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
作者 向辉 孟祥旭 杨承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给出了基于虚拟现实以及相关技术实现的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背景,然后就该系统中数字化内容与技术方法进行说明,随后介绍了系统软件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设计要点,其中重点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 给出了基于虚拟现实以及相关技术实现的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背景,然后就该系统中数字化内容与技术方法进行说明,随后介绍了系统软件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设计要点,其中重点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文物展示与虚拟场景漫游子系统。最后对数字博物馆尤其是考古类数字博物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数字博物馆 场景 多通道交互 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承磊 张宗霞 +1 位作者 潘荣江 孟祥旭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03-2006,2029,共5页
考古中常在同一遗址挖出大量文物碎片,将其分类并拼成一个个文物费时费力。探讨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系统架构,并对常见的旋转体文物碎片修复涉及的旋转轴和轮廓线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讨论,主要是基于文物碎片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二次曲面... 考古中常在同一遗址挖出大量文物碎片,将其分类并拼成一个个文物费时费力。探讨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系统架构,并对常见的旋转体文物碎片修复涉及的旋转轴和轮廓线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讨论,主要是基于文物碎片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方法计算法向量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直线几何方法计算整个物体的旋转轴,使计算的旋转轴更精确;采用SDM方法快速、精确地计算文物碎片的轮廓线。可用于实现文物碎片的管理、分类、检索,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支持,为考古人员节省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碎片 分类 旋转轴 轮廓线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3
作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4-1094,共1页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2014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将于2014年10月16至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有关征文要求通知如下: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山东大学 征文要求 济南市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情况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郝兴伟 徐延宝 王宪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6,共6页
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港澳地区部分高校非计算机类院系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说明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必要性,并对计算机... 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港澳地区部分高校非计算机类院系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说明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必要性,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课程定位、内容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公共基础课 信息社会 通识教育 调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Ni原子团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延祎 王丽 边秀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8,74,共5页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态Ni中团簇数量较少 ,由一定数量的 15 5 1、144 1及 16 6 1键对所形成的缺陷二十面体构成 ;在快速冷却条件下 ,团簇的数量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 ,且出现由 12个 15 5 1键型所形成的完整二十面体团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快速冷却 二十面体团簇网络 非晶结构 计算机模拟 镍原子 液态金属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虚拟仿真设计与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蔡晓军 栾峻峰 +4 位作者 申兆岩 赵梦莹 于东晓 李永明 贾智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3,共5页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了解其基本设计原则对理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组成和指令执行流程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背景,设计构建高度现实的虚拟仿真实验教...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了解其基本设计原则对理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组成和指令执行流程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背景,设计构建高度现实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将抽象、复杂、周期长的实验过程更逼真、立体地呈现出来,用以展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各部件的微观原型,让计算机指令可设计、可呈现、可理解,让学生以“沉浸”方式深入理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计算机的结构组织和运行方式,填补面向计算机系统的原理性实验教学空白,对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指令 虚拟仿真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液态金属分子运动的计算机动画仿真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志方 张茹 +1 位作者 李玉忱 徐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92-1196,1199,共6页
介绍了一个在急冷条件下液态金属的非晶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计算机动画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液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动态演示。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把由实验并经计算得到的每一个位于中心单胞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在计算机屏幕... 介绍了一个在急冷条件下液态金属的非晶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计算机动画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液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动态演示。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把由实验并经计算得到的每一个位于中心单胞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并以不同的视角来对它们进行观察,也可以对感兴趣的某个或某些分子进行跟踪,以获得对这些分子特性的详细了解。文中详细讨论了如何用Visual C++和OpenGL 开发该系统和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分子运动 计算机动画 仿真系统 液态金属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感官经验的计算机模糊处理模型
8
作者 郝兴伟 孟祥旭 汪嘉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03-506,共4页
本文针对工业生产中的有些原料配比问题必须依赖人工经验求解的事实,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数学计算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求解模型.首先修改传统的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对原料用量进行模糊处理,进行线性和非线性规划计算得... 本文针对工业生产中的有些原料配比问题必须依赖人工经验求解的事实,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数学计算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求解模型.首先修改传统的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对原料用量进行模糊处理,进行线性和非线性规划计算得到一组初步结果,最后对初步结果利用专家系统求得调整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经验 模糊处理 计算机 白酒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信号计算机分析与处理的研究
9
作者 郝兴伟 周卫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44-246,共3页
文中简要介绍了生物医学领域中生理信号的特点和生理信号采集方法,对传统的采集方法的不足作了说明,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机处理为核心的结构方案。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生理信号 汉字处理 图形显示与打印 数据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计算机外文期刊的发展前景
10
作者 刘宁 《现代情报》 2002年第12期109-110,112,共3页
该文作者以自己的工作实践 ,分析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外文期刊的特殊性及现存问题 ,进一步试析高校计算机外文期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计算机外文期刊 特殊性 发展前景 期刊工作 缩微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志挖掘的计算机取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国光明 洪晓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9-303,共5页
本文主要讨论基于日志的计算机取证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给出了基于计算机日志的取证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计算机日志分析取证系统日志处理、挖掘与分析子系统结构,并着重讨论了日志数据的预处理、挖掘与分析模块的主要功能与设计思想... 本文主要讨论基于日志的计算机取证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给出了基于计算机日志的取证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计算机日志分析取证系统日志处理、挖掘与分析子系统结构,并着重讨论了日志数据的预处理、挖掘与分析模块的主要功能与设计思想,并对挖掘模式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 计算机取证 日志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君妍 贤晓丽 +1 位作者 王文杰 姜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进行自动诊断。在对DSA图像目标区域进行自动分割后,对病灶部位进行形状分析,提取形状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分类器进行判断,得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结果。系统的识别正确率可... 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进行自动诊断。在对DSA图像目标区域进行自动分割后,对病灶部位进行形状分析,提取形状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分类器进行判断,得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结果。系统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4%以上。该方法有助于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DSA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卡的计算机高速通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晶杰 胡平平 《计算机技术》 CSCD 1997年第9期193-198,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需网络软件,仅利用网卡和IPX协议进行计算机高速通信的方法,较详细地讨论了IPX协议的使用和通信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关键函数的C语言。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 网卡 IPX协议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局域网的远程管理和电话虚拟网
14
作者 蒋清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9年第S1期66-67,共2页
本文介绍计算机局域网(NetWare) 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电话虚拟网的特点,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无偿地充分利用现存的通信资源,达到远程管理的目的,该方法还可扩展到虚拟网内用户的其它计算机通信中。
关键词 远程管理 电话虚拟网 控制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蒋瀚 徐秋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47-2257,共11页
在安全多方计算协议中,2个或多个持有秘密输入的参与方想要利用他们的输入来计算某个联合函数,并达到隐私性、正确性及输入无关性等安全要求.安全多方计算既是安全协议的一般性基础研究,也在许多应用领域(比如电子投票、网上合同签署、... 在安全多方计算协议中,2个或多个持有秘密输入的参与方想要利用他们的输入来计算某个联合函数,并达到隐私性、正确性及输入无关性等安全要求.安全多方计算既是安全协议的一般性基础研究,也在许多应用领域(比如电子投票、网上合同签署、隐私信息检索等)有明确应用背景,其研究为密码学多个领域提供了核心工具.近年来,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研究,特别是在实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协议实用化成为安全多方计算一个新的关注点.介绍了实用化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并重点介绍安全多方计算实用化的3个支撑性重要技术,包括混乱电路优化、剪切-选择技术及不经意传输扩展技术,这些技术在不同的方面显著提高了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多方计算 混乱电路优化 剪切-选择 不经意传输扩展 半诚实敌手 恶意敌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伟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整理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构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产业数字化与绿... 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整理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构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耦合协调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双碳”目标下,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耦合协调,将有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绿色低碳高速发展。同时,提出了对长三角地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助推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产业数字化 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技术的抗运动干扰心电信号感知方法
17
作者 曹烨彤 李凡 +2 位作者 刘晓晨 谢睆冉 陈慧杰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3-4165,共13页
连续监测心电信号对于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心电信号监测方法存在依赖昂贵设备、依赖用户执行特殊操作、应用场景受限等弊端,无法满足广泛人群在日常生活状态下长期连续监测心电的迫切需求.为了克服上述... 连续监测心电信号对于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心电信号监测方法存在依赖昂贵设备、依赖用户执行特殊操作、应用场景受限等弊端,无法满足广泛人群在日常生活状态下长期连续监测心电的迫切需求.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技术的抗运动干扰心电信号感知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成本低廉的腕戴式智能设备集成的陀螺仪,连续感知身体振动中隐含的心脏活动信息并生成细粒度心电信号.为了有效应对身体运动干扰难以消除的固有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技术的创新方法 .该方法能够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成功提取因心跳引发的微弱心冲击振动信号,有效克服运动干扰问题.此外,针对心冲击振动信号在心动周期中波形动态性强且缺乏明确起止点的特点,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四种全新的形态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精准识别心冲击振动信号中的尖峰点,从而实现对心动周期的精确切分.最后,本研究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了心冲击振动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得益于该网络的创新设计,模型在无需用户提供训练数据的情况下,也能高效生成精准的心电波形.本研究对18位志愿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连续心电信号监测方法非常有效,抗运动干扰效果显著.在身体静止和运动的情况下,平均幅值误差分别为7.92%和9.02%,均满足医学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低于1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 腕戴式智能设备 心冲击振动 非负矩阵分解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别对抗联合学习的跨提示自动作文评分方法
18
作者 张春云 赵洪焱 +3 位作者 邓纪芹 崔超然 董晓琳 陈竹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0-1204,共15页
自动作文评分(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作文评阅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客观、及时的反馈,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跨提示AES旨在学习一个可迁移的自动评分模型,使之能够有效为目标提示的作文评分.然... 自动作文评分(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作文评阅负担并为学生提供客观、及时的反馈,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跨提示AES旨在学习一个可迁移的自动评分模型,使之能够有效为目标提示的作文评分.然而,现有的跨提示AES大都是面向目标提示数据可见的场景,通过将源提示和目标提示的特征分布进行对齐,学习提示不变特征表示来学习可迁移到目标提示的评分模型,但是这类方法无法应用于目标提示数据不可见的场景.面向目标提示数据不可见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类别对抗联合学习的跨提示AES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分类和回归联合任务进行联合建模来学习2个任务的共享特征,从而实现二者性能的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不同于现有方法采用提示无关特征来提升模型泛化性能,针对不同提示的类别分布差异引入类别对抗策略,通过对不同提示进行类别级特征对齐,学习不同提示间的细粒度不变特征表示,从而提升模型泛化性能.将所提出方法用于自动学生评估奖(ASAP)和ASAP++数据集,分别对作文的总体评分和属性评分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6种经典方法相比,在平方卡帕(QWK)指标上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作文评分 跨提示 类别对抗 联合建模 领域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面向数据密集型应用的数据布局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123
19
作者 郑湃 崔立真 +1 位作者 王海洋 徐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2-1480,共9页
云计算环境下面向流程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面对多数据中心的云计算环境,这类应用在数据布局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减少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如何保持数据间的依赖性以及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全... 云计算环境下面向流程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面对多数据中心的云计算环境,这类应用在数据布局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减少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如何保持数据间的依赖性以及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全局的负载均衡等.针对这些挑战,文中提出一种三阶段数据布局策略,分别针对跨数据中心数据传输、数据依赖关系和全局负载均衡三个目标对数据布局方案进行求解和优化.实验显示,文中提出的数据布局策略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在降低流程执行过程中由跨数据中心数据传输所导致的时间开销方面,效果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流程 数据密集 数据布局 数据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技术综述 被引量:571
20
作者 徐增林 盛泳潘 +1 位作者 贺丽荣 王雅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9-606,共18页
知识图谱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的具有语义处理能力与开放互联能力的知识库,可在智能搜索、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等智能信息服务中产生应用价值。该文在全面阐述知识图谱定义、架构的基础上,综述知识图谱中的知识抽... 知识图谱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的具有语义处理能力与开放互联能力的知识库,可在智能搜索、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等智能信息服务中产生应用价值。该文在全面阐述知识图谱定义、架构的基础上,综述知识图谱中的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知识推理四大核心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典型应用。该文还将评论当前研究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融合 知识图谱技术 知识表示 开放互联 语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