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在某些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瑶 张春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6-388,共3页
皮肤病是发生于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感染的本质是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细菌、真菌、病毒等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国内外已有报道某些皮肤病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该文就这一方面的... 皮肤病是发生于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感染的本质是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细菌、真菌、病毒等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国内外已有报道某些皮肤病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该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帆 谭希 +1 位作者 魏国 张春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2-853,共2页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 DEBP)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一种少见亚型,临床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 营养不良型 痒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清热利湿饮对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及分泌IL-8、IL-10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玉 杜锡贤 张春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70-573,共4页
目的:揭示中药清热利湿饮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和分泌IL-8、IL-10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T-PCR技术及ELISA方法观察中药清热利湿饮提取液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 目的:揭示中药清热利湿饮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和分泌IL-8、IL-10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T-PCR技术及ELISA方法观察中药清热利湿饮提取液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和分泌IL-8、IL-10的影响。结果:清热利湿饮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IL-6mRNA和IL-8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在药物浓度为10g/L和12.5g/L时,HaCaT细胞IL-10mRNA的表达量增强较为明显,与TNF-α诱导活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清热利湿饮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IL-8的分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IL-10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清热利湿饮可下调IL-6mRNA、IL-8mRNA的表达,上调IL-10mRNA的表达,且此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可降低细胞IL-8的分泌,但对IL-10的分泌无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饮 HACAT细胞 IL-6 IL-8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多塞平霜和火把花根等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丽亚 张春敏 +1 位作者 杨安波 于志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多塞平 火把花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彦倩 张春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一种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其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反复发作,治疗相对困难,至今未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该文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一种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其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反复发作,治疗相对困难,至今未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该文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并发症及治疗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周围炎 穿掘性 脓肿性 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丛状血管瘤1例
6
作者 刘琳 魏国 +1 位作者 刘瑛 张春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82-684,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左侧腋下及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斑片伴针刺感2年,于2017年6月20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左侧腋下及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皮损逐渐扩大,其上及周围出现簇集分布的粟粒大丘疹,部分融... 1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左侧腋下及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斑片伴针刺感2年,于2017年6月20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左侧腋下及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皮损逐渐扩大,其上及周围出现簇集分布的粟粒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常伴针刺样疼痛,遂就诊于我科。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精神、睡眠及食欲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丛状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