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纯铁1550℃的粘度及表面张力与结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滕新营 闵光辉 +3 位作者 刘含莲 石志强 王焕荣 叶以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用θ -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结构 ,根据实验所得双体分布函数 ,利用Iida和Reynolds的公式对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动力粘度 η =6 .44mPa·s ,表... 用θ -θ液态金属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结构 ,根据实验所得双体分布函数 ,利用Iida和Reynolds的公式对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液态纯铁在 15 5 0℃的动力粘度 η =6 .44mPa·s ,表面张力 γ =2 .0 4N/m ;根据公式 γ/ η =1516 kT/m ,液态纯铁的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之间吻合较好 ;液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结构 纯铁 动力粘度 表面张力 结构 液态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Al_(80)Fe_(20)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丛红日 边秀房 +1 位作者 李辉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4,共6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Q=17.5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FSDP),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被认为是熔体中存在中程有序(MRO)的标志.通过...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Q=17.5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FSDP),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被认为是熔体中存在中程有序(MRO)的标志.通过对化学短程序参数(CSRO)α及Bhatis-Thornton(BT)结构因子的分析计算,发现熔体中存在较强的化学序,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Faber-Ziman(FZ)偏结构因子的SFe-Fe(Q)和SAl-Fe(Q)在Q=17.5nm-1处分别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也是熔体中存在着超结构的表征.给出了体系的配位数及代表中程有序的原子团簇的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80Fe20合金熔体 中程有序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型 结构因子 预峰 X射线衍射 铝铁合金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Sn的粘度及其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中喜 耿浩然 +1 位作者 陶珍东 孙春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3-666,共4页
通过对液态Sn的粘度的系统测量和分析,借助DTA-TG综合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金属熔体Sn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n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呈明显的不连续性,根据粘度的变化可以将熔体状态分为高温区、中温区... 通过对液态Sn的粘度的系统测量和分析,借助DTA-TG综合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金属熔体Sn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n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呈明显的不连续性,根据粘度的变化可以将熔体状态分为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各温区间存在粘度突变温度点。在突变温度点处,金属熔体Sn可能发生了微观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Sn 粘度 变化规律 微观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纯铁微观结构的温度变化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焕荣 叶以富 +2 位作者 闵光辉 滕新营 秦敬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0-823,共4页
利用液态金属高温 X射线衍射仪对纯铁熔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结构因子、双体分布函数、原子间最近邻距离以及配位数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结构因子和双体分布函数第一峰的高度逐渐降低 ;原子间最近邻距离则先降低然后... 利用液态金属高温 X射线衍射仪对纯铁熔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结构因子、双体分布函数、原子间最近邻距离以及配位数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结构因子和双体分布函数第一峰的高度逐渐降低 ;原子间最近邻距离则先降低然后基本保持不变 ;纯铁熔体的配位数和原子团相关半径在 1600~ 1650℃的温度范围内有一个突变 ,表明熔体中发生了结构转变 ;对相关半径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铁 熔体 液态结构 原子团 微观结构 X射线衍射 温度变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Ni合金的液态结构(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学民 边秀房 王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8-512,共5页
利用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了CuAlNi合金液态结构,发现结构因子上有明显的预峰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Cu75Al25合金熔体结构因子的预峰减弱,直到1300℃预峰消失,这表明中程有序原子团簇可以在高于液相线温度约250℃范围内存在,原子团簇的大小... 利用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了CuAlNi合金液态结构,发现结构因子上有明显的预峰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Cu75Al25合金熔体结构因子的预峰减弱,直到1300℃预峰消失,这表明中程有序原子团簇可以在高于液相线温度约250℃范围内存在,原子团簇的大小和数量都随着Ni的加入而增加,Ni增强原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中程有序的形成,根据预峰的特性,提出CuAlNi合金液态结构的原子模型,即由八面体结构共享顶点形成的原子团簇与无规密堆积原子分布区域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Ni合金 液态结构 预峰 X射线衍射 铜铝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M合金系液态结构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建俊 田卫星 +1 位作者 国宏轩 田学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440-442,共3页
主要论述了近年来Al-TM(TM=Fe,Mn,Cu,Ni,Ti)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液态结构的研究现状、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应予以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Al-TM合金 液态结构 中程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异种材料真空扩散焊及界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亚江 S.A.Gerasimov +2 位作者 王娟 马海军 任江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采用钛板表面渗铝工艺成功地实现了Ti/Al的扩散连接,通过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等,对Ti/Al扩散焊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i/Al扩散焊接头区由钛侧界面、扩散过渡区、铝侧界面组成;在Ti/Al扩... 采用钛板表面渗铝工艺成功地实现了Ti/Al的扩散连接,通过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等,对Ti/Al扩散焊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i/Al扩散焊接头区由钛侧界面、扩散过渡区、铝侧界面组成;在Ti/Al扩散焊界面附近的过渡区中可能形成Ti3Al、Ti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控制工艺参数能够减小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距扩散焊界面较远铝基体一侧的显微硬度为30-40HM,钛基体和过渡区界面附近没有明显的脆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接 显微组织 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Ni原子团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延祎 王丽 边秀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8,74,共5页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态Ni中团簇数量较少 ,由一定数量的 15 5 1、144 1及 16 6 1键对所形成的缺陷二十面体构成 ;在快速冷却条件下 ,团簇的数量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 ,且出现由 12个 15 5 1键型所形成的完整二十面体团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快速冷却 二十面体团簇网络 非晶结构 计算机模拟 镍原子 液态金属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Al_(80)Fe_(20)在快速冷却中的MD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丛红日 边秀房 +1 位作者 李喜珍 李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419,共6页
通过Tight-binding(TB)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以及快速凝固过程中体系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发现在倒空间,其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都出现了一个预峰.在平衡态(1450K),模拟结果得到了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 通过Tight-binding(TB)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以及快速凝固过程中体系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发现在倒空间,其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都出现了一个预峰.在平衡态(1450K),模拟结果得到了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步印证,这被认为是体系中存在中程有序的标志.随着温度的降低,预峰的高度逐渐增大,说明体系中原子团簇尺寸越来越大.通过运用键对分析技术和键取向序参数,发现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二十面体短程有序单元.在对平衡态化学短程序参数α的计算过程中,得到了负值的α,证实了熔体中存在着较强的化学序.在FZ偏结构因子中,SAl-Fe(Q)在400K的第二峰较之SAl-Al(Q)和SFe-Fe(Q)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劈裂,表明在非晶形成能力方面,Al、Fe元素之间的轨道杂化作用比Al元素或Fe元素单独作用要强.从BT偏结构因子中我们也发现,表征化学序的SCC(Q)在17.5nm-1左右处出现了第一峰,而这个峰位恰是总结构因子中出现预峰的峰位.因此可推断,正是体系中的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却 MD模拟 Al80Fe20合金熔体 铝铁合金 快速凝固 分子动力学 中程有序 结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和非晶态Cu-Zr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均艳 王焕荣 +3 位作者 石志强 滕新营 叶以富 闵光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1-464,437,共5页
从性质、结构以及相图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液态和非晶态Cr Zr合金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固态尤其是非晶态的结构和晶化以及相分离过程等方面 ,而对与凝固过程密切相关的液态Cu Zr合金的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研究则涉及非... 从性质、结构以及相图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液态和非晶态Cr Zr合金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固态尤其是非晶态的结构和晶化以及相分离过程等方面 ,而对与凝固过程密切相关的液态Cu Zr合金的结构和性质方面的研究则涉及非常少。因而从液态Cu Zr合金的结构和性质入手 ,寻求液态、非晶态与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液态 非晶态 CU-ZR合金 相分离 铜锆合金 电子性质 结构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HAp-(β-Ca_3(PO_4)_2)-Si_3N_4生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爱红 李爱民 孙康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17,共4页
利用有机泡沫浸渍结合无压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孔径、高孔隙率,不同氮化硅含量的HAp-(-βCa3(PO4)2)-Si3N4生物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发现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孔隙率较高,均超过45... 利用有机泡沫浸渍结合无压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孔径、高孔隙率,不同氮化硅含量的HAp-(-βCa3(PO4)2)-Si3N4生物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发现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孔隙率较高,均超过45%。随着复合材料中氮化硅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其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则先升高后降低。利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复合材料中孔径从几十微米到500μm左右,孔隙相互贯通,可满足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p) β-TCP(β-Ca3(PO4)2) 氮化硅(Si3N4)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Al合金液态与非晶中的原子团簇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丽 衣粟 边秀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7-301,共5页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了液态Ni3Al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模型采用的是TB(tight-binding)作用势.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了液态Ni3Al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模型采用的是TB(tight-binding)作用势.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2000K下,液态Ni3Al中团簇数量较少,且都是由缺陷二十面体构成;在4×1013K·S-1的冷速下,团族的数量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且出现完整二十面体团簇,体系最终形成了由二十面体和缺陷二十面体团簇网络所组成的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合金 液态 非晶结构 原子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快速冷却 二十面体团簇网络 镍铝合金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i元素对Fe_3Al/钢扩散焊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亚江 王娟 +1 位作者 U. A. Puskov 马海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9-472,476,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比较了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Fe3Al/Q235及Fe3Al/Cr18-Ni8扩散焊界面的组织结构,研究了Cr、Ni元素对Fe3Al/钢扩散焊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r、Ni的扩散有利于促进Fe3Al与钢中Fe、Al元素的扩散结合,使Fe...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比较了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Fe3Al/Q235及Fe3Al/Cr18-Ni8扩散焊界面的组织结构,研究了Cr、Ni元素对Fe3Al/钢扩散焊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r、Ni的扩散有利于促进Fe3Al与钢中Fe、Al元素的扩散结合,使Fe3Al/Cr18-Ni8扩散焊界面过渡区的宽度较Fe3Al/Q235界面过渡区大;并且Fe3Al/Cr18-Ni8扩散焊界面过渡区新形成的Fe3Al上弥散分布有含Cr、Ni的第二相,使FeAl出现了具有不同间距的位错对,甚至位错缠结现象,有利于提高FeAl/钢扩散焊界面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i元素 Fe3Al/钢界面 扩散焊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物性的平衡及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秀峰 王伟民 彭传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1-615,共5页
本文采用EAM作用势,通过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的方法计算了Co熔体的自扩散系数、剪切粘度等物理性质.同时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计算了Co的剪切粘度.研究表明有关传输性质的计算是可与实验比较的,能够反映出液态Co典型的动... 本文采用EAM作用势,通过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的方法计算了Co熔体的自扩散系数、剪切粘度等物理性质.同时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计算了Co的剪切粘度.研究表明有关传输性质的计算是可与实验比较的,能够反映出液态Co典型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子动力学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物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束缚势和修正的嵌入原子势计算液态Sn双体相关函数差异
15
作者 丁瑞芳 潘学民 +2 位作者 李辉 姚曼 魏广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对500个Sn原子分别用两种模型(紧束缚势和修正的嵌入原子势)计算了400℃~1700℃温度范围内纯Sn的双体相关函数g(r).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计算结果都能基本上反映液态Sn的结构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原子最近邻... 对500个Sn原子分别用两种模型(紧束缚势和修正的嵌入原子势)计算了400℃~1700℃温度范围内纯Sn的双体相关函数g(r).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计算结果都能基本上反映液态Sn的结构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原子最近邻距离与实验结果相近;随着温度降低,双体相关函数第一峰变得尖锐,第二峰变得明朗.修正的嵌入原子势模型得到的双体相关函数的第一峰右侧有个突起的肩膀,这在实验结果中也被发现,而紧束缚势模型得到的双体分布函数肩膀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束缚势 修正的嵌入原子势 双体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被引量:41
16
作者 齐广慧 刘相法 +2 位作者 杨志强 柳延辉 边秀房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加入 0 .3% 0 .8%的Al- 3P中间合金即可取得良好的变质效果 ,使其初晶Si数量明显增多 ,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下降到 30 μm和5 0 μm以下 .该中间合金使用工艺简便 ,可在低温下加入 ,而且无污染、无反应渣、变质效果长效稳定、易储存、使用综合成本低 ,克服了当前变质的缺点 ,可以实现Al-Si合金的“绿色”变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铝磷中间合金 细化 熔铸法 变质剂 初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2%Al合金熔体内中程有序原子团簇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学民 边秀房 +1 位作者 秦敬玉 王伟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8-712,共5页
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 Cu-12%Al(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熔体结构,并用纯铜作对比实验.在1250℃时,发现 Cu-12%Al合金熔体结构因子曲线上18.5nm-1位置有预峰出现.随着温度的下降,预峰变得更加明... 通过高温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 Cu-12%Al(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熔体结构,并用纯铜作对比实验.在1250℃时,发现 Cu-12%Al合金熔体结构因子曲线上18.5nm-1位置有预峰出现.随着温度的下降,预峰变得更加明锐.预峰的出现是液体中存在中程有序的标志.通过熔态旋淬法获得该合金的快速凝固条带,对条带进行固态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构是具有有序体心立方晶格的Cu3Al.熔体内的中程有序结构单元尺寸与快凝Cu3Al(111)晶面面间距d111数值一致.由双体分布函数得到的最近邻原子距离、配位数 结合原子团簇结构单元的几何模型,计算得出该体心立方的棱边长(a=3.00 × 10-10m)与文献中所提供的固态晶格常数(a=2.95 × 10-10m)基本吻合.可证明该合金熔体中存在以DO3结构为基本单元的中程有序原子团簇,在液相线以上200℃温度范围内这种中程有序都能稳定存在,并随着温度的下降,中程有序的相关尺寸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合金 熔体结构 液态结构 结构因子 预峰 X射线衍射 中程有序原子团簇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韧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郝春成 崔作林 +1 位作者 尹衍升 龚红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颗粒增韧陶瓷的增韧机理,并从晶界应力设计、纳米颗粒增韧、金属及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等几方面对颗粒增韧陶瓷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颗粒增韧陶瓷 纳米粒子 金属间化合物 增韧机理 应力设计 金属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对碳纤维/树脂界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夏丽刚 李爱菊 +1 位作者 阴强 王威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254-257,共4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石墨复合材料是树脂/石墨双极板材料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综述了碳纤维的氧化处理、偶联剂涂层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各种处理方法对碳纤维/树脂界面的影响。对碳纤维的表面... 碳纤维增强树脂/石墨复合材料是树脂/石墨双极板材料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综述了碳纤维的氧化处理、偶联剂涂层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各种处理方法对碳纤维/树脂界面的影响。对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接力,获得良好的界面层,达到对界面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处理 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材研究的新热点——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金升 李嘉 +3 位作者 刘英才 谭训彦 龚红宇 尹衍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简要介绍了黄河淤泥沙的特性及相关情况,论述了黄河於泥综合利用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概述了其工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 简要介绍了黄河淤泥沙的特性及相关情况,论述了黄河於泥综合利用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概述了其工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黄河淤泥沙综合利用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淤泥沙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产业化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