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在胸段食管癌诊断与淋巴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姚树展 刘松涛 +4 位作者 韩广秀 宁国庆 李广义 李昕 李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CT)在胸段食管癌诊断与淋巴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PET/CT显像的34例患者资料。患者在显像后2~3周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对颈、胸、上腹部三野淋巴结清扫,所有...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CT)在胸段食管癌诊断与淋巴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PET/CT显像的34例患者资料。患者在显像后2~3周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对颈、胸、上腹部三野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送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证实34例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胸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16例,下段食管癌14例。结果:34例患者食管肿瘤长度为1~8.3cm(4.5±1.6cm)。PET/CT均显示FDG代谢增高,SUV最高值范围4.3~23.2(10.84±5.32),平均SUV值3~16.7(8.92±4.09)。作为对照,分析36例PET/CT健康查体人员,发现有2例食管平滑肌瘤显示假阳性。PET/CT诊断食管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100%、94.4%、94.4%和100%。34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PET/CT显示转移淋巴结高FDG代谢,SUV最高值为2.7~13.9(7.28±2.75),SUV平均值为2.3~10.7(5.63±2.49);其中有6例患者转移到腹腔内,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5例为下段食管癌,1例为中段食管癌。4例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为中上段食管癌转移。手术清除淋巴结163枚,其中病理示转移淋巴结52枚,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有7枚小淋巴结未能显示,排除了3枚直径大于1cm的可疑转移淋巴结,有13个良性淋巴结显示假阳性,对淋巴结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7%、86.2%、88.2%、77.6%和85.2%。结论:PET/CT对食管癌原发灶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对淋巴结分期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 X线计算机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朱仁娟 王莉 +3 位作者 刘理慧 黄葵红 黄倩 刘松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例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75岁之间。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相...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例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75岁之间。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相对照。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行手术切除,共切除病灶138处;3例共6处病灶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食管癌术前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8%。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性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胆碱PET/CT显像在PSA升高的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昕 王晴文 +3 位作者 宁国庆 姚树展 李军 刘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PSA升高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鉴别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PSA升高的前列腺病变患者40例,静脉注射0.2mli/kg11C-胆碱5min后行仰卧位盆腔PET/CT显像,必要时加做全身显像。测量病变组织与对照组织...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PSA升高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鉴别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PSA升高的前列腺病变患者40例,静脉注射0.2mli/kg11C-胆碱5min后行仰卧位盆腔PET/CT显像,必要时加做全身显像。测量病变组织与对照组织的最高SUV(SUVmax),并计算其比值(P/M),通过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结果:病理证实前列腺增生及炎症共17例,前列腺癌23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P/M值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以P/M>2.14为标准,11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性为88.24%,阳性预测值为90.91%。PET/CT同时发现了6例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结论:对于PSA升高的前列腺病变,11C-胆碱PET/CT显像不仅是一种鉴别良恶性的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可以有助于准确术前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肿瘤 正电子体层摄影术 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树展 侯中煜 周存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905-907,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原发于骨髓的恶性肿瘤,表现为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性改变。病理学及影像学上以多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本文综述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X线、CT、MRI的影像学特点及PET/CT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