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左太阳 杨卫国 +4 位作者 张忠涛 咸利军 张秀亮 马群 王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方法、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膈顶部肝癌1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结果 16例膈顶部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方法、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膈顶部肝癌1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结果 16例膈顶部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16/16),100%(16/16),93.8%(15/16),87.5%(14/16),肿瘤局部控制率依次是100%(16/16),100%(16/16),87.5%(14/16),87.5%(14/16)。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膈顶部肝癌,疗效可靠,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学 介入性 氩氦冷冻消融 125 I 粒子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神兆玉 王吉明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45例,行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5例治疗后3月、6月、12月、24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45/45)、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45例,行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5例治疗后3月、6月、12月、24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100%(45/45)、86.7%(39/45);肿瘤局部控制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95.6%(43/45)、91.1%(41/45);生存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97.8%(44/45)、93.3%(42/45)。结论: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定位准确,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少血供 射频消融 放射学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军业 韩磊 +5 位作者 孙力军 谭桂艳 王慧礼 刘国锋 杨君东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65-1267,1288,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6例根据CT显示的病灶范围,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或Memorial Sloan-Ketterin列解图法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植入粒子数10~70颗,中位数25颗,匹配周边剂量为11...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6例根据CT显示的病灶范围,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或Memorial Sloan-Ketterin列解图法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植入粒子数10~70颗,中位数25颗,匹配周边剂量为110~160cGy。CT复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4~32月,中位随访时5个月,13例病人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3例患者随访期内仍存活。7例患者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6例局部进展(PD),临床有效率62%(10/16)。局部控制率6月、1年、2年为64.1%,29.4%、14.7%,中位局部控制时间6月;6月、1年、2年生存率为70.1%,47.1%,29.4%,中位生存时间12月。所有患者未见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复发性宫颈癌的补救或姑息治疗,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25I粒子植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吕东方 宋玉民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病变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57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划行骨水泥成形术,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区别陈旧性骨折、新鲜骨折和骨挫伤,对新鲜骨折和骨挫伤的6...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病变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57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划行骨水泥成形术,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区别陈旧性骨折、新鲜骨折和骨挫伤,对新鲜骨折和骨挫伤的61个椎体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CT扫描确诊64个椎体压缩骨折,MRI共检查出83个椎体病变,包括新鲜骨折42个、陈旧骨折22个、骨挫伤19个,对照术前CT和MRI检查结果,64个CT扫描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通过MRI检查均认为有治疗意义的椎体仅为42个,占治疗的68.85%(42/61),57例患者61个椎体手术均成功,疼痛完全缓解53例,显著缓解4例,无效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计划行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前,进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至关重要,应该作为术前的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 放射学 介入性 聚甲基丙烯酸类 脊柱疾病 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骨挫伤的应用(附19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乔志正 张金书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骨挫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19例老年人椎体骨挫伤患者,术前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确诊,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入路,骨水泥(PMMA)的粉液比例为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骨挫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19例老年人椎体骨挫伤患者,术前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确诊,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入路,骨水泥(PMMA)的粉液比例为1:1~1:4,用量为2~5ml。结果 19例老年人21个椎体骨挫伤患者手术均成功,疼痛完全缓解17例,显著缓解1例,轻度缓解1例,无效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骨挫伤的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治疗安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挫伤 放射学 介入性 聚甲基丙烯酸类 脊柱疾病 骨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时游离结肠脾曲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金书 裴磊 毕冬松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脾损伤是游离结肠脾曲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当脾曲有粘连时脾损伤的发生率更高。国外报道结肠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发生率为0.42%,损伤后导致脾切除的发生率为76%。
关键词 脾损伤 结肠脾曲游离 左半结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歧峰 左太阳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11例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术前应用放射粒子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计划125Ⅰ放射粒子的活度和用量,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11例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术前应用放射粒子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计划125Ⅰ放射粒子的活度和用量,粒子活度为0.6~0.8mCi,术后立即行CT扫描并进行质量验证,定期CT随访,判定分析疗效。结果11例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分别于术后2、4、6、12月复查CT,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RR)依次是:100%(11/11)、100%(11/11)、90.9%(10/11)、81.8%(9/11);3例在植入部位骨破坏区出现了明显的骨化,占27.3%(3/11),6月后行再次植入补充治疗1例,治疗后1月出现皮肤色素沉着6例,未发生皮肤溃疡。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疗效可靠、并发症轻,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125Ⅰ放射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鼻窦复发性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瘤(附15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杜峰 闫小燕 +1 位作者 李兆栋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瘤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5例肺转移瘤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5~80岁,15例患者病灶数为41个,平均直径为2.3cm,125I粒子活度2.59×107Bq(0.7mCi),PD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 目的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瘤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15例肺转移瘤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45~80岁,15例患者病灶数为41个,平均直径为2.3cm,125I粒子活度2.59×107Bq(0.7mCi),PD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布源,在CT导引下采取粒子间隔1.0cm,后退式平面植入。结果 3月复查15例41个病灶完全缓解(CR)25个,部分缓解(PR)13个,无变化(NC)2个,进展(PD)1个,有效率92.6%。主要并发症为沿穿刺通道少量出血、气胸或迟发性气胸。6个月随访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瘤疗效确切、并发症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后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庆友 慕守满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1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胆管内支架置入缓解黄疸后,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胆管癌病灶内。125I粒子活度2.59×107Bq(0.7mCi),PD11... 目的探讨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1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胆管内支架置入缓解黄疸后,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胆管癌病灶内。125I粒子活度2.59×107Bq(0.7mCi),PD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布源,在CT导引下采取粒子间隔0.5~1.0cm,后退式平面植入。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病人的客观疗效、胆管内支架通畅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3月,CR1例(5.9%),PR11例(64.7%),NC3例(17.6%),PD2例(11.8%)。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再梗阻;12个月存活的患者(10例)1例出现再梗阻。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3%和58.9%,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支架植入术后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确切,明显减少胆管内支架再梗阻的几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肝门部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胸壁转移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克海 马存梅 +1 位作者 胡效坤 孙以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胸壁转移瘤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原发病灶明确,或原发病灶不明但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壁转移瘤,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每部位植入放射粒子12~46粒,放...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胸壁转移瘤的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原发病灶明确,或原发病灶不明但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壁转移瘤,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每部位植入放射粒子12~46粒,放射粒子活度为26、30、33Mbp/颗,粒子间距为0.5~1.0cm,多点穿刺。结果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疼痛缓解程度,随访2月病灶CR24例、PR11例、NC2例、PD1例、RR 92.1%(35/38);随访6月病灶CR25例、PR12例、NC1例、PD0例、RR 97.4%(37/38);随访1年病灶CR26例、PR10例、NC0例、PD2例、RR94.7%(36/38)。疼痛缓解情况:随访2月症状减轻37例,无变化1例,加重0例。随访6月症状减轻37例,无变化1例,加重0例。随访1年症状减轻35例,无变化0例,加重3例。并发症:局部烧灼感7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12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胸壁转移瘤可获得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疼痛缓解率,并发症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治疗 胸壁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