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患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基因分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綦成 孙静 亓庆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以白假丝酵母菌(S.albicans)为代表的假丝酵母菌在化疗肿瘤患者口腔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检出的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组。方法从390例接受化疗1年以上的肿瘤患者口腔中取样,采用颊黏膜拭子法,CHROMagar CandidaTM鉴定培养基初步... 目的研究以白假丝酵母菌(S.albicans)为代表的假丝酵母菌在化疗肿瘤患者口腔中的分布情况,并对检出的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组。方法从390例接受化疗1年以上的肿瘤患者口腔中取样,采用颊黏膜拭子法,CHROMagar CandidaTM鉴定培养基初步鉴定,根据白假丝酵母菌25S rDNA基因多态性设计引物,根据PCR产物多态性进行基因分组。结果肿瘤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53.85%(210/390),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为48.21%(188/390),其余为光滑假丝酵母菌5.64%(22/390);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组A、B、C组均有检出,其中以B组为主,59.57%(112/188)。结论肿瘤患者口腔的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与健康人群的口腔白假丝酵母菌A组占有绝对多数的情况不同,B组白假丝酵母菌在化疗患者口腔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假丝酵母菌 基因分组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丕山 孙钦峰 +1 位作者 宋爱梅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犬牙周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 4只成年杂种犬 ,将其上颌两侧的前磨牙 (P1_3)、第一磨牙 (M1 )、下颌两侧的前磨牙 (P2_4 )、第一磨牙 (M1 )作为实验牙。在每个象限 4个实验牙的近中根颊侧人工制备“U”形骨缺损 ,并设计为 4组 ,即对照组、bFGF组、ePTFE组、bFGF +ePTFE组。每周手术 1次 ,每次手术做 1个象限的 4个牙位 ,连续 4次。完成 4次手术后 1周处死动物。动物处死前 1h注射尿嘧啶脱氧核苷 (BrdU) ,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计数BrdU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结果 各组中BrdU+ 细胞数均于术后 2周最多 ,术后 3、4周显著减少。术后 1、2周 ,bFGF组和bFGF +ePTFE组的BrdU+ 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和ePTFE组。结论 牙周术后 2周是牙周功能细胞增殖的活跃期 ,bFGF的局部应用可明显促进牙周愈合早期牙周功能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牙周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 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创伤致兔咬肌线粒体钙离子和二、三磷酸腺苷含量的改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淑贞 汲平 +5 位作者 来庆国 王惠 祁冬 王喜军 王梁 王明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研究线粒体Ca2 + 超载及能量代谢在咬合创伤所致咀嚼肌功能紊乱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兔咬肌线粒体Ca2 + 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线粒体二磷酸腺苷 (ADP)、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结果 ① 10d组、2 0d组... 目的 研究线粒体Ca2 + 超载及能量代谢在咬合创伤所致咀嚼肌功能紊乱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兔咬肌线粒体Ca2 + 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线粒体二磷酸腺苷 (ADP)、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结果 ① 10d组、2 0d组的实验组板侧和 2 0d组的板对侧的咬肌线粒体Ca2 + 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②2 0d组的实验组板侧的咬肌线粒体ATP含量低于对照组和板对侧 (P <0 0 5 )。③实验组板侧的咬肌线粒体Ca2 + 与ATP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r=_0 780 ,P <0 0 5 )。结论 线粒体Ca2 + 超载通过抑制ATP合成使咀嚼肌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紊乱 ,可能是咬合创伤致咀嚼肌功能紊乱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咀嚼肌功能紊乱 钙离子 二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瘤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春敏 侯建新 +4 位作者 袁奎封 史永俭 魏国 王苹 刘金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61-662,共2页
报告1例发生于头部的上皮样血管瘤。患者男,40岁。左侧头皮多发性丘疹、结节7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由许多增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组成,血管内皮细胞较肥大,呈立方形或上皮样突向腔内形成鞋钉状,血管间散在灶性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 报告1例发生于头部的上皮样血管瘤。患者男,40岁。左侧头皮多发性丘疹、结节7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由许多增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组成,血管内皮细胞较肥大,呈立方形或上皮样突向腔内形成鞋钉状,血管间散在灶性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上皮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龈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其趋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令倩 杨丕山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人GMSCs上SDF-1受体CXCR4的表达,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室检测不同质量浓度SDF-1对人GMSCs的趋化反应,光镜下计数迁移至滤膜下侧面的不同视野的细胞数。结果人GMSCs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在体外呈克隆状生长,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和CD45的表达为阴性。体外诱导培养的人GMSCs能够向成骨细胞及成脂细胞分化,其克隆形成率为21.4%±2.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GMSCs表达SDF-1受体CXCR4。SDF-1的质量浓度为100、200 ng·m L-1时,Transwell细胞培养室中迁移的细胞数目(每高倍视野分别为189.3±4.4和164.6±4.9)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每高倍视野47.8±2.5)(P<0.01);使用CXCR4中和抗体处理后,人GMSCs的迁移效应明显受到抑制(每高倍视野降低为29.0±2.4,P<0.01)。结论人GMSCs表达趋化因子SDF-1受体CXCR4,SDF-1对人GMSCs有趋化效应,这种趋化效应可能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CXCR4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牙龈干细胞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