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lin蛋白在生殖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田烨 赵涵 陈子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Cullin蛋白是Cullin-Ring E3类泛素连接酶(CRLs家族)的组成部分,可通过参与多种蛋白的泛素化修饰来调节蛋白活性,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生殖系统中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总结了Culling家族各成员在配子发生与成熟、胚胎... Cullin蛋白是Cullin-Ring E3类泛素连接酶(CRLs家族)的组成部分,可通过参与多种蛋白的泛素化修饰来调节蛋白活性,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生殖系统中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总结了Culling家族各成员在配子发生与成熟、胚胎发育、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妇科肿瘤等生殖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LIN 生殖系统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金娥 杨晓菊 +2 位作者 张云 江秀丽 陈子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蜕膜组织14种KIR基因的表达;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多态性。结果:14种KIR基因均以不同频率表达;KIR2DS1基因的频率在URSA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0.27%vs41.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两组基因HLA-C1、HLA-C2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URSA组与对照组HLA-C1基因频率分别为66.67%、81.0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57;URSA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33.33%,对照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19.0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蜕膜NK细胞活化性KIR基因频率升高,与绒毛滋养细胞的HLA-C2基因结合,传递活化性信号活化NK细胞,可能是引起URSA发病的免疫遗传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C 基因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泽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3-426,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不仅导致女性不孕,还具有较高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严重的远期并发症风险。PCOS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且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因此关于...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不仅导致女性不孕,还具有较高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严重的远期并发症风险。PCOS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且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因此关于此病的诊断标准至今仍未达到完全统一,目前国际较为公认的PCOS治疗共识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总体治疗原则是早期干预,并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者主要解决其生育问题,对于无生育要求者重点放在远期并发症的防治。青春期PCO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有效防治PCOS带来的一系列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 生活方式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慢性炎症因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泽 石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9-341,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低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以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证明PCOS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尽管PCOS发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低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以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证明PCOS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尽管PCOS发生全身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但近期研究数据表明,在PCOS、炎症反应和导致慢性轻度感染的媒介之间,很可能存在某种联系。PCOS患者循环中的一些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发生变化,反映出可能存在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慢性炎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安风仙 王晓 +5 位作者 刘雯 高彦丽 马金龙 徐兴欣 陈世明 杨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性表达情况。结果 P-ERK1/2和MMP-9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28.9%和24.4%及77.6%和65.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3,P=0.003;χ2=40.968,P=0.005)。宫颈鳞癌患者中,P-ERK1/2和MMP-9在临床Ⅱ~Ⅲ期组、G3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肿瘤直径>4 cm组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临床Ⅰ期组(P=0.015,P=0.002)、G1~G2组(P=0.013,P=0.017)、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7,P=0.021)和肿瘤直径≤4cm组(P=0.008,P=0.004)。P-ERK1/2与MMP-9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χ2=8.955,P=0.006)。结论 P-ERK1/2和MMP-9的阳性率随宫颈病理改变的程度加深而增加。P-ERK1/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其淋巴结转移,二者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宫颈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