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桂华 鹿庆华 +4 位作者 隋树建 马天容 蒋卫东 魏来临 王树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 2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 11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尿激酶 2 0万~ 3 0万IU /d静脉滴注 ,对照组 110例 ,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 2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 11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尿激酶 2 0万~ 3 0万IU /d静脉滴注 ,对照组 110例 ,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疗程均为 10天。分别于治疗第 5天和第 10天统计心绞痛缓解程度、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死亡 ]等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 5天 ,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79 6%对 68 2 % ,P <0 0 5 )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CS)分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轻度粘膜出血、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第 10天 ,两组间心绞痛缓解显效率及CCS分级仍然存在差异 (P均 <0 0 5 ) ,而轻度粘膜出血、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仍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事件。结论 :在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的综合方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其心绞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案 ,而出血、AMI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 ,尤其对不能或不愿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人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长疗程 尿激酶 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鹿庆华 盛林 +3 位作者 蒋卫东 徐冬玲 郝林 董兆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 (32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PCI前、后及随访 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 (32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PCI前、后及随访 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和内皮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 6个月时普罗布考组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净获得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2 .2± 0 .7)mmvs (l.4± 0 .3)mm ,P <0 .0 5 ;(1.8± 0 .4 )mmvs(0 .9± 0 .2 )mm ,P <0 .0 1) ],再狭窄率明显下降 (2 0 .2 %vs4 0 .0 % ,P <0 .0 5 )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0 .381± 0 .0 8)mg Lvs(0 .70 5± 0 .16 )mg L ,P <0 .0 1;(6 .2 0± 0 .5 7)nmol Lvs(l8.6 2± 2 .13)nmol L ,P <0 .0 1) ]。结论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PCI后 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兴华 马晓静 +4 位作者 罗集 邵建华 朱兴雷 唐元升 许法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 68例 ,对照组 69例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 68例 ,对照组 69例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 :冠心病组DD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ACE各基因型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 ,DD基因型最为明显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后冠心病组各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 ,其中DD基因型改善最为明显。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ACEI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特别是对DD基因型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群 鹿庆华 +6 位作者 蒋卫东 杜贻萌 王欣 郝琳 董兆强 徐冬玲 盛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19-2323,共5页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tatin 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以探讨cystatin 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ox-LDL诱导人VSMC,MTT法检测ox-LDL诱导时间及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ox-...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tatin 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以探讨cystatin 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ox-LDL诱导人VSMC,MTT法检测ox-LDL诱导时间及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ox-LDL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将对数生长期的人VSMC随机分成正常细胞组、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ox-LDL诱导组以及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检测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以及caspase-3活性变化,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与ox-LDL诱导组比较,LDH、ROS生成量和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P生成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显示ox-LDL诱导组促凋亡基因bax及Bax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tatin C抑制ox-LDL诱导的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及下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血管平滑肌细胞 脂蛋白类 LDL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医患沟通引导病人就医行为:美国的做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岩 魏来临 +1 位作者 晋运玲 高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61-62,共2页
病人对病情的理解和对医疗信息的记忆能力是医生影响病人就医的基础。耐心的积极教育是病人自愿同意推荐诊疗计划的必须。在协商时尊重病人和知晓病人的期盼对医生如何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决策 教育 知情同意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与兔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军妮 徐冬玲 +11 位作者 杜贻萌 蒋卫东 王欣 董兆强 陈良 胡晓波 王光允 许复郁 赵敬杰 郝琳 王群 鹿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9-675,共7页
目的:建立易损斑块动物模型,观察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易损斑块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新西兰雄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稳定斑块组、p53基因组和p53+药物组。对照组假手... 目的:建立易损斑块动物模型,观察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易损斑块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新西兰雄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稳定斑块组、p53基因组和p53+药物组。对照组假手术后普通饲料喂养;稳定斑块组、p53基因和p53+药物组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高脂喂养12周,p53基因和p53+药物组于10周末行腹主动脉斑块形成处转染人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53+药物组于12周末给与中国圆斑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4组兔于实验第1d和处死前检测Lp-PLA2、hs-CRP、MMP-9、HDL、LDL、VLDL血清指标,处死后取腹主动脉斑块处病理标本并做局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稳定斑块组、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血清Lp-PLA2、MMP-9第12周末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第1d(P<0.05);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血清Lp-PLA2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别显著(P<0.05);p53基因+药物触发组与p53基因组比较血清Lp-PLA2、hs-CRP、MMP-9水平均差别明显(P<0.05)。第12周末,病理结果示4组兔分别为正常动脉血管、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斑块模型,在p53基因组和p53基因+药物触发组纤维帽厚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p53基因+药物触发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明显高于p53基因组。血清Lp-PLA2与斑块纤维帽厚度呈明显负相关性(r=-0.710,P<0.01),hs-CRP、MMP-9与纤维帽厚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已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易损斑块模型上,动脉血清与组织Lp-PLA2、hs-CRP、MMP-9的表达规律表明,Lp-PLA2与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性好,结合hs-CRP、MMP-9检测可更好阐释斑块的性质;为发现易损斑块并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盛林 毕少杰 +1 位作者 焦波 马伟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MKP-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SYA 10μmol.L-1和ox-LDL 35 mg....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MKP-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SYA 10μmol.L-1和ox-LDL 35 mg.L-1与VSMC共培育48 h,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PCR(RT-PCR)观察ERK1/2和MKP-1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ERK1/2和MKP-1蛋白表达。结果与ox-LDL 35 mg.L-1模型组比较,加入HSYA 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ERK1 mRNA表达下降了42.2%(P<0.01),MKP-1 mRNA显著增加了86.9%(P<0.01),p-ERK1/2蛋白表达降低了39.9%(P<0.01),MKP-1蛋白表达增加了80.6%(P<0.01);加入PD98059 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了58.3%(P<0.01),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ERK1 mRNA表达下降了45.9%(P<0.01);p-ERK1/2蛋白表达下降了45.9%(P<0.01);PD98059 10μmol.L-1+HSYA 10μmol.L-1同时加入,细胞生存率下降了61.9%(P<0.01),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ERK1 mRNA表达进一步减少(P<0.01),MKP-1 mRNA增加了110%(P<0.01),p-ERK1/2蛋白表达下降了51.2%(P<0.01),MKP-1蛋白表达增加了62.4%(P<0.01)。结论 HSYA通过增强MKP-1蛋白表达、降低p-ERK1/2蛋白活性和抑制细胞周期运转的机制抑制V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A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务人员的非语言性交流技巧对医患沟通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岩 魏来临 赵延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医患沟通 非语言性交流 医务人员 非语言性沟通 医患交流 身体运动 表达 常用技巧 信息 面部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抑制bFGF和H2O2引起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9
作者 盛林 马伟红 +3 位作者 马承恩 郝琳 岳欣 潘其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6-861,共6页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H2O2促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MTT、[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和RT-PCR观察普罗布考对bFGF和H2O2刺激条件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H2O2促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MTT、[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和RT-PCR观察普罗布考对bFGF和H2O2刺激条件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①普罗布考抑制bFGF和H2O2刺激RASMCs增殖。细胞计数、A值和[3H]-TdR掺入量分别下降了40.0%、39.1%、45.5%和46.9%、45.0%、39.5%(P<0.05,P<0.01)。②普罗布考使RASMCs生长停滞在G0/G1期,抑制bFGF刺激的细胞增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2种方式抑制H2O2刺激的细胞增殖。③bFGF和H2O2分别使ERK1mRNA表达量增加近4倍和6倍,MKP-1mRNA表达量下降了62.4%和82.2%。普罗布考抑制ERK1mRNA表达,使H2O2诱导的MKP-1表达下降上调,而对bFGF诱导MKP-1表达下降无明显影响。结论:普罗布考通过降低ERK1mRNA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运转和诱导RASMCs凋亡,从而抑制bFGF和H2O2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过氧化氢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ucol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林 邵利娟 +4 位作者 郝琳 徐冬玲 王兴蕾 焦波 潘其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5,共6页
目的:研究Probucol抑制ox-LDL诱导RASMCs增殖与信号蛋白分子ERK1/2、MKP-1、HO-1和Trx-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ox-LDL刺激条件下probucol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ERK1/2、MKP-1、HO-1和T... 目的:研究Probucol抑制ox-LDL诱导RASMCs增殖与信号蛋白分子ERK1/2、MKP-1、HO-1和Trx-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ox-LDL刺激条件下probucol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ERK1/2、MKP-1、HO-1和Trx-1表达的影响。结果:(1)Probucol抑制ox-LDL刺激RASMCs增殖:100μmol/Lprobucol+35mg/Lox-LDL组与35mg/Lox-LDL组比较,A值下降了34.9%(P<0.01);(2)Probucol通过使RASMCs停滞在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2种方式抑制ox-LDL刺激细胞增殖。(3)ox-LDL显著抑制MKP-1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60.0%(P<0.01),同时使p-ERK1/2表达增加了34.7%;Probucol使MK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2倍,p-ERK1/2表达降低了15.7%(P<0.01);(4)35mg/Lox-LDL使细胞内Trx-1蛋白表达下降28.9%(P<0.05),HO-1蛋白表达轻度增加(P<0.05)。与ox-LDL组比较,probucol使Trx-1蛋白表达增加了91.6%(P<0.01),HO-1表达增加31.9%(P<0.01)。结论:Probucol通过增强MKP-1和HO-1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运转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抑制RA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可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硫氧还蛋白1 血红素加氧酶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 丝裂原 活化的蛋白激酶磷酯酶1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广庆 吴树明 +4 位作者 张希全 王永梅 段姗姗 周敏 刘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3-635,共3页
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IABP的患者21例,观察其IABP前后的连续心输出量(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心... 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收集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IABP的患者21例,观察其IABP前后的连续心输出量(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心指数(CI)、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恢复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在21例IABP中,术前使用3例,术中使用6例,术后使用12例;15例患者恢复良好,死亡6例。死者中有3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是死于肺功能衰竭。3例出现球囊破裂,1例出现感染。平均IABP时间(98.4±43.7)h,在使用IABP期间,升压药单纯用多巴胺即可,剂量平均(5.2±3.6)μg/kg·min-1,在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中,合用了肾上腺素或者间羟胺。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33.6±12.9)h,ICU监护时间(5.7±1.6)d,辅助用药时间(48.7±23.8)h。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CCO、CI、SABP、MABP、SVO2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在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隐匿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对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纪田田 魏芳 +6 位作者 王娟 胡文静 段丹丹 孙尚文 张华 柴强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对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老人487例,根据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128例,白大衣性高血压组115例,隐匿性高血压组112例和高血压组132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肱动... 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对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老人487例,根据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128例,白大衣性高血压组115例,隐匿性高血压组112例和高血压组132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NO、内皮素1及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与正常血压组比较,白大衣性高血压组、隐匿性高血压组及高血压组FMD、NO显著降低,内皮素1、cfPWV显著升高(P<0.05)。白大衣性高血压组和隐匿性高血压组FMD、NO较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5)。内皮素1、cfPWV较高血压组显著降低[(45.63±6.76)ng/L、(45.20±7.00)ng/L vs(49.04±6.93)ng/L,(10.91±1.08)cm/s、(10.87±0.96)cm/s vs(11.75±1.35)cm/s,P<0.05]。回归分析显示,以正常血压为参照,校正混杂因素后,白大衣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是FMD、NO、内皮素1及cf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是血管弹性下降及内皮紊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宫亚楠 赵颖馨 +6 位作者 贾青 孙尚文 盛林 张华 柴强 刘振东 王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随访LDL-C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合格入选老年人667例,平均随访6年。每次年度随访时检测血浆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LDL-C变异性。根据LDL-C标准差三分位(<0.42mmol/... 目的探讨老年人随访LDL-C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合格入选老年人667例,平均随访6年。每次年度随访时检测血浆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LDL-C变异性。根据LDL-C标准差三分位(<0.42mmol/L,0.42~0.63mmol/L,>0.63mmol/L)分为低变异性组221例,中变异性组224例和高变异性组222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每2年检测1次。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及高变异性组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LDL-C变异性与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呈正相关(r=0.407,r=0.314,r=0.303,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随访LDL-C变异性是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随访LDL-C变异性是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并独立于LDL-C水平及调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LDL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C反应蛋白质 颈动脉疾病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亚丽 刘红霞 +5 位作者 王娟 周婷婷 孙尚文 张华 段丹丹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济南地区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7例及联合组162例。2组均给予替米沙坦40mg/d降压治疗,联合组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济南地区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7例及联合组162例。2组均给予替米沙坦40mg/d降压治疗,联合组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mg/d。分别在基线第3年和第5年采用头颅MRI评估脑白质高信号(WMH)、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WMH)及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结果与基线比较,对照组第3年、第5年总WMH、PWMH及DWMH显著增高[(9.34±2.28)ml,(12.19±2.61)ml vs(6.21±2.19)ml,P<0.05;(6.70±2.01)ml,(8.63±2.21)ml vs(4.54±1.92)ml,P<0.05;(2.63±0.80)ml,(3.56±0.94)ml vs(1.66±0.73)ml,P<0.05];联合组第3年、第5年总WMH、PWMH及DWMH显著增高[(8.65±1.78)ml,(10.25±2.02)ml vs(6.42±1.90)ml,P<0.05;(6.27±1.64)ml,(7.38±1.78)ml vs(4.71±1.72)ml,P<0.05;(2.37±0.70)ml,(2.87±0.80)ml vs(1.71±0.65)ml,P<0.05]。联合组第3年、第5年增长率变化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在平稳降压、有效调脂的同时,可延缓脑白质损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血脂异常 降血脂药 抗高血压药 脑白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利娟 盛林 +2 位作者 胡雅洁 程艳娜 焦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5-938,共4页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普罗布考(probucol)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以1mmol·L-1H2O2为VSMC凋亡诱导剂,probucol浓度为100、10和1μmol·L-1,孵育6h,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TUNEL法和Hoechst33...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普罗布考(probucol)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以1mmol·L-1H2O2为VSMC凋亡诱导剂,probucol浓度为100、10和1μmol·L-1,孵育6h,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TUNEL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SK-1和Trx-1蛋白的表达。结果H2O2可促使VSMCs凋亡,细胞中ASK-1蛋白表达增加,Trx-1蛋白表达降低。Probucol可减轻H2O2所致的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同时细胞中ASK-1蛋白表达降低,Trx-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robucol能拮抗H2O2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中ASK-1蛋白表达,升高Trx-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过氧化氢 凋亡 凋亡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硫氧还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婷婷 魏芳 +6 位作者 王娟 陈亚丽 段丹丹 刘振东 柴强 孙尚文 张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空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济南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7例,根据居住方式分为非空巢组183例、空巢夫妇组150例及空巢单身组124例。患者均进行7d家庭血压自我检测,计算血... 目的探讨空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济南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7例,根据居住方式分为非空巢组183例、空巢夫妇组150例及空巢单身组124例。患者均进行7d家庭血压自我检测,计算血压变异性;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CLA-L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评定患者孤独感和抑郁症状。结果空巢夫妇组和空巢单身组家庭自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UCLA-LS和GDS评分明显高于非空巢组(P<0.05)。空巢单身组收缩压变异性、UCLA-LS[(46.06±7.98)分vs(38.95±8.11)分,P<0.05]和GDS评分[(7.67±2.58)分vs(6.48±2.60)分,P<0.05]明显高于空巢夫妇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与UCLA-LS和GDS评分呈正相关(r=0.427,r=0.172,P<0.05;r=0.329,r=0.206,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空巢夫妇组和空巢单身组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空巢组(β=2.460,β=2.928,P=0.000)。结论空巢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与孤独和抑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孤独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晨峰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文静 刘红霞 +6 位作者 王娟 纪田田 段丹丹 张华 孙尚文 柴强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晨峰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山东省章丘地区筛选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7例。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收缩压晨峰现象分为晨峰组150例和非晨峰组187例。采用头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晨峰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山东省章丘地区筛选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7例。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收缩压晨峰现象分为晨峰组150例和非晨峰组187例。采用头颅MRI评估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水平。结果晨峰组总WMH、脑室周围WMH、深部WMH明显高于非晨峰组[(9.05±2.71)ml vs(6.31±2.33)ml,(6.89±2.32)ml vs(4.48±2.02)ml,(2.17±0.89)ml vs(1.83±0.72)ml,P<0.01]。收缩压晨峰与总WMH、脑室周围WMH、深部WMH呈正相关(r=0.561,r=0.563,r=0.283,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收缩压晨峰是总WMH、脑室周围WMH、深部WMH的独立影响因素(r=0.479,r=0.486,r=0.208,P<0.01)。结论收缩压晨峰为脑白质高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在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蕙琛 柴家超 +5 位作者 郑杰 王媛妹 王园园 郭秀芝 管庆波 刘元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ob/ob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胰岛素组和NaHS(H2S供体)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构建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干预后检测各组H2S释放量;用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ob/ob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胰岛素组和NaHS(H2S供体)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构建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干预后检测各组H2S释放量;用Western blot检测胱硫醚γ-裂解酶(C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差异;用RT-qPCR检测CSE的mRNA表达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使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用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ob/ob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中H2S释放及CSE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胶原沉积显著低于C57BL/6小鼠(P<0.05)。外源性H2S可加速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P<0.05),增加胶原沉积。ob/ob小鼠创面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量,TNF-α、IL-6的水平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NaHS组显著降低。结论:H2S可显著改善糖尿病难愈性溃疡的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愈合 硫化氢 胱硫醚γ-裂解酶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脑微出血与收缩压晨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华 仇发美 +5 位作者 赵颖馨 柴强 崔谊 张华 王娟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晨峰对老年人脑微出血(CMB)的影响。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0月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选择年龄≥60岁的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晨峰,根据收缩压晨峰,将受试者分为晨峰组169例... 目的探讨收缩压晨峰对老年人脑微出血(CMB)的影响。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0月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选择年龄≥60岁的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晨峰,根据收缩压晨峰,将受试者分为晨峰组169例[收缩压晨峰≥35mm Hg(1mm Hg=0.133kPa)]和非晨峰组239例(收缩压晨峰<35mm Hg)。分别于2008~2009年(基线)、2010~2012年(随访)和2013~2015年(随访)共进行3次头颅MRI检查评估CMB。患者随访39~72(62.04±6.80)个月,将随访与基线比较,有新发CMB定义为CMB进展。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用多元Cox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晨峰组诊室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晨峰、舒张压晨峰和LDL-C水平及CMB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晨峰组患CMB的危险显著高于非晨峰组(OR=2.561,95%CI:1.142~5.743,P=0.019)。晨峰组累积CMB进展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18.5%vs 7.6%,χ^2=7.954,Plog-rank=0.005)。在校正包括基线有无CMB在内的相关混杂因素后,晨峰组发生CMB进展的风险显著增高,是非晨峰组的2.353倍(95%CI:1.317~3.197,P=0.002)。结论收缩压晨峰是CMB患病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过高的收缩压晨峰促进老年人CMB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昼夜节律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