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芃 陈雨历 李金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中获随访96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82例。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手术治疗,术前应作全面的评价,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中获随访96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82例。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手术治疗,术前应作全面的评价,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瘘管切除直肠粘膜下拖覆盖瘘内口治疗小儿单纯性肛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宇 陈雨历 逯元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和开展一种新型Ⅰ期根治小儿单纯性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采取Ⅰ期瘘管完整切除、直肠粘膜拖下覆盖已缝合修补的瘘内口的手术方法,对23例小儿单纯性肛瘘实施根治,并对其随诊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儿中22例均... 目的探讨和开展一种新型Ⅰ期根治小儿单纯性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采取Ⅰ期瘘管完整切除、直肠粘膜拖下覆盖已缝合修补的瘘内口的手术方法,对23例小儿单纯性肛瘘实施根治,并对其随诊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儿中22例均获得临床良好愈合,随诊2~6年无复发迹象,排便功能良好;1例因术后严重腹泻而复发。结论瘘管切除、直肠粘膜拖下覆盖瘘内口的术式,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成功率相对高,是治疗小儿肛瘘的一种新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外科学 肛门 外科学 肠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小兵 李金良 +1 位作者 陈雨历 孙大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 :探讨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 9例 ,术前行MRI和尿流动力学检查 ,均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或膨出于囊内 ,其中 3例有尿流动力学改变 ,手术方法为椎管扩大探查、拴系松解术。结果 :术后随... 目的 :探讨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 9例 ,术前行MRI和尿流动力学检查 ,均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或膨出于囊内 ,其中 3例有尿流动力学改变 ,手术方法为椎管扩大探查、拴系松解术。结果 :术后随访 2年 ,9例患儿中 3例发生大小便失禁 ,MRI示脊髓圆锥于原位粘连 ,尿流动力学检查示逼尿肌压增加 ,膀胱顺应性下降 ,其余 6例预后良好 ,尿流动力学表现正常 ,未进一步行MRI检查。结论 :显性脊柱裂患儿应常规行MRI检查 ,脊髓脊膜膨出要行椎管探查、拴系松解术 ,不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导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膜膨出 MRI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娟 徐加龙 +4 位作者 刘倩 孙小刚 马楠 王春田 李金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描述并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的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ncterdysfunction,NBSD)及原发性遗尿症患儿(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的尿动力学检... 目的描述并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的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ncterdysfunction,NBSD)及原发性遗尿症患儿(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患儿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充盈期逼尿肌压、尿道功能长度(functional urethral length,FUL)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四项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BSD和PNE各纳入200例,分别为NBSD组和PNE组。NBSD组患儿中,逼尿肌反射亢进占69.0%,MUCP降低占91.0%,充盈期逼尿肌压升高占65.5%;PNE组中,逼尿肌不稳定、充盈期逼尿肌压升高者分别占45.0%、43.5%,MUCP降低者占37.5%,两组间各项异常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BSD组患儿充盈期逼尿肌压、FUL及MUCP的均值依次为(35.52±4.38)cm H2O、(1.73±0.13)cm、(42.84±4.54)cm H2O;PNE组患儿充盈期逼尿肌压、FUL及MUCP的均值依次为(17.32±2.42)cm H2O、(3.16±0.17)cm、(83.10±6.99)cm H2O;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遗尿症患儿相比,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下尿路尿动力学表现异常率偏高,这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膀胱疾病 尿动力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one顺性灌肠治疗神经性大便失禁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小兵 李金良 +2 位作者 陈雨历 张敏刚 陈维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评价Malone顺性灌肠治疗神经性大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0月~1999年12月间对14例伴有大便失禁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4~13岁)施行Malone手术,术后间断经阑尾造瘘口插管灌肠。对手术效果及肛门功能分别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目的:评价Malone顺性灌肠治疗神经性大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0月~1999年12月间对14例伴有大便失禁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4~13岁)施行Malone手术,术后间断经阑尾造瘘口插管灌肠。对手术效果及肛门功能分别进行量化评分。结果:14例随访时间6个月~1年,2例造瘘口闭塞。余12例手术效果评分为21.4±1.3;肛门功能临床主观评分5郾05±0郾76,较术前(1郾23±0.64)明显增加(P<0郾01),其中优9例,良3例,差2例。结论:Malone顺性灌肠是治疗神经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one顺性灌肠 治疗 神经性大便失禁 脊髓拴系统合征 儿童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经肛管结肠拖下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雨历 李金良 +3 位作者 陈维秀 林芃 孙大庆 孙小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 结果所有病例无术中、...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 结果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新生儿巨结肠手术可在60分钟左右完成。 结论该术式损伤小、近期效果好,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及某些肛门直肠畸形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学 肛门 畸形 直肠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膀胱逼尿肌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小兵 陈雨历 +2 位作者 李金良 张维东 宋守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性膀胱逼尿肌的纤维化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自21例神经性膀胱患儿和12例对照组儿童膀胱顶部切取膀胱肌层行胶原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结果神经性膀胱逼尿肌中胶原纤维的比例、Ⅲ型胶原/Ⅰ型胶原值以... 目的探讨神经性膀胱逼尿肌的纤维化病理生理机制。方法自21例神经性膀胱患儿和12例对照组儿童膀胱顶部切取膀胱肌层行胶原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结果神经性膀胱逼尿肌中胶原纤维的比例、Ⅲ型胶原/Ⅰ型胶原值以及Ⅲ型胶原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1.40±2.91%,5.35±1.25,76.2%)较正常逼尿肌(分别为11.66±2.15%,2.25±0.31,25%)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性膀胱逼尿肌间质中胶原纤维明显增加,且以Ⅲ型胶原表达增加为主,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膀胱逼尿肌纤维化 病理生理机制 小儿 胶原纤维 膀胱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爱武 张文同 陈雨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肛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睾患儿SRD5A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庄岩 陈雨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与睾丸下降之间的可能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隐睾患儿20例,对照组10例,取外周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组保存,继而PCR扩增SRD5A2基因第4外显子,最后进行目的基因测序。 结果30例标本PCR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240b...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与睾丸下降之间的可能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隐睾患儿20例,对照组10例,取外周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组保存,继而PCR扩增SRD5A2基因第4外显子,最后进行目的基因测序。 结果30例标本PCR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240bp处均出现扩增基因片段,均检测出PCR扩增的约240bp的目的基因碱基序列。实验组中,有7例发现第227位密码子点突变,Arg→Gln(CGA→CAA)。对照组中,未发现有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未发现有基因多态存在。 结论SRD5A2基因突变可导致隐睾,SRD5A2基因突变检测对于临床上不可扪及的隐睾治疗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遗传学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和尿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守林 刘晓东 +4 位作者 姜俊海 王浩 徐其涛 陈维秀 陈雨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血浆和尿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明确诊断的22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均为反射亢进型膀胱源性膀胱。留取空腹血和晨尿,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和尿中内皮素... 目的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血浆和尿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明确诊断的22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均为反射亢进型膀胱源性膀胱。留取空腹血和晨尿,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和尿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含量,选取同期入院年龄匹配的儿童的血尿标本(腹股沟斜和鞘膜积液3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22例,血浆 ET—1含量(0.487±0.039)fmol/mL,NO 含量(69.57±36.68)μmol/L,尿中 ET —1含量为(0.453±0.029)fmol/mL,NO 含量(392.36±121.1)μmol/L。对照组血浆 ET —1含量(0.494±0.117) fmol/mL,NO 含量(74.56±11.39)μmol/L,尿中 ET—1含量(0.548±0.073)fmol/mL,NO 含量(268.92±88.38)μmol/L。实验组中血浆 ET—1含量高于尿中 ET—1含量(P <0.01),尿中 ET—1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尿中 NO 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血浆中 ET —1、NO 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血浆中 ET 和 NO 的含量处于正常水平;而尿中 ET—1和NO 比例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直肠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雨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6-128,146,共4页
在小儿外科领域,肛直肠解剖是大家最熟悉的部位之一,先天性肛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无不需要此部位的精确解剖知识.为施行经肛门肌鞘内根治性巨结肠切除,我们须重新复习与这些手术相关的解剖,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肛门 组织学和解剖学 直肠 组织学和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膜膨出术后尿失禁17年
12
作者 李殿国 陈维秀 +2 位作者 孙小兵 李金良 张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3-64,共2页
病例摘要患儿,男,18岁,因脊膜膨出术后尿失禁17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发现其骶尾部一肿物,高起皮肤,为紫红色,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出生后6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脊膜膨出",行脊膜膨出修补术。术后出现尿失禁,小便呈滴沥状,湿... 病例摘要患儿,男,18岁,因脊膜膨出术后尿失禁17年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发现其骶尾部一肿物,高起皮肤,为紫红色,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出生后6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脊膜膨出",行脊膜膨出修补术。术后出现尿失禁,小便呈滴沥状,湿裤,尤以活动后为著,夜间尿床,无成泡尿。大便基本可控制,偶有污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尿失禁 脊膜膨出 皮肤色素沉着 膨出修补术 病例摘要 医院就诊 骶尾部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盆底肌的电生理分析
13
作者 许庆家 陈雨历 +1 位作者 张丽 王治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利用电生理技术,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功能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TCS患儿组及对照组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及阴部神经感觉传导检测。结果TCS患儿组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波幅增加,时... 目的利用电生理技术,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功能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TCS患儿组及对照组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及阴部神经感觉传导检测。结果TCS患儿组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波幅增加,时程延长,多相波增加,出现纤颤波、正锐波,阴茎背神经感觉传导减慢。结论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及阴茎背神经检查对了解TCS神经损害程度、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症 盆底肌 肛门外括约肌 诱发电位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大便失禁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正民 陈维秀 +2 位作者 陈雨历 李金良 孙大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指导原理、手术方法、操作经验、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71例大便失禁患儿病例资料,71例均实施该手术。结果71例病例中59例行一... 目的总结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指导原理、手术方法、操作经验、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71例大便失禁患儿病例资料,71例均实施该手术。结果71例病例中59例行一次括约肌重建术成功,9例术后肛周感染,行清创术后成功,3例术后移植肌肉坏死,行二次括约肌重建术成功,术后临床主观评分以及直肠肛门测压均有明显的改观。结论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大便失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外科学 骨骼 外科皮瓣 肛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秡 陈雨历 +3 位作者 李金良 陈维秀 李守林 孙大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需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大多数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仅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术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小儿 脊髓栓系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秡 陈雨历 林秀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9-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提肛肌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2例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提肛肌标本,另取8例排便正常儿童的提肛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NCAM、S-100蛋白和MBP)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脊髓脊膜膨出术后...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提肛肌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2例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提肛肌标本,另取8例排便正常儿童的提肛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NCAM、S-100蛋白和MBP)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脊髓脊膜膨出术后组和隐性脊柱裂患儿组,其NCAM、S-100蛋白和MBP染色强度均较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但脊髓脊膜膨出术后组和隐性脊柱裂患儿组之间NCAM、S-100蛋白和MBP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患儿的提肛肌明显缺乏NCAM和神经胶质细胞,这对神经细胞的分化、诱导、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使提肛肌无法形成正常的神经支配和神经损伤后无法有效再生,严重影响提肛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 儿童 盆底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提肛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重建所需肠管的长度选择
17
作者 王大伟 李金良 +3 位作者 孙大庆 燕凌云 王若义 陈雨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最短肠段重建基本合乎生理要求的膀胱容量的方法,以防止肠道营养性并发症。方法对膀胱、肠道和非管化肠段进行几何学分析,推导出供全膀胱替代、部分膀胱替代及膀胱扩大术时计算肠管长度的相应公式,并应用于膀胱重建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最短肠段重建基本合乎生理要求的膀胱容量的方法,以防止肠道营养性并发症。方法对膀胱、肠道和非管化肠段进行几何学分析,推导出供全膀胱替代、部分膀胱替代及膀胱扩大术时计算肠管长度的相应公式,并应用于膀胱重建手术。结果行全膀胱替代,部分膀胱替代和膀胱扩大术时,所需肠管长度计算公式分别为:(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结论应用此三个公式可为膀胱重建所需肠管长度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