗组PCI术前12 h顿服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40 m...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81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治疗组41例和标准治疗组40例,负荷治疗组PCI术前12 h顿服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40 mg。2组术前、术后8和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随访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与PCI术前比较,2组PCI术后CK-MB、cTnI和hs CRP均明显升高(P<0.01),但负荷治疗组CK-MB、cTnI和hs-CRP升高水平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P<0.01)。负荷治疗组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显著降低(7.3%vs 32.5%,P=0.003;24.4%vs 47.5%,P=0.030)。负荷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低(2.4% vs 22.5%,P=0.01 6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2.4%vs20.0%,P=0.0307)。结论 NSTEACS患者PCI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能减少PCI术对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还可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而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固醇血症药 吡咯类 庚酸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手术期间 心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直接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兴隆 葛志明 +4 位作者 耿静 吴婷婷 申玉文 陈文强 季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直接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或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是介入性心脏病学面对的主要问题。资料显示,PCI手术过程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后,急、慢性炎性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
关键词 直接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围手术期 支架内血栓形成 介入性心脏病学 直接PCI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