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一院多区”模式下公立医院财会监督的思考和建议
1
作者 韩霄月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年第8期225-227,共3页
财会监督在维护经济稳定、保障资金安全、防范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一院多区”管理模式已成为大多数公立医院的运营现状,多院区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医院财会监督难度,本文从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财会监督的意义、内涵、存在... 财会监督在维护经济稳定、保障资金安全、防范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一院多区”管理模式已成为大多数公立医院的运营现状,多院区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医院财会监督难度,本文从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财会监督的意义、内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院多区” 公立医院 财会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军 《兰台内外》 2023年第30期55-57,共3页
PDCA循环理论是成熟的管理学利用,对于探索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从该理论的特点和步骤出发,深入分析了PDCA循环理论视野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路径分析,以期为转型时期的医院档... PDCA循环理论是成熟的管理学利用,对于探索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从该理论的特点和步骤出发,深入分析了PDCA循环理论视野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路径分析,以期为转型时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理论 医院档案管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未愈合的陈旧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
3
作者 夏青 刘传文 +2 位作者 夏玉城 王会杨 郭金泉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未愈合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未经手术的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未愈合患者15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男9例,女6例,年龄71~82岁,11例发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未愈合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未经手术的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未愈合患者15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男9例,女6例,年龄71~82岁,11例发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其中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9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屈曲、外展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髋关节疼痛程度。采用Harris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出血量200~400 ml,术中输血0~400 ml,手术时间40~90 min。1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3 d血红蛋白72~97 g·L^(-1),术后输血量0~400 ml。所有患者无假体周围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但术后早期发生谵妄1例,于术后4~5 d谵妄消失,在末次随访时均无再翻修。髋关节VAS术前6~7分,末次随访2~4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2~13分,末次随访73~84分。结论:未经手术的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未愈合有其显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远端固定型股骨假体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固定牢固、手术相对安全和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陈旧性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4
作者 崔元耀 张琳 +2 位作者 张迪 房洁 Patel Sarah Elizabeth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汉化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并检验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原则翻译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由8名专家评价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内容效度。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330... 目的汉化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并检验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原则翻译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由8名专家评价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的内容效度。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330名护理本科生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共19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7,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5。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76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2.672,RMSEA=0.088,CFI=0.938,RMR=0.027,NFI=0.906,IFI=0.939。结论中文版护理学校归属感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评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归属感 学校归属感 临床实践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郭慧 崔函 +2 位作者 刘璐 叶红 尚圣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3期76-78,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肺部病变并实施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效能、临床分期检出情况、淋巴结穿刺部位与... 目的 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肺部病变并实施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效能、临床分期检出情况、淋巴结穿刺部位与阳性率,肺癌患者的超声支气管镜表现。结果 病理检查显示肺部病变患者中共确诊38例肺癌,良性肺部病变24例。EBUSTBNA共检出肺癌36例。EBUS-TBN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1%(35/38)、95.83%(23/24)、93.55%(58/62)、97.22%(35/36)、88.46%(23/26)。38例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Ⅱ期13例、Ⅲ期16例、Ⅳ期9例。EBUS-TBNA对肺癌Ⅱ、Ⅲ、Ⅳ期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87.50%、100.00%。38例肺癌患者共获得46份淋巴结样本, EBUS-TBNA检查过程中发现,4R、4L、7部位的淋巴结比较常见,阳性率均较高。38例确诊肺癌患者中,中央型肺癌患者超声支气管镜下均可见异常情况,但无外压情况出现;外周型肺癌患者无黏膜下侵犯情况发生。结论 EBUSTBNA对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鉴别肺癌类型以及判断临床分期,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超声 支气管镜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血浆D-D在LEDVT形成部位及分期的联合预测价值
6
作者 翟菲菲 田径 +2 位作者 田澍辉 吴梅 刘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部位的关系,分析其对LEDVT分期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LEDVT患者,根据不同形成部位分为股静脉血栓组(n=52)、腘静脉血栓组(n=60)、肌间静脉...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部位的关系,分析其对LEDVT分期的联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LEDVT患者,根据不同形成部位分为股静脉血栓组(n=52)、腘静脉血栓组(n=60)、肌间静脉血栓组(n=48);根据不同分期划分为急性期组(n=89)与亚急性期组(n=71)。比较不同部位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浆D-D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LEDVT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不同部位LEDVT患者二维超声评分、应变式弹性评分、杨氏模量均值(E_(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血栓组二维超声评分、应变式弹性评分、E_(mean)相对更低,血浆D-D水平相对更高,急性期差异更为显著。急性期组与亚急性期组二维超声评分、应变式弹性评分、E_(mean)、血浆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二维超声评分、高应变式弹性评分、高E_(mean)为急性期LEDVT的保护因素(P<0.05),血浆D-D水平增加为急性期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急性期LE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95%CI:0.957~0.995)。内部验证发现该模型有良好稳定性且有正向净收益率。结论不同部位LEDVT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浆D-D水平存在差异,急性期更为显著;基于二维超声评分、应变式弹性评分、E_(mean)、血浆D-D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急性期LEDVT有良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弹性成像 血浆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M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7
作者 宋润宝 李晓梅 +1 位作者 薛新新 李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0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FOXM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EC组织和87例癌旁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M1蛋白在EC组...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FOXM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EC组织和87例癌旁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M1蛋白在E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FIGO分级、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及Ki-67指数的FOXM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M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FOXM1在E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年龄、FIGO分级、LVSI、Ki-67指数相关,FOXM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其对EC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FOXM1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长期预后的研究
8
作者 薛春雷 张旋 王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目的分析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110例因局限性肾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3年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19)和存活组(n=91)... 目的分析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110例因局限性肾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3年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19)和存活组(n=91),比较影响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肉瘤样分化、透明细胞型、T1b至T3a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至Ⅵ级占比均升高(P<0.05),肿瘤最大径增大(P<0.05),肾周脂肪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和肾周脂肪密度升高(P<0.05),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延长(P<0.05),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和微量白蛋白尿(MAU)水平升高(P<0.05)。肉瘤样分化(OR=1.737,95%CI:1.074~2.807)、T分期为T1b至T3a(OR=1.627,95%CI:1.182~2.240)和Cr水平≥91.27µmol/L(OR=1.923,95%CI:1.064~3.476)为影响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3年内死亡率较高,肉瘤样分化、T分期为T1b至T3a、Cr水平≥91.27µmol/L与局限性肾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长期预后情况有关,临床可对于该类患者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肾癌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长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倩 彭文廷 +1 位作者 王蓉 解丙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37,48,共6页
目的 探讨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及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T表现为GGN 102例(11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病理类型分为浸润前驱腺体病变(AAH+A... 目的 探讨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及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T表现为GGN 102例(11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病理类型分为浸润前驱腺体病变(AAH+AIS)、MIA和IAC三组。比较结节的各定量资料及定性资料,并对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GN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病灶大小、形态、结节类型、支气管异常征、内部血管征,胸膜牵拉征等特征指标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及瘤-肺界面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0.405、0.205)。各CT定量指标(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强化差值、静脉期强化差值、动脉期强化指数、静脉期强化指数)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平扫CT值在AAH+AIS和MI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平扫CT值、增强各期CT值、增强差值及强化指数等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鉴别效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类型(OR=47.143, 95%CI 2.549~871.918, P=0.010)和内部血管征(OR=11.466, 95%CI 1.209~108.713, P=0.034)为GGN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表现特征联合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对GGN浸润性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结节类型及内部血管征是GGN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腺癌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CT特征及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侵袭性的价值
10
作者 张娜 王蓉 +3 位作者 刘振河 彭文廷 许万博 解丙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53-56,6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特征及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符合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肺泡腔内播散中的一种或多种... 目的探讨高分辨CT特征及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符合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肺泡腔内播散中的一种或多种病理征象定义为侵袭组(46例),反之为非侵袭组(49例);使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CT征象及AI定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结节类型、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体积、质量、实性占比、最小CT值、平均CT值、中位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等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CT值、平均CT值、体积实性占比、结节类型及胸膜牵拉征为侵袭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平均CT值诊断效能最高;侵袭组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胸膜牵拉征,平均CT值高于非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特征及AI定量参数可预测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为患者术后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病理学 侵袭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腺型胃癌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刘静 刘连培 +3 位作者 张蒙蒙 柴琳琳 李容 朱黎英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929-934,共6页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A-FG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4岁女性,因胃镜检查时发现胃体上部SMT样褪色调病变。该病...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A-FG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4岁女性,因胃镜检查时发现胃体上部SMT样褪色调病变。该病变表面黏膜光滑,可见扩张的树枝样血管改变;放大内镜技术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示:病变周边黏膜呈典型蜂窝状结果,病变呈茶褐色,表面微腺管可见融合,腺管开口大小不一,白区不规则,表面微血管不规则;超声胃镜示:可见胃体黏膜层病变,呈中等偏低回声,起源于黏膜层,与黏膜肌层分界不清,黏膜下层完整,大小约0.8 cm×0.5 cm。内镜下切除后病理:胃底腺型腺癌,镜下面积约:0.3 cm×0.3 cm,浸润至黏膜下层(漫润深度约220μm);脉管浸润(-),神经侵犯(-);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未见癌细胞;周围黏膜组织慢性炎。免疫组化:MUC6(+);MUC5AC(-);P53无义突变(-);Desmin(示黏膜肌不完整);Syn个别细胞(+);CgA个别细胞(+);CD31及D2-40(脉管内未见癌栓);Ki-67阳性率约10%。结论GA-FG是一种新的组织学类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预后良好,但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底腺型胃癌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隆起型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班护士的睡眠担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芬芬 王丽萍 +2 位作者 梁博娜 孙希玲 张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3,共5页
目的调查倒班护士的睡眠担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睡眠担忧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对368名倒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倒班护士睡眠担忧总分为40.0... 目的调查倒班护士的睡眠担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睡眠担忧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对368名倒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倒班护士睡眠担忧总分为40.00(33.00,44.75)分,担忧睡眠后果和不能控制睡眠2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4.00(21.00,28.00)分、16.00(12.00,17.75)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失眠、自我调节疲劳和反刍思维是倒班护士睡眠担忧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倒班护士的睡眠担忧程度较严重,可以通过改善其失眠症状、降低自我调节疲劳程度和反刍思维水平来减轻倒班护士的睡眠担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倒班 睡眠担忧 失眠 睡眠障碍 自我调节疲劳 反刍思维 失眠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项透明层增厚伴或不伴结构畸形胎儿CMA产前诊断及随访结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栗倩 田亚楠 +3 位作者 李强 于鹏 徐姗姗 王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72-78,共7页
目的分析颈项透明层(NT)增厚伴或不伴结构畸形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产前诊断结果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NT增厚且接受介入性诊断的106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NT厚度CMA产前诊断结果及结构畸... 目的分析颈项透明层(NT)增厚伴或不伴结构畸形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产前诊断结果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23年1月诊治的NT增厚且接受介入性诊断的106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NT厚度CMA产前诊断结果及结构畸形现状,并根据是否伴有结构畸形分为伴结构畸形和不伴结构畸形,统计CMA产前诊断结果,随访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06例NT增厚胎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1例(19.81%),检出结构畸形23例(21.70%)。不同NT厚度胎儿CMA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T厚度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增厚伴结构畸形胎儿CMA异常检出率(65.22%,15/23)高于不伴结构畸形胎儿(7.23%,6/83)(P<0.01)。共有98例(92.45%)孕妇完成妊娠结局随访。NT增厚伴结构畸形胎儿引产率(52.17%,12/23)、儿科住院率(100.00%,8/8)、死胎率(13.04%,3/23)、早产率(75.00%,6/8)高于不伴结构畸形胎儿[4.00%(3/75)、30.56%(22/72)、0、2.78%(2/72)],活产率(34.78%,8/23)低于不伴结构畸形胎儿(96.00%,72/75)(P<0.01)。结论NT增厚伴结构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建议同时行CMA检查,有利于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微小缺失、微小重复等异常现象,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处理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 先天畸形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染色体畸变 胎儿疾病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NFR/RIPK1通路探索紫草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吉胜 钱吉泽 +2 位作者 王金广 林斌 庞同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即A组;假手术+紫草素组,即B组;脊髓损伤+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 目的:初步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即A组;假手术+紫草素组,即B组;脊髓损伤+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即C组;脊髓损伤+紫草素组,即D组;每组24只。C、D组采用钳夹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所有大鼠硬膜下置管,A组不给药,B组和D组造模后30 min经导管注射紫草素100 mg·kg^(-1),C组注射等量DMSO,每日1次,至取材时间点。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 h和3 d每组取8只大鼠,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及造模后1、3、7、14、21d行斜板实验,再处死动物取脊髓组织。造模后1h每组大鼠腹腔注射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PI)1 mg·kg^(-1),术后24 h取材检测脊髓组织PI红染细胞数;24 h时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a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量,使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及调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1,RIPK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A组和B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正常,C、D组各时间点均低于A、B组,D组造模后12 h和3d的BBB评分高于同时间点C组(P<0.05)。造模后12 h,D组PI红染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神经元崩解减轻(P<0.05)。造模后24h,A组和B组脊髓组织HE和Nissl染色正常,D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和存活神经元数量均优于C组(P<0.05)。Bcl-2、RIPK1蛋白在A组、B组表达很低;RIPK1在C组表达明显增高,在D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D组表达高于C组(P<0.05)。结论:紫草素可减轻大鼠急性SCI后的病理变化,改善行为学评分,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TNFR/RIPK1信号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紫草素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敬敬 候慧娟 徐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458例AMI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根据冠脉病变部位分支和冠脉狭窄程度计算Gensini评分。根... 目的探讨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458例AMI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根据冠脉病变部位分支和冠脉狭窄程度计算Gensini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n=113)、中重度病变组(n=345)。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纤维蛋白原、谷氨酰转肽酶(GGT),计算FIB-4。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水平对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对AMI水平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病变组纤维蛋白原、GGT、ALT、AST、D-二聚体、FIB-4低于中重度病变组(P均<0.05)。FIB-4、纤维蛋白原、GGT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均<0.05)。FIB-4、纤维蛋白原、GGT联合评估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水平升高与AMI患者冠脉病变加重有关,三者联合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 纤维蛋白原 谷氨酰转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悦 朱翔宇 +2 位作者 王丹萍 王俊玲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1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B组、C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获...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检查(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1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B组、C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获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应用2D-STI获得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L)、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4CSL)。结果 与对照组、A组及B组相比,C组RVEDV、RVESV升高,RVEF及RVFWSL、RV4C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组相比,B组RVEDV、RVESV升高,RVEF及RVFW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RVESV升高,RVEF及RVFWSL、RV4CS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VEDV、RVESV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VEF、RVFWSL及RV4CSL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RT-3DE和2DSTI能够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的功能改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时三维 斑点追踪 右心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期发病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1例
17
作者 沈文文 薛茜 杨宁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1066-106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婴,36周,因“生后呻吟20 min”入院。系第3胎第2产,因“母重度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胎儿生长迟缓”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1500 g(<P3),身长45 cm(<P3),1分钟Ap⁃gar评分8分。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有1兄体健,无... 1病例资料患儿,女婴,36周,因“生后呻吟20 min”入院。系第3胎第2产,因“母重度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胎儿生长迟缓”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1500 g(<P3),身长45 cm(<P3),1分钟Ap⁃gar评分8分。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有1兄体健,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hirschhorn综合征 希腊武士头盔外貌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鼻喷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朝彬 祁继霞 梁晓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98-101,共4页
目的:评价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鼻喷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门诊接诊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枸地氯雷他... 目的:评价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鼻喷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门诊接诊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鼻喷激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天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与鼻喷激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枸地氯雷他定片 鼻喷激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皮环切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齐铁男 王林 +1 位作者 薛春雷 赵中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的包皮环切麻醉方式-四点法皮下浸润麻醉,探讨其与另外两种传统麻醉方式临床疗效间的区别,旨在为临床工作中最佳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包皮... 目的 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的包皮环切麻醉方式-四点法皮下浸润麻醉,探讨其与另外两种传统麻醉方式临床疗效间的区别,旨在为临床工作中最佳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包皮过长或包茎行包皮环切术患者150例,均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3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使用阴茎远端四点皮下浸润麻醉;B组使用阴茎根部皮下环形注射局部浸润麻醉;C组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比较3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疼痛评分、手术疼痛评分、术后注射处瘀血、术后注射处水肿及麻药不良反应。结果 A、B与C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疼痛评分及手术疼痛评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B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疼痛评分、手术疼痛评分、术后注射处瘀血及术后注射处水肿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在麻醉操作时间及手术疼痛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手术时间及麻醉疼痛评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与C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疼痛评分及手术疼痛评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A、B与C组在年龄、身高、体重、BMI、是否包茎、环切器型号及麻药不良反应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阴茎远端四点皮下浸润麻醉具有麻药用量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评分低等优点,值得在包皮环切术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 包皮环切术 麻醉方式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和超声特点的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心脏黏液瘤血管栓塞事件
20
作者 朱翔宇 叶红英 +1 位作者 韩悦 王建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和超声特点探究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患者并发血管栓塞(vascular embolism,V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CM患者VE事件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筛选2016年6月-2023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经病理... 目的基于临床和超声特点探究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患者并发血管栓塞(vascular embolism,V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CM患者VE事件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筛选2016年6月-2023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CM的患者120例,根据术前有无发生VE分为VE组和对照组,收集并对2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和拟合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肿瘤形态和结构是CM患者VE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结构疏松是CM患者并发V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临床和超声特点建立的二元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且具备较好的预测效能和拟合能力,可为心脏黏液瘤患者血管栓塞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黏液瘤 血管栓塞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