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资源刑法保护的实践面向与规范适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艳芳 陈望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9,160,共18页
我国行政法和刑法对水产资源双重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水产资源行政保护规范的专门化设置和刑法保护规范的精细化调整对司法实践的理性化规制提出了新要求。水产资源刑法保护司法实践呈现出违法性判断中实质性解释欠缺、罪量要素违... 我国行政法和刑法对水产资源双重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水产资源行政保护规范的专门化设置和刑法保护规范的精细化调整对司法实践的理性化规制提出了新要求。水产资源刑法保护司法实践呈现出违法性判断中实质性解释欠缺、罪量要素违法评价机能缺位以及共同责任与上下游责任界定模糊的特征,需要从罪质、罪量和关联责任方面进行完善。水产资源刑法保护的罪质厘定,应在厘清水产资源犯罪双重违法性的评判立场与认定路径的前提下,对水产资源犯罪危害行为的时空要素和手段要素进行实质解释。水产资源犯罪“情节严重”的罪量标准呈现出“以侵害方式为主、犯罪数额为辅”的二元评价模式,宜准确把握犯罪数额要素的多维嬗变,对侵害方式要素进行有限化出罪,明确兜底性规定的一般判断规则和特殊情形中的规范借力。水产资源共同犯罪责任的划定以二元审查机制为基础,具体要依照共同犯罪的组织方式和行为特点进行类型化分析,对水产资源上下游犯罪责任判别的关键词要精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资源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罪质 罪量 关联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的理性规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加良 谷田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3,共15页
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是指以维权组织为主导的合法维权行为,以实现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为目的,但因耗用大量司法资源而引发社会对其合理性的质疑。基于对2019—2023年批量维权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案件类型的简单化、起诉主体的组织化... 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是指以维权组织为主导的合法维权行为,以实现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为目的,但因耗用大量司法资源而引发社会对其合理性的质疑。基于对2019—2023年批量维权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案件类型的简单化、起诉主体的组织化、证据收集的公证化、法定赔偿适用的普遍化和原告胜诉的常态化是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的主要特征。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客观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存在过度挤压司法资源、诱发侵权案件货币化及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传统价值选择难以为继、商业维权组织的法定资格模糊、既有程序规则未得到充分利用和非诉解纷机制配套乏力是其四大成因。针对著作权案件批量维权,应当基于其行为特点从民事诉讼制度改进和有效运行的视角采取体系化的应对策略,并汲取“枫桥经验”的精髓,以预防性司法理念为指导,以诉源治理为抓手。具体应当采用优化非诉解纷机制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提高诉讼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强化外部监督三种手段以降低民事纠纷成案率,盯住组织类原告这一关键主体优化委托诉讼代理规则,注重示范诉讼的运用以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发挥法院维护公序良俗的职能以严格控制案件成本和经由类案同判对批量维权加以反向阻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著作权案件 批量维权 诉源治理 小额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取证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冯俊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随着跨境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惩罚犯罪,一国或法域的部分刑事取证活动必须在另一国家或法域进行,本国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效力问题日渐凸显。传统观点认为,域外取证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之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 随着跨境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惩罚犯罪,一国或法域的部分刑事取证活动必须在另一国家或法域进行,本国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效力问题日渐凸显。传统观点认为,域外取证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之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适用于执法者在域外进行的刑事取证活动。这一观点忽略了本国法律适用的整体性和涉外刑事审判的公正性问题。应当以公正审判为基础,承认在一定情形下,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域外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司法协助 域外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实践样态与制度调适 被引量:5
4
作者 侯艳芳 于一飞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93-105,共13页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呈现出类型体系粗放、惩治节点集中、犯罪成立条件重心偏离、刑罚裁量过于轻缓的现实问题,难以满足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需要。为此,应完善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类型,细化人工繁育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差...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呈现出类型体系粗放、惩治节点集中、犯罪成立条件重心偏离、刑罚裁量过于轻缓的现实问题,难以满足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需要。为此,应完善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类型,细化人工繁育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差异化刑法保护的规则,并探索对“三有”野生动物资源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以外其他一般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刑事惩治节点进行链条优化,实现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刑事惩治的提前化、重点化与破坏一般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刑事惩治的均衡化、同等化。通过优化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价值核算规则等措施,完善犯罪成立条件。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量刑时,要从严把握缓刑适用标准、细化罚金数额计算规则并准确划定生态恢复措施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非法狩猎罪 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