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区电离层闪烁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王勇 张清和 +3 位作者 邢赞扬 马羽璋 陆盛 张端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8,共13页
地球南北极区是极轨卫星、北极航线等的必经之路,使极区电离层闪烁研究成为空间物理和无线电应用等领域的热点课题。随着人类的南北极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极区电离层闪烁的监测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极区电离层闪烁的研究... 地球南北极区是极轨卫星、北极航线等的必经之路,使极区电离层闪烁研究成为空间物理和无线电应用等领域的热点课题。随着人类的南北极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极区电离层闪烁的监测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极区电离层闪烁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介绍了电离层闪烁的基本定义;总结了电离层闪烁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极区的适用性问题;概述了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引起的闪烁统计特征及其依赖性;讨论了极区电离层闪烁建模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闪烁 闪烁指数 计算方法 统计特征 闪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毅力号火星车矿物探测与样品采集进展(2021-2024年)
2
作者 黄文博 曹海军 +11 位作者 辛艳青 曾小家 陈剑 刘平 苏鸣宇 张睿泽 曲洪坤 石二彬 刘长卿 许学森 凌宗成 吴兴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309,共22页
美国NASA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于2021年2月18日在杰泽罗(Jezero)撞击坑(18.4°N,77.7°E)成功着陆,目前已运行近4年,取得了丰富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毅力号搭载的四台光谱载荷(SuperCam,Mastcam-Z,SHERLOC,PIXL)为探测... 美国NASA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于2021年2月18日在杰泽罗(Jezero)撞击坑(18.4°N,77.7°E)成功着陆,目前已运行近4年,取得了丰富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毅力号搭载的四台光谱载荷(SuperCam,Mastcam-Z,SHERLOC,PIXL)为探测杰泽罗撞击坑表面物质成分和潜在的生命遗迹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有助于深入认识火星的物质成分、岩石成因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等.本文系统综述了毅力号的科学探测进展,重点介绍了其搭载的光谱载荷及在杰泽罗撞击坑内四个科学探索阶段(包括撞击坑坑底、沉积扇边缘、沉积扇上部和撞击坑边缘)的矿物探测进展,并分析了毅力号火星车采集的不同类型样品组成特征及其潜在的科学价值.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天问三号火星探测和采样返回任务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毅力号 杰泽罗撞击坑 矿物 火星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钙钛矿晶体与器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淑艺 刘庚灵 +8 位作者 王浩 鲁跃 姜显园 李文焯 刘聪 吕英波 武中臣 刘董 陈耀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9-1207,共19页
随着全球对环境友好型光电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锡基卤化物钙钛矿因环境友好及优异的光电性能,逐渐成为替代传统铅基钙钛矿的重要候选材料。尽管锡基钙钛矿在光吸收、载流子输运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Sn^(2+)极易氧化,加上快速结晶过... 随着全球对环境友好型光电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锡基卤化物钙钛矿因环境友好及优异的光电性能,逐渐成为替代传统铅基钙钛矿的重要候选材料。尽管锡基钙钛矿在光吸收、载流子输运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Sn^(2+)极易氧化,加上快速结晶过程中容易形成晶格缺陷,使材料稳定性和器件性能受到较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锡基钙钛矿的晶体生长、缺陷调控及界面工程开展了大量系统性研究,提出了逆温结晶、降温结晶及高温熔融等多种合成技术,并借助多尺度表征手段,深入解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分布和界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优化生长参数和制备环境,可显著提高晶体质量、降低缺陷密度、改善载流子传输效率,从而推动锡基单晶在光电探测器、高灵敏度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中的应用。未来研究需聚焦单晶生长动力学、抗氧化策略及界面能级匹配的优化,以解决稳定性与可重复性问题,推动锡基钙钛矿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钙钛矿 光电特性 单晶生长方法 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锡钙钛矿探测器 锡钙钛矿场效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类火星岩石化学成分反演研究
4
作者 刘长卿 凌宗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25,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元素发射光谱,可快速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载荷(MarSCoDe),采用LIBS光谱技术获取火星表面化学成分信息。然而,火星表面大气环境...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元素发射光谱,可快速获取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载荷(MarSCoDe),采用LIBS光谱技术获取火星表面化学成分信息。然而,火星表面大气环境变化复杂,岩石和矿物种类多样,将影响LIBS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而影响基于MarSCoDe-LIBS光谱数据反演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MarSCoDe-LIBS实测数据的反演需求,该研究采用自主构建的LIBS光谱数据库探索不同算法对LIBS光谱数据反演的性能,为构建适用于MarSCoDe的模型提供支撑。选用351种类火星地质标样,在模拟火星环境下构建LIBS光谱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和标样的化学成分信息,采用机器学习、集成学习和深度学习等9种不同的算法,构建了SiO_(2)、TiO_(2)、Al_(2)O_(3)、Fe_(2)O_(3)T、MgO、CaO、Na_(2)O、K_(2)O等主量元素反演模型。建模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模型调参,并基于测试集误差评估模型性能。研究发现,除普通最小二乘法外,其他8种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MSE接近,说明没有明显的过拟合现象;在所有模型中,多层感知机回归和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对主量元素反演可取得最优性能,模型RMSEP与ChemCam、SuperCam等国际LIBS数据库公布的反演模型误差相当,证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效果较好,可基于未知样品的LIBS光谱准确反演其化学成分信息。该研究对不同模型的调参过程及反演结果评价,为构建适用于天问一号MarSCoDe-LIBS实测数据解译的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算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深度学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