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脏病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莉 杨娇娇 任建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8-493,共6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筛选关键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方法 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GSE30528、 GSE30529数据集与Karolinska肾脏研究中心转录组测序(RNA-seq)...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小球与肾小管病变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筛选关键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方法 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GSE30528、 GSE30529数据集与Karolinska肾脏研究中心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集。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明确DKD肾小球与肾小管免疫基因表达有无差异。应用R软件limma包和DEseq2包分别对芯片数据及RNA-seq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提取其中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及转录因子,通过共表达分析获取免疫相关转录因子。应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转录因子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PPI)。最后通过肾基因表达分析工具Nephroseq数据库分析关键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织相比,DKD肾小球和肾小管组织免疫基因有明显的表达差异。通过差异分析及共表达分析方法,肾小球转录组共得到50个免疫基因及9个免疫相关转录因子;肾小管转录组共得到131个免疫基因及41个免疫相关转录因子。PPI网络中,肾小球关键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为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乳运铁蛋白(LTF)、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肾小管关键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为FBJ小鼠骨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蛋白B(FOSB)、核受体亚家族4A组成员1(NR4A1)、 IRF8与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1(STAT1),以上转录因子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DKD发病与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的可能基因,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的表达及功能有助于DKD的免疫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生物信息学 免疫 转录因子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影响因素的Meta整合
2
作者 王彩丽 刘德山 +4 位作者 范春梅 高伟 梁晓灿 闫畅 吴晓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为制定提高糖尿病患者DR筛查率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与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为制定提高糖尿病患者DR筛查率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与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出24个主要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合成患者自身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医疗环境因素3个整合结果。结论:发现糖尿病患者进行DR筛查有诸多阻碍和促进因素,因此,需要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DR筛查教育,同时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糖尿病患者DR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糖尿病人群DR预防意识,促进糖尿病患者视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改变及治疗后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辛颖 娄能俊 +4 位作者 邢海燕 牟亚茹 李青 廖琳 董建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改变及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后肾病好转时上述因子的变化。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Ⅲ、Ⅳ及Ⅴ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PGE1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改变及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后肾病好转时上述因子的变化。方法:将128例糖尿病肾病Ⅲ、Ⅳ及Ⅴ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PGE1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含量及TGF-β1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时VEGF及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病Ⅲ期及Ⅳ期患者中,PGE1组治疗后VEGF、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在Ⅴ期患者中,治疗后PGE1组VE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效果不如Ⅲ期及Ⅳ期组明显;而对照组治疗后VEGF、TGF-β1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时VEGF及TGF-β1水平升高,而糖尿病肾病好转时上述因子水平下降,提示其与VEGF、TGF-β1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相关,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前列腺素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晓博 牟忠卿 +4 位作者 陈丽 付艺凌 张岩 咸玉欣 侯新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6-809,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糖尿病模型鼠采用STZ诱导。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糖尿病治疗组。喂养至12周,测定各组血糖、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糖尿病模型鼠采用STZ诱导。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糖尿病治疗组。喂养至12周,测定各组血糖、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肌酐水平和24h尿蛋白含量。运用比色法测定肾脏皮质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肾脏组织中各抗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维持组中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抗氧化酶中,TSOD、Cu-Zn SOD、CAT活性明显低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GSH-Px活性则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Mn SOD活性在各组中无显著差异;而MDA水平则明显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中GSH-Px、Cu-Zn SOD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它组,而CAT mRNA的表达则低于其它组,Mn SOD的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维持组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而肌酐清除率则明显低于其它组。结论:高血糖可以影响大鼠肾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升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应激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131I治疗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变化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建军 付春莉 +1 位作者 李鹏飞 廖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后1年半内甲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改变的规律以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Grave病患者的TPOAb、TGAb的水平,根据其阴性、阳性分为...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后1年半内甲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改变的规律以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关系。方法:应用标记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Grave病患者的TPOAb、TGAb的水平,根据其阴性、阳性分为阳性组(TPOAb和TGAb均为阳性)和阴性组(TPOAb和TGAb均为阴性),并于131I治疗后3、6、12、18个月时测血清FT3、FT4、sTSH、TPOAb、TGAb,观察其变化规律及与早发甲减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TPOAb阳性率治疗后3个月下降,治疗6个月后阳性率较治疗前升高,12个月后阳性率略有下降,至治疗18月时,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TGAb治疗后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6个月时其阳性率最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18个月时下降更明显。131I治疗后18月时随访,甲低的发生率阳性组患者为19.23%(10/52例),甲亢未愈为7.69%(4/52例)。阴性组甲低发生率为8.97%(7/78),阳性组甲低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I治疗3月,6月,12月时暂时性甲低发生率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TGAb、TPOAb阳性组甲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早发甲减与TGAb和TPOAb呈显著相关,尤其是TPOAb。131I治疗后动态检测TPOAB和TGAB的变化规律对指导临床观察、判断治疗的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131I治疗 早发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玉秀 丁国宪 +11 位作者 李启富 陈丽 胡国亮 姬秋和 王守俊 郭妍 罗蓉 候为开 王甫能 张南雁 张雅萍 王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个中心219例未使用药物、诊断时间>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完成那格列奈组105例、瑞格列奈组114例;观察时间12周,有效性指标为空腹和标准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个中心219例未使用药物、诊断时间>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完成那格列奈组105例、瑞格列奈组114例;观察时间12周,有效性指标为空腹和标准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安全性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尿常规。结果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HbA1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那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格列奈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高脂饮食去卵巢肥胖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苗玉连 武传龙 +2 位作者 刘金波 江蓓 张晓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去卵巢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白藜芦醇对这些改变的影响。方法:50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普通饮食对... 目的:探讨去卵巢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白藜芦醇对这些改变的影响。方法:50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普通饮食对照(C)组、假手术高脂饮食(H)组、单纯去卵巢(O)组、去卵巢高脂饮食(O+H)组和白藜芦醇(40 mg.kg-1.d-1)+去卵巢高脂饮食(O+H+R)组。3月后抽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BDNF、ERα和ERβ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海马BD-NF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H组大鼠血清TC和LDL-C含量升高,海马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O组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TC含量升高,海马BDNF水平及ERα、ERβ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O+H组大鼠血清TC含量升高,HDL-C水平降低,海马BDNF水平降低,与C组、H组和O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海马ERα和ERβmRNA表达下降,与C组和H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O+H+R组大鼠血清E2水平升高,TC含量降低,海马ERα和ERβmRNA表达水平及BDNF含量均明显增加,与O+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去卵巢联合高脂饮食显著降低大鼠海马ERα和ERβmRNA表达及BDNF水平,而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后肥胖大鼠的血脂水平,上调海马ERα和ERβmR-NA表达,增加海马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高脂饮食 肥胖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肖芳 郑成云 +1 位作者 蒋卫东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1-783,787,共4页
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哨兵,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由骨髓分化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当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炎症发生时,在多种炎症和细胞因子的介导下,它们便会被迅速... 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哨兵,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由骨髓分化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当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炎症发生时,在多种炎症和细胞因子的介导下,它们便会被迅速招募并趋化至炎症部位,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脱颗粒和吞噬作用等杀灭并清除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NETS 细胞免疫系统 微生物病原体 分泌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 化脓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状况与131I治疗后转归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文杰 吕朝阳 +5 位作者 张尧 许桂平 何顺梅 薛孟娟 高键 于明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状况及^(131)I治疗后骨代谢指标的转归。方法收集315例Graves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代谢特点,并与30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60例,分析治疗前后骨代谢指... 目的分析住院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状况及^(131)I治疗后骨代谢指标的转归。方法收集315例Graves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代谢特点,并与30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访^(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60例,分析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OCN、P1NP、β-cTX、尿钙/肌酐)增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转化指标呈正性相关,与全髋BMD(Z值)呈负性相关,与腰椎、股骨颈BMD(Z值)则未见线性相关。^(131)I治疗后1年的Graves病患者骨转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MD部分上升。结论 Graves病患者骨转化增快,BMD下降,^(131)I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高骨转化速率得到遏制,BMD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骨代谢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眼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维岩 蒋玲 龚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浕(TNF 浕)基因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人Graves眼病 (GO)的关系。 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SSP)检测等位基因及基因型。 结果 :TNF 浕 +488、- 30 8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Grares病 (... 目的 :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浕(TNF 浕)基因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人Graves眼病 (GO)的关系。 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SSP)检测等位基因及基因型。 结果 :TNF 浕 +488、- 30 8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Grares病 (GD)组与健康对照组、有GO与无GO的GD亚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GO亚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TNF 浕 +488、- 30 8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GO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GRAVES病 GRAVES眼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晚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秀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95例糖尿病肾病Ⅳ期、Ⅴ期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9例, 对照组 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卡托普利和百令胶囊治疗,观察期间每月检测 1次尿蛋白...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95例糖尿病肾病Ⅳ期、Ⅴ期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9例, 对照组 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卡托普利和百令胶囊治疗,观察期间每月检测 1次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治疗前、后测糖化血红蛋白, 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结果 随访治疗半年, 治疗组尿蛋白量明显下降, 血肌酐降低 (P<0. 05 ),甘油三酯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晚期肾病疗效肯定, 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治疗 对照组 治疗组 肾病 糖尿病 晚期 治疗前 严格 结论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娟 陈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7-460,共4页
人破骨细胞相关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分子,属白细胞受体复合物编码的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破骨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单核源树突状细胞等髓系来源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相互作用,参与破骨细胞分化,在骨代谢中发挥... 人破骨细胞相关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分子,属白细胞受体复合物编码的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破骨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单核源树突状细胞等髓系来源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相互作用,参与破骨细胞分化,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多种因素调节。同时,破骨细胞相关受体与Fc受体γ链特异性结合,调节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相关受体 破骨细胞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α、IL-4、IL-6、TNFα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莹 蒋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88,共1页
目的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 ,其发病与遗传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 目的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 ,其发病与遗传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免疫介质。目前研究表明有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 1、IL 4、IL 6、肿瘤坏死因子(TNF)、γ干扰素 (IFN γ)通过改变免疫活性细胞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某些功能状态直接或间接参与AITD的发生发展。本课题以IL 1α、IL 4、IL 6、TNFα为侯选基因研究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AITD患者的多态性 ,找出与AITD发病有关联的基因。方法 选取内分泌专科门诊及住院无血缘关系的山东地区汉族GD及HT患者各 10 0例 ,其中GD组再根据性别、有无甲亢家族史、有无甲亢性眼病再分为三个亚组。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 10 0例 ,均无甲状腺疾病及家族史 ,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检测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 ①GD组与HT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 ,全部AITD患者IL 4 5 90位置启动子区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6 %vs 15 .5 % ,P <0 .0 5 )。②基因型分析表明 ,由于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Α IL-4 IL-6 TNFΑ 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误诊为肾结石与转移性骨肿瘤1例
14
作者 马文杰 张尧 +2 位作者 何顺梅 吕朝阳 于明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8-710,共3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包括腺瘤、增生、腺癌等),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合成与分泌过多,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包括腺瘤、增生、腺癌等),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合成与分泌过多,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结石等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转移性骨肿瘤 肾结石 误诊 甲状旁腺激素 钙磷代谢紊乱 骨骼病变 泌尿系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血清sICAM-1水平的变化
15
作者 陈福琴 戚朝霞 +1 位作者 邵倩 郝明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7-187,共1页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在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GO)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的水平差异及其与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系。 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GO炎性活动期与...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在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GO)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的水平差异及其与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系。 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GO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 (根据临床表现及 1992年AdHoC委员会推荐的评分标准划分 )患者各 2 0人 ,Graves病无眼病患者 2 0人及健康查体者 2 0人 ,分为四组 ,抽取空腹静脉全血 ,测血清sICAM 1、FT3、FT4、TG、TM ,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各组sICAM 1与FT3、FT4、TG、TM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GO炎性活动期、静止期及无眼病Graves病患者血清sICAM 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患者sICAM 1水平最高 ,与静止期GO患者及Graves病无眼病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②前三组各组内sICAM 1与FT3 、FT4成直线相关关系 ,与TG、TM成直线相关关系。③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患者sICAM 1与GO评分成正相关。结论 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静止期及Graves病无眼病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以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为最高 ,且与FT3、FT4、TG、TM成直线相关关系。因此血清sICAM 1水平可作为反映Graves眼病活动性评判的免疫指标 ,长期监测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炎性活动期 静止期 血清 sICAM-l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ACRS方法筛查CYP21基因P459H的突变位点
16
作者 王甲莉 蒋玲 +1 位作者 宋璐璐 王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21-羟化酶基因(CYP21)第10外显子P459H突变(CCC→CAC)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P459H是点突变还是基因多态。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CYP21基因3-10外显子,Pst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验证PCR产物为特异性扩增,在此基础上,应用PCR... 目的:研究21-羟化酶基因(CYP21)第10外显子P459H突变(CCC→CAC)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P459H是点突变还是基因多态。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CYP21基因3-10外显子,Pst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验证PCR产物为特异性扩增,在此基础上,应用PCR结合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方法(PCR-ACRS)扩增首次PCR产物,Fsp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查第10外显子P459H的发生率。结果:100例正常人CYP21基因第10外显子密码子459均为CCC,即均未出现P459H变异。结论:CYP21基因P459H为点突变,排除基因多态的可能;另外,PCR-ACRS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YP21 点突变 肾上腺增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50岁以上男性骨密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蒋芳 张晓黎 蒋玲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肌少症)(sarcopenia,SP)对50岁以上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 L)的影响。方法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50岁以上男性退休职工及健康查体人群177例,利用...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肌少症)(sarcopenia,SP)对50岁以上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 L)的影响。方法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50岁以上男性退休职工及健康查体人群177例,利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DXA)测定其腰椎正位及股骨颈BMD、全身体成分,筛选出肌少症患者和非肌少症者,分析两组人群在BMD、体成分、生活方式及生命质量方面的差异及其相关性,使用欧洲5维量表(EuroQol-5 dimensions,EQ-5D)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肌少症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男性肌少症检出率高达58.33%;肌少症组平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椎正位及股骨颈BMD、四肢脂肪质量(appendicular fat mass,AFM)均小于非肌少症组。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与年龄呈负相关(r=-0.276,P<0.01),与BMI、AFM、腰椎正位及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703、0.323、0.205、0.384,P<0.01)。以年龄、身高、体质量、BMI作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SMI与股骨颈BMD仍呈正相关(r=0.236,P<0.01);肌少症组EQ-5D指数平均水平均低于非肌少症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EQ-5D健康描述系统的5个维度中较明显的问题均为疼痛和不舒服项。结论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之间存在相关性,老年男性人群中常并存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男性肌少症患者及高危人群应警惕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骨密度 生命质量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春梅 刘昱昭 +4 位作者 石静 梁晓灿 高伟 吴廷兰 盛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情境、应用效果、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引入并开发虚拟现实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患者教育 健康教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肾小管病变关键基因的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莉 杨娇娇 +1 位作者 林鹏 任建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糖尿病肾病(DKD)肾小管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相关信号通路,结合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在DKD肾小管病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方法:选取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中芯片数据集G...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糖尿病肾病(DKD)肾小管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相关信号通路,结合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在DKD肾小管病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方法:选取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中芯片数据集GSE30529与Karolinska肾脏研究中心RNA-seq数据集,采用R4.03软件的“limma”和“DESeq2”包分析两个数据集共有的DEGs,设定筛选阈值为差异倍数≥2,P<0.05。应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建立PPI网络,Cytoscape和CTD筛选DKD核心基因。结果:共得到277个DEGs,DEGs的GO分析主要表现于细胞外基质组织,涉及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激活、免疫效应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吞噬小体、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参与DKD肾小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通过PPI网络及CTD数据库联合分析筛选出CXCL1、CXCL8、CCL5、FN1及EGF共5个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对两个不同来源数据集进行联合分析,有利于了解DKD肾小管病变发生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肾小管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因编辑婴儿”对人的尊严的挑战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亚飞 马小敏 +1 位作者 孙洪岩 王云岭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人们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反对大多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隐患。但安全性问题本质上属于技术问题。人的尊严才是“基因编辑婴儿”所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从人的尊严出发,认为“基因编辑婴儿”的尊严遭到贬损,具体来说,基因被编辑... 人们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反对大多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隐患。但安全性问题本质上属于技术问题。人的尊严才是“基因编辑婴儿”所涉及的重要伦理问题。从人的尊严出发,认为“基因编辑婴儿”的尊严遭到贬损,具体来说,基因被编辑个体存在被工具化状况,其“人性尊严”被贬损;基因被编辑个体的生命被操控,其“生命尊严”被贬损;基因被编辑个体对自我及外界评价的感知无法预测,其“人格尊严”被贬损。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应当在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及相关生命伦理的前提下才可应用,以严防“基因编辑婴儿”之类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基因编辑 人性尊严 生命尊严 人格尊严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