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老化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乔琨 朱波 +4 位作者 高学平 谢奔 袁华 吴益民 张春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89-2992,共4页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对不同老化时间的试样进行弯曲强度测试、冲击强度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结果表明,紫外老化仅影响到受紫外辐射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最外层,...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对不同老化时间的试样进行弯曲强度测试、冲击强度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结果表明,紫外老化仅影响到受紫外辐射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最外层,使对外层性能敏感的力学性能下降;紫外老化使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老化前期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后期变化不明显;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受到紫外辐射的最外层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受到一定程度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形炭/磁性粒子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斌鹏 王成国 +3 位作者 王雯 于美杰 高瑞 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941-1944,1949,共5页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制得聚丙烯腈(PAN)溶液,在此溶液中混入了微米级铁粉后将其压成薄膜,将烘干后的薄膜高温碳化处理制得一种碳基吸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成分、形貌、结构进行了...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制得聚丙烯腈(PAN)溶液,在此溶液中混入了微米级铁粉后将其压成薄膜,将烘干后的薄膜高温碳化处理制得一种碳基吸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成分、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作了微波反射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材料物相组成和电磁性能的影响以及碳化温度和涂层厚度对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此种吸波材料是无定形炭和铁的氧化物、铁的氮化物等磁性物质的复合材料,兼有电损耗和磁损耗,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无定形炭 磁性粉末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秀颖 王成国 +2 位作者 王启芬 卢文博 王延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71-74,共4页
皮芯结构是一种缺陷结构,存在于从PAN初生纤维到碳纤维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综述了PAN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评述了工艺条件对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 皮芯结构是一种缺陷结构,存在于从PAN初生纤维到碳纤维的各个阶段,严重影响了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综述了PAN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机理,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评述了工艺条件对皮芯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以期为减弱甚至消除皮芯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碳纤维 皮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玉兰 王延相 +3 位作者 周海萍 刘峰钰 王成国 谢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600,共5页
碳纳米管添加到聚合物中对其结构和性能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浓硝酸对碳纳米管改性后,采用水相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经过浓硝酸处理后其化学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碳纳米管对聚丙烯腈复合... 碳纳米管添加到聚合物中对其结构和性能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浓硝酸对碳纳米管改性后,采用水相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经过浓硝酸处理后其化学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碳纳米管对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热学和结晶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浓硝酸常温处理不仅能除去杂质,还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羧基等含氧基团;加入碳纳米管后,聚丙烯腈的预氧化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前,放热量明显降低,同时对聚合物的结晶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水相沉淀聚合 热性能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碳化纤维静电耗散材料的表面电阻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姗 王成国 +3 位作者 袁华 于美杰 林雪 高晓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89-1792,共4页
制备了一种以氟碳树脂为基体,聚丙烯腈(PAN)基短切碳化纤维为导电填料的抗静电复合涂层。讨论了纤维的含量、长度、涂层厚度及外加电压对涂层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电阻率和碳化纤维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符合逾渗理论,当纤维长度... 制备了一种以氟碳树脂为基体,聚丙烯腈(PAN)基短切碳化纤维为导电填料的抗静电复合涂层。讨论了纤维的含量、长度、涂层厚度及外加电压对涂层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电阻率和碳化纤维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符合逾渗理论,当纤维长度为4mm时,此体系的渗滤阈值为2.5‰(质量分数),其表面电阻率为106Ω,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降低的程度愈来愈小;涂层厚度在不超过134μm的情况下,对表面电阻率的影响较小;涂层的表面电阻率在高外加电压下较低外加电压下小;碳化纤维/氟碳树脂复合涂层的导电机理是由导电通道、隧道效应和场致发射3种导电机理竞相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纤维 氟碳树脂 表面电阻率 静电耗散材料 抗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多孔无定形炭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瑞 王成国 +3 位作者 李斌鹏 于美杰 高孟 董琪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借鉴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腈基多孔无定形炭吸波材料,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该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作了微波反射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材料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在2~18... 借鉴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腈基多孔无定形炭吸波材料,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该材料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作了微波反射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材料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在2~18GHz频率范围内,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都随着碳化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并且800℃及以上碳化材料的介电常数明显大于750℃及以下碳化材料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升高,碳化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都有减小的趋势即具有频散效应,而且温度越高频散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无定形炭 碳化温度 介电常数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致密化对碳素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曹伟伟 朱波 +2 位作者 蔡珣 赵伟 厉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测定了碳素复合材料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法向总发射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浸渍致密化工艺以及表面形貌与碳素复合材料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法向总发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布和短纤维增强碳素复合材料的法向光... 测定了碳素复合材料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法向总发射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浸渍致密化工艺以及表面形貌与碳素复合材料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法向总发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布和短纤维增强碳素复合材料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总发射率均在最终浸渍致密化之后有所增加,在多次致密化后两组样品总发射率间的差距减小,增加树脂碳含量有利于碳素复合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表面抛光引起了样品粗糙度的显著降低,碳素复合材料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和总发射率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 碳素复合材料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及其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范汶鑫 王延相 +3 位作者 陈纪强 袁燕 李爱国 王成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097-20101,20107,共6页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改性碳纤维表面,利用浸渍法在连续的碳纤维表面加载了均匀的催化剂前驱体涂层,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碳纤维表面催化生长了均匀、规整的碳纳米管。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研究了电化学氧化电流强度对碳纤...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改性碳纤维表面,利用浸渍法在连续的碳纤维表面加载了均匀的催化剂前驱体涂层,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碳纤维表面催化生长了均匀、规整的碳纳米管。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研究了电化学氧化电流强度对碳纤维表面加载催化剂颗粒的形貌与碳纤维表面催化生长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发现最佳的电化学氧化电流强度为0.4 A;Co作为催化剂时,500℃气相沉积10min后制备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与未做任何处理的碳纤维及脱浆后的碳纤维作为增强体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1.0%与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阳极氧化 碳纤维 碳纳米管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材料体系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江伟 国凯 +1 位作者 王广春 孙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共11页
增材制造不仅可以增加设计的自由度和制造的灵活性,还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直接成形以及定制化生产,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激光增材制造在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汽车及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 增材制造不仅可以增加设计的自由度和制造的灵活性,还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直接成形以及定制化生产,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技术,激光增材制造在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汽车及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金属可以真正实现增材制造的工程化应用,而数千种合金材料在增材制造过程中伴随的结构和组织缺陷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本文对已取得初步工程应用或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金属基材料体系及其增材制造工艺进行了论述,阐述了限制金属基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最后给出了金属基材料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金属材料 瓶颈问题 工程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TbHf_(2)Al_(3)O_(12)∶Ce^(3+),Cr^(3+)石榴石荧光材料的宽带近红外发射与能量传递 被引量:7
10
作者 颜雨 尚蒙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9-1379,共11页
近红外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pc‐LED)在光谱分析、生物成像、夜视照明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a_(2)TbHf_(2)Al_(3)O_(12)∶Ce^(3+),xCr^(3+)(CTHAO∶Ce^(3+),xCr^(3+))近红外荧... 近红外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pc‐LED)在光谱分析、生物成像、夜视照明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a_(2)TbHf_(2)Al_(3)O_(12)∶Ce^(3+),xCr^(3+)(CTHAO∶Ce^(3+),xCr^(3+))近红外荧光材料,通过粉末XRD表征结合结构精修技术确定制备的CTHAO∶Ce^(3+),xCr^(3+)为纯相石榴石结构。在该样品中,Tb^(3+)作为基质组成,与掺杂离子Ce^(3+)共同作为Cr^(3+)离子的敏化剂,三者之间存在多种能量传递效应,通过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证实存在Ce^(3+)→Tb^(3+)、Ce^(3+)→Cr^(3+)、Tb^(3+)→Cr^(3+)的能量传递过程;重点分析了Tb^(3+)向Cr^(3+)的能量传递机制,以偶极‐四极交互作用为主导,能量传递效率可达79.5%。CTHAO∶Ce^(3+),0.02Cr^(3+)在100℃时的近红外发射强度能保持初始强度的36%,计算得到活化能为0.30 eV。将该样品与410 nm芯片相结合制成器件,在驱动电流为200 mA时,近红外最大输出功率可达7.5 mW,光电转换效率为1.2%。本工作研究了通过多重能量传递提高Cr^(3+)的发光,对于设计和开发Cr^(3+)激发的高效近红外发光材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Cr^(3+) 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pc-LED) 宽带近红外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碳纤维表面液相氧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袁华 王成国 +3 位作者 卢文博 张珊 陈旸 于美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利用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经过KClO3/H2SO4液相改性处理的碳纤维(CF)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微观结构对碳纤维单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的沟槽随改性处理时间增加逐渐加深;表面处理的... 利用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经过KClO3/H2SO4液相改性处理的碳纤维(CF)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微观结构对碳纤维单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的沟槽随改性处理时间增加逐渐加深;表面处理的刻蚀作用会使晶粒边界活性增大,石墨微晶变小;改性处理能够增加CF表面活性官能团(羧酸(—C=O)和酚羟基(—OH)),降低碳纤维表面惰性;表面处理后纤维的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液相氧化处理60min和120min后,拉伸强度分别降低约15%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拉曼光谱 微观结构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塑性与超弹性机制研究
12
作者 殷海琛 黄金城 +3 位作者 张欣 王广春 刘闪 李建辉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1,共9页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电流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诱发的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协同提升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是一种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最优工艺参数为:50%轧制变形配合50μs/250 Hz电脉冲处理,最优脉冲电流的作用温度为550℃。与铸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相比,经过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的合金塑性提高50%,超弹性及其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塑性和超弹性的协同提升主要归因于脉冲电流对轧制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缺陷的靶向作用和对微观组织的均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形状记忆合金 电脉冲处理 微观组织 塑性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蚀刻法研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秀颖 王成国 +6 位作者 于美杰 王雯 卢文博 井敏 朱波 王延相 王启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预氧化各温区纤维经超声蚀刻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皮层和芯部的形貌差异,并借助Raman光谱证实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预氧化初期195~225℃预氧化纤维整体预氧化程度低,纤维皮层和芯部的结构几乎没... 预氧化各温区纤维经超声蚀刻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皮层和芯部的形貌差异,并借助Raman光谱证实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预氧化初期195~225℃预氧化纤维整体预氧化程度低,纤维皮层和芯部的结构几乎没有差异;预氧化中后期235~265℃预氧化纤维芯部的稳定化程度较皮层低,芯部被蚀刻溶解,皮、芯形貌差异明显;经275℃预氧化后,纤维芯部稳定化程度提高,无论皮层还是芯部都呈现不溶性;最终的预氧化纤维出现了宽化的石墨特征Raman散射峰,但皮层的衍射峰较芯部更为宽化,反映出皮、芯化学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预氧化 超声蚀刻 皮芯结构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蚀刻对PAN纤维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启芬 王成国 +5 位作者 于美杰 马婕 赵亚奇 胡秀颖 朱波 王延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测定并分析超声蚀刻对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化学结构、结晶、形态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为利用超声蚀刻方法制备电镜样品、研究PAN纤维结构奠定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测定并分析超声蚀刻对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化学结构、结晶、形态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为利用超声蚀刻方法制备电镜样品、研究PAN纤维结构奠定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蚀刻处理对PAN纤维化学结构没有影响;溶解的PAN分子量随着超声时间延长而降低,未溶解的PAN分子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处理会使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小幅下降;经过超声蚀刻后纤维表面出现大量的原纤结构,能够实现原纤分离;这种处理对纤维的线密度影响不大,而纤维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初始模量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蚀刻 聚丙烯腈纤维 原纤 组织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纺丝原液流变性及流变方程拟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峰钰 王成国 +4 位作者 朱波 于美杰 王延相 刘玉兰 周海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高黏均分子量(-Mη)聚丙烯腈(PA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黏均分子量(-Mη,以下简称分子量)、温度(T)、固含量(wt)和剪切速率(γ)对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原液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皆存在... 以高黏均分子量(-Mη)聚丙烯腈(PA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黏均分子量(-Mη,以下简称分子量)、温度(T)、固含量(wt)和剪切速率(γ)对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原液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皆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临界值之前,表观黏度随分子量增加迅速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在临界值之后,变化趋势均趋于平缓;且临界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表观黏度与四因素线性相关方程拟合,经对比,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不大,可以为纺丝原液表观黏度的预测和后续纺丝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二甲基亚砜 表观黏度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旸 王成国 +1 位作者 卢文博 于美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99-102,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受电弓滑板的制备工艺,通过测试滑板的冲击性能、电阻率、磨损性能,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利用电子探针对磨损后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受电弓滑板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受电弓滑板的主要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及磨...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受电弓滑板的制备工艺,通过测试滑板的冲击性能、电阻率、磨损性能,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利用电子探针对磨损后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受电弓滑板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受电弓滑板的主要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及磨粒磨损,模压温度和加压时机对滑板的综合性能影响较大。分析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模压温度T=170℃,单位厚度保压时间t=5min/mm,压力P=60MPa,加压时机tp=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受电弓滑板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LiSiO_(4)F的晶格位点工程调控实现混合价态Eu^(2+/3+)应用于比例型温度传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帅 王金迪 +1 位作者 颜雨 尚蒙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9-1836,共8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u掺杂的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0≤x≤0.25)发光材料,并详细研究了所制备Sr_(2)LiSiO_(4)F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相组成。利用Al^(3+)-Sr^(2+)离子对取代Si^(4+)-Li^(+)离子对的晶体位点工程...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u掺杂的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0≤x≤0.25)发光材料,并详细研究了所制备Sr_(2)LiSiO_(4)F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相组成。利用Al^(3+)-Sr^(2+)离子对取代Si^(4+)-Li^(+)离子对的晶体位点工程,对Eu^(2+)占据的Sr多面体位点进行调控,实现单相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0≤x≤0.25)材料中Eu^(2+)和Eu^(3+)的共存,获得了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Eu体系从绿光到红光的发光调谐。通过对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Eu材料中的Eu^(2+)和Eu^(3+)离子在25~300℃范围内温度依赖性光谱的研究发现Eu^(2+)和Eu^(3+)呈现不同的温度敏感特性。经计算,Sr_(1.95+x)Li_(1-x)Si_(1-x)Al_(x)O_(4)F∶0.05Eu发光材料的温度传感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可分别达到2.83%·K^(-1)与0.66%·K^(-1),进一步证实了所制备发光材料在温度传感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位点工程 混合价态Eu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eeble高温拉伸样品标距段的选定对拉伸曲线的影响
18
作者 赵冠琳 吴东亭 +3 位作者 刘树帅 王建峰 乔营 宋浩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共7页
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是目前测定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的主要设备之一。利用该设备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时,样品属于局部加热,中间温度最高,向两侧随距离增大温度呈现递减状态,因此常选用温差在50~100℃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标距段长度... 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是目前测定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的主要设备之一。利用该设备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时,样品属于局部加热,中间温度最高,向两侧随距离增大温度呈现递减状态,因此常选用温差在50~100℃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标距段长度来获取最终的拉伸曲线。该文选取了两种棒材和两种板材,对其分别进行600、800和1000℃的高温处理,获得不同样品的加热区域温度分布情况,进而给出推荐的标距段长度。随后对4种样品分别进行800℃、应变速率0.1/s下的高温拉伸试验,获得不同标距长度下样品的高温拉伸曲线。通过对曲线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利用该设备进行高温拉伸时的样品选用和标距范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力学性能 拉伸曲线 标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石墨烯基纳米无定型锑复合阳极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容器的构筑 被引量:2
19
作者 米超林 秦玉莹 +6 位作者 黄欣莉 罗伊杰 张志薇 王成祥 石元昌 尹龙卫 王儒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锑(Sb),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660 mAh·g^(-1))、较低储钠电位(0.5–0.8 V vs.Na/Na^(+))和较高的密度(6.68 g·cm^(-3))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容器的阳极材料。然而,在Na^(+)脱嵌过程中,Sb电极会发生较大的... 锑(Sb),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660 mAh·g^(-1))、较低储钠电位(0.5–0.8 V vs.Na/Na^(+))和较高的密度(6.68 g·cm^(-3))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容器的阳极材料。然而,在Na^(+)脱嵌过程中,Sb电极会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其容量快速衰减以及倍率性能变差,阻碍了Sb电极的实际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可用于制备锚定在具有碳涂层的二维石墨烯表面的无定型Sb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置换方法。所制备Sb/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二维复合结构,可大幅增加与电解液界面接触面积,缩短离子扩散路径,促进离子迁移与电子转移。进一步利用该复合材料作为阳极,自制活性炭作为阴极,构建出一种新型钠离子电容器。研究证实,该钠离子电容器工作电压可达4.0 V,可输出140.75 Wh·kg^(-1)的最大能量密度和12.43 kW·kg^(-1)的最高功率密度。综上,该研究结果可为钠离子储能器件用高容量锑基阳极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锑基阳极 电化学置换反应 二维复合材料 钠离子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条件对PAN初生纤维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奔 朱波 +2 位作者 王政 赵亚奇 曹伟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299-2303,共5页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可牵伸性能的PAN初生纤维,利用XRD、纤维强伸度仪、SEM等手段,分析了纺丝液温度、凝固浴温度和喷丝速度对初生纤维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纺丝液温度和凝固浴温度减弱了PAN初生纤维的结晶能力,其中凝固浴...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可牵伸性能的PAN初生纤维,利用XRD、纤维强伸度仪、SEM等手段,分析了纺丝液温度、凝固浴温度和喷丝速度对初生纤维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纺丝液温度和凝固浴温度减弱了PAN初生纤维的结晶能力,其中凝固浴温度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结晶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初生纤维的断裂伸长率,而不会造成断裂强度的降低。加快喷丝速度能促进PAN初生纤维成形过程中的拉伸变形,有效降低了初生纤维的纤度并提高了其可牵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初生纤维 结晶 力学性能 结构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