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念珠菌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士芳 周炜 +4 位作者 孙恩华 王可富 陈晓梅 李琛 翟茜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发生特点 ,病原菌的种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9月间的2 3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 ,均有 3种或以上易患因素 ,其中主要为使... 目的 :探讨念珠菌败血症的发生特点 ,病原菌的种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9月间的2 3例念珠菌败血症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 ,均有 3种或以上易患因素 ,其中主要为使用广谱抗生素 (2 3例 /2 3例 )、应用抗生素≥ 4d时仍发热 (≥ 38.5℃ ,2 3例 /2 3例 )、中心静脉插管 (16例 /2 3例 )、全胃肠外营养(12例 /2 3例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12例 /2 3例 )、气管切开 (12例 /2 3例 )和机械通气 (10例 /2 3例 )等 ,少数患者 (5例 /2 3例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自入院至念珠菌血培养阳性时间为 (76 .2± 75 .6 )d ,非白念念珠菌是主要致病真菌 (18株 /2 3株 )。17例经抗真菌治疗者 3例死亡 ,而 6例未治疗者均死亡。结论 :真菌败血症多发生在具有多种易患因素者 ,特别是入住ICU者。念珠菌属是主要致病真菌 ,其中以非白念念珠菌为主。对高危患者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 ,消除易患因素 ,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败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