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的肝移植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军 公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9期796-799,共4页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肝癌虽然可以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但是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并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参照比较多的有Milan标准、匹兹堡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国内有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杭州标准、复旦...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肝癌虽然可以作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但是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并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参照比较多的有Milan标准、匹兹堡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国内有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杭州标准、复旦标准。活体肝移植的开展拓宽了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范围,为更多的肝癌患者提供了肝移植治疗的可能。由于肝移植受者的增加和供肝紧缺的日益加重,肝移植受者术前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补救性肝移植及等待期间的各种过渡治疗受到重视,这些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术前等待期,减少术后肝癌复发,提高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乃芬 王建芦 +5 位作者 周明花 刘意 杨凤辉 周旭 安伟 刘军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27-29,共3页
对24例肝癌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重点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继发性胃出血1例,中度黄疸3例,腹水4例,切口裂开1例,胃瘫2例,脾热4例,轻... 对24例肝癌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重点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继发性胃出血1例,中度黄疸3例,腹水4例,切口裂开1例,胃瘫2例,脾热4例,轻度肝昏迷1例,胸腔积液5例,积极治疗护理后均控制。术后平均住院12d,随访0.5~2.5年,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腔大出血,1年生存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肝癌切除术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Wip1磷酸酶对肝再生及肝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鹏 李光兵 +3 位作者 贺竞毅 马立业 张家尧 刘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Wip1抑制剂GSK2830371对肝部分切除小鼠肝再生的影响及GSK2830371对肝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小鼠2/3肝切除模型,腹腔注射GSK2830371,免疫组化Brd U染色和肝脏称重检测肝再生水平,酶学比色法检测肝脏中乳酸含量以及HK、PF... 目的:探讨Wip1抑制剂GSK2830371对肝部分切除小鼠肝再生的影响及GSK2830371对肝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小鼠2/3肝切除模型,腹腔注射GSK2830371,免疫组化Brd U染色和肝脏称重检测肝再生水平,酶学比色法检测肝脏中乳酸含量以及HK、PFK、PK和LDH的活性。GSK2830371作用于LO2肝细胞,酶学比色法检测葡萄糖和乳酸水平及关键酶活性,酶化学发光法检测ATP水平,CCK-8检测线粒体活性,Western bot和QRT-PCR检测相关机制。结果:经GSK2830371治疗,小鼠肝再生明显加快,PFK、HK和LDH的活性以及肝脏乳酸量均增高。经GSK2830371刺激,LO2消耗的葡萄糖和产生的乳酸明显增多,PFK、HK和LDH的活性增强,mTOR蛋白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增高,HIF1α、PDK1、GLUT1和MCT4的mRNA表达上调。结论:GSK2830371抑制Wip1后能促进肝再生并提高肝细胞的有氧糖酵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p1抑制剂 肝再生 有氧糖酵解 MTOR GSK28303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24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李光兵 +1 位作者 许世峰 刘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379-381,共3页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收集2012年6月—2013年4月24例行LH的患者,与同期行开腹肝切除(OH)的患者进行配对分组,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纳入同一组的患者需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所患疾病相同,病变范围大小相近,术前肝功能Child...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收集2012年6月—2013年4月24例行LH的患者,与同期行开腹肝切除(OH)的患者进行配对分组,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纳入同一组的患者需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所患疾病相同,病变范围大小相近,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相同,麻醉学ASA分级相同,均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病变。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中输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输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3 d腹腔引流量、术后3 d体温变化、术后止痛药应用情况。LH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OH组(P<0.01),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H组(P<0.01)。术中输血率、术中输血量、术后输血率、术后输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3 d腹腔引流量、术后3 d体温变化情况、术后止痛药应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条件下,LH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腹腔镜检查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公伟 梁飞 +4 位作者 刘军 李春友 杨凤辉 郑顺贞 李光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HER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HER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HER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HER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可显著抑制HER2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显示siRNA沉默HER2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能有效抑制HER2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siRNA沉默HER2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RNA干扰 HER2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Wip1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殿堂 李光兵 +2 位作者 李哲 张允成 刘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Wip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能沉默Wip1基因的siRNA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HepG2细胞,并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Wip1基因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HepG2细... 目的 :研究Wip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能沉默Wip1基因的siRNA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HepG2细胞,并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Wip1基因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HepG2细胞增殖,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将沉默Wip1基因的质粒导入肝癌HepG2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p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第4天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转染后第5天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设计的siRNA能有效降低Wi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降低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Wip1基因 SIRNA 细胞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1D mRNA表达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莉 刘军 李光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 :探讨PPM1D m RNA表达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提取86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总RNA,q PCR法检测PPM1D 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癌旁肝组织中PPM1D m RNA表达量,将肝癌患者分组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对... 目的 :探讨PPM1D m RNA表达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提取86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总RNA,q PCR法检测PPM1D 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水平。根据癌旁肝组织中PPM1D m RNA表达量,将肝癌患者分组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PM1D m 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证实上述结果。以癌旁肝组织PPM1D m RNA表达量为阈值,高表达组56例,低表达组30例。两组患者的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以及肿瘤复发、家族史等临床病理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性别、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HBV感染及酒精摄入史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低表达组为32个月。结论:PPM1D m RNA表达水平可能与肝癌恶性程度相关,可能成为肝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PM1D M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治分析
8
作者 穆春凯 卢俊 +2 位作者 刘军 杨凤辉 周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来源于左右肝管以上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其发病率较肝细胞性肝癌低,但恶性程度较高。ICC在临床上无特异性体征,且甲胎蛋白(alpha feloprotein,AF...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来源于左右肝管以上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其发病率较肝细胞性肝癌低,但恶性程度较高。ICC在临床上无特异性体征,且甲胎蛋白(alpha feloprotein,AFP)多为阴性,因此发现时多数病情已达进展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ICC较少伴有乙型肝炎肝硬化,一旦伴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则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