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g/Th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金花 王伟 刘瑞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4-797,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烟雾暴露、遗传易感性和慢性炎症等是二者发病的共同易感因素。目前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在两种疾病的发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烟雾暴露、遗传易感性和慢性炎症等是二者发病的共同易感因素。目前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在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有作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逐渐产生有利于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最终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导致肿瘤形成。本文就COPD合并肺癌的现状以及异常免疫应答尤其是Treg/Th17与其发生、发展关系方面做一个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肿瘤 TH17 TREG 免疫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颗粒剂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GF-β_1、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靳长俊 辛洪涛 +3 位作者 林殿杰 牟晓燕 徐少华 王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4-817,820,共5页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5mg/kg)诱导肺纤维化,随后分别每日给予芪丹颗粒剂灌胃(芪丹组,3125mg/kg)、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氢可组,25mg/kg)... 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5mg/kg)诱导肺纤维化,随后分别每日给予芪丹颗粒剂灌胃(芪丹组,3125mg/kg)、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氢可组,25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于药物干预后第7、14、28d分别处死。用苏木素-伊红(HE)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肺组织TGF-β1、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可组,TGF-β1、TNF-α蛋白的表达亦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降低TGF-β、TNF-α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颗粒剂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生物标记物筛选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徐少华 +2 位作者 陆志伟 王辉 邵红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生物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寻找最佳标记物,提高肺癌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90例肺癌患者及86例健康人,分别检测外周血29种肿瘤标记物。根据检测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标记物的特异性、阳性预期值、敏感性、阴性预... 目的:探讨肺癌生物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寻找最佳标记物,提高肺癌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90例肺癌患者及86例健康人,分别检测外周血29种肿瘤标记物。根据检测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标记物的特异性、阳性预期值、敏感性、阴性预期值、总有效率及5项均值。结果:29种标记物中按其敏感性和平均值大小得出排序,选取敏感性和5项均值较高的一组为最佳标记群,从5项均值较高的指标PU、SA、CEA、CU-P、CA242、CYFRA等中选取CEA、SA、CA242,敏感性达89.29%。结论:PU、SA、CEA、CA242等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最佳标记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记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两种夹管方法的封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静 张华岩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3期58-58,共1页
静脉留置针封管后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或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留置时间和治疗效果。为了减少静脉留置针回血,避免发生堵管而导致的拔针,笔者对夹管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封管 夹管方法 回血 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小细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顾飞雪 赵凯悦 +1 位作者 闫恒硕 隋东昕 《中国肺癌杂志》 2025年第7期513-520,共8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起源于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高度侵袭性肺癌亚型,占肺癌总数的10%-15%,其特点是早期转移率高和预后极差,并常伴随耐药性和复发的挑战。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起源于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高度侵袭性肺癌亚型,占肺癌总数的10%-15%,其特点是早期转移率高和预后极差,并常伴随耐药性和复发的挑战。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在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SCLC中Notch信号的异常可能促进肿瘤恶性转化及耐药性的发生。此外,Notch通路还参与SCLC的上皮-间质转化,并通过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免疫逃逸机制。本文综述了Notch信号在SCLC中的分子机制,包括其受体与配体的作用、信号转导过程及在肿瘤发生中的角色,同时讨论了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otch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