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0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等离子体降解环境毒素的机理研究
1
作者 张远涛 柴兆男 +3 位作者 孙滢 刘亚迪 王晓龙 赵彤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0-2871,共22页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需求提升,环境毒素污染(包括抗生素、药物和真菌毒素等有机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公众健康与经济发展构成重大挑战,是“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作为一...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需求提升,环境毒素污染(包括抗生素、药物和真菌毒素等有机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公众健康与经济发展构成重大挑战,是“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大气压冷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处理技术,为环境毒素去除提供了新途径、新理念与新方法。CAP通过产生大量活性粒子,高效、环保且非选择性地与环境毒素作用,展现出良好降解效果。然而,CAP中各活性粒子与环境毒素相互作用的深层机制尚待阐明,这限制了等离子体降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产业化应用。为此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并总结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产生的4种主要活性氧粒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14种环境毒素(四环素类4种、真菌毒素类5种及头孢菌素类1—4代各1种)相互作用的关键反应及最终产物,全面揭示了ROS通过脱氢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断键反应和开环反应等破坏关键活性位点的机制,并通过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相互验证,阐明了等离子体降解环境毒素所可能发生的共性反应与一般性规律,从而使预测等离子体与其他类似环境毒素的降解规律和降解产物成为可能,为等离子体降解环境毒素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推动其工业化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 活性氧粒子 环境毒素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ReaxFF力场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等离子体辅助能源转化的应用
2
作者 邵涛 曾鑫 +12 位作者 张帅 章程 张远涛 艾飞 李文凯 赵正 刘大伟 白瑞航 卢新培 仲林林 王逸凡 任和 吕建骅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13-4332,共20页
等离子体能源转化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制备化学品的重要途径,是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从而实现净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然而,等离子体能源转化目前面临可调控参数优化困难、参量获取复杂和反应机理不明的问题,需要建立新方法实现实验、诊断和仿真... 等离子体能源转化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制备化学品的重要途径,是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从而实现净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然而,等离子体能源转化目前面临可调控参数优化困难、参量获取复杂和反应机理不明的问题,需要建立新方法实现实验、诊断和仿真3方面对等离子体能源转化的全面分析。随着人工智能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等离子体能源转化上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人工智能方法从数据驱动和物理驱动2个方面协助对等离子体能源转化中操作参数优化、等离子体参数获取和机理分析。为此从转化特性预测与操作参数优化、诊断与等离子体参数获取、仿真与机理分析和新范式4个方面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在等离子体能源转化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在等离子体的多尺度复杂系统建模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有助于求解高度非线性、多物理场交互的复杂动力学过程。这为等离子体能源转化技术向更智能、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人工智能 能源转化 神经网络 大语言模型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重构序列修正贝杰龙模型的多端直流电网自适应重合方法
3
作者 娄杰 李俊 +3 位作者 武小梅 童宁 王裕 孙凯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8-141,共14页
多端直流电网架空线路故障概率高、设备耐受过电流能力有限,无选择性的重合将严重危害一次设备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的重构序列重合方法,实现重合前故障性质的预判。首先... 多端直流电网架空线路故障概率高、设备耐受过电流能力有限,无选择性的重合将严重危害一次设备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的重构序列重合方法,实现重合前故障性质的预判。首先介绍了直流线路的贝杰龙时域等值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关键一次设备的贝杰龙等值模型,分析了瞬时性、永久性故障工况下模型等效时域波过程的差异性。然后以瞬时性故障为基准,对直流断路器注入信号所引发的电气分量暂态成分进行理论计算,并借助DTW重构序列量化整定门槛、进一步消除色散误差,最终以此为指标构造判据实现故障性质的识别。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四端直流电网仿真算例显示,所提出的自适应重合方法仅需要单端量,不依赖通信,能够消除死区,且拥有600Ω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电网 贝杰龙法 波过程 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类电源接入条件下传统方向元件适应性分析
4
作者 高厚磊 袁通 +1 位作者 彭放 李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 逆变类电源(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逐渐暴露出适应性问题,目前缺乏全面的理论分析。为此,结合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我国对IBS低电压穿越的最新要求,推导得出了IBS的故障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IBS和负荷在传统方向元件下所呈现出的相位特征,进一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定量给出了含IBS线路中传统方向元件的角度变化范围;利用PSCAD/EMTDC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IBS接入场景下,传统方向元件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再成立,易导致误判发生,不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类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 90°接线方向元件 适应性分析 低电压穿越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什议价模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5
作者 杨明 李明冰 +3 位作者 张玉敏 孙鹏凯 李竞锐 王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48,共10页
针对现有碳交易机制采用固定价格刻画单一利益主体的交易行为,无法反映多利益主体在碳市场的博弈竞争关系,以及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中碳排放特性难以精准表达而无法有效引导用户节能减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的PIES低... 针对现有碳交易机制采用固定价格刻画单一利益主体的交易行为,无法反映多利益主体在碳市场的博弈竞争关系,以及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中碳排放特性难以精准表达而无法有效引导用户节能减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的PIES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通过构建考虑储能设备的扩展碳排放流模型,实现对PIES源-网-荷-储全过程碳排放流动路径的精确描述。基于此,在园区内部构建基于节点碳势定价机制的需求响应模型,利用节点碳势的时空分布差异,引导用户改变其用电行为,实现节能减排;其次,在多个园区之间,基于合作博弈的思想,采用纳什议价模型刻画各利益主体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博弈过程。最后,通过对电网14节点-热网6节点-天然气网6节点(E14-H6-G6)测试系统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可有效刻画各利益主体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博弈竞争关系,并利用节点碳势的时空分布特性引导用户节能减排,提高PIES运行的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优化调度 碳排放流 节点碳势 碳交易 纳什议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在环境病原微生物消杀中的应用
6
作者 邵涛 窦立广 +12 位作者 张帅 卢新培 刘大伟 张冠军 刘定新 方志 赵亚军 金珊珊 杨德正 张远涛 陈支通 徐庆南 许桂敏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0-2849,共20页
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病原微生物消杀领域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原理、物理特性,其次介绍了等离子体对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影响灭活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了等... 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病原微生物消杀领域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原理、物理特性,其次介绍了等离子体对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影响灭活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了等离子体在微生物灭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细胞生物学机制以及两者的协同机制。此外,讨论了等离子体在微生物灭活及环境消毒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对大气环境、医疗器械、伤口及皮肤表面、口腔等。最后针对当前等离子体消毒杀菌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出了分析,展望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灭活与环境消毒杀菌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活性物质 微生物灭活 消毒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下不同油-纸绝缘材料的局部放电劣化机理研究
7
作者 王永强 程倩 +1 位作者 薛玉栋 岳晋宇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3,共10页
为探究3种不同类型绝缘纸材料在热老化下的内部劣化差异,模拟了油浸式电容芯子内绝缘纸的缠绕原理,采用柱-板电极模型和恒压法对多组试样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并利用热老化试验得到不同类型绝缘纸在不同老化阶段的放电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图... 为探究3种不同类型绝缘纸材料在热老化下的内部劣化差异,模拟了油浸式电容芯子内绝缘纸的缠绕原理,采用柱-板电极模型和恒压法对多组试样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并利用热老化试验得到不同类型绝缘纸在不同老化阶段的放电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图像、碳痕占比率、孔隙率等参数分析不同绝缘纸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整个放电过程中电缆纸的起始放电电压最低且耐压时间最短。随着老化时间延长,所有绝缘纸试样放电量均随耐压时间延长而增大,但国产芳纶纸和Nomex纸的放电量增幅相对较小,表现出更好的抗放电稳定性。局部放电作用下电缆纸的碳痕占比率随层数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国产芳纶纸和Nomex纸则出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最终骤降并稳定的变化模式。老化使得绝缘纸孔隙扩张加剧,其中电缆纸表现最为显著,老化16天时电缆纸、国产芳纶纸、Nomex纸孔隙率分别达到峰值9.897%、6.147%、3.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局部放电 热老化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产消者租赁共享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协同优化决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国英 王成福 +2 位作者 牛远方 姚文亮 王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共享储能作为一种新兴储能运营模式,在降低产消者投资成本、提高储能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产消者彼此间以及其与共享储能运营商之间的复杂交互和利益竞争加剧了主动配电网优化调控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含产消者租... 共享储能作为一种新兴储能运营模式,在降低产消者投资成本、提高储能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产消者彼此间以及其与共享储能运营商之间的复杂交互和利益竞争加剧了主动配电网优化调控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含产消者租赁共享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协同优化决策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种考虑配电系统运营商、产消者和共享储能运营商间交互影响的多主体协同交易框架。其次,建立了计及共享储能参与的点对点电力共享交易机制,并据此提出了产消者租赁共享储能的两阶段定价策略,采用议价因子指标量化价格制定过程中各主体的议价能力。然后,建立了基于改进纳什议价的主动配电网博弈优化模型,在指数项中引入议价因子用以设定其在目标中的权重,实现收益的合理分配。最后,采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共享储能 产消者 多主体协同交易 点对点共享交易机制 改进纳什议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信维 李红伟 +2 位作者 任宗强 于文涛 丁印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提出一种基于阻抗的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方法。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模型参数,运用阻抗改进模型预测不同激励频率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灵敏度。最后与传感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相比,输出电压的预测误差小于0.05 V,灵敏度的预测相对误差小于1%,验证了阻抗改进模型的准确性。所建阻抗改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动态输出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铁心线圈阻抗建模 相对复磁导率 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随机优化决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永玲 王成福 +3 位作者 牛远方 王康 姚文亮 刘春伶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2-2242,I0009-I0012,共15页
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在有效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灵活性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使系统的供需平衡调节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准确量化并应对这一不确定性,该文提出了一种IDR不确定性... 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在有效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灵活性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使系统的供需平衡调节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准确量化并应对这一不确定性,该文提出了一种IDR不确定性建模及优化决策方法。首先,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及多类型负荷响应机制,建立反映用户随机响应行为的IDR不确定性概率区间模型。其次,提出一种考虑IDR不确定性的IES两阶段随机优化策略。第一阶段基于IDR概率区间与经济激励之间的映射关系,以负荷波动率及IDR偏差率最小为目标,获取引导用户削峰填谷并能降低系统风险储备容量的IDR价格策略。第二阶段考虑价格策略对应的多随机IDR场景,通过价格策略修正、购能和设备出力优化,获得有效应对功率偏差的IES最优随机运行策略。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两阶段随机优化决策方法在缓解IDR不确定性风险、提高系统供需平衡调节能力等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需求响应 不确定性 消费者心理学 概率区间 价格策略 两阶段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电磁振动分析与削弱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文良 王笔谈 +2 位作者 刁成武 邢泽智 王秀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14-3235,I0030,共23页
永磁电机气隙磁场谐波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谐波频谱复杂的电磁力波,加剧电磁振动,这一弊端限制了永磁电机在航空航天、舰船推进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永磁电机电磁振动产生机理与削弱方法,保证电机高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永磁电机气隙磁场谐波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谐波频谱复杂的电磁力波,加剧电磁振动,这一弊端限制了永磁电机在航空航天、舰船推进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永磁电机电磁振动产生机理与削弱方法,保证电机高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对永磁电机电磁力波与电机结构模态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电磁力波、考虑多要素的定子固有频率和电磁振动计算方法。然后,针对国内外对永磁电机电磁振动削弱已开展的研究,分别从永磁体、定转子、电枢绕组等电磁结构以及驱动控制的改进方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机电耦合系统中转子偏心和轴承游隙对电机电磁振动的影响以及电磁振动对机械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永磁电机电磁振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电磁力波 电磁振动 削弱方法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受端扰动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静波 李文博 +2 位作者 朱鑫要 孙庆斌 郝全睿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8,共13页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受端侧出现扰动的场景,提出了一种保证受端换流站自主运行在安全范围内并实现有功功率在多个送端换流站间合理分配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具体包括受端换流站运行限幅控制策略与送端换流站直流电压-频率自适应下...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受端侧出现扰动的场景,提出了一种保证受端换流站自主运行在安全范围内并实现有功功率在多个送端换流站间合理分配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具体包括受端换流站运行限幅控制策略与送端换流站直流电压-频率自适应下垂控制。当受端电网出现扰动导致受端换流站内部电气量越限时,受端换流站运行限幅控制输出用于降低虚拟电势参考值的缩减系数,约束越限电气量回归至限值之内;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考虑送端有功功率裕度和直流电压偏差的约束,自适应调整下垂系数,进而在多个送端换流站间合理分配因受端扰动而使得风场调整的扰动功率,并减小直流电压偏差;送受端侧控制策略共同维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3端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场 柔性直流输电 受端扰动 约束条件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下垂控制 运行限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重构的构网型储能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荣亮 兰才华 +2 位作者 董政 于雁南 钟志贤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08,共9页
建立GEVSG并网有功-功角的动态等效电路模型,从电路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GEVSG在不同扰动下存在有功振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重构机理的GE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并给出基于二阶等效降阶控制模型的参数设计方法。搭建100 kVA GEVSG并网... 建立GEVSG并网有功-功角的动态等效电路模型,从电路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GEVSG在不同扰动下存在有功振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重构机理的GEVSG有功振荡阻尼策略,并给出基于二阶等效降阶控制模型的参数设计方法。搭建100 kVA GEVSG并网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与实验测试平台,并利用仿真与实验对比结果共同验证了所述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振荡 电路模型 能量重构 阻尼策略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亚峰 李仪博 +3 位作者 吴秋伟 刘沈全 吴小丹 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1,I0005,I0006,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是分频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由于缺乏直流环节,所以不同频率的电气量在M~3C内部直接耦合,导致M~3C内部出现非常复杂的谐波,造成子模块均压困难,影响M~3C的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对M~3C内部环流的抑制.首先,研究稳态时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详细分析子模块纹波电压与开关函数耦合产生谐波电流的机理,推导谐波环流的解析式,指出抑制环流的必要性.然后,针对4种频率成分的谐波环流设计并联的准PR环流抑制器,在抑制环流的同时减少桥臂电流的畸变,保障桥臂间电容电压均衡并且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分频输电系统 电容纹波电压 准比例谐振控制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调制的海底直流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龙雷 范道平 +4 位作者 罗博 游江 马泽军 李靖德 邹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3-1631,I0033,共10页
近年来,海底直流电缆因受海水侵蚀、船锚损伤等破坏而引发的长时间断电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水下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快速准确定位故障源对提升电缆绝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因其测距范围受到码元持... 近年来,海底直流电缆因受海水侵蚀、船锚损伤等破坏而引发的长时间断电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水下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快速准确定位故障源对提升电缆绝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因其测距范围受到码元持续时间限制,导致测试效率和准确度均偏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混合调制的方法,将码元持续时间不同的m序列进行相乘调制,通过正弦信号对其进行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得到涵盖故障信息丰富的混频信号,既可实现宽范围测距,又能提高测试效率与精度。通过模型推导与实验验证,模拟海底电缆断线故障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m序列的周期与测距范围成正比,而码元持续时间则与测距盲区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该文将码元持续时间为1和0.1μs的m序列进行调制实验,结果表明,测距范围分别从3141和314.1 m扩展至3235.23 m,测距盲区进一步减小。因此,利用所提出的混合调制方法,可有效克服现有方法的弊端,极大提高海底电缆故障定位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调制 电缆故障检测 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 海底直流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清泉 房新振 +2 位作者 许光可 胡鹏飞 张远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83,共5页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在气流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放电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放电过程中在介质板表面积聚的电荷处会形成一虚拟电极,与放电空间其他电荷共同作用,对放电过程产生影响。基于此,建立放电的等效模型,推...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在气流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放电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放电过程中在介质板表面积聚的电荷处会形成一虚拟电极,与放电空间其他电荷共同作用,对放电过程产生影响。基于此,建立放电的等效模型,推导了放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与Lis-sajous图形计算的放电功率比较,具有较好的吻合。讨论了外加电压、频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外加频率相同时,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每半周期内传输的放电电荷不断增大,且其变化趋势与功率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呈非线性增加,同时放电面积增大,功率增加;外加电压一定时,放电功率与频率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等效电路 LISSAJOUS图形 虚拟电极 放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PDCA循环的山东电网黑启动试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洪涛 袁森 +3 位作者 邱夕兆 房光华 王春义 刘玉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黑启动能力缺乏有效机制以维持与持续改进的现状,提出PDCA模式的试验管理机制,按照风险驱动、事故优先控制和持续改进3个实施原则,指导实施了山东电网的黑启动现场试验。在黑启动试验策划阶段,发现了抽水蓄能机组低负...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黑启动能力缺乏有效机制以维持与持续改进的现状,提出PDCA模式的试验管理机制,按照风险驱动、事故优先控制和持续改进3个实施原则,指导实施了山东电网的黑启动现场试验。在黑启动试验策划阶段,发现了抽水蓄能机组低负荷下参数失常、开关直流电源缺失、子系统同期并列困难等风险因素,通过分阶段整改在试验前排除了风险。试验实施阶段分方式调整、机组停机、黑启动试验、试验子系统恢复4步骤实施;试验检查与数据分析阶段通过试验录波数据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大型火电机组的黑启动性能,全面验证了试验目标;整改行动阶段修订了原有黑启动方案,制订了新一轮的试验方案与调度操作方案。PDCA循环模式将风险高、代价大、涉及面广的试验通过前馈控制、同期控制与反馈控制3个环节,实现黑启动应急管理闭环,有效保证了试验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电网恢复 应急管理 PDCA循环 事故优先控制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互联对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洪涛 刘玉田 +2 位作者 雷鸣 牟宏 杨明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5,共4页
结合规划中的山东与华北电网互联工程,给出适合评估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变化趋势的方法。通过跟踪瓦联前后原系统中弱阻尼振荡模式,借助振荡模态图,分析低频振荡问题受联网影响的变化趋势。对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 结合规划中的山东与华北电网互联工程,给出适合评估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变化趋势的方法。通过跟踪瓦联前后原系统中弱阻尼振荡模式,借助振荡模态图,分析低频振荡问题受联网影响的变化趋势。对联网后原山东电网内部低频振荡模式的变化、联络线交换功率对振荡模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总结出电网互联对山东电网内部2类低频振荡模式影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互联 低频振荡模式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物理的风机叶片动态击距与电气几何模型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国政 张黎 +6 位作者 郭子炘 马宇飞 李庆民 闫江燕 赵彤 邹亮 SIEW Wah Ho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427-6436,共10页
风机叶片遭受雷击现已成为风电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将电气几何方法与雷电先导发展的物理过程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风机叶片的电气几何分析模型。通过引入风机叶片动态击距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模拟了雷电先导的发展过程,使得击距的物... 风机叶片遭受雷击现已成为风电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将电气几何方法与雷电先导发展的物理过程相结合,提出了针对风机叶片的电气几何分析模型。通过引入风机叶片动态击距的概念及分析方法,模拟了雷电先导的发展过程,使得击距的物理意义更加清晰,并进一步推导了叶片防雷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风机叶片长间隙下击穿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提出的风机叶片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了叶片角度、雷电流幅值和接闪器布置对防雷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叶片越接近水平、雷电流幅值越小叶片防雷系统效率越低,增设叶片侧接闪器能够有效提高防雷系统效率。该文提出的方法拟为风机叶片的防雷设计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电气几何模型 雷电防护 先导发展模型 动态击距 防雷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电网静态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亮 邱夕兆 +4 位作者 刘道伟 韩学山 梁军 董晓明 张学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51,共6页
将连续潮流与戴维南等值方法结合,提出了各种潮流变化模式的静态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评估方法。首先,利用连续潮流计算递增电网潮流数据,然后求得各节点戴维南等值参数,基于戴维南等值参数构建了多种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及最优无功补偿... 将连续潮流与戴维南等值方法结合,提出了各种潮流变化模式的静态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评估方法。首先,利用连续潮流计算递增电网潮流数据,然后求得各节点戴维南等值参数,基于戴维南等值参数构建了多种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及最优无功补偿预估方法。针对山东电网2010年冬季实际预测数据,对多种运行方式下的静态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电压稳定薄弱区域及相应的无功补偿策略,为山东电网运行和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稳定指标 无功补偿 连续潮流 戴维南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