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风险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晓军 丛晓 +5 位作者 申晓倩 徐良栋 王艺丹 胡和生 闫素华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1年内再入院风险。方法:入选2007—1至2008—12期间我院慢性HFrEF患者313例,随访6~7年,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的终点。31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超...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1年内再入院风险。方法:入选2007—1至2008—12期间我院慢性HFrEF患者313例,随访6~7年,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的终点。31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参数包括LVEF、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6项指标,并依据6项指标分组,对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和心包积液对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时间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二尖瓣反流[风险比(HR)=1.437,95%可信区间(CI):1.190~1.737,P=0.000),三尖瓣反流(HR=1.288,95%CI:1.056—1.572,P=0.013),心包积液(HR=1.560,95%CI:1.050~2.318,P=0.028)。采用多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HR=1.404,95%CI:1.159~1.701,P=0.001)对心力衰竭患者预测价值最大,其次为心包积液(HR=1.410,95%CI:1.030~1.928,P=0.032)。结论: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均为1年内再入院的特异指标,Cox分析显示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为预测1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COX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VR QRS电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广 明蕾 +2 位作者 侯悦丽 程文娟 李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7-95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 VR QRS电压(ΣQRSa VR)的影响因素,以及利用ΣQRSa VR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 VR QRS电压(ΣQRSa VR)的影响因素,以及利用ΣQRSa VR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6例,对患者行心电图描记,采用Stegel法测量QRS波振幅,计算ΣQRSa VR和肢体6导联QRS振幅总和(Σ6Lblds);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和肌酐(Cr)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ΣQRSa VR为(0.7±0.2)m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与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均有相关性(r=0.760、-0.250、-0.05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因素(P〈0.05),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2+0.12×Σ6Lblds-0.007×体质量-0.006×LVEDD。结论Σ6Lblds、体质量以及LVEDD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ΣQRSa VR的主要因素,动态观察ΣQRSa VR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变化,预示病情转归,还可作为反映心室重构的临床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电描记术 a 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干对犬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蔚 侯应龙 +4 位作者 Benjamin J Scherlag 周菁 林佳雄 宋建国 Sunny P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植入高频刺激电极,以不同电压强度刺激左右迷走交感神经干,测量心率、AH间期、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变化。结果:刺激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均可使窦性心率降低、AH间期延长、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减慢,且至0.6 V时均达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刺激电流强度的增加,窦性心率进一步下降、AH间期总体呈延长趋势、心室率总体呈减慢趋势;在同一刺激电流强度下,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强度(1.5 V)时,右侧迷走交感神经干刺激减慢窦性心率的程度显著大于左侧(P<0.01),但刺激左右两侧迷走交感神经干所引起AH间期延长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数目及心室率减慢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功能的调节属于双侧支配,其中窦房结的变时功能以右侧调节为优势,房室结的变传导功能则受双侧的均衡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窦性心率 房室传导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慧 薛明华 +4 位作者 王星 高梅 王奖荣 王磌 侯应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研究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B)患者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特发性PVB患者(期前收缩组)及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指标以反...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研究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B)患者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特发性PVB患者(期前收缩组)及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指标以反映PVB对心脏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期前收缩组正常窦性搏动时各取样点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指标的比较:在所有位点,期前收缩组正常窦性搏动时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正常窦性搏动比较,在所有位点PVB时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时间速度积分、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比值均显著下降(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VB后第一个窦性搏动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时间速度积分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在各位点均较正常窦性搏动时显著增加(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在各位点的不同心动周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B及其代偿间期可显著影响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心肌运动速度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再入院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5
作者 翟春晓 王晓军 +7 位作者 余永明 王艺丹 徐良栋 丛晓 申晓倩 李虹 梁英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使用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超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LVSD)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1年再入院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并整理我院2007-01至2016-01期间连续9年慢性LVSD患者412例,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使用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超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LVSD)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1年再入院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并整理我院2007-01至2016-01期间连续9年慢性LVSD患者412例,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终点。412例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包括2007-01至2014-12用于建立超声积分系统280例,2015-01至2016-01用于超声积分系统的验证132例。依据采集的7项指标并分组:(1)左心室内径:0组(n=290)和1组(n=122);(2)二尖瓣反流:0组(n=203)、1组(n=138)和2组(n=71);(3)三尖瓣反流:0组(n=302)、1组(n=90)和2组(n=20);(4)LVEF:0组(n=272)和1组(n=140);(5)肺动脉收缩压:0组(n=282)和1组(n=130);(6)心包积液:0组(n=347)和1组(n=65);(7)胸腔积液:0组(n=261)、1组(n=86)和2组(n=65)。使用COX回归分析对超声参数进行筛查,并通过风险因子(HR)计算超声积分系统权重值,利用超声积分系统对LVSD患者1年内再入院进行分析,并与传统超声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最后通过验证数据集对超声积分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超声积分系统分值如下:左心室内径>60 mm=1分,三尖瓣反流1组=1分,三尖瓣反流2组=3分,二尖瓣反流1组=2分,二尖瓣反流2组=4分,胸腔积液1组=2分,胸腔积液2组=3分,心包积液=1分。超声积分系统COX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组间LVSD患者1年内再入院率的HR分别为1.552、3.347、4.5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积分系统的预测能力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价(建模数据:70.0%,95%CI:0.640~0.761;验证数据:70.4%,95%CI:0.616~0.792),最佳积分阈值为4分。结论:超声积分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LVSD患者1年再入院风险,并优于传统单项超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障碍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ropin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秀玲 张磊 梁江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Adropin是一种分泌性蛋白,2008年由Kumar等首次在下丘脑性肥胖小鼠肝脏中发现。它由能量平衡相关基因(Enho)编码,是新的维持能量动态平衡的调节多肽。目前研究表明,adropin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 Adropin是一种分泌性蛋白,2008年由Kumar等首次在下丘脑性肥胖小鼠肝脏中发现。它由能量平衡相关基因(Enho)编码,是新的维持能量动态平衡的调节多肽。目前研究表明,adropin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本文就adropin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opin 能量代谢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炎症表型转化的小鼠RAW264.7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楠 闫素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30-35,共6页
目的采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炎症表型转化的小鼠RAW264.7细胞,探讨其能否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损伤。方法采用高糖DMEM... 目的采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炎症表型转化的小鼠RAW264.7细胞,探讨其能否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损伤。方法采用高糖DMEM培养基孵育RAW264.7细胞24 h,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其向M1型极化,以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其向M2型极化,然后加入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最后将所有细胞分为对照组(仅用二甲基亚砜处理)、 M1组(LPS +IFN-γ刺激RAW264.7细胞)、M2组(IL-4/IL-13干预RAW264.7细胞)、M1 + A组(以阿伐他汀干预M1组细胞)和M2 + A组(以阿托伐他汀干预M2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极化的表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T1、NGF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M1组和M2组细胞SIRT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M1 + A组和M2 + A组细胞SIRT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上升(均P < 0.05)。M1组和M2组细胞NGF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且M1组细胞NGF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M2组(P < 0.05);M1 + A组和M2 + A组细胞NGF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均P < 0.05),且M1 + A组下降幅度更大(P < 0.05)。M1组和M2组细胞的IL-1β和TNF-α分泌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 < 0.05),M1 + A组和M2 + A组细胞的IL-1β和TNF-α分泌量均减少,但仅M1 + A组细胞的IL-1β和TNF-α分泌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炎症表型转化小鼠的RAW264.7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阿托伐他汀上调SIRT1和NGF的表达,减少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RAW264.7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