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AKS评分系统对关节腔冲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石耀 姜晓涵 +3 位作者 王珺楠 陈阳 史荣超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评估关节腔冲洗(joint lavage,JL)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病人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膝关节MOAKS评分系统及临床特征分析JL治疗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目的:评估关节腔冲洗(joint lavage,JL)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病人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膝关节MOAKS评分系统及临床特征分析JL治疗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接受JL治疗的82例KOA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人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疼痛分量表、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MOAKS评分系统对膝关节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影响JL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82例病人。JL治疗后出院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52例(62.2%)病人在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下降程度≥50%。治疗后6个月WOMAC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22,95%CI:1.003-1.042,P=0.024)、软骨下骨病变评分(OR=1.221,95%CI:1.028-1.450,P=0.023)和关节软骨缺损评分(OR=1.272,95%CI:1.021-1.585,P=0.032)是影响JL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JL对KOA病人的膝关节疼痛治疗有效,长病程、严重软骨下骨病变和关节软骨缺损是JL治疗后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冲洗 骨关节炎 膝关节疼痛 磁共振成像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序利 许永广 +1 位作者 宋文阁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比较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效较加巴喷丁快,二者长期疗效相当;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加巴喷丁高。结论: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但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选择性抑制剂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罗剑刚 李慧 杨聪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广泛用于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限制其使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选择性抑制药既有一定的消炎镇痛作用,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广... 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广泛用于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限制其使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选择性抑制药既有一定的消炎镇痛作用,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围手术期疼痛。然而,一些研究证实COX-2选择抑制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应该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和分析药物的风险。本文将对COX分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COX-2选择性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在慢性非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涛 傅志俭 宋文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2,80,共4页
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至今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阿片类药物既往主要用于急性疼痛、癌痛和姑息治疗。近年来,其在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治疗备受关注。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关键。在使用阿片药物前,应该对患者... 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至今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阿片类药物既往主要用于急性疼痛、癌痛和姑息治疗。近年来,其在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治疗备受关注。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关键。在使用阿片药物前,应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评估,并且掌握好临床适应症。通常在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并且要对其治疗过程和疗效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估。治疗结果应更注重病人的功能恢复,将"病人重返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作为判定疼痛治疗有效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慢性非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志华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903,共5页
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作为疼痛治疗的一项前沿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中被广泛证实,成功应用于临床多种慢性疼痛的治疗。但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科学性和临床疗效也受到部分临床医生的质疑。本... 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作为疼痛治疗的一项前沿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中被广泛证实,成功应用于临床多种慢性疼痛的治疗。但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科学性和临床疗效也受到部分临床医生的质疑。本文对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最新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慢性疼痛 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IL-33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剑刚 左玲 +6 位作者 许维澄 林小雯 李芸 赵菲 苗贵申 孙涛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脊髓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于CCI前1天、CCI后第1、4、7、14、21天...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脊髓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于CCI前1天、CCI后第1、4、7、14、21天各时间点测定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后立即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5只,取L4~6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IL-3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术侧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明显降低,脊髓IL-33水平表达增加,明显高于对侧和假手术组术侧;IL-33蛋白水平于CCI后第1天开始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P〈0.01),于CCI后第21天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结论:CCI致大鼠脊髓IL-33活化,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 白介素-3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体C/EBPβ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段柯杨 张钰 +2 位作者 王敬萱 王雪莹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9-266,共8页
目的:探讨海马体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β,C/EBPβ)在小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 目的:探讨海马体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β,C/EBPβ)在小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PDPN)、注射阴性对照腺相关病毒组(PDPN+IE-Control)、注射抑制C/EBPβ的腺相关病毒组(PDPN+IE-CEBP/β),每组8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小鼠PDPN模型,并通过血糖升高及机械性痛觉过敏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PDPN模型小鼠海马体注射携带C/EBPβshRNA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特异性抑制C/EBPβ表达。检测机械性异常疼痛变化,使用免疫印迹检测海马体中C/EBPβ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胱天蛋白酶激活的细胞焦亡蛋白D(gasdermin-D,GSDMD)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蛋白表达水平。利用RT-qPCR检测海马体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RNA水平,以评估炎症反应。结果:注射AAV-shRNA后,海马体中C/EBPβ表达显著降低,机械性异常疼痛明显缓解,NLRP3、NF-κB、Caspase-1、GSDMD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L-6、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减少,神经炎症减轻。结论:C/EBPβ在PDPN模型海马体中高表达,通过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及神经炎症,参与PDPN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海马体 C/EBPΒ 炎症信号通路 腺相关病毒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5,共1页
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原则已成为疼痛临床医生的共识,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而如何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则一直是疼痛医师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药物治疗 慢性疼痛 综合治疗原则 临床医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孙景瑞 王雨萱 +4 位作者 卞晓恩 赵金峰 张译丹 陈阳 王珺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0-527,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gasserian ganglion pulsed radiofrequency,GG-PRF)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oster associated neuralgia,ZA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危险因素,旨在为该治疗筛选治疗人群、预测远期疗效... 目的:回顾性分析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gasserian ganglion pulsed radiofrequency,GG-PRF)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oster associated neuralgia,ZA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危险因素,旨在为该治疗筛选治疗人群、预测远期疗效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确诊为头面部ZAN并接受GG-PRF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简单睡眠指数记录病人治疗前、出院时、术后3、6个月、1年的疼痛程度及睡眠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OR=2.207,95%CI:0.946-5.145,P=0.012)是影响GG-PRF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G-PRF治疗是治疗头面部ZAN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病程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 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微创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10
作者 宋文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70-372,共3页
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疗效确切、迅速,受到了医患双方的青睐。近十余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发生了一些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影响了微创技术的开展和疼痛科的发展。去年我曾调查了22个省市的33家医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过程中... 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疗效确切、迅速,受到了医患双方的青睐。近十余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发生了一些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影响了微创技术的开展和疼痛科的发展。去年我曾调查了22个省市的33家医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有一例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后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消融 慢性疼痛性疾病 解微 颈椎间盘 预防措施 间盘炎 进针角度 严格无菌技术 病变间隙 颈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薛松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72,共8页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扩大神经炎症反应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以神经炎症为切入点,对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扩大神经炎症反应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以神经炎症为切入点,对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1
12
作者 赵学军 左玲 +1 位作者 傅志俭 宋文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入路选择、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入路选择、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MacNab标准评估疗效,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NRS由术前8.65±1.21降至术后3个月的2.01±0.53(P=0.00)和术后6个月的1.86±0.25(P=0.00)。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4.0%和87.5%。术中发生渗血1例、术后足下垂1例,均经积极对症处理获满意效果。结论:在严格适应证、选择最佳入路和精细操作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某些常用微创技术难以奏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3
作者 伍建平 赵序利 +2 位作者 谢珺田 宋文阁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n=50),B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胶原酶溶盘治疗(n=...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n=50),B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胶原酶溶盘治疗(n=50)。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VAS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结果: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四天VAS、治疗1、6、12个月的疗效、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胶原蛋白酶溶盘治疗相似,但接受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点射频热凝 胶原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珺楠 傅志俭 +3 位作者 赵序利 谢珺田 贾明睿 左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硬膜外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和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09年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下肢疼痛患者行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的临床资料。完...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硬膜外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和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09年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下肢疼痛患者行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的临床资料。完整随访44例,进行治疗后1天、1月和6月疗效随访调查,并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后1天、1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n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6个月VAS及ODI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VAS和ODI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显著升高。结论: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对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短期(治疗后1天和1月)临床疗效,中长期(治疗后6月)疗效欠佳,建议与其他微创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注射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6
15
作者 董平 傅志俭 +2 位作者 谢珺田 宋文阁 赵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C型臂定位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并对其中、远期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臂X光机定位下,对半月神经节进行选择性射频毁损治疗,温度分别设定为70℃、80℃、86℃,时间均... 目的:探讨C型臂定位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并对其中、远期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臂X光机定位下,对半月神经节进行选择性射频毁损治疗,温度分别设定为70℃、80℃、86℃,时间均为60s。术后行近期疗效评定、观察不良反应,并对中、远期疗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82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术后近期所有患者疼痛缓解,并发角膜炎1例(发生率1.22%)。术后成功电话随访40例,9例复发(复发率22.5%)。结论:C型臂定位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中、远期复发病例可再次治疗获得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治疗 三叉神经痛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退素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的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志华 左玲 +4 位作者 苗贵申 王珺楠 杨聪娴 傅志俭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研究消退素D1(Resolvin D1,Rv 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炎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大鼠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v D1... 目的:研究消退素D1(Resolvin D1,Rv 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炎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大鼠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v D1组(100 ng)。术后连续3天模型组和Rv D1组分别鞘内注射10μl磷酸盐缓冲液、Rv D1。于术前1天及术后连续7天检测各组大鼠术侧50%缩足阈值(50%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术后第7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术侧L5 DRG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DRG中p-ERK及NF-κB/p65的阳性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50%PWT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1);p-ERK、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2~7天,Rv D1组与模型组相比,50%PWT显著升高(P〈0.05);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ERK及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Rv D1促进背根神经节炎症的消退,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表达及ERK和NF-κB/p65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素D1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病理性疼痛 ERK NF-ΚB/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定位下阻滞疗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痛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序利 傅志俭 +1 位作者 王珺楠 魏广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骶髂关节痛 阻滞治疗 产后 阻滞疗法 骶髂关节腔内注射 C臂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序利 张京 +5 位作者 罗剑刚 魏广福 王珺楠 赵学军 宋文阁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治疗脱出而非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椎间盘脱出但没有游离的,与症状、体征相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将穿刺针穿刺到突出物内(靶点)行激光汽化减压术,分别... 目的:研究经皮靶点激光间盘汽化治疗脱出而非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椎间盘脱出但没有游离的,与症状、体征相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将穿刺针穿刺到突出物内(靶点)行激光汽化减压术,分别于术后第1、3、6及12个月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第1、3、6、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0.0%,88.0%,92.0%和92.0%,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神经损伤。结论:靶点激光间盘汽化减压术可以减轻椎间盘脱出但没有游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该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点 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导致大鼠背根神经节内质网应激反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序利 罗剑刚 +6 位作者 张丽 李慧 丛木林 林小雯 宋文阁 郑宏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慢性缩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引起大鼠背根神经节内质网应激反应。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手术组(CCI组)(n=28)。手术前、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测定动物机...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慢性缩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引起大鼠背根神经节内质网应激反应。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手术组(CCI组)(n=28)。手术前、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测定动物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背根神经节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标志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在术后明显下降,背根神经节GRP78蛋白表达在第1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模型可以激活大鼠背根神经节GRP78蛋白表达和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慢性缩窄性损伤 GRP78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莉 陈晓夏 +3 位作者 刘慧 杨邦祥 肖红 赵序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1例(55%),发病年龄>60岁者16例(80%),病程>3月的患者17例(85%),左侧16例(80%),20例(100%... 目的:观察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1例(55%),发病年龄>60岁者16例(80%),病程>3月的患者17例(85%),左侧16例(80%),20例(100%)患者均存在耳心痛。治疗前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平均值为6.9±2.2,治疗后降低为3.2±1.3。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联合加巴喷丁)的有效率为45%,药物联合舌咽神经阻滞治疗的有效率为85%,治疗总有效率为90%,1例患者治疗期间完全无效。治疗后3月、6月、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72.2%、33.3%、16.7%。结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老年人好发,左侧多见,药物联合舌咽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率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痛 临床特点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