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雯 张继惠 王建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和血压、血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和血压、血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分为2组:baPWV增高组46例和baPWV正常组42例,ABI低值组38例和ABI正常组50例。结果与baPWV正常组比较,baPWV增高组收缩压[(154.78±18.56)mm Hg vs(146.29±17.64)mm Hg,1mm Hg=0.133kPa]、TG[(1.99±0.42)mmol/L vs(1.77±0.34)mmol/L]、LDL-C[(3.07±0.52)mmol/L vs(2.51±0.44)mmol/L]、空腹血糖[(6.58±2.39)mmol/L vs(5.38±2.25)m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BI低值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TG、LDL-C、空腹血糖明显高于ABI正常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程、收缩压、LDL-C、空腹血糖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标baPWV、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病程、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与baPWV、ABI密切相关,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胆固醇 LDL 高血糖症 高胆固醇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大鼠心肌肥厚及TOLL受体4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范芳芳 田秀青 +3 位作者 徐雪 张磊 宫玉玲 梁江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FK506给药组(F组),每组10只。制造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F组术前3天到术后4周给予FK506(0.5 mg.kg-1.d-1)肌肉注射,...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FK506给药组(F组),每组10只。制造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F组术前3天到术后4周给予FK506(0.5 mg.kg-1.d-1)肌肉注射,其他组给予等剂量溶剂。行心脏超声学检查,并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免疫荧光、ELISA等方法检测ANP、钙调神经素(calci-neurin,CaN)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系统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 M组与S组相比,心脏体积及心肌细胞变大(P<0.01),伴有ANP、CaN mRNA水平明显升高和TLR4系统相关信号蛋白表达升高(均有P<0.05)。FK506抑制心脏体积及心肌细胞变大(P<0.05),下调ANP、CaN及TLR4系统相关信号蛋白表达水平(均有P<0.05)。结论 CaN信号系统在心肌肥厚中发挥重要作用;FK506可能通过CaN及TLR4信号系统抑制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FK506 TOLL样受体4 腹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钙调神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大小动脉血管重构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万明慧 宋伟国 梁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64-1573,共10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小动脉血管重构的差异。方法:以20周龄雄性SHR为实验组,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为对照组。每周测量体重和血压,43周龄大鼠麻醉取血,留取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组织。HE染色观察比较大、小动脉形...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小动脉血管重构的差异。方法:以20周龄雄性SHR为实验组,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为对照组。每周测量体重和血压,43周龄大鼠麻醉取血,留取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组织。HE染色观察比较大、小动脉形态学变化,天狼星红-维多利亚蓝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动脉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评估血管壁细胞凋亡与增殖情况。结果:小动脉血管内径(ID)和血管腔横截面积(LCSA)减小,壁厚内径比(WT/ID)和壁腔横截面积比(WCSA/LCSA)增大,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部分迁移,胶原增多,以III型胶原增多为主,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增加;主动脉ID、LCSA、WT/ID和WCSA/LCSA均增大,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肥大增生明显,胶原增多,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增加。结论:高血压大鼠大、小动脉血管重构差异明显,小动脉以基质增多,特别是外膜III型胶原蛋白增多为主,血管壁细胞凋亡增加;大动脉以血管壁细胞增生,特别是VSMCs增生、肥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肠系膜小动脉 血管重构 胶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叶英 李云峰 亓秀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分析142份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留取两便标本漏检率较高的原因有:患者对进行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分析142份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留取两便标本漏检率较高的原因有:患者对进行实验室检查两便认识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检验内容、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未向患者解释清楚,导致患者对标本留取不够重视或存在疑问;护理人员对标本留取情况未进行交接班。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包括入院时做好患者胃肠道系统的评估;建立两便标本登记本及科学的留送标本流程;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理解两便标本送检的重要性;化验标本由物业专职人员统一送检;护理文书质控护士对化验结果单进行质控。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两便标本漏检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两便标本漏检率降低到3.7%,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老年患者两便标本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检率 标本留取 品管圈活动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