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营饭店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以山东舜和酒店管理集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赫 魏有广 王晨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民营饭店作为中国饭店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要力量,为中国饭店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理论框架,针对饭店行业特点及中国民营饭店成长背景的特殊性,本文以山东舜和酒店集团为例,分... 民营饭店作为中国饭店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要力量,为中国饭店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理论框架,针对饭店行业特点及中国民营饭店成长背景的特殊性,本文以山东舜和酒店集团为例,分析了影响民营饭店企业成长的内部资源和能力要素,并对其成长模式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民营饭店企业的内在成长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饭店 企业资源 企业能力 成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利益均衡是确立乡村旅游伦理关系的基础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德刚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1期9-11,共3页
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和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源于城乡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乡村旅游主客体间天然的身份不对称,并因此而影响到主客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由于乡村经济... 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和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源于城乡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乡村旅游主客体间天然的身份不对称,并因此而影响到主客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由于乡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多以企业投资来实现,投资企业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会把"谁投资谁受益"作为旅游开发的当然原则,因此而产生了普通村民对乡村发展控制力的丧失、经营参与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打折扣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企业投资 风景名胜区 乡村发展 文化自信 利益均衡 乡村旅游开发 价值认同 伦理关系 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著名旅游景区游程实录与管理评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晨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是作者从旅游产品执行角度对泰山、三孔两景区实际运行状况的考察心得。作者通过实地观察,对两景区目前在产品开发、产业合作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成因做了专题分析,并从规范发展模式与服务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对... 本文是作者从旅游产品执行角度对泰山、三孔两景区实际运行状况的考察心得。作者通过实地观察,对两景区目前在产品开发、产业合作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成因做了专题分析,并从规范发展模式与服务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对景区经营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旅游产品执行 管理评析 产业合作 服务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经济战略与山东半岛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4
作者 田芸 王德刚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滨海旅游发展也成为重要的一环。而山东半岛拥有中国北方一流的3S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度假地标志性项目——高尔夫旅游开发方面又发展迅速,完全具...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滨海旅游发展也成为重要的一环。而山东半岛拥有中国北方一流的3S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度假地标志性项目——高尔夫旅游开发方面又发展迅速,完全具备了建设国际温带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采取多元发展模式,即"3S/G(高尔夫)"+X(其他产品组合)的多元组合发展模式(包括"3S/G"+温泉,"3S/G"+中医保健,"3S/G"+葡萄酒,"3S/G"+文化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滨度假 3S/G 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兼与张涛先生商榷 被引量:33
5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李瑞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 ,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 ,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 ,不具有普遍意义 ,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 ,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 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 ,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 ,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 ,不具有普遍意义 ,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 ,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景区 旅行社 旅游交通 饭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述评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素洁 胡瑞娟 程卫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95,共6页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研究关注的是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结构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目前,社会网络在国外旅游研究中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析、旅游决策、旅游企业成长和旅游目的地知识管理等领域...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研究关注的是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结构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目前,社会网络在国外旅游研究中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析、旅游决策、旅游企业成长和旅游目的地知识管理等领域。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的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域人到区域人假设的提出——旅游移动视角下关于地方感的思考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潇婷 张琳琳 苘茂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6,共9页
文章尝试从地方感研究中梳理出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并在旅游移动视角下重新思考提出'区域人'的假设。通过文献梳理,从地方感与'家'的概念、地方依恋与空间邻近以及地方认同与社会建构3个方面梳理了地方感研究... 文章尝试从地方感研究中梳理出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并在旅游移动视角下重新思考提出'区域人'的假设。通过文献梳理,从地方感与'家'的概念、地方依恋与空间邻近以及地方认同与社会建构3个方面梳理了地方感研究中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在旅游移动范式的视角下重新思考移动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探讨旅游移动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差异',从而提出'区域人'的假设。进而从去地域化(现代性下的时空压缩)和再地域化(空间结构不断重构)两个方面讨论从地域人到区域人假设的变化,以期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大众旅游时代中大规模旅游移动社会现象和规律、个体旅游移动时空策略和行为模式差异等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移动性 地域人 区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奏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黄潇婷 马修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29,共4页
旅游者的移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基于二手统计数据的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旅游流研究较多,而关注旅游者微观个体时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生物节律和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北京颐和园完成的GPS调... 旅游者的移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基于二手统计数据的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旅游流研究较多,而关注旅游者微观个体时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生物节律和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北京颐和园完成的GPS调查数据和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旅游者在景区空间尺度内的活动过程、节奏和规律。GPS追踪数据真实准确地记录了旅游者活动过程,为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旅游者活动节奏和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者行为质量评价、旅游者行为修正与优化和旅游景区动态管理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追踪数据 旅游者行为 旅游活动节奏 颐和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德刚 史云 《旅游科学》 CSSCI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传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发展旅游又往往使传统地区过快地抛弃传统,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传统文化发生非正态变异。本文结合案例... 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传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发展旅游又往往使传统地区过快地抛弃传统,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传统文化发生非正态变异。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传统文化如何应答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图对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保护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 传承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王德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4,共9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走向衰落,如何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走向衰落,如何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模式,通过提高单位土地和地上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跨越式提升,从而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找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主导、有志于社区营造的企业参与和农民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旅游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旅游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德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共2页
任何一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都是一定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并在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和演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就是由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引发的。
关键词 创新能力提升 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形态 业态创新 市场结构 资源结构 促进作用 技术创新 技术水平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国际旅游营销的市场细分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许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0,共5页
城市国际旅游市场营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预测基础上,才能确保后续管理活动的正确和高效。本文基于对海外10个国家和旅居国内4城市的外籍人士的问卷调研,聚类分析出成都市国际旅游客源的5大细分市场,阐明了各目标市场的类型特征... 城市国际旅游市场营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预测基础上,才能确保后续管理活动的正确和高效。本文基于对海外10个国家和旅居国内4城市的外籍人士的问卷调研,聚类分析出成都市国际旅游客源的5大细分市场,阐明了各目标市场的类型特征及其相应的产品结构性开发,并就成都实际提出了整合旅游营销传播的市场定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营销 市场细分与定位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旅游应遵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振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共2页
中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如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畸高的门票价格、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对此,学术界主要从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公共性等角度分析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 中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如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畸高的门票价格、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对此,学术界主要从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公共性等角度分析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但对于旅游发展实践产生的影响有限,也导致理论研究本身难以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遗产旅游 基本属性 功能 利益相关者 合理利用 有效保护 门票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隆沟生态资源考察与旅游开发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德刚 李倩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63-70,共8页
吉隆沟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峡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垂直生态体系,被誉为"高原地区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随着中尼边... 吉隆沟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峡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垂直生态体系,被誉为"高原地区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随着中尼边境吉隆口岸建设计划的推进,吉隆峡谷的开发越来越迫在眉睫。文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峡谷内的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初步提出了以徒步旅游为主要形式、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开发设想,为吉隆沟的开发建设提出一条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沟 生态资源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德刚 《旅游科学》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日喀则地区旅游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以政府启动、交通引动、外资促动、国际联动、开放推动和全域化、生态化、网络化、差异化、小型化为核心的“日喀则旅游发展模式”,并确立了发展战略体系。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发展模式 日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热潮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晨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旅游高等教育 理性 高等教育发展 国际化进程 国际视野 国外经验 积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行为实验的抽象与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潇婷 陈美鑫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共3页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一直在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尝试构建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实验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并不是新事物,只是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引发了思考...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一直在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尝试构建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实验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并不是新事物,只是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引发了思考、质疑和讨论。质疑大概有两种声音,一是对实验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质疑,即认为人为控制、干预,尤其是抽象掉很多要素的研究对象不是真实的旅游现象,因而这样的研究也不是旅游研究;二是对实验研究操作层面的质疑,即认为仍然存在未受控制的要素,在此情况下实验得出的因果关系结论不可信。既然是从其他学科借鉴来的研究方法,本文拟从溯源的角度审视旅游行为实验的抽象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方法 行为实验 操作层面 因果关系 交叉学科研究 人为控制 学科借鉴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定位”是一个伪命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晨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6,共2页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产业定位 旅游发展 命题 中国 旅游业发展 社会基础 政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体育精神对国民旅游行为的启示
19
作者 王晨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旅游行为 体育精神 奥运 国民 旅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地区旅游开发研究
20
作者 王德刚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日喀则在西藏、在中国西部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富有很多堪称极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文章通过对日喀则地区旅游资源与产品、市场的对应研究出发,探索日喀则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策略,试图为西藏及西部... 日喀则在西藏、在中国西部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富有很多堪称极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文章通过对日喀则地区旅游资源与产品、市场的对应研究出发,探索日喀则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策略,试图为西藏及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寻求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旅游开发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