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3种神经痛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鸿嘉 张烨 +2 位作者 张庆硕 韩晓旭 许顺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神经痛指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而导致的剧烈疼痛。神经痛的特点为具有强烈的痛苦感和慢性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折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探究神经痛的机制及规范诊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神经痛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 神经痛指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而导致的剧烈疼痛。神经痛的特点为具有强烈的痛苦感和慢性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折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探究神经痛的机制及规范诊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神经痛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方式。本文对目前神经痛新机制及新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加深临床医师对神经痛新进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发病机制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2
作者 许鸿嘉 舒崖清 +4 位作者 王蘋 李蕃 许顺良 邱伟 马晓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8-314,共7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以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NMOSDs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技术、诊断标志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有新的认识,本文综述抗AQP4抗体阳...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以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NMOSDs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技术、诊断标志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有新的认识,本文综述抗AQP4抗体阳性NMOSDs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标志物新进展以及新的治疗药物,以促进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探索更多可能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质4 免疫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群 鹿庆华 +6 位作者 蒋卫东 杜贻萌 王欣 郝琳 董兆强 徐冬玲 盛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19-2323,共5页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tatin 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以探讨cystatin 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ox-LDL诱导人VSMC,MTT法检测ox-LDL诱导时间及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ox-...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tatin 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以探讨cystatin 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ox-LDL诱导人VSMC,MTT法检测ox-LDL诱导时间及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ox-LDL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将对数生长期的人VSMC随机分成正常细胞组、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ox-LDL诱导组以及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检测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以及caspase-3活性变化,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与ox-LDL诱导组比较,LDH、ROS生成量和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P生成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显示ox-LDL诱导组促凋亡基因bax及Bax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tatin C抑制ox-LDL诱导的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及下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血管平滑肌细胞 脂蛋白类 LDL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涛 高蕾 +3 位作者 李学刚 黄芳芳 宋燕 关广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考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脏组织NF-κB-p65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关系,并探讨虫草菌丝对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治疗微炎症反应的可能性。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考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脏组织NF-κB-p65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关系,并探讨虫草菌丝对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治疗微炎症反应的可能性。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阳性对照组、虫草菌丝3和6g·kg-1治疗组。建模前1d各组大鼠尾静脉抽血,并留取24h尿液,第2天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其余4组切除右肾上、下两极约70%肾脏;10d后假手术组再次进行"假手术",其余4组再经左腹壁切除左肾,制备5/6肾切除CRF大鼠模型。建模2周后,PDTC组隔日ip给予PDTC0.01g·kg-1,虫草菌丝治疗组分别ig给予虫草菌丝3和6g·kg-1,每天1次,共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各组留取血样和24h尿液,处死大鼠取肾。ELISA法检测血清CRP和IL-6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浓度,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4h尿蛋白,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建模前,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无明显差异;建模14周后,模型组、PDTC组、虫草菌丝3和6g·kg-1组24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较建模前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亦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均出现肾小球球囊粘连、局灶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灶状萎缩和代偿性肥大等CRF病理改变;给药12周后,PDTC组、虫草菌丝3和6g·kg-1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虫草菌丝3和6g·kg-1组24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明显降低(P<0.01)。②给药12周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CRP和IL-6浓度及肾组织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DTC组、虫草菌丝3和6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虫草菌丝6g·kg-1组比3g·kg-1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③各组肾组织NF-κB-p65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假手术组肾脏NF-κB-p65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之间无相关性,其余4组肾组织NF-κB-p65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 CRF大鼠肾脏NF-κB-p65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正相关;虫草菌丝可抑制CRF大鼠肾脏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对CRF大鼠微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肾功能衰竭 虫草菌丝 NF-ΚB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Th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金花 王伟 刘瑞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4-797,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烟雾暴露、遗传易感性和慢性炎症等是二者发病的共同易感因素。目前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在两种疾病的发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癌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烟雾暴露、遗传易感性和慢性炎症等是二者发病的共同易感因素。目前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在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有作用,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逐渐产生有利于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最终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导致肿瘤形成。本文就COPD合并肺癌的现状以及异常免疫应答尤其是Treg/Th17与其发生、发展关系方面做一个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肿瘤 TH17 TREG 免疫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桂华 鹿庆华 +4 位作者 隋树建 马天容 蒋卫东 魏来临 王树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 2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 11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尿激酶 2 0万~ 3 0万IU /d静脉滴注 ,对照组 110例 ,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2 2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 11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尿激酶 2 0万~ 3 0万IU /d静脉滴注 ,对照组 110例 ,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疗程均为 10天。分别于治疗第 5天和第 10天统计心绞痛缓解程度、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死亡 ]等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 5天 ,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79 6%对 68 2 % ,P <0 0 5 )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CS)分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轻度粘膜出血、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第 10天 ,两组间心绞痛缓解显效率及CCS分级仍然存在差异 (P均 <0 0 5 ) ,而轻度粘膜出血、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仍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事件。结论 :在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的综合方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其心绞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案 ,而出血、AMI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 ,尤其对不能或不愿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人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长疗程 尿激酶 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医患沟通引导病人就医行为:美国的做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岩 魏来临 +1 位作者 晋运玲 高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61-62,共2页
病人对病情的理解和对医疗信息的记忆能力是医生影响病人就医的基础。耐心的积极教育是病人自愿同意推荐诊疗计划的必须。在协商时尊重病人和知晓病人的期盼对医生如何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决策 教育 知情同意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文斌 朱竹先 +4 位作者 魏勇 王尊松 崔美玉 许冬梅 关广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9-411,425,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非心血管病变28例,心血管病变42例),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MDA、SOD,使用酶标仪检测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选取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非心血管病变28例,心血管病变42例),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MDA、SOD,使用酶标仪检测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选取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炎症指标,分析心血管并发症与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关系。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RP与MDA、AOPP呈正相关(r=0.514,r=0.372,P<0.05),与SOD呈负相关(r=-0.3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具影响力的指标是CRP(回归系数为2.032)。结论:①MHD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②对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否具影响力的指标是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心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基因修饰对肺癌细胞来源exosome诱导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在云 李晓梅 +3 位作者 王涓冬 孙建华 姜玉华 潘祥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修饰对肺癌细胞来源exosome诱导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以探讨高效exosome疫苗的制备。方法:提取IL-18基因修饰的NCI-H460细胞(IL-18/H460)、pcDNA3.1+载体修饰细胞(DNA3.1/H460)及未修饰NCI-H460细胞(N... 目的:研究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修饰对肺癌细胞来源exosome诱导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以探讨高效exosome疫苗的制备。方法:提取IL-18基因修饰的NCI-H460细胞(IL-18/H460)、pcDNA3.1+载体修饰细胞(DNA3.1/H460)及未修饰NCI-H460细胞(NCI-H460)上清液的exosome,透射电镜下观察exo-some形态;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xosome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人白细胞抗原(HLA)及IL-18的表达;用exosome直接刺激活化T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T细胞对NCI-H460细胞的杀伤作用;用exosome冲击树突状细胞(DCs),然后活化T细胞,测定对NCI-H460细胞的杀伤作用,计算杀伤率。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exosome具有典型的形态;3组exosome中均有HSP70及HLA蛋白表达,IL-18/H460组有IL-18蛋白表达。效靶比25∶1、10∶1、5∶1时exosome直接提高活化T细胞的杀伤率,IL-18/H460组为(38.45±5.42)%、(25.17±3.94)%和(11.75±3.22)%,exosome冲击DCs活化T细胞的杀伤率,IL-18/H460组为(89.05±4.06)%、(64.97±6.02)%和(40.16±4.98)%,均高于其余2组。Exosome冲击DCs活化T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exosome直接刺激活化的T细胞。结论:IL-18基因修饰能增强NCI-H460细胞来源exosome诱导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修饰 肺肿瘤 EXOSOME 癌症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致神经系统损害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美红 鞠小宁 +4 位作者 周庆博 孙琳 尚伟 许继平 毕建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60-465,共6页
目的总结热射病致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7、8月和2013年7、8月在本院住院的9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发病年... 目的总结热射病致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7、8月和2013年7、8月在本院住院的9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发病年龄47~87岁,均在发病6 h内就诊。所有患者入院时体温在39.8℃~42.5℃,均有意识和多脏器功能障碍,其中急性脑梗死2例,周围神经病变3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肺部感染9例,DIC 1例,急性心肌损害8例,心律失常3例,横纹肌溶解症3例,急性肝损害8例,急性肾损害6例,消化道出血4例,代谢性酸中毒1例,代谢性碱中毒2例,水电解质紊乱9例。行颅脑MRI扫描显示,弥漫脑回肿胀6例,新发脑梗死2例,呈非对称性点状梗死灶。给予降温、补液、抗凝、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治疗,死亡1例,好转8例。1年后随访基本痊愈2例;神经功能改善显著4例,病残程度1~2级;神经功能改善进步1例,病残程度3级;1例神经功能无变化,病残程度5级。结论热射病易导致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弥漫性脑肿胀多见,可见脑小血管闭塞所致的梗死,也可伴有周围神经损伤,严重者会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神经系统损害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时NF-κB和明胶酶B表达的变化及虫草菌丝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涛 柳刚 +3 位作者 李学刚 高蕾 亓同刚 关广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NF-κB及明胶酶B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虫草菌丝能否用于治疗。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制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共8周,开始制模10d时,虫草菌丝... 目的探讨NF-κB及明胶酶B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虫草菌丝能否用于治疗。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制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共8周,开始制模10d时,虫草菌丝组灌胃给虫草菌丝生理盐水悬浊液4.95mg·g-1·d-1,共46d。4周及8周末取24h的尿液,记尿量,查尿蛋白、尿红细胞和血肌酐。4周末各组各处死8只,8周后全部处死。取两侧肾脏,分别应用微波修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肾组织NF-κB及明胶酶B蛋白质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NF-κB及明胶酶B蛋白质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虫草菌丝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蛋白表达减少〔(49.0±3.7)%vs(68.4±9.2)%〕,〔(39.7±6.8)%vs(78.7±9.0)%〕;肾小球的明胶酶B蛋白表达〔(18.0±2.6)%vs(28.3±8.6)%〕亦减少;肾组织NF-κB和明胶酶B的基因表达也减少。结论NF-κB及明胶酶B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虫草菌丝可以抑制NF-κB活性和调节明胶酶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明胶酶B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虫草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镁诱导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实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秀鹤 迟兆富 +1 位作者 尚伟 迟令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在换用无镁培养液后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的情况,以建立一种人胚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模型。方法:取12-20周龄引产的胎儿,分离海马神经元培养,采用NSE鉴定神经元。培养至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在换用无镁培养液后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的情况,以建立一种人胚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模型。方法:取12-20周龄引产的胎儿,分离海马神经元培养,采用NSE鉴定神经元。培养至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在无镁液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放电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的发生。结果:形态学上,神经元贴壁后随时间延长突起逐渐增多,神经元突起间互相接触形成网络。体外神经元存活时间约为28d。无镁液处理后神经元不发生显著的凋亡。电生理学上,神经元经无镁培养液处理0.5h开始出现癫痫样放电,3h后产生稳定的放电,持续至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96h。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胚胎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培养,经无镁液处理后可以产生反复的自发的惊厥样活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人类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胚胎 细胞元 膜片钳术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生物标记物筛选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伟 徐少华 +2 位作者 陆志伟 王辉 邵红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生物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寻找最佳标记物,提高肺癌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90例肺癌患者及86例健康人,分别检测外周血29种肿瘤标记物。根据检测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标记物的特异性、阳性预期值、敏感性、阴性预... 目的:探讨肺癌生物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寻找最佳标记物,提高肺癌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90例肺癌患者及86例健康人,分别检测外周血29种肿瘤标记物。根据检测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标记物的特异性、阳性预期值、敏感性、阴性预期值、总有效率及5项均值。结果:29种标记物中按其敏感性和平均值大小得出排序,选取敏感性和5项均值较高的一组为最佳标记群,从5项均值较高的指标PU、SA、CEA、CU-P、CA242、CYFRA等中选取CEA、SA、CA242,敏感性达89.29%。结论:PU、SA、CEA、CA242等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最佳标记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记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盛林 毕少杰 +1 位作者 焦波 马伟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MKP-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SYA 10μmol.L-1和ox-LDL 35 mg....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MKP-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SYA 10μmol.L-1和ox-LDL 35 mg.L-1与VSMC共培育48 h,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PCR(RT-PCR)观察ERK1/2和MKP-1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ERK1/2和MKP-1蛋白表达。结果与ox-LDL 35 mg.L-1模型组比较,加入HSYA 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ERK1 mRNA表达下降了42.2%(P<0.01),MKP-1 mRNA显著增加了86.9%(P<0.01),p-ERK1/2蛋白表达降低了39.9%(P<0.01),MKP-1蛋白表达增加了80.6%(P<0.01);加入PD98059 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了58.3%(P<0.01),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ERK1 mRNA表达下降了45.9%(P<0.01);p-ERK1/2蛋白表达下降了45.9%(P<0.01);PD98059 10μmol.L-1+HSYA 10μmol.L-1同时加入,细胞生存率下降了61.9%(P<0.01),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ERK1 mRNA表达进一步减少(P<0.01),MKP-1 mRNA增加了110%(P<0.01),p-ERK1/2蛋白表达下降了51.2%(P<0.01),MKP-1蛋白表达增加了62.4%(P<0.01)。结论 HSYA通过增强MKP-1蛋白表达、降低p-ERK1/2蛋白活性和抑制细胞周期运转的机制抑制V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A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继平 李玉莲 +2 位作者 范金萍 齐宏顺 孟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68,270,共4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病人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1例PD病人及3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PD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病人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1例PD病人及3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PD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无差异。4项细胞因子变化明显的是IL-6和TNF-α,与变化相关的因素是年龄、病程和服用L-多巴的剂量。高龄、长病程和服用L-多巴用量≥410mg/d者,其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0.01),而性别、病情和辅加服用DA受体激动剂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均无相关性。结论:PD病人的高龄、长病程、加之长期大量服用神经递质药物L-多巴可能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直接因素,而与PD本身无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琳 刘爱芬 +3 位作者 李义召 陈立云 王晓云 韩恩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HSP)、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复制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银杏叶制剂预处理组... 目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HSP)、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复制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银杏叶制剂预处理组。银杏组大鼠在实验前灌服银杏制剂2 ML,1日3次,连用5 D。应用HSP70及 C-FOS免疫组化染色、C-FOS MRNA原位杂交、原位细胞凋亡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1 H、6 H、12 H、24 H、3 D、7 D)两者的变化,并对其阳性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银杏制剂预处理组各时段神经细胞缺血程度明显轻于未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未处理组,HSP70及C-FOS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则明显多于未处理组 (P<0.01)。脑缺血再灌注组1 H时C-FOS即有表达,6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再灌注6 H组HSPT0在缺血侧皮质及基底节开始表达,24 H达高峰。再灌注6 H细胞凋亡最显著。结论:银杏制剂可能通过诱导HSP70及C-FOS的表达, 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热休克蛋白质70 基因 c—fos 二裂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鹿庆华 盛林 +3 位作者 蒋卫东 徐冬玲 郝林 董兆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 (32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PCI前、后及随访 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普罗布考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 (32例 )和对照组 (30例 )。观察PCI前、后及随访 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氧化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和内皮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 6个月时普罗布考组最小管腔直径和管腔净获得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2 .2± 0 .7)mmvs (l.4± 0 .3)mm ,P <0 .0 5 ;(1.8± 0 .4 )mmvs(0 .9± 0 .2 )mm ,P <0 .0 1) ],再狭窄率明显下降 (2 0 .2 %vs4 0 .0 % ,P <0 .0 5 ) ;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0 .381± 0 .0 8)mg Lvs(0 .70 5± 0 .16 )mg L ,P <0 .0 1;(6 .2 0± 0 .5 7)nmol Lvs(l8.6 2± 2 .13)nmol L ,P <0 .0 1) ]。结论 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PCI后 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性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玲 管维平 +3 位作者 毕建忠 孙琳 尚伟 胡新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据LI数目分为非LI组22例,单发LI组22例,多发LI组62例。根据血压类型分为杓型血压组10例,非杓型血压组96例。结果与低级别WML组比较,高级别WML组夜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发LI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升高[(135.5±13.5)mm Hg vs(125.6±9.0)mm Hg,(129.1±19.6)mm Hg,(67.0±8.7)mm Hg vs(61.8±5.8)mm Hg,(59.9±7.9)mm Hg,1mm Hg=0.133kPa,P<0.05],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减小[(-3.8±6.9)%vs(3.1±6.5)%,(1.7±8.2)%,P<0.01]。非杓型血压组多发LI发生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62.5%vs 20.0%,P=0.024)。结论中国男性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是SVD的一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脑梗死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病灶内bax、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尚伟 毕建忠 +4 位作者 刘伟红 孙琳 来超 王成伟 庞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3,41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fas、caspase3在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内凋亡相关基因bax、fas、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神...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fas、caspase3在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内凋亡相关基因bax、fas、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bax蛋白在癫痫组与对照组中均轻微表达,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fas蛋白在对照组中无表达,在癫痫组表达明显增强(P<0.001);caspase3在对照组中有轻微表达,在癫痫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光镜检查及TUNEL染色均未发现凋亡的神经细胞,但电镜检查的8例标本中有3例发现少量早期凋亡征象的神经元。结论癫痫患者脑内存在神经元凋亡现象。fas、caspase3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细胞凋亡 BAX蛋白 FAS蛋白 CASPASE-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内源性激动剂DIZE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园园 曹新冉 +4 位作者 杨旻 王晓琼 于奎鹏 董波 傅余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9-474,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内源性激动剂乙酰甘氨酸重氮氨苯脒(DIZ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N组和DIZE处理组(DIZE组)。DN组与DIZE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内源性激动剂乙酰甘氨酸重氮氨苯脒(DIZ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N组和DIZE处理组(DIZE组)。DN组与DIZE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12周后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后给予DIZE 15 mg·kg^(-1)·d^(-1)或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周处理。16周末称量体重和肾重,计算肾质量体质量比(KW/BW),收集血、尿标本,检测血糖(GLU)、24 h尿蛋白(24UP)及血清肌酐(SCr)等指标。通过PAS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AngⅡ、Ang-(1-7)、TGF-β1及VCAM-1水平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collagenⅠ和FN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collagenⅠ和FN mRN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各组大鼠ACE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DIZE显著提高了糖尿病大鼠ACE2的表达(P<0.05),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血浆AngⅡ含量(P<0.05),提高了Ang-(1-7)的水平(P<0.05)。与NC组大鼠相比,DN组与DIZE组大鼠的24UP、SCr和KW/BW明显升高(P<0.05),collagenⅠ和FN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量增加,肾脏组织TGF-β1及VCAM-1明显上升(P<0.05)。DIZE组与DN组大鼠相比,24UP和SCr水平降低(P<0.05),GLU和KW/BW无明显差异,collagenⅠ和FN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量减少,肾脏组织TGF-β1及VCAM-1水平降低(P<0.05)。结论:ACE2内源性激动剂DIZE显著提高了ACE2的活性,增加了Ang-(1-7)的含量,从而降低了肾脏纤维化及炎症水平,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起到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乙酰甘氨酸重氮氨苯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