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焦慧 张丽娟 +4 位作者 王刚 班永光 栾钦花 徐卓东 滕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20例行CT检查,27例行超声检查,7例行X线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中,位于食管3例...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20例行CT检查,27例行超声检查,7例行X线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中,位于食管3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4例,回盲部5例,空回肠交界处2例。术后分型为肠外型21例,肠内型4例,胸内型3例,影像学表现为多囊型3例,单囊型25例。与病理对照,CT及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5%(13/20)和70%(19/27)。结论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一定特异性,综合应用各种影像检查对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复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拖出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朝升 陈新国 +3 位作者 古立暖 刘桂海 刘润玑 郭宗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拖出(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TREP)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后的排便功能。方法:我院行TREP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HD89例,来院复查42例。填写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拖出(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TREP)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后的排便功能。方法:我院行TREP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HD89例,来院复查42例。填写调查问卷,对来院复查患儿术后控便能力、发育状况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进行评价。18例无消化道疾病的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大便控制优30例,良5例,差7例。2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6例存在经常性污粪,4例曾出现肠炎,2例患儿经常性腹泻。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仅1例存在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术后"差"组肛门静息压(35.8±10.1)mmHg,与对照组肛门静息压(61.4±19.0)mmH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REP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HD,术后多数患儿排便控制功能良好,应重视近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肛肠测压检查可作为HD术后排便功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排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的排便功能状况及其康复指导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丽丽 范秀珍 +1 位作者 王莉莉 王淑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68-1469,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及其康复指导。方法选取2007年5月某院随访的51例HD根治术后患儿,评价其排便功能状况。结果 51例患儿中排便功能异常者23例,占45.1%;其中经常性污便5例(9.8%)、...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及其康复指导。方法选取2007年5月某院随访的51例HD根治术后患儿,评价其排便功能状况。结果 51例患儿中排便功能异常者23例,占45.1%;其中经常性污便5例(9.8%)、大便失禁5例(9.8%)、偶尔污便6例(11.8%)、经常性腹泻4例(7.8%)、持续性便秘3例(5.9%)、出现过小肠结肠炎4例(7.8%)。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恢复不良,应加强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排便功能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