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分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桂香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受、认识、评价以及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历史过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指从俄国"十月革命"到1927年"八七"会议这一...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受、认识、评价以及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历史过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应该是指从俄国"十月革命"到1927年"八七"会议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它的形成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初步接受期、从"五四运动"到党的"二大"的形成确立期、从党的"二大"到"八七会议"的转变发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桂香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5,共8页
《青年与农村》是李大钊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过程中受俄国早期民粹派“到民间去”运动启发而于1919年2月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提出了《青年与农村》“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发展史... 《青年与农村》是李大钊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过程中受俄国早期民粹派“到民间去”运动启发而于1919年2月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提出了《青年与农村》“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发展史上,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①等相关看法。国内学者也认为,李大钊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带有明显的“民粹主义的色彩”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李大钊 农村 青年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重读 美国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十七年史学”研究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广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21,共13页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1949--1966)的中国史学(以下简称“十七年史学”)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新旧政权更迭和社会变迁,十七年史学受到学术外部力量严重支配,承载了许多非学术的功能,给后人...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1949--1966)的中国史学(以下简称“十七年史学”)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新旧政权更迭和社会变迁,十七年史学受到学术外部力量严重支配,承载了许多非学术的功能,给后人评价这一史学形态带来巨大困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史学界对十七年史学的研究梯次展开,并逐渐形成革命史学和启蒙(又称“新启蒙”)史学两种主要史学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发展 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 评估 20世纪 中国史学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优势思考与本土化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翟金秀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远远不足,广阔的社会资源有待调动,而加拿大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与西方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远远不足,广阔的社会资源有待调动,而加拿大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经济发达之后出现的老龄问题不同,中国刚刚进入小康社会就迎来了比发达国家更为突出的先老待富等老龄问题。通过对这个紧迫问题的反思,可以看到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学习借鉴加拿大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中国必须由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来提高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社会工作 本土化反思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