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与发展结合 理论与实践统一——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序》
1
作者 曾繁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6,128,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学 文艺科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未来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象征意义
2
作者 朱翠凤 《电影评介》 2014年第21期16-17,共2页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义 灵与肉 电影改编 活下去 就这样 五彩斑斓 罗马书 斑鬣狗 活着 二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本质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7,共7页
艺术的本质既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理论家所构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被不断建构起来的。因此,任何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所进行的先验的、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界定都注定是失败的,而这些失败则给分析美学取消艺术本质的研究提... 艺术的本质既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理论家所构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被不断建构起来的。因此,任何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所进行的先验的、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界定都注定是失败的,而这些失败则给分析美学取消艺术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借口。相反的,如果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在动态中考察艺术的本质,便不难发现:所谓艺术,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利用物质媒介或观念符号所创造的、能够诉诸欣赏者感觉器官并引发情感体验的人工制品。这其中所包含的五层意涵,都是可以分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本质 动态分析 历史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谱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了揭示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文化谱系简化为"体育"、"艺术"、"工艺"、"科学"四种典型形态,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由"量变"导致"质变"的逻辑关系:作... 为了揭示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文化谱系简化为"体育"、"艺术"、"工艺"、"科学"四种典型形态,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由"量变"导致"质变"的逻辑关系:作为这一谱系中的感性一极,"体育"要挑战人类肉体能力的极限,是一种感性生命力的张扬与释放,常常具有迷狂的色彩;作为这一谱系中的理性一极,"科学"要挑战人类认识能力的极限,是一种理性生命力的开掘与探索,往往具有抽象的品格。而位于这一文化谱系的中间地带,"艺术"和"工艺"一方面与人的感性欲望和行为能力相联系,一方面与人的价值观念和思辨能力相联系,因而是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谱系 体育 艺术 工艺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科学”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129,共8页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科学 信仰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