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近红外高反射率黑色陶瓷颜料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潇予 张玉军 +4 位作者 龚红宇 王翠玲 赵新巧 朱洪立 熊天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0,共4页
以硝酸铁、硝酸铬、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近红外高反射率黑色陶瓷颜料,探讨了Fe/Cr摩尔比、水解温度、溶液pH值、金属离子浓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溶胶-凝胶过程及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r摩尔比为0.... 以硝酸铁、硝酸铬、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近红外高反射率黑色陶瓷颜料,探讨了Fe/Cr摩尔比、水解温度、溶液pH值、金属离子浓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溶胶-凝胶过程及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r摩尔比为0.50,水解温度70℃,溶液pH值=3~4,金属离子浓度为2.5~3.5mol/L,煅烧温度为900℃时,制备的颜料主晶相为Cr1.3Fe0.7O3,平均颗粒尺寸为50~150nm,在700~2500nm波段内的平均反射率为7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近红外 高反射率 纳米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近红外反射颜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潇予 张玉军 +3 位作者 龚红宇 王翠玲 赵新巧 朱洪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6,共5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高近红外反射颜料,研究了Fe/Cr摩尔比、水解温度、溶液金属离子浓度、pH值、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凝胶时间及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r摩尔比为0.50,水解温度70℃,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为2.5~3.5 mol/L...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高近红外反射颜料,研究了Fe/Cr摩尔比、水解温度、溶液金属离子浓度、pH值、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凝胶时间及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r摩尔比为0.50,水解温度70℃,溶液金属离子浓度为2.5~3.5 mol/L,pH=3~4,煅烧温度为900℃保温60 min的条件下,制备颜料的主晶相为Cr1.3Fe0.7O3,近红外波段范围内(700~2500 nm)其平均反射率可达到77.58%,晶粒尺寸在50~200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近红外 反射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A-MAIDA-SMA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晓飞 王明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6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酰胺基二乙酸(MAID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合成了MAA-MAIDA-SMAS三元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热重分析和静态光散射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能和分子质量。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碳酸钙...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酰胺基二乙酸(MAID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合成了MAA-MAIDA-SMAS三元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热重分析和静态光散射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能和分子质量。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碳酸钙阻垢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添加量下,共聚物与市售阻垢剂对碳酸钙阻垢效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聚羧酸共聚物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MgO-Y_2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腾 孙海滨 +1 位作者 张玉军 龚红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3-1327,共5页
以硝酸钇、硝酸镁、乙酸镁为原料,采用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了体积比50∶50的MgO-Y_2O_3纳米粉体,并研究了粉体的烧结性能。采用DSC-TGA、XRD、SEM、BET、IR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在500 W微波功率下合成的粉体,经过600℃... 以硝酸钇、硝酸镁、乙酸镁为原料,采用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了体积比50∶50的MgO-Y_2O_3纳米粉体,并研究了粉体的烧结性能。采用DSC-TGA、XRD、SEM、BET、IR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在500 W微波功率下合成的粉体,经过600℃煅烧2 h,结晶性良好,呈现均匀球状,粒度尺寸在30~5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35.6 m2/g。粉体经过200 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后,在1300℃温度下保温2 h,样品相对密度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燃烧 粉体合成 MgO-Y_2O_3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动态水热合成NaA分子筛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凡朋 樊震坤 +4 位作者 吴奇阳 张健 张超 杨赞中 张玉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68-172,共5页
采用动态水热法在氧化铝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原位合成了NaA分子筛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分子筛膜的物相及微观形貌,通过渗透汽化测试考察了膜的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及... 采用动态水热法在氧化铝陶瓷中空纤维内表面原位合成了NaA分子筛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分子筛膜的物相及微观形貌,通过渗透汽化测试考察了膜的乙醇/水分离性能,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及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下合成的分子筛膜,晶体交联紧致,膜层薄且连续性好,厚度约4μm;提高动态速度有利于降低载体内外合成液的温差和浓度差,缩短晶化时间。在温度343K下,分离质量分数90%的乙醇/水体系,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可达1.03kg/(m2·h)和3 781,对乙醇/水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分子筛膜 陶瓷中空纤维 动态水热合成 渗透汽化 乙醇/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BG-AMPS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硫酸钡阻垢性能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晓飞 王明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9-2052,共4页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2-(N,N-二亚甲基羧基)胺甲基-丙烯酰胺基二乙酸(MOPBG)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制备了一种针对油气田使用的新型共聚物阻垢剂。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和不同配比共聚...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2-(N,N-二亚甲基羧基)胺甲基-丙烯酰胺基二乙酸(MOPBG)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制备了一种针对油气田使用的新型共聚物阻垢剂。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和不同配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共聚物浓度对硫酸钡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为n(MOPBG)∶n(AMPS)=3∶(1.5~2)时,共聚物具有最佳的耐热性能。阻垢效果最优共聚物添加量分别为:共聚物[n(MOPBG)∶n(AMPS)=3∶1.5]为20 mg/L,阻垢率为98.9%;共聚物[n(MOPBG)∶n(AMPS)=3∶2]为15 mg/L,阻垢率为96.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了共聚物的阻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阻垢剂 油气田 硫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